麗山高中96學年度 303班班會「愛」的系列課程 徐茂瑋
壹.摘要
班會課程的設計及運用是導師班級經營的一大利器,如何運用班會端看導師的巧思設計。鑒於孩子缺乏「愛人的能力」,因而設計「愛」的系列課程。全文分為:
壹.摘要
貳.設計動機與理念
參.課程實施
3. 96年09月21日 閱讀節錄自《愛的藝術》、《四種愛》兩段文章
10. 96年12月07日 閱讀〈證婚致詞──愛情從今天開始〉婚姻經營
伍.參考書目
此系列課程教學目標為:從「愛」的意義切入,帶領孩子探討「愛」,進而具體討論或實踐親情之愛、友愛、情愛與大愛,尤其深入愛情、性、懷孕、婚姻等議題。期望孩子透過「愛的系列」,更清楚「愛」,終其一生,學習如何愛人與被愛,並實踐之。
關鍵詞:班會經營 「愛」的系列 生命教育融入班會
貳.設計動機與理念
看到社會版的新聞為了酒、色、財、氣,天天殺殺砍砍,這幾年校園幾乎成社會的小縮影──霸凌、鬥毆、情殺…等校園負面新聞三天兩頭上報,眼前每天面對的孩子則是:情緒管理不善、親子關係不佳、不知關懷他人、眼中只見升學對大自然、環境漠不關心…等教人憂心忡忡的現象,令人擔心孩子愛人的能力。「愛」要怎麼教?於是決定利用班會課設計「愛的系列」課程。
我參酌「生命教育概論」中「性愛婚姻倫理」單元,及臺北縣泰山高中劉心儀老師「性別教育教材」,以愛為核心開展此系列課程之設計。
首先,愛是什麼?宜先探討愛的意義,區分愛的類型,有概略的共識為起始點,爾後的討論才不致於雞同鴨講。「思而不學則殆」,徒有思索、論辯、腦力激盪,恐怕熱鬧有餘深度不足,佛洛姆的《愛的藝術》及C.S.Lewis的《四種愛》是討論愛的經典作品,引其部分文字供孩子閱讀,深化孩子愛的理論。
有理論之後,如何給孩子生命的感動?藉幾篇文章訴說親情:一、〈離家不遠〉(衛理女中廖韻芳老師著),輕柔細訴女兒送父親最後一程的心酸不捨;二、 黃春明為自殺兒子寫的詩〈國峻不回來吃飯〉、散文〈我知道你還在家──孩子,我感到難過,但也為你驕傲〉,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慟,溢於言表,再配上洪蘭的〈相信我,你沒有!〉,三篇成一完美組合,生死關懷、自殺防治、親情都匯聚其中。三、〈針線情〉(陳正家著),描繪妹妹作女紅幫助哥哥求學的兄妹深情。孩子閱讀上述文章無不動容者,教室一片寂靜,時而傳來哽咽、鼻酸之聲。好文章是老師最佳助教。
愛的反面是仇恨,屠殺為仇恨之極端。大導演史帝芬史匹柏拍的《消失的1945》,紀錄納粹的大屠殺,帶孩子觀看紀錄片,討論:如果人有愛,為什麼人會屠殺人?如果有上帝,為什麼容許人屠殺人?
有愛有仇恨,怎麼化解?人能寬恕別人嗎?愛之中必有寬恕嗎?香港羅秉祥教授於《黑白分明—─基督教倫理縱橫談》一書中有〈愛與寬恕 〉一章,羅教授主張:「在所有情形之下,愛必定會寬恕;但在某些情形之下,只是寬恕了事卻不一定就是愛。真正的愛,一方面必定寬恕,另一方面必定不姑息惡人,不縱容罪惡。」孩子閱讀〈愛與寬恕 〉能更加廣、加深愛的理論。
97年10月18日中國時報報導:「單國璽樞機主教罹患肺腺癌,但他把癌症交給醫師,把靈魂交給天主,準備把遺體留給大地,並趁著生命最後一段時光,把愛留給世人。十月起他巡迴全台,展開生命告別之旅,個人演講或大師對談,希望對功名利祿、生活困頓的世人有所啟迪。」班會課帶孩子閱讀此則報導,單樞機為孩子上了一堂「愛及面對死亡」的生命課。
愛情令青少年期待又怕受傷害,究竟是愛還是喜歡?是真愛或是迷戀?如何分別?在「愛與喜歡」的單元中帶領孩子閱讀〈「愛」與「喜歡」〉(淡江中學陳炯堯老師著)與曾昭旭教授的四篇文章:〈人們對愛情為什麼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為什麼浪漫的愛情常只有五分鐘熱度?〉、〈試解追星族的瘋狂迷執〉、〈「我愛上你了!」真的嗎?〉,幫助孩子盡可能釐清「愛」與「喜歡」,一旦奇妙的感覺發生時不致於完全不知所措。
愛情必指向性,性更是青少年好奇、嚮往、害羞、想要又不敢的事,傳統教育又避諱之,社會風氣越來越開放,青少年的親密行為愈發頻繁而大膽,因此,男女間的分際,情人間的肢體親密當如何掌握,都應該與孩子探討、學習。性行為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都有影響,最明顯的「麻煩」是懷孕與性病。直接的教學效果有時不彰,因此先播放《子宮內日記》的部分片段,讓孩子看到子宮內的胚胎逐漸成長的過程,親自感覺子宮內的生命。繼而閱讀《生命與科技倫理》中〈非預期懷孕的胎兒,可以不生下來嗎?〉,一起討論墮胎的問題。當孩子了解性行為可能導致的「麻煩」,往前推則知當謹慎於性行為,再以徐茂瑋著〈秀玲與懷孕了〉、〈愛與性的關係為何?〉二文與孩子探討愛與性的關係,教孩子「對仰慕的對象產生情愫,乃人之常情,無關道德是非,然而,不能放任其騁騖,要知有所止,愛與性宜『發乎情,止乎禮義』!」
最後,以〈證婚致詞──愛情從今天開始〉(徐茂瑋著)一文為引子,與孩子談論婚姻經營。
參.課程實施
討論What is love? 由「愛」起,引導學生將愛聚焦於人於人之間的愛,逐漸得到的共識為:親情之愛、友愛、情愛與大愛四種(定義大約與一般詞義接近)。然親情的界定為何?起先以為是血源,後認定認同感比血源重要。同學以為:愛情的經驗與他們的距離稍遠,多數人無法真正討論,大愛更為遙遠。親情與友愛最接近。
起初對四種愛可排出順位,疑慮很快就產生,很短時間就得到沒有固定順位的共識。同學的討論:因為現在我最重視友情,親情在其後,而愛情還未發生。但是,年紀增長後,可能會改為重視親情。而有一天愛情可能是第一位。對人的惻隱之心、看人受苦而流淚算不算大愛?多數同學點頭。因此,四種愛不該有固定順序,可能因人生階段而不同。(約25分鐘)
學生回響:雷衍驊
