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生,你最想要什麼?為什麼? 補充閱讀
1.什麼是哲學 傅佩榮
1.什麼是哲學
傅佩榮作者按:本文從哲學的定義、特質、內容與素養四方面簡單介紹這一門時常受到誤解的學科,目的不外乎強調哲學對於實際人生的積極作用,以及說明人生之所以需要哲學的理由。原文係由演講錄音整理而成,以其淺顯易解,不再多作增飾。
哲學的定義
什麼是哲學呢?我們不妨先給它一個定義──哲學是以人的理性,研究宇宙與人生的根本真相,然後將這種研究所得,用於指引現實生活、評估文化生態的一門學問。這個定義顯然需要再作說明,因為它所牽涉的問題太多、太廣。首先,我們一般所了解的學問是什麼呢?我們往往把宇宙與人生的各種層次分開來研究。譬如在物資層次上,我們有天文學、物理學等,研究宇宙本身,亦即自然界的結構與狀態。在生命的層次,我們有生物學、生理學等,研究生命現象、它的組織與演進過程。而在意識的層次呢?我們有心理學、社會學等,研究個人的意識狀態,與團結的意識狀態。同時在精神的層次,我們還有神學、宗教學等,研究超意識的對象與境界。這樣看起來,每一門學問分工合作,似乎全部存在界的各個部分都有一門特別的學問去研究它了。那麼為什麼還需要哲學呢?理由是什麼?理由就在於一個簡單的公式──「全體大於各部分之總和」。這個公式跟數學不一樣,數學是「全體等於各部分之總和。」但哲學就要強調「大於」這一點。跟人有關的事情,往往就在於這上面可以發現。譬如說,印度有一個「瞎子摸象」的寓言:瞎子想知道什麼是象,有的摸到耳朵,就說象像扇子;摸到腿,就說象像柱子;摸到背,就說象像牆壁;摸到鼻子呢?象就跟繩子一樣了。這麼一來,究竟整隻象是什麼樣子,可以說完全得不到真正的認識。又譬如說,我們解剖一隻青蛙,分別來研究它的血管、神經、肌肉等組織,分析透徹之後,我們再把它縫合起來,把它原來所有的質與量全部還給它,但那隻青蛙已經是死的青蛙,而不是活的青蛙了。所以從這兩個例子來看,我們還需要一門學問,那就是統合的學問。
哲學要把我們對於各種分殊現象所研究的結果統合起來,為什麼?因為人活在世界上,不但要知道「如何生活」,還需要進一步知道「為何生活」。不但要知道「為何而生」,還要知道「為何而死」。在這些地方,哲學的用處就顯示出來了。我們知道,人生活要靠麵包,哲學呢?就像蜂蜜一樣,可以使麵包增加甜味。也就是說,可以使人生得到豐富的意義。人的生活可以過得平淡無奇,也可以過得高潮迭起,充滿了立體的價值與意義上讓人不斷地去實現。因此哲學不但有理論的層次,還有實踐的層次。哲學假使只有理論的話,那麼你可以關在象牙塔裡面作研究,跟人間毫無關係。但是事實不然,哲學還有實踐的部分,這一部分往往受到忽視。這一部分簡單說來,就是「人格提昇」。人生活在社會裡面,不能光是活著而不知道活著的意義與目的何在。知道之後,就要努力去實現生命的意義及價值。所以哲學基本上像是一個羅盤。我們航海的時候不能夠沒有羅盤。我們要航過人生之海,就需要一個這樣的人生羅盤,以指導方向。舉例來說,今天我們國家所實行的三民主義就是一個羅盤:是我們國家的大方針,也是我們個人奮鬥的一個方向。
哲學從落實的方面來說,就是「價值取向」。人活在世界上,隨時都要選擇有意義的價值來實現。這時候哲學就可以顯示出它的用處了。不但個人如此,還要推己及人,讓我們周圍的人群、社會、國家、跟整個人類,都能在文化生態上面,表現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與健康和諧的境界。所以對於什麼是哲學,以上是我提出的一個簡單定義及說明。
哲學的特質
哲學之所以為哲學,到底有些什麼特色?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分三方面來看。首先,哲學要培養智慧,其次要發現真理,最後要印證價值。這三方面都是哲學之所以為哲學的特色。什麼是培養智慧?難道一般人沒有智慧嗎?是的。「哲學」這個字在英文來說,是Philosophy,就是「愛智」。這個字是從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說的一句話引申而來的。他說:「我非智者,愛智而已。」他只是愛好智慧及追求智慧而已。為什麼不能說自己是智者呢?人天生都有求知的能力,都有基本的聰明才智,可以求得某些知識,但是這些知識就是智慧嗎?不一定,因為我們往往局限於表象的知識。以感官來說,感官能不能給我們知識?筷子放在水裡是折曲的,但是我們知道那只是視覺的一種錯認而已;兩條鐵軌在遠處相交,但是我們知道鐵軌決不能相交。由此可知,感官往往把我們帶入一種錯誤的判斷。老子曾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感覺的東西如果過多的話,反而令你無法判斷,本身變得麻木了。不僅感官知識如此,一般的世俗知識也是一樣。所以老子又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我們還可以補上一句:「皆知真之為真,斯不真已!」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知道的真假、對錯、善惡、是非往往囿於世俗的偏見,往往為世俗所影響,而不是真正的是非、善惡與對錯。別人這樣說,我就這樣做,並沒有自己主觀的判斷。所以一般的世俗知識也不足以構成智慧。那麼,我們平常所說的學問算不算智慧呢?也不能算。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一個人做學問可以天天到圖書館去唸書,但是若要「為道」,要想求得道的真正本體,就應該「為道日損」,把自己的私慾偏情、不成熟的見解慢慢去掉,「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所以從各方面看起來,我們一般所稱的知識住往只限於表象,而不是真正的智慧。因此莊子的「逍遙遊」一開始就以大鵬鳥為比喻,要人像大鵬鳥一樣,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飛到極高的地方,超越上去,再來回看這個世界。身在廬山之中,自然很難看得清楚廬山的真面目,所以要設法超越,不要自限於現實世界裡的各種表象知識。哲學首先要培養一個人的智慧。其次,哲學要努力發現真理。什麼是真理?「真理」這個字在希臘文是Aletheia,就是「揭開」的意思。把一層表面揭開,看看真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人要發現真理呢?我們可以拿柏拉圖的比喻來說明。柏拉圖曾提出「洞穴比喻」,大意是說:「所有的人生下來都在一個洞穴裡面,手腳被綁,坐在椅子上,面對一座牆壁,牆壁上有許多影像動來動去,人們以為那是真實的世界。然後有一天,有一個人掙脫了束縛,往後一看,原來後面有一座矮牆,矮牆上面有許多道具在動,再往後一看,有一根蠟燭,燭光照著道具,映在他們前面的牆壁上,顯出許多幻象。換句話說,道具比幻象還要真實。然而,道具只是道具而已。他繼續再往上走,發現還有洞口,再出去才是光天化日的世界。這個比喻的用意是說,我們要不斷使自己提昇,對眼前所見到的現象作批判思考。為什麼要作批判思考?因為這個世界的存在不一定是那麼可靠的。今天門口有有一株樹,明天可能就鋸掉了,正如春花秋月,宇宙的現象是變動不已的。許多詩人以敏感的心靈表現出這個世界是不可靠的。那麼,我們個人本身是否可靠呢?李白的一首詩寫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一個人生命的歷程,就像白駒之過隙,一眨眼就過去了。那麼在這短暫的一瞬要如何掌握生命的本身呢?這就是哲學所要探討的真理。至於歷史與社會又如何呢?個人的實在性固然值得懷疑,但是歷史與人類應該很實在吧!也不一定。蘇東坡的詞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這些都是以詩人的語言表達對於外在世界,我們個人,整個的社會及歷史的感受,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思考。如果追問真正存在的是什麼,就是在這個變化的世界之上或之外,有沒有一個永恆的世界?在變化中有沒有常道在裡面?人是不是有不朽的靈魂?一個人活在世界上,怎樣才能達到不朽的境界?中國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就是對這些問題提出的一種答案。人生活在變化的世界裡面,卻要尋找不變的東西,亦即我們所謂的真理。哲學的任務即在於設法發現真理。不但如此,光是培養智慧、發現真理還不夠,人還要努力印證價值。