星期五班會課時老師提出一個議題給我們討論,就是所謂的愛是什麼?而愛又分為什麼?首先老師要我們將生命中的愛作一個分類,而我們大致上將它分為對生物以及對事物的愛,我們接著更進一步探討對生物的愛,在我們討論中大概包含自愛、親愛、友愛、情愛和大愛,不同於以往的認知,認為愛只是男女之間的情愛,我們更廣泛去探討各方面愛的因子。
我認為人們總以為人生就是為了一段甜美的愛情,而忽略了所謂的友愛、親愛甚至是大愛,或許是因為它們被視為理所當然,但經過老師的引導以及拋問題給我們,我發現這些不同於感情方面的愛,有更多值得我們去探討的,例如:我們談論到親愛和友愛是一定是被分隔的嗎?其中的重疊層面影響我們對這兩者的界定,還有我所謂大愛是什麼?這些都是我們談論的主軸,就我們觀點來看,我比較贊同老師的說法,親情是和我們有特定血緣關係的人才具有的愛,它不具有選擇性;相反的,友愛可以依自己喜好選擇,不受血緣因素影響。而我的家庭背景也傾向於這論述,因此比較不會有重疊的問題,我也不會覺得這對我不好,有時候清楚的區分反而不會去違背傳統的倫理,也不會讓我們忽略兩者同等的重要。
另一方面,我認為大愛是包含很多層面的,就積極面與消極面來做區分,最普及的大愛產生同情心中,當我們對他人甚至是不認識的人產生憐憫時,這就是大愛的根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是大愛最基礎的要素和條件,它們是心中產生的意念,但並不至於行動,而積極層面來看,就是將這些意念付諸行動,像是德雷莎修女,她將對這些病患的同情心及憐憫心化為行動來幫助他們,並且犧牲自己的前途還有時間奉獻,我們雖然不能像她一樣,但我們可以從有那份心開始,等到有能力時再去行動也不遲。沒想到光一個愛就可以衍生出這麼多問題去探討,這還真是一門有意義的課。
學生回響:袁靖昊
這個禮拜五的班會我們班進行了一項討論---What is love?可能是大家都正值青春期吧?整個討論的過程非常熱絡。
一開始老師要我們舉例有哪些愛,這其中自然包括了父母對子女的愛、朋友之間的愛……等等,我認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在尚未進行深入討論前,大家先建立起一個對愛的基本架構,會比我們漫無目的,走馬看花要好得多。
等到大家對愛的種類有了最基本的了解後,我們正式進入了主題。但是在這次的討論中,我必須承認我沒有特別想要參與討論。並不是因為這個主題不吸引我,而是我很享受當時的氣氛。何況我平常與人交談也講得夠多了,偶爾也該靜下來心來聽聽別人怎麼說。畢竟,專注聆聽也是「愛」中很重要的一環不是嗎?
但願我能在針對話題侃侃而談的同時,也能保有一顆因為愛,進而尊重的心。
就在我專注於同學們的論述時,有一件事情我突然領悟。我發現這個討論的課程所具有的影響力,遠大於它本身的主題。看著同學們個個專心投入在思考上,我不禁認為:「我們已經超越討論愛這個範疇了。大家已經更進一步在學習如何愛。」我會有這樣的感覺原因在於:「愛本就是一個需要大家用心體會、細細感受的過程。」一個人如果願意靜下心來用一份體貼的心,好好地去聆聽、認真地去思考,那麼這就是一個美好的開始。
等到我們藉由這類的討論去陶冶我們的性靈、豐富我們的內涵後,我們就會發現愛已經不再分種類。一句簡單的問候、一抹溫暖的微笑。從個人到群體、進而擴展到全世界。或許有一天突然回顧會發現:「愛」這棵大樹也是需要大家共同供給養分。
討論結束後,我彷彿看見愛的種子正在同學們間發芽……
以親情與友愛為主軸。
(前提:可以保護隱私,有權不表達、不回應)經討論將親情定義為:小家庭的親人,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少數家庭有(外)祖父母。
發言者多說家庭問題不多,只是偶有衝突。也多以為可以包容、諒解。如:補習班老師下課晚,爸爸劈頭就罵:「為什麼這麼晚?」衝突由此產生,但是我們都不記仇,隔天就好了 (此模式比例甚多) 。
有一女生說:「媽媽脾氣不好。」「你怎受得了?」女生說:「媽媽教我習慣就好了,我也能包容。」
一男生說:「我家問題不多,只要溝通就好了!」「如何溝通?」「吵架呀!吵多了就清楚了。」「你家都是這樣?」「是呀!」
另一男生:「我與父母還好,但我姊姊與父母非常不好。我發現因為我家沒有像XXX家一樣,(全班哄堂大笑並叫囂,XXX立即質問干我家什麼事?)……因為我們家不會像他們家有共同聊天的時間,可以說說心中的事。所以我無法與父母充分溝通,我姊姊更嚴重。」「你怎不與姊姊溝通,幫忙你父母?」「我與姊姊不能溝通,這我不要說……」「好!你不要說。」
此時,我點明:「這說出一重點,正是我一向強調的陪伴與傾聽,是父母很重要的職責。」
「各位有朝一日為人父母,是否會手機一通立即責備:為什麼這麼晚?」「等我做爸爸(媽媽)才知道。」
「今天甲同學借手機給乙同學,乙同學在英文課玩手機遊戲,因而依校規被記警告處分,乙同學有兩個小過的改過消過,又因此而不能消過。如果於此情境,你又與乙同學是『麻吉』,你還要不借手機給他?」幾乎全班都同意借,甚至我再強調消過之事,依然。「這是真的友愛嗎?」同學仍願意借,由乙同學自己負責。
「再假設,乙同學月入五萬元,有妻子、小孩,乙同學要向你借五萬元去參加輸贏十幾萬的賭局,而你的存款500萬元以上,你借不借他?」幾乎還是全借。「輸了沒錢養家,怎麼辦?」……
幾經折衝,為友情兩肋插刀是我的高三學生的特質,後果由乙同學自負。
三. 96年09月21日 閱讀節錄自《愛的藝術》、《四種愛》兩段文章
講義案語:「此為麗山高中96學年度303班班會「愛的系列」講義,以下二文分別摘自《愛的藝術》(佛洛姆著)及節錄自《四種愛》(C.S.Lewis 著),因歐美的根柢源於基督宗教,故其思想哲學必歸於最後根源──God,如就學術而言必該保留其原貌,然因是為高中生編輯的講義,宜有所取捨,故忍痛去其難度高者,捨其宗教教義「可能」不適合高中生者,因此,一定是斷章取義。二文均注明出處版本,有興趣者當能循其源。」徐茂瑋 96.09.21.
這兩段文章頗有深度,有些孩子閱讀意願不高,少數表示閱讀困難(二位)。
文章略,請參閱:1.〈愛的基本因素〉(摘自《愛的藝術.二、愛的理論.1愛,人類生存問題的解答》p40~54佛洛姆著 志文出版)、2.〈「無所求的愛」和「有所求的愛」〉(節錄自《四種愛》p2~p11 C.S.Lewis 著)
此週週會課交由導師運用,加上班會課,連續兩堂正好觀看史帝芬史匹柏拍的紀錄片《消失的1945》,《消失的1945》非常動人,沒有呼天搶地的畫面,卻是令全體孩子震懾傷痛。不禁要問:「如果人有愛,為什麼人會屠殺人?如果有上帝,為什麼容許人屠殺人?」看完影片以下文為引言,展開討論。
一位集中營生還的猶太人吉諾特寫了一封信給老師們,信中所言,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思:「
親愛的老師,我是集中營的倖存者,我看到了一般人未見之處,瓦斯房是由博學的工程師建造,兒童是由受過教育的醫生所毒死,嬰兒被訓練有素的護士謀殺,婦女和嬰孩被知識份子射殺、焚燒。所以,我懷疑教育。我的請求是,希望你們幫助學生做一個有人性的人,永遠不要讓你們的辛勞製造出博學的野獸、身懷絕技的精神病人或受過教育的怪人。讀寫算等學科只有用來把我們的孩子教得更有人性時,才顯得重要。」
學生回響:楊睿帆
《消失的 1945》一部有關於希特勒迫害猶太人的歷史紀錄片,紀錄片裡的德國人對自己的國家和日爾曼民族有著鋼鐵一般的認同,但他們對國家及民族的「無所求的愛」[1]卻造成了猶太民族的痛苦,他們忘了其他民族也有活下去的權利,世界上並不是只有日爾曼民族而已。
片裡的徳軍將大批的猶太人囚禁於集中營中,依照大人、小孩、男、女、老
、少一一分類,當然他們分類有他們的用意,一部分拿去做實驗、苦工,另一部份沒用處的就關至毒氣室將之毒死,片中提到有些猶太人為求死得快些而站在毒氣孔,希望自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死去而不是被毒氣慢慢折磨,這是何等悲哀!人到此地步連一絲求生意志都沒有了。
集中營外每天都有堆積如山的猶太人屍體等著被火化,但是他們的火化爐不夠,所以乾脆在地上挖起大坑,將屍體丟入坑中火化掩埋。德軍戰敗後進入集中營的美軍形容說在他們眼前倖存下來猶太人,沒一個像人的。影片中他們大多都瘦得像一具骷髏只剩皮包骨,當他們起來走動的時候那一幕是活生生的人間煉獄。
學生回響:容國洋
戰爭與屠殺是不同的。雖然這樣的想法有些悲哀,但我認為沒有戰爭,便沒有和平;沒有強權,就無法保障人民的安居樂業,更無法維持國際檯面上的和平。同時我認為一國武力是重要的,而戰爭也是為人類社會和平不可避免的過程,就好比為了黑人人權而引發的南北戰爭,或者是國父為了民主與自由揭竿起義的十一次革命等等。
但是屠殺卻是不同的,那是毫無目的、病態的抹殺。在看完《消失的1945》後最令我感到震驚的並不是那些殘忍的虐殺過程,而是種種人性的醜陋面。我在想,是否這樣畸形扭曲的特質其實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裡,只是剛好有些人因為接觸到某種誘因,所以讓這種特質覺醒,進而影響更多更多的人去接受這樣的特質的覺醒。換句話說,1945年的這場夢魘,是否其實也是「人性」的某部分的展現?如果不是,又為何一個人的扭曲的價值觀,可以影響這麼多的人跟隨、信仰?他們是非善惡的那把尺究竟去哪了呢?抑或又是一種動物的本能,為了讓自己生存不擇手段的天性?那我們呢?是否黑暗扭曲的特質是不是也埋藏在我們心靈的角落?只是我們透過了教育和壓抑將其封鎖了?想到這裡我突然感到害怕,害怕自己會否也有可能成為一個恐怖的人。
基本上我算是半個無神論者,我相信上帝,也就是造物主的存在,但另一方面,我卻不相信所謂上帝對每個人都有安排的那一套說法。相反的,我認為造物主其實是放任地看著世界上的一切,它創造了這個世界,給予它一個基本的設定,接著便袖手旁觀任它自由的發展。祂可能會在下午悠閒的坐在祂的躺椅上,泡杯咖啡,靜靜欣賞著每一幕劇情的發展。所以說,我認為一切的因果都是「人」所造就的結果,是「人」掌握了世界的發展和自己的命運,同時也是人引發了這場不堪入目的悲劇。
雖然對這樣人性的黑暗面感到疑惑和恐懼,但在電影裡我也看到了許多人性的光明面與正面價值。勇氣,是片中最令我心激盪的。看著片中受迫害的猶太人勇於回溯當年那不堪再次記憶的痛苦與傷痛,接受並面對這樣可怕的創傷,這樣的勇氣令我感動。此外,在經歷了如此殘酷的傷痛後,他們能重新站起來,甚至仍對人、對上帝充滿信心,這樣的勇氣讓我對生命、對人的價值重拾希望。與其要我相信人性的黑暗面,我寧願藉由這次的經驗裡所體認到的善良與勇敢,作為我繼續往下走的中心。
學生回響:陳涵薏
《消失的1945》是一部有關納粹迫害猶太人的紀錄片。希特勒對國家「無所求的愛」已到了「魔」的地步,想把所有的猶太人趕盡殺絕,造成許多悲劇;而猶太人們對上帝是「有所求的愛」,他們向上帝禱告,雖然在過程中曾經對上帝失去信任,但當他們從德軍中解放後,還是相信祂是存在的!
我原本以為「無所求的愛」是最無私的愛、最偉大的愛,但看完老師在課堂上發的 C.S.Lewis 《四種愛》的文章,還有《消失的1945》這部影片,徹底改變我的想法。愛有很多很多種,扮演的角色不同,就有不同的愛,但沒有哪一種愛是絕對最偉大的愛,不管是有所求還是無所求,很難說到底哪一種愛比較好!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滿著有所求的愛,也充滿著無所求的愛,如果兩種愛能處於平衡的狀態,我認為那樣是最好的了。
猶太的生還者寫給老師們的一段文字也讓我感觸良深。他說的沒錯,納粹的行為光靠希特勒一個人是不可能完成的,還要有那些受過教育的人,如果教育的成果都是如此可怕,那還不如不要教育。「讀寫算等學科只有用來把我們的孩子教得更有人性時,才顯得重要。」我想在高三這幾次的班會課,老師都是在把我們教的更有人性、更懂得生命,生命教育的課程,即使是對高三生來說也不是浪費時間,而是讓我們所受的教育更有意義。
閱讀〈愛與寬恕〉
徐茂瑋按:羅教授所討論的雖是基督宗教的愛與寬恕,但是倫理的判斷可以是無關乎宗教,如其倫理判斷合乎真,不論是基督徒、佛教徒、伊斯蘭教徒都能接受,如不合於真,必為眾人唾棄。是故,研讀本教材時請放下宗教的立場,單純由是非曲直,就理論理來判定其高下。
羅教授主張:「在所有情形之下,愛必定會寬恕;但在某些情形之下,只是寬恕了事卻不一定就是愛。真正的愛,一方面必定寬恕,另一方面必定不姑息惡人,不縱容罪惡。」
文章略,請參閱羅秉祥著《黑白分明—─基督教倫理縱橫談》〈愛與寬恕〉p23~p28宣道出版。
學生回響:陳許豐
文中提到,人們必須記取的是教訓,而非仇恨,但是人真的可以只記教訓,而不去仇恨嗎?