價值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前面提到,哲學像羅盤一樣,是一種「價值取向」,不但告訴一個人如何生活,還要告訴他為何而生活。在印證價值方面,我們可以拿儒家作典型的例子。在禮記裡面說得很清楚,從一個庶人(老百姓)開始,應該設法立定志向,像孔子一樣「十有五而志於學」,然後再一步一步上升。一個庶人要立志做士,然後成為君子,賢,聖,大聖。一層層上去,到達大聖的境界,就可以跟天地合而為一了。
這不是神話,而是真實的人生理想。儒家像孔子、孟子、荀子,都是鼓勵學生們、他們同時代的人要努力實現價值;不但做一個平凡的人,還要做一個真正的人,把人的價值充分實現出來。使這個人生、這個社會成為一個完美的境界。在哲學的特質方面,我們看到它基本上是要我們設法培養智慧、發現真理,然後要印證債值。不但光是了解,還要求知行合一。
哲學的內容
那麼到底哲學有些什麼具體內容,哲學系在唸些什麼東西?我們常常聽到「哲學」這個名詞,到底什麼叫「哲學」,它的具體內容又是什麼?有些哲學家拿自己開玩笑,說哲學就是「把簡單的事情說得很複雜」,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也有人說「哲學家就是在一間黑屋子裡找一隻黑貓。」換句話說,解釋哲學有許多方法,我們現在就要設法從一種正統的、具體的方法來說明,到底哲學是怎麼一回事。
哲學既然是一種體大思精的學問,研究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相,因此它首先有方法層次。在方法層次上,它主要分兩方面來說:一是理則學,一是認識論。理則學研究正確的思維方法。人是理性的動物,理性有一個基本的運作規則,並不是盲目運轉的,盲目運轉的話就變成非理性的人了。所以哲學首先在理則學方面要研究正確的思維方法。正確的思維方法包括三方面:一是概念,二是判斷,三是推論。我們表達一個思想、一個東西,首先出現的是概念。概念告訴我們如何定義,譬如我們講到人的時候,就肯定「人是理性的動物」動物是人所屬於的「類」,而理性是人跟其他動物的差別所在,「類」加「種差」就構成一個正確的定義。定義有內涵與外延,人的內涵是理性的動物,人的外延呢?包括古往今來所有的人在內。這些是理則學所要研究的。我們對於一個概念,要設法分清楚它的意義與意象。譬如說:一個概念的意義是客觀存在的,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東西;意象則是主觀情感的,是一種感受的表達。以「龍」為例,中國人講到「龍」這個字時興高采烈,一到任何慶典我們就要舞龍。對中國人來說,龍是一種了不起的動物,神龍見首不見尾,在易傳裡面說:「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中國人夢到龍的話,可就要見到古時候所謂的天子了。所以龍對中國人來說,充滿了神祕的與象徵的意義,是偉大而吉祥的一種動物。但是對西方人來說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我們知道,西方受基督教文化影響很深,他們所謂的龍是撒旦魔鬼的化身;他們提到龍就擔心害怕,覺得魔鬼要出現了。所以說,龍這個東西,本身有它固定的意義。但是給中國人跟西方人的意象卻不一樣。所以我們在研究理則學的時候,對於任何概念,要分清楚它的意義跟意象,不然很容易以偏概全,以自己的主觀情感做為客觀的外在事物的本身。認清了這一點之後,就要進一步研究「判斷」。判斷是兩個以上的概念連結在一起所形成的。譬如說:「孔子是人。」孔子跟人這兩個概念連結在一起,構成一個判斷。有判斷就有真偽。譬如說:「今天下雨了」,而事實上沒有下雨,那麼這個判斷就有問題。
所以在判斷裡面所要求的是什麼?是要真確,要跟客觀的世界符合。除了判斷以外,還有推理,推理就是兩個以上的判斷,以某種形式結合在一起。譬如小孩子向父母撒嬌說:「你愛我的話,就給我錢,你現在不給我錢所以你不愛我。」這就是一個推理。這推理顯然有些問題,父母可以說:「你假使是好孩子,就不跟父母要錢,你現在跟父母要錢,所以你不是好孩子。」換句話說,推理的時候可能有許多詭辯出現。你可以注重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像所謂的雙刀論證,就是一個論證提出來,兩面都為難。譬如,有一位法官,別人對他說:「你做法官不太好吧!因為你如果公正的話,壞人就罵你。你如果不公正的話,好人就罵你;所以不管你公正或不公正,都有人罵你。」那麼法官可以怎樣回答呢?他說:「我如果公正的話,好人喜歡我,不公正的話呢,壞人喜歡我;所以不管我公不公正,都有人喜歡我。」這就叫做雙刀論證上讓人兩邊為難。理則學就是研究從概念到判斷到推理。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它有實際上的效用。譬如我們到義大利去旅行,碰到一個扒手,我們可能會說,「所有義大利人都是扒手」,這句話顯然是錯的,但是住住我們很容易因為自己碰過一次這樣的情形,就作了全稱的判斷。我在某個地方遇到一件愉快的事情,我對那個地方往往就作一種全稱的判斷,說所有的一切都怎麼樣。而這個判斷顯然不符合事實。所以理則學的訓練能使我們不要過於誇張,不要過於感情用事,能夠很冷靜地,根據理性的法則來認識四周的客觀世界。
接著我們要談認識論。人活在世界上總希望認識一些事情;但是什麼是認識?譬如說,諸位現在聽到我的聲音上這是知覺;你想一想找剛才所舉的例子,這是記憶;你似乎有一點明白,這是理解;理解的時候心中覺得愉快,這是理解之後的一種情感反應。所以認識是一個很複雜的現象。在認識論裡面要研究什麼叫做認識,認識是否可能,以及認識的範圍有多廣。在這一方面看起來,我們要設法了解認識的主體、對象與作用。認識的主體就是你、我、他,每一個個人;認識的對象就是自我及外在的世界;認識的作用是一種主客相合的作用。所以認識論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正確了解整個存在界。我們既然知道理性的正確思維法則,就要運用這思維法則的形式來掌握外在客觀世界的內容,看看這個世界的真相是什麼。我們前面提過哲學要培養智慧,要發現真理,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憑藉認識論的方法來認識客觀的世界。有了方法層次的訓練以後,就要進入所謂的本體層次。
本體層次包括兩方面,宇宙論與形上學。宇宙論研究我們生活的環境。客觀的宇宙本身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以為這是很簡單的,而事實上它卻是很複雜的。譬如說,什麼是時間,什麼是空間?我們平常以為時間就是一分一秒的這樣過去,但是不要忽略,是先有時間,才有那一分一秒,還是先有一分一秒,才有那時間?空間也是一樣,空間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如果是有限的,那麼空間的外面是什麼呢?如果是無限的,那麼我們又如何認識它?這些問題都是宇宙論要設法研究的。還有像因果關係到底有沒有?譬如說,今天下雨了,所以地上有水。但這水也可能不是下雨得來的。換句話說,因果關係本身是絕對的還是相對的?有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這些都是宇宙論所要研究的。它研究我們整個的生存環境,它的結構與狀態。
再進一步就是形上學了,形上學這門學問,往住彼人誤解,因為它本身太過於抽象。要了解形上學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透過「三層抽象作用」。首先,我說「這裡有很多人」上這句話對不對?對;但事實上呢?每個人都不一樣,因此當你使用一個概念或一個名詞的時候,你已經經過第一層抽象作用,那是「物理抽象」。當你說「馬」或說「樹木」時,你使用這個概念的時候,你已經把馬跟樹木的物理條件去掉了,把它所佔有的不一樣的時空、質量、重量都去掉了,只看「馬之所以為馬」、「樹之所以為樹」、「人之所以為人」是什麼,然後你才能使用概念。像小孩子看到一個茶杯,他接著就會對看另一個茶杯說:「那也是一個茶杯。」換句話說,他可以憑他的理性,掌握住茶杯之所以為茶杯的道理。這叫做第一層抽象作用。任何一種語言,都以這種抽象作用為前提。