我們說這個人有沒有愛,只能從他們日常生活中來看,但你能確定他心中是否存在著恨呢?
世界上存在著愛,就一定會有恨,人並非聖賢,如果一個人只有愛的存在,因愛而寬容,我會笑他笨,人類是感情豐富的動物,有愛就會有恨,有快樂就會有悲傷,有時恨會是人的一種動力,恨自己的身世,恨自己的無能,只有愛存在的世界,並不會是完美的。
閱讀1.〈單國璽生命告別 巡迴全台愛相隨〉(文章略,請參閱中國時報2007.10.18)、2.〈一堂令人動容的生命課程〉(文章略,請參閱中國時報2007.10.18)、3. 〈當我得到絕症時〉(文章略,請參閱中國時報2007.10.18)。
學生回響:陳奕誌
生死存亡,總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事情,看到了像單國璽如此神聖般的行為,使我們反求諸己,為何生命總是要到邊緣時才能讓人感受到非凡的價值?面對無常的人生,我們是否應該把握現有的機會與時間,不只是對自己付出,更是對我們能幫助的人付出。從課程中讓我們看到人的韌性、人偉大的付出、人令人佩服的行為,這些都是平常讓我們想不到的一面。
對於高中生而言,應付好升學考試是普遍被下達的指令,然而讓我們接觸這類的話題,正好讓我們好好的在忙碌的升學路程中思考生命的價值,不只是使我們不要在大考之路上迷失了自己,更是讓我們能夠時時面向人生的光明面,思考能為人們付出什麼。這樣的課程絕對是值得教導的,掌握生命的意義絕對是對高中生有正向的幫助。
學生回響:李承晏
讀完單國璽的〈當我得到絕症時〉一文,我不禁對他如何面對人生最後一段路程的精神與想法敬佩,除了敬佩之外,我也對我的人生開始省思,如果今天換作是我罹患了癌症,我會怎麼看待我剩下的人生,我會自暴自棄、愁眉苦臉想著活著那麼辛苦不如自殺還比較痛快?還是,我能像他一樣發揮出我的價值,回饋給這個世界?
接著我又想到,難道一定要等到得了什麼絕症,才要找出人生的意義,生命的價值嗎?我想這個答案是錯的。其實,從出生到現在求學的階段,我們都是享受著一代一代的長輩,留下給我們的資產,如今我們總有一天要開始踏入社會,在追求社會地位、自我財富的同時,我們是否也該把眼光多放在一些需要關懷的人的身上,或是讓這個社會更美好的地方,把我們曾經獲得的資源回饋給這個社會,這是目前對於我人生新的體悟吧。
在茂公發的文章最後提到,今年九月獲得「周大觀全球熱愛生命獎章」的蕭建華,我曾經看過他上節目講他坎坷的一生,以及他對人生的看法,因為我親自看到他的演講,所以我的感觸很深,而且邊看邊流淚,他是一位努力追求著夢想,卻一直被上天捉弄的人。聽完了他的演講後,雖然為他的人生感到可憐,但他要帶給我們的意義並不是要可憐他,而是要讓我們心中留個位置給他,當我們遇到任何挫折與困難時,就想起蕭建華,面對人生一個個重大絕望的事後,他卻可以堅強的走出來,不向命運屈服,那我們這些小困難、挫折又算甚麼呢?而他最後的夢想,也是希望能講完100場演講,啟發後世,然後就完成他人生最後的夢想,如今,他已完成他夢想,卻要下了更大的目標,再講個100場。
剛剛所談到的單國璽和蕭建華,其實他們都在人生的最後完全揮灑他們的價值,對我來說,我已深深的被他們所影響,我重新省思我的人生,該怎麼面對曲折困難的人生。經過了一堂課討論他們的問題,讓我對人生有新的體悟,也會讓我想去尋找自己對於人生的答案,我是很贊同上這類的課程,是真正對我們人生有意義的課。
閱讀〈「愛」與「喜歡」〉(淡江中學陳炯堯老師著)與曾昭旭教授的四篇文章:〈人們對愛情為什麼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為什麼浪漫的愛情常只有五分鐘熱度?〉、〈試解追星族的瘋狂迷執〉、〈「我愛上你了!」真的嗎?〉(曾昭旭教授的文章請上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wlyeh01 參閱)
〈「愛」與「喜歡」〉 淡江中學陳炯堯
「愛」與「喜歡」的差別:
一.關懷對象的不同:
①喜歡:只以自己為關懷的主體,只在乎自己的感覺,所以可以完全不需要告訴對方。
②愛:不僅以自己為關懷的主體,也以對方為關懷的主體,對方不再只是一個被利用的對象而已。
二.目的本質的不同:
①喜歡:尋求欲望的滿足。現代人的快樂在於觀看店鋪櫥窗時的驚喜,在於能買便買的購買行為所產生的興奮之中──連看人也用同樣的眼光!(佛洛姆)
②愛:強調分享、溝通、包容與信任。希望和另一個人完全融合;完全合而為一體。
三.運用方法的不同:
①喜歡:為了「占有」,運用市場公平交換原則,甚至會不擇手段。
②愛:誠心誠意地「邀請」,進入我的生命中,尋求彼此心靈上的互動。
四.後續發展的不同:
①喜歡:欲望一旦滿足久了,厭惡之心便起,對象將成為累贅,去之惟恐不及。
②愛:透過分享與溝通而不斷發覺對方的好,經由包容與信任而持續修正自己的錯。此時,「攜手向上成長」是兩人唯一的路。
五.面對失敗時,態度的不同:
①喜歡:因為欲望受到阻斷,自我受到否決而「受傷」,甚至產生「憤怒」的情緒。輕者惡言相向,恩斷義絕;重者拔刀以對,玉石俱焚。
②愛:雖然也會因為邀請受拒而心生「遺憾」,但基於對方也是關懷主體的原因,仍會堅持「尊重」對方的決定。彼此友情可以長存,未來的另一段感情也值得期待。
參考資料:
◎喜歡與愛的差別:
喜歡是單純而自由的,是一件完全屬於自己的事。喜歡只以自己為關懷的主體,只在乎自己的感覺,所以可以完全不需要告訴對方。被喜歡的對象只是一個引發自己喜悅的外緣,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座山、一條河、一輛車、一個玩具……甚至於只是一個想法。
愛和喜歡不同,愛是兩個人的事。愛不只以自己為關懷的主體,也以對方為關懷的主體,對方不再只是一個被利用的對象而已。所以愛需要溝通,需要了解對方,同時也需要讓對方知道自己。因此,愛的對象必須是一個人才行。
所以,雖然在初期的表象上,「喜歡上一個人」和「愛上一個人」似乎有些相似 (如喜悅、被吸引、想更靠近……等),但兩者在本質上是截然不同的,而且會因此而發展出南轅北轍的結果。
當我們喜歡上一個人時,表示對方的某些特質吸引了我們、激發了我們喜悅之感。於是,為了繼續享有喜悅,我們會傾向於去「占有」它!不管對象是誰,都只是用來滿足欲望的工具而已。此時,我們在乎的是對方吸引自己的那些特質(如外貌、財富等),只要那些特質吸引力夠強,就算對方有什麼缺點呈現在眼前,也會被我們「忽略」!因為我們在乎的是自己的感覺,而非對方這個人。所以,一旦當初令我們喜悅的吸引力因持續滿足而「生厭」時,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缺點,都會讓對方變成令人嫌惡的累贅 (因為對方不是關懷的主體),進而避之惟恐不及!