第二層抽象作用是「數學抽象」。什麼叫做數學抽象?譬如說「一」,有沒有人見過「一」呢?你所見過的一,一定是一個人,一棵樹木,一幢房子。你沒見過一,一是一個符號,那麼你怎麼能夠說一加一等於二呢?你所見到的只是一個東西加一個東西等於二個東西,而任何東西都可以把它之所以為一、二、三者抽出,這叫做數學抽象。只看它是否一樣可以計數的東西,而不管它是什麼東西。知道了這兩層作用以後,我們就要再往上走,到「形上抽象」。
所謂形上抽象,就是只看一樣東西是否存在,是存在還是虛無。它如果是存在的,我就以存在這一點來看它。這樣一來,人跟這個房屋,房屋跟這個世界,世界跟宇宙的一切都沒有差別。它是存在就不是虛無,它是虛無的話就根本不能夠被你掌握。這就是形上學所要研究的對象;研究萬物最後的本體。哲學家有了形上思考的能力以後,就可以像莊子那樣說「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這句話如果沒有經過這三層抽象作用,是很難正確了解的。就好像詩人寫詩一樣,自己出入於一種主觀的幻想。假使你到達形上抽象的境界,就可以了解「萬物與我為一」是什麼意思。所以形上學最後要掌握基本的形上原理。我們平常看書經常遇到一些名詞,像唯心論、唯物論、唯生論、心物合一論等,這些所謂的「論」都是指形上學的一種主張。所謂唯心論,就是認為宇宙最後的本體是心靈,而宇宙的一切只是心靈所顯現出來的現象而已。唯物論認為宇宙的本體是物質,而其他的一切只不過是物質的附帶作用而已。因此所謂形上學,就是要研究宇宙人生的根本實體或真相是什麼。這一點似乎很難掌握。易傳有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假使你沒有掌握那個「形而上者謂之道」的東西,你對於形而下的世界往往會朝三暮四,今天有這樣的主張,明天又換了;換句話說,你沒有一種主義。正如 國父所說:「主義是一種思想、一種信仰、一種力量。」你就顯示不出力量來。這是我們在形上學方面所要研究的問題。最後,我們把形上學原理、原則掌握之後,還要付諸實踐,所以還要有應用的層次。
哲學絕不只是一種空疏的理論,它還有實際應用的一面。在這方面主要有倫理學與人生哲學。「倫理」這兩個字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它還可以擴充到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整個宇宙的關係。在研究人與人關係的時候,我們要問,什麼樣的關係是正當的,什麼樣的關係是不正當的?這裡面有善惡的分辨;怎麼樣是善、怎麼樣是惡?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以及為什麼我要行善避惡?這些是倫理學所要研究的問題。一個人為什麼要行善避惡呢?因為這是一種絕對的要求,不能稍有苟且。那麼這個絕對的要求從何而來呢?來自他的形上信念非常堅定,所以一定要行善避惡,甚至生死以之。所以哲學的整個體系連起來一貫的話,自然而然它的作用就顯示出來了。人生哲學則告訴我們人生有沒有目的,人應該如何生活才是適合人性的生活。以上這些是哲學的基本內容。我們已經從三方面簡單介紹過了。
哲學的素養
我們活在世界上,往往會發現自己對整個人生希望有一個統合的了解。我們光知道如何生活、賺錢、養家還不夠,還要知道為什麼要生活,生活的意義在那裡。這個時候我們覺得需要有一點哲學素養。對於如何培養哲學素養,可以從四個方面簡單介紹。首先要設法「培養思考習慣」。人是理性的動物,因此思想是他最大的特色。法國哲學家巴斯卡(Pascal)說:「人像是蘆葦」,風一吹就折。人的生命很脆弱,但是請不要忘記,「人是會思想的蘆葦」。思想使人高貴,使人可以上窮碧落下黃泉。思想使人掌握偉大的可能性,在肯定人性的意義跟價值以後,可以不斷加以實踐。所以如何培養一個人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希臘大悲劇家歐里披底士(Euripides)說過一句話:「凡是無法說出自己思想的人就是奴隸。」因為奴隸只是奉命行事,不需要思考;而一個自由的人,就需要獨立思考。但我們所謂獨立思考,絕不是為反對而反對,故意與眾不同,故意偏激。絕不是這個意思。所謂一個人要培養思考習慣,應該怎麼作呢?第一要「細心觀察」,其次要「用心反省」,然後要「誠心表達」。你仔細觀察之後,就能發現事情的真相,找出問題的癥結;你用心反省之後,就能將心比心,不致於作出以偏概全的判斷;你誠心表達之後,就能把自己的體驗,坦白地說出來。這樣一來,對於約定俗成的看法,風靡一時的新知,以及大眾傳播的宣傳,你就不致於盲目地贊成或反對。所以具體說來,我們應該設法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把一切東西視為理所當然。譬如,父母養育我們、學校教育我們、國家保育我們;我們不要以為這些是理所當然的。我們只要放眼看看世界現在的情況,再反省自己現在的處境,就會知道原來這些都得來不易,心裡便會存著感激之心,好好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
其次要設法在不疑處有疑。一般人都認為很正常的,你要設法去看一看,到底是不是真的這樣。柏拉圖說過,「哲學起源於驚奇」。一般人都接受「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好像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啊!哲學家就要去問:為什麼是這個樣子?你對於平凡的事物要看出它不平凡的地方在哪裡。這就跟做學問一樣,大家 都認為是如此的,你認為不一定,那麼你就可能會有新的發現。所以培養思考習慣,一方面要設法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第二方面要在不疑的地方找出一些疑問來,要在平凡的地方看出不平凡來。
其次我們要「掌握整體觀點」。我們在思考的時候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認為我們所見的世界就是整個世界,我看不到的對我就沒有意義。我們很容易陷入這種偏見,這種偏見像什麼呢?就像莊子在 〈秋水篇〉裡面講的,「河伯」:「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諸崖之間不辨牛馬,於是焉何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等出了河口之後,看到汪洋大海一望無際,才突然覺得自己渺小,非常沮喪。人也是一樣,要避免以自己的偏狹觀點,來判定整個宇宙的一切。我們要設法使自己的思想既有深度,也有廣度。如果沒有深度的話,你只能看到宇宙與人生的表象,如果沒有廣度的話,你就顧此失彼,像我們現在常常說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就是缺乏廣度的結果。配合深度與廣度,然後對宇宙、人生就可以有進一步的了解。譬如宇宙本身,包括許多境界:像自然界、生命界、心靈界、藝術界、道德界、宗教界,這些是宇宙本身客觀的境界。人也是一樣,人的主體的情感跟客觀的宇宙配合起來,可以使人成為一個自然人、行動人、有情人、表意人、理性人、神性人;這些境界也是一層層高昇的。我們不要因為自己是一個自然人,就以為什麼道德、宗教與我們無關。我們要設法看到整個宇宙整體的一面,整個人生整體的一面。孔子之所以成為大哲學家,原因就在於他了解:「吾道一以貫之。」宇宙人生要打成一片來看,絕不能夠只執著於某一方面。接著呢?我們不但要有思考的習慣,要有整體的觀點,這兩者都屬於思想範圍裡面的事;我們還要付諸實踐。付諸實踐首先就要設法「確立價值取向」。