當我們愛上一個人 (或說與一個人相愛,因為愛必須兩個人才能完成) 時,表示我們極度渴望和對方作生命的溝通,而且溝通的目的是想藉此產生彼此間的相互信任,而非是為了誘發自己單方面喜悅的情緒。於是,為了繼續增加彼此的溝通與信任,我們會努力於共同「成長」!對方和我們同時是關懷的主體。此時,我們在乎的是對方整個人以及他與我們整個人之間的互動狀況,所以對方在各方面的表現都會牽引我們的目光──優點會共享;缺點則會互相「包容」!然後,在不斷地作生命溝通之下,信任感及包容力會與日俱增,進而增加了彼此坦誠面對自己缺點的能力,也進而增加了彼此修正與成長的機會。因為愛,彼此可以幫助對方「成就」更美好的生命。
除了「占有」與「成長」、「忽略」與「包容」、「生厭」與「成就」的差別之外,在面對拒絕的時候,「喜歡」與「愛」也有完全相異的反應:前者會因為欲望受到阻斷,自我受到否決而「受傷」,甚至產生「憤怒」的情緒;後者則雖然也會因為邀請受拒而心生「遺憾」,但基於對方也是關懷主體的原因,仍會堅持「尊重」對方的決定。
總之,喜歡是一種與生具有的反應,但卻飄忽不定,難以掌握;而愛則是一種需要學習才可擁有的能力,而且能夠涓滴成流,匯流成海。
◎什麼是愛?
1.德國哲學、心理學大師佛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認為:愛是希望和另一個人融合,完全合而為一體的慾望。
2.英國哲學、文學、神學大師C.S.路易斯(C.S.Lewis,1898~1963)認為:在愛情中,愛者所渴望得到的,是被愛者,而非被愛者所能給予他的快樂。
3.靜宜大學柯志明教授認為:愛情是對另一人懷有強烈的喜愛 (希望與之結合為一體) 之感,是一種整體(希望對方能處於一種整體的好的狀態)、自發(自由而不被強迫)、偶然的感情,而且有一種要進入婚姻(渴望與被愛的人生活在一起)的內在意向。
4.淡江大學曾昭旭教授認為:所謂的愛,就是人打破了自我的藩籬,而進入到另一個人的生命中,以與之融合為一體的意思。
5.綜合言之,愛情是一種在偶然、自發的狀態下,期望與另一個人達成身心完全結合的情感,在其中,兩人既是完全的結合為一,卻又各自仍是完整的自己,而且會為彼此帶來真正的自由與成長。
◎為何愛不能成功?
佛洛姆認為:愛是孤獨的人為了化解孤獨而從事的行為,愛正是在現實社會生活中,讓人可以過得更加幸福的最高藝術。然而,既然愛是藝術,就需要「知識」與「努力」,也就是需要「學習」與「實踐」。但是現代人卻無法意識到這兩個重點,只是忙著如何讓自己「可愛」──可以被愛!或者是盲目地以為只要找到「真正對的人」,愛情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成功!以致完全沒有用心在「學習」愛人的能力,自然也就不能做任何的「實踐」。
於是,現代人常處於想愛又不懂愛、渴望愛又沒能力愛的狀況。在盲目而又草率的嘗試過程中,常因為聽任自己的愛與喜歡混淆不清、放縱自己的愛被欲望蠶食鯨吞,以致陷入自以為是的付出與自以為是的期待之中。他們在乎的往往只是自己的感覺罷了,很少將對方真正視為關懷的主體。於是戀愛的假象來自於彼此驚鴻一瞥與偶然交會的一廂情願,然後失戀的痛楚則來自於尚未生厭者被已生厭者斷然否決的受傷與憤怒。在耗盡心力、機關算盡之後,愛情終究仍是失敗!只換得滿身的滄桑與傷痕,只留下一臉的不解與茫然!
學生回響:陳奕誌
對於高中生來說,喜歡異性與異性接觸是再平凡不過的事了,同學間的話題也是三句不離這類的事,然而從小看電視劇的我們卻常常被劇情所誤導,也常常以為現實生活就如同電視演的一般愛恨交織、複雜難懂,因此有了錯誤的觀念。無論父母老師如何的告訴我們要有正確的觀念,但因為平日所接觸的事物教我們的是另外一回事,尤其是越是不對的看起來越是好玩!對於由正式的課程給予我們比較、實例和真正正確的觀念,我是舉雙手贊同的。如同我所說的,我自己也是一般的高中生,所以在上這堂課之前也是對愛充滿著期待與不安,雖然我大概懂電視上的劇情並不是真正的人生,但我依舊不能了解真正的愛是怎麼一回事,在課程之後讓我看到了愛不只是單方面,愛不只是享受自己,而是該付出、該有心靈上的互動、該包容與負責的,這是我獲得的體悟,希望這樣的課程能夠繼續下去,給予以後的高中生正向的成長。
學生回響:陳毅
「愛」是我們人一生中最重要同時也是最難去理解、學習的一課,很多人到臨終前都還無法真正理解「愛」究竟為何物,對於我們一般人而言身邊最常遇到的「愛」莫過於親情、友情和男女間的愛情。
對現在我們這個年紀的青年人而言最俱吸引力的非男女間的愛情莫屬。我們這年齡的學生總是對愛情有著無限的幻想和憧憬,常自以為自己已經長大有足夠成熟的心智去面對愛情,但其實我們的愛情觀還是不成熟。
在我們現階段談戀愛交男女朋友,一開始必定是非常的甜蜜,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勢必會有摩擦,此時要能夠包容、體諒與尊重,不過很可惜的我們大部分都沒有這個能力。我認為當兩人因相愛而在一起時要懂得互相體諒、包容對方的不完美,並且要給對方一些私人的空間,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對方配合自己或是佔有他生活的全部,畢竟佔有並不代表擁有。
愛情是要懂得為對方著想,這樣的愛情才能長長久久白頭偕老。
學生回響:楊睿帆
愛與喜歡的差別
我想,這個問題是常常在大家心中一閃而過的,有人說過:「喜歡是淡淡的愛,愛是深深的喜歡」,由此看出愛是大於喜歡的,但是,愛跟喜歡的差別到底差在哪?