人生充滿各種變化的可能,我們必須決定自己要作什麼;但是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任何可能性都要經過我們的選擇才可以成為事實。選擇裡面就表示出一種價值的優先順序,以及為何作這種選擇的理由。一個人一定要確立價值取向以後,才會有定見與遠見。許多偉大的哲學家都以他們自身的例子昭示我們這一點。像孔子雖然處於亂世,他的志向不得行於天下,但他還是「知其不可而為之」,他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要肯定「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就因為他有定見,一旦肯定了人生的價值何在,就要生死以之。孟子也是一樣,他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義也。」所以真正偉大的哲學家,當他的思想一以貫之之後,在行為上立刻表現出定見與遠見。他看得很遠,他的行為表現得非常鎮定,決不會隨俗浮沈,這便是哲學的偉大效用。我們都知道,耶穌明明知道自己的命運,卻還是要背十字架,卻還是要走下去。蘇格拉底明知道自己無罪,卻還是坦然就義。釋迦牟尼求道之心是如此,孔子也是如此。這些偉大人格所表現出來的,都是定見與遠見,這是由於他門把哲學落實到生活裡面。
有了明確的價值取向,最後還要「力求知行合一」。王陽明說得很好:「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與行要互相配合。我們知道了許多東西,卻不一定都能夠實行。那麼這裏所說的知是什麼呢?這需要作個分辨。知可以指專業知識,像科技專家藉以從事建設工作的知;知也可以指一般所謂的技能,譬如插花、開車之類的技術;光是知道怎樣開車還不夠,知道怎樣游泳還不夠,而必須實際上去操練之後才算會了。這兩種知識對於人生都是需要的,但卻不是我們這裏所謂的知。我們這 裏所謂的知,是指道德知識。就是尚書裡面講的:「知之非艱,行之唯艱」。要知道並不困難,要去做才困難。為什麼?因為這裏所謂的「知道」是指知道一個人的道路,知道一個人天生具有的善性,以及使這種善性擴充發展、完成實現以成就完美人格的途徑。這種知行合一就非常困難了。我們都知道應該做好人,但是我們是不是真去做好人呢?又如何能夠真正做個好人呢?這一點就需要我們不斷去實踐。有時候好不容易做了一寸,很快又退了一尺。所以,知行合一是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的印證。我們不管了解多少學問都沒有用,最後還是要放到實際人生上面,看看這個學問有沒有真正的作用,能不能對我們的人格,對周圍的人群,對整個社會國家有真正的益處。
摘自《我看哲學──心靈世界的開拓》傅佩榮著
業強出版林火旺(台大哲學系教授) 出處:自由時報
讀哲學的人最常碰到的問題不外有二,一個對哲學充滿好奇的善意同情者會問:「哲學是什麼?」而一個對哲學充滿嘲諷輕蔑的人則會問:「讀哲學有什麼用?」對於前者,我通常會認真地向他解說哲學的重要性和迷人之處;對於後者,他並不是真的要得到答案,我的答覆是:「你活著又有什麼用?」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哲學家是做些什麼,一般人的印象是唸哲學的都是怪人,其實人類文明的重大轉折,都是由哲學思想所主導,哲學對人類生活方式、美好生活的期待,具有關鍵性作用。自由主義思想創造今日的民主政治,馬克斯主義使二十世紀飽嚐共產主義的浩劫。
每一個人活在世上都在努力追求一個幸福美好的人生,但是很少人會真正思索: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值得活?大多數人是隨波逐流,對他們而言,「幸福」不外是名利的代稱,但是現實世界中有名有利的人,似乎也不是完滿無憾。生命的答案好像不是這麼簡單,否則人類的歷史不會是悲劇不斷重演。
和人類存在相關的種種「簡單的」問題,如:樹是不是真的存在?亂倫真的錯嗎?我所看到這顆蘋果的顏色是不是真的和你看到的一樣?哲學家不能滿足於普通常識,因為所謂的「普通常識」有可能是人的偏見。哲學的精神就是凡事追根究柢,「普通常識」往往似是而非,尤其面對重大問題,更常常無濟於事。
就以人生為例,從某一個意義而言,人生說穿了不過是吃飽飯等死,許多高遠的人世理想、偉大的生命目標,只是讓人在生死之間有事可做,可以忘卻死亡的威脅和苦惱。所以據社會學家的調查,越文明富裕的社會,自殺率越高,在富裕安定如北歐的社會,人會發現在這樣的社會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人生似乎是充滿了矛盾,物質匱乏時,以為衣食豐足就是幸福美滿;衣食無缺,卻又發現日子無聊難耐。貧困的生命積極進取,富足的生活慵懶無助,存在到底為了什麼?