我認為,愛之中包含了一些喜歡沒有的元素,例如:信任、責任、承諾等等。愛比喜歡沉重的多,也更難做好自己應該要有的,相反的,它也甜蜜的多、信任的多。一見鍾情,在我看來不過是一種初次見面的互相喜歡,接下來經由雙方的了解、互相給的信任以及由愛而生的承諾,最後產生了對彼此的責任感,這才成就了一段愛情。
在以前,這些都是我曾經頭疼過的問題,也是我總是一知半解的部份,在看完這份講義後,想通了許多,讓我在判斷對一個人的感覺時,能不迷失在愛戀的衝擊中,一個人可以同時喜歡很多人,那是種欣賞,但是,只能愛一個人,那會是永恆的承諾。
愛情來自於喜歡的昇華,是一種複雜的關係,擁有愛情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所以,當喜歡一個人的時候,請仔細想想,那是喜歡,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愛情!
看過《子宮內日記》的部分影片,再閱讀《生命與科技倫理》中〈非預期懷孕的胎兒,可以不生下來嗎?〉後,討論墮胎的倫理問題,經過討論,各執己見,小胖同學質疑:「老師!既然討論不出一個答案,花這麼多時間幹嘛?」
大哉問!正是為師者要逼出孩子的思考,尤其要有質疑老師的精神與習慣。我回答:「我並沒有要你現在找到答案,我也不能要你接受我的論點,你得自行做道德抉擇。透過閱讀、思考、討論你是否更能釐清問題?學習了倫理思辨的能力與方法,最重要的是你看到懷孕所帶來的『難題』,因此你該自覺:『我如何可以不要陷入難題?』這些才是我們要學習的,由此類推,我們得學習何者當為,何者不當為!」
此單元延續上一單元,閱讀徐茂瑋著〈秀玲與懷孕了〉、〈愛與性的關係為何?〉,討論愛與性行為的關係。孩子們大多羞澀不敢多發言,討論中特別說明男女的不同,男性性衝動來得很快,女性反之,尤其女性宜避免曖昧溝通,清楚明確表達己意,才不致於男性「會錯意」,甚至發生約會強暴。教導孩子學習身體自主與尊重對方。
〈秀玲與懷孕了〉 徐茂瑋
秀玲與男友不小心懷了孕,男友嚇得不知該怎麼辦,只一味叫她去墮胎。秀玲自己心裡也很害怕,她也認為只有墮胎一途可以解決問題。因此在死黨明惠的陪同下,兩個小女生去醫院動了墮胎手術。
可是秀玲的心情並沒有因此放鬆,她常會想到那個無辜的小生命,秀玲甚至覺得自己是殺人兇手,殺了一個毫無反抗能力的小嬰兒。而且,她覺得自己已經和班上其他同學大大不同了,她常看著其他同學笑鬧著,卻覺得純真、開懷的大笑似乎已遠遠離開她了。
該如何幫助秀玲?
秀玲懷孕、墮胎的事件,顯現四個問題:一、婚前性行為;二、感情的責任;三、避孕與安全;四、墮胎後遺症。這四個問題不但是倫理議題,還涉及法律責任,孩子宜釐清之。
我們先討論法律責任,依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七條:「對於未滿十四歲之男女為性交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對於十四歲以上未滿十六歲之男女為性交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十八歲以下犯此條罪者,是告訴乃論,可減輕或免除其刑。再者,刑法第二百八十八條:「懷胎婦女服藥或以他法墮胎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百元以下罰金。」與未滿十六歲之男女為性交者,以及墮胎都涉及刑責,是孩子不可不知的法律知識,以免蹈法而不知。
現代人生理早熟卻晚婚,近年社會風氣開放,資訊氾濫,接觸性刺激的年齡不斷下降,性嘗試的年齡亦隨之下降,中學生談戀愛已是司空見慣,「中學生可不可以有性行為?」令孩子困惑。雖然美國近幾年守貞觀念重新流行,但是直接告訴我們的孩子應該守貞,恐怕是效果最差的方法。因之,老師與孩子討論此議題時,不妨由幾個角度檢核:
一、守貞的意義是什麼?男女性都當守貞?都不必守貞?或只有某一性當守貞?守貞的底線在那裡?美國白宮貞潔教育創辦人及執行長李絲莉安如(Leslee Unruh)提倡「守貞是防範墮胎的利器」,以及「真愛要等待」(Sex Can Wait)。
二、準備好了嗎?男女間的親密行為往往「不可逆」──只會越來越親密,所以從牽手、搭肩摟腰…,當事者是否清楚知道每一階段,都將走向下一階段,而我準備好接受這一階段了嗎?或只是一時衝動,隨興而為,沒有清楚的自主。準備什麼呢?真愛當是親密行為的指標,如果缺少真愛為基礎的親密行為,當然就沒有許諾,沒有責任,更遑論未來。真愛必以許諾、責任、珍惜彼此為內涵,是故,親密行為的進展應隨著真愛的滋長而進展,直至終生的許諾──「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三、避孕的常識與安全性行為。教孩子避孕的常識,並不是同意孩子可以有性行為,目的在保護女性避免秀玲的悲劇,並且,隨著社會急速的開放,教授對象的年齡亦宜下降。安全性行為有ABC三原則,A(Abstinence):避免發生性行為;B(Be-faithful):如果有性行為,採固定、單一性伴侶;C(Condom):使用保險套等避孕方法。ABC三原則是杜絕懷孕、性病與愛滋的保護身體措施,不合於倫理的性行為總導致生命的混亂不堪,倫理中的「性福」方為人生幸福的基本條件。
四、懷孕了怎麼辦?懷孕其實是所有生物性行為的目的,於人類有時卻成為副作用,追求性的歡愉時,就得承擔懷孕的風險,高中生懷孕了怎麼辦?結婚?心理不夠成熟以成家養子;墮胎?傷身又可能內疚終生;生下孩子?雖有宗教慈善機構照護未婚媽媽生產,並安排收養,但得休學且丟人,何況,將一輩子惦記、虧欠嬰兒。這種種磨難都不是十幾歲的孩子所能承受的,而且,受難的都是女性,不少闖禍的男性一走了之,是故,女性能不謹慎於性行為嗎?在課堂中,筆者常告誡男同學:「愛她,請不要讓她懷孕;不愛她,請不要糟蹋她。」也告誡女同學:「不要為了愛而性,清楚掌握自己的界線。」清楚、明確、自主的愛與抉擇,無謂的悲劇不易發生。秀玲的悲劇已發生,失去的胎兒不能挽回,但是人生的路漫長,自責懊惱於事無補,親人、老師、同學的陪伴有助走出陰影,誠摯懺悔是心靈的救贖,再探索生命的智慧,以及宗教的終極關懷,不久當可重新站起來。
由法律刑責與性愛倫理來分析此事件,幫助孩子澄清價值觀與謹守原則,該是防患未然的最佳方法,甚至,由此延伸至婚姻觀念的建立與婚後情慾的克制,都將是能否信守婚姻承諾的關鍵!
嬰兒在父母親的懷抱中,每一親吻、廝摩、凝視、撫摸、餵乳、傾訴……全是愛的傳遞,人從出生即由親密的肢體接觸,學習以身體傳達心中的愛意,不論親情、友情、男女之情,除了口說、眉目傳情外,皆可藉由身體與對方的接觸程度,使對方「體驗」情意的濃淡。尤以男女的愛情到了極致,是彼此身體完全的奉獻,靈魂與肉體結合為一。如《聖經》所說:「人應離開自己的父母, 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為一體。」
我的口說我的心,我的眼神釋出我的情,我的身體奉獻我的愛,誠於中,形於外。人的每一句話語,每一個眼神,每一次攜手,都該是發自內心真實的傳遞。關切贊美,顧盼回眸,扶持依偎,代表滋長的情意,肢體語言與心中情意理應一致,親密行為與真愛當是相對等的,而且如影隨形的是責任與許諾。所以,性(身體的幅度)是一種表達;生命委身到甚麼程度,則身體的表達就到甚麼程度。
因著生理的成熟,孩子對性的興趣越發好奇,社會開放資訊氾濫,性刺激充斥於孩子的生活中,重重誘惑,不免企圖一探究竟,一旦有交往的對象,能否把持自我,令人憂慮。
因之,宜教孩子問自己:「準備好了嗎?」男女間的親密行為往往「不可逆」──只會越來越親密,所以從牽手、搭肩、摟腰……,當事者是否清楚知道每一階段,都將走向下一階段,而我準備好接受這一階段了嗎?或只是一時衝動,隨興而為,沒有清楚的自主。準備什麼呢?真愛當是親密行為的指標,如果缺少真愛為基礎的親密行為,當然就沒有許諾,沒有責任,更遑論未來。真愛必以許諾、責任、珍惜彼此為內涵,是故,親密行為的進展必隨著真愛的滋長而進展,直至終生的許諾──「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高中生不論經濟能力、人格成熟度,都不足以獨立,固然不適合結婚,能許下終生諾言者,也非常稀少。並非否定高中生有真心愛人的能力,吾人深信高中生每一個愛戀,都是真誠的。然而,高中生的生未來不可限量,充滿無限可能,待脫胎換骨後,年輕歲月時山盟海誓的戀愛,是否依舊能令人義無反顧的縱入?還是只值午夜低徊的如煙往事?何況,親密行為的「不可逆」,如果不能想清楚「我是否願意承擔此階段的責任?」一時情慾高張,冒然而為,很輕易地就會過了頭,待清醒時覺察到內心並沒有對等的真愛,又不能delete已發生過的親密行為,最糟的是對方又誤以為:「你的肢體語言與心中情意是一致的」,因而墮入更深的情愛中。此時,繼續這樣一頭熱的戀情,恐怕是百般的不願;要結束它,將背負「始亂終棄」的罪名。怨恨、報復、糾纏不清的情侶關係,可能就始於此,最甚者威脅恐嚇、暴力相向,生命為此混亂不堪。這豈是純真愛慕之情的初衷?因此身體親密之表達寧不及勿過,雖心中真情溢滿,仍宜保持適當距離。
「孤男寡女,不獨處一室」,為祖先處理男女關係的智慧,教我們不要陷自己於自我中心的盲目情慾情境。孔子教顏回「克己復禮」,「克己」包括克制自己的情慾,高中生即該學習克制情慾,而且是一輩子該修的學分。最近許多身敗名裂的聞人,究其原因,無不是始於緋聞,緋聞的罪魁禍首是情慾的不能自制。對仰慕的對象產生情愫,乃人之常情,無關道德是非,然而,不能放任其騁騖,要知有所止,愛與性宜「發乎情,止乎禮義」!
學生回響:陳毅
有性無愛?
由於歐美較開放的風氣隨著全球化的浪潮席捲而來,使得民風較為保守的東方逐漸改變,一種新興的交友關係──「炮友」,也就應運而生。
照以往的標準看來,這樣的行為豈止是禽獸,可以算得上豬狗不如,畢竟,以往的觀念是「男女授受不親」,更何況是這污穢的勾當,但是,不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是有性慾的,雖然性行為在一般的認知都是女生受害,可是還是有部分女性會有需要,在雙方都有需求得情形下,「各取所需」變成了絕佳的掩護藉口,「炮友」的人數也就理所當然的直線飆升,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似乎更密切了,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炮友」,它讓原先交心的朋友變成肉慾的傀儡,好朋友不見了,剩下的只是一個「性伴侶」,兩人看似親密,但卻早已形同陌路,交流更是降到了冰點。
在我看來,「炮友」的存在是攔不住的,一個人的獸慾在失控的情形下,便容易出現強暴的案例,成了名符其實的野獸,看起來,「炮友」似乎有其存在的價值,但其散播出的問題實在不容小覷,性病的傳播、人際的疏離、價值的扭曲,各個都是社會中的大問題。
學生回響:陳許豐
愛與性,愛是一種感覺,性則是一種動物的本能,有人說:「性愛、性愛,只有性的愛,不算是愛。」
性必須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由性衍生出的愛,不是沒有,只是可能不持久,是個不健全的愛,有一天如果兩人間不再有性了,愛是否也會消失了。
愛需要長時間的建立以及經營,有人說他/她遇到了真命天子/女,這種一見鍾情,進而閃電結婚,依我來看根本就是童話故事看太多,而且是愚蠢的行為。
未婚懷孕,違反了道德倫理,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在男女雙方男歡女愛的情況下,未婚懷孕,代表著兩個人想法的不成熟,沒有顧慮後果,只因一時的衝動,標準的一晌貪歡。
有人因未婚懷孕而去墮胎,是不是謀殺,這又是另一個Big question了。
家長迴響:某位家長
青春期的孩子是很難駕馭的一群,半大不小的年齡,對男女之間的交往情事一知半解,為了保護孩子們不受到傷害,也不去傷害別人,老師會站在家長們的立場,利用班會時間轉述社會新聞事件,給學生們上一課機會教育,教導他們如何以正確的態度去面對兩性關係,這的確幫家長們省卻了不少心力。
十. 96年12月07日 閱讀〈證婚致詞──愛情從今天開始〉婚姻經營
閱讀〈證婚致詞──愛情從今天開始〉,討論婚姻經營。婚姻對孩子而言,距離遙遠興趣不高,經驗來自於觀察父母及親戚的婚姻狀況,體悟亦不深,然父母的婚姻品質明顯影響孩子結婚意願。
〈證婚致詞──愛情從今天開始〉徐茂瑋
新郎、新娘、黃府、何府兩府主婚人,在座各位嘉賓,大家好!
今天受邀擔任兩府聯姻的證婚人,感覺十分榮幸。
明天正巧是我與內人結婚23週年紀念日,我們結婚23年至今仍是甜甜蜜蜜相親相愛,當然,我們也會吵架、鬧意見,但是整體來說,我們的婚姻是幸福美滿的。
因此,我特別在此與兩位新人分享我與內人的經驗。
第一個分享的是:細心經營感情與婚姻。結婚以後,激情的戀愛時期過去了,接著是平淡、繁瑣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然而,這時候才是真正愛情的開始。
至於,怎麼經營感情與婚姻?我有三點建議:
要有細膩的感覺與心思,不可以粗枝大葉,不可以自以為是,不替對方設想。
不要有斤斤計較的小心眼,要寬宏大量接納彼此。
坦誠地溝通,說出心裡的感受,然後彼此退讓,彼此包容,彼此體諒。
也就是說,粗枝大葉的地方要細膩一點,小心眼的地方要大方一點。至於,何者要細膩?何者要大方?就端看兩位的溝通智慧了。
第二個分享的是:生了寶寶要如何教養?我主張給孩子最好的教養,不是上什麼才藝班,不是念什麼明星學校,而是給孩子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
總而言之,我與今天這對新人的兩點分享:
一是細心經營自己的婚姻,真正的愛情從今天才開始。
二是給孩子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
最後祝福新郎、新娘幸福美滿!
黃府、何府以及在座所有的親朋好友幸福美滿!謝謝!
上完系列課程,給孩子問卷調查,全班23位同學,收回21份問卷,統計於下:
1. 班會「愛的系列」課程是否使你更明白愛的意義?
有深刻影響 |
有影響 |
沒有改變 |
使我更混淆 |
正面影響百分比 |
負面影響百分比 |
5 |
15 |
1 |
0 |
95% |
0 |
2. 班會「愛的系列」課程是否使你更明白愛情的意義?
有深刻影響 |
有影響 |
沒有改變 |
使我更混淆 |
正面影響百分比 |
負面影響百分比 |
3 |
14 |
4 |
0 |
81% |
0 |
3. 班會「愛的系列」課程是否影響你對性行為的觀念?
有深刻影響 |
有影響 |
沒有改變 |
使我更混淆 |
正面影響百分比 |
負面影響百分比 |
3 |
13 |
3 |
2 |
76% |
10% |
4. 班會「愛的系列」課程是否影響你對墮胎的觀念?
有深刻影響 |
有影響 |
沒有改變 |
使我更混淆 |
正面影響百分比 |
負面影響百分比 |
4 |
11 |
5 |
1 |
71% |
5% |
5. 班會「愛的系列」課程是否影響你對婚姻的觀念?
有深刻影響 |
有影響 |
沒有改變 |
使我更混淆 |
正面影響百分比 |
負面影響百分比 |
5 |
10 |
6 |
0 |
71% |
0 |
6. 班會「愛的系列」課程是否影響你對生命的意義?
有深刻影響 |
有影響 |
沒有改變 |
使我更混淆 |
正面影響百分比 |
負面影響百分比 |
9 |
10 |
2 |
0 |
90% |
0 |
7. 班會「愛的系列」課程是否影響你的價值觀?
有深刻影響 |
有影響 |
沒有改變 |
使我更混淆 |
正面影響百分比 |
負面影響百分比 |
6 |
11 |
4 |
0 |
81% |
0 |
總計
有深刻影響 |
有影響 |
沒有改變 |
使我更混淆 |
正面影響百分比 |
負面影響百分比 |
35 |
84 |
25 |
3 |
81% |
2% |
將以上各題及統計結果匯報於下:
|
有深刻影響 |
有影響 |
沒有改變 |
使我更混淆 |
正面影響百分比 |
負面影響百分比 |
愛 |
5 |
15 |
1 |
0 |
95% |
0 |
愛情 |
3 |
14 |
4 |
0 |
81% |
0 |
性行為 |
3 |
13 |
3 |
2 |
76% |
10% |
墮胎 |
4 |
11 |
5 |
1 |
71% |
5% |
婚姻 |
5 |
10 |
6 |
0 |
71% |
0 |
生命意義 |
9 |
10 |
2 |
0 |
90% |
0 |
價值觀 |
6 |
11 |
4 |
0 |
81% |
0 |
總計 |
35 |
84 |
25 |
3 |
81% |
2% |
由統計結果成效最佳的是「愛的意義」,有95%的正面影響,其次是90%的「生命意義」。正面影響最少的也有71%,「墮胎」與「婚姻」皆是;「性行為」觀念的正面影響有76%;「愛情觀」、「價值觀」都有81%的正面影響;整體也高達81%的正面影響。依以上數據可謂此系列教學成效頗佳。
然而有2位孩子上完課,對「性行為」的觀念反而更混淆,有一位對「墮胎」的觀念更混淆,147人次中只有3人次是負面影響,佔2%。
班會課不是每週都能舉行,得依學校安排的班會課上課,有時隔了一或二週,課程銜接困難,宜先注意,並得喚起孩子上次上課的記憶。課程的安排亦可隨機而行,單國璽樞機的生命告別,即為臨時插入的單元,並未離開主題,是一完美的隨機。
系列課程的設計尚嚴謹連貫,因為上課時數不充裕,各別單元的深度難以掌握,閱讀資料也因孩子的程度與意願而有落差,如:〈離家不遠〉、〈國峻不回來吃飯〉、〈我知道你還在家──孩子,我感到難過,但也為你驕傲〉、〈相信我,你沒有!〉、〈針線情〉這幾篇的吸引力幾乎百分百,而且效果極佳。(其他老師運用亦如此)相對的《愛的藝術》、《四種愛》的選文就因學生而有落差,但於教學上、選材上不能過於迎合孩子,而忽視該教授的內容及水準。這是老師常面臨的抉擇,我一向主張難易度的比例宜掌握好,不要忘記取法乎上。選擇教學主題也有如上困境,如:愛與寬恕,是一複雜不易釐清的議題,不愛思辨,邏輯性弱的孩子,讀了兩行就丟一邊,然而,如不論此愛與仇恨永不可解,焉可棄之不論?改善之道,多讀好書尋覓更能讓孩子接受的教材,或練就一身功力自撰孩子愛讀的教材,二者難度都高,後者尤然。建議教師在選教材時,得因自己的學生程度、興趣而決定,適才適性。
伍.參考書目
1. 佛洛姆(2003年8月)。 愛的藝術(新版一刷)(孟祥森)。台北:志文。(原著出版年﹕1956年)
2. 魯易斯(民87年)。四種愛(初版)(梁永安)。台北:立緒文化。(原著出版年:1960年)
3. 羅秉祥(2005年11月)。黑白分明—─基督教倫理縱橫談 (八版)。香港:宣道。
4. 劉桂光主編(2007年8月) 。活出精彩的生命──生命教育概論(初版)。台北:台灣生命教育學會。
5. 曾昭旭( 2007 )。愛情是什麼東西。曾昭旭最新發表文集。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wlyeh01 。
6. 陳正家(82.4.30)。針線情。聯合報,副刊。
7. 廖韻芳(86.8.10.)。離家不遠。中央日報,副刊。
8. 黃春明(2004/06/20)。〈國峻不回來吃飯〉。聯合報,副刊。
9. 洪蘭(2004/07/19)。〈相信我,你沒有!〉。聯合報,副刊。
10. 黃春明(2003八月)。〈我知道你還在家──孩子,我感到難過,但也為你驕傲〉。講義,2003八月號。
11. 周麗蘭、馬瑞君(2007.10.18)。單國璽生命告別 巡迴全台愛相隨。中國時報。
12. 張瑞昌(2007.10.18)。一堂令人動容的生命課程。中國時報。
13. 單國璽(2007.10.18)。當我得到絕症時。中國時報。
14.徐茂瑋(2005.7.26) 。證婚致詞──愛情從今天開始。人間福報,福報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