雖然哲學的成果並不能解決生命存在的問題,但是哲學訓練可以使人透過追根究柢的理性思辨,意識到人類自身的有限性。如果人類的有限性使得人生註定不夠完美,哲學家對這個不完美會有較深的思索和自覺。如果人意識到:人生在某一個意義上是吃飽飯等死,則人類現實生活中許多的爭名逐利、愛恨情仇就顯得荒謬可笑。哲學家的思考和生活方式所以被認為「怪」,就是因為他從與眾不同的角度觀照這個世界,也許這個「怪」就是智慧,就是乾坤萬古機。
哲學教育所要培養的就是哲學思辨的能力,哲學始於「懷疑」,卻無法提供定見,每一個哲學主張都代表一種觀照世界的方式,哲學家深知,沒有一種觀照世界的方式可以「放諸四海而皆準,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所以一個具有高度哲學訓練的人,隨時準備接受不同觀點的挑戰,「差異」是正常,說服別人必須以「理」,而不是以「力」。
因此哲學是一門最講理的學問,目前台灣社會雖自由卻自我,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真理的化身,對於任何不同於自己的主張,不是認定對方推理不清或知識不足,就是懷疑動機不正、居心不良,以致意見不同,視同寇仇。在這樣一個充滿敵意的社會,哲學教育尤其重要。可惜政治決策者多缺乏哲學智慧,以為哲學對生產無益、對就業無補,教育政策完全是經濟和市場導向,大學已經成為高級職業訓練所,大學教育的目的彷彿是要鍛鍊不同尺寸、優秀的螺絲釘,以滿足市場的需求而已。
其實不論那一個行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人,都是有情有性,會遭遇悲歡離合、經歷喜怒哀樂;不論生長在那一個時代,我們都會面臨屬於「人」共同的問題。當一個傑出的工程師遭遇生命重大挫折,對存在產生困惑時,一個充滿智慧的哲學家最多只能提供意見,卻不能替他過活。每一個人都必須自己過這一生,因此每一個人都應該汲取一些哲學智慧,試想:兩千多年來不斷有高智慧的思想家,在思考一般人認為無聊的問題,難道沒有一點道理?
一個有氣質的社會,是因為其公民的品質普遍優異;要培養深刻的公民,必須先訓練公民具有從事深度思考的能力;沒有哲學深度的社會,不可能具有文化深度。當然,不是每一個大學生都應該以哲學作為志業,但是他們都應該有機會接受一些哲學的洗禮。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誠的警語:忽略哲學等於忽略未來。
摘自:《
生命教育第五十一期電子報.網路大學.論文區》http://210.60.194.100/life2000/epaper/epaper_index.htm
3.淺談「哲學」之意義 徐茂瑋
一、前言
「哲學」一詞是我們常見常用卻又非常陌生的名詞,一般人除了不明瞭「哲學」之意義外,甚至誤認哲學即是相命卜卦之學,不然亦認為哲學是一門艱澀難懂而且充滿神秘色彩的學科,因此,哲學系的教授,學生們亦遭池魚之殃,被認為只有怪人才會學這些奇怪的東西,甚至戲稱哲學家是坐在椅子上對著桌子發呆的人,或謂哲學是以大家不懂的話,來說明本來已懂的事,結果弄得大家什麼都不懂。實則不然,隔行如隔山,每一門學科皆有其探討之範疇,只要按部就班由淺入深,哲學與經濟學、歷史學等學科一樣的容易懂,人們往往受其「盛名」之阻嚇,誤其為「凡人」所不能了解之學科。
幾千年來多少的哲學家不斷地於哲學之園地內耕耘,然而哲學卻一直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人言人殊,各家說法不一,如莊子所云:「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因此造成人們很大的疑惑,到底哲學是什麼?筆者亦不敢妄下定義,只能嘗試著「描繪」哲學的大致形象。
筆者在本文中,將嘗試以最通俗的文辭談哲學之意義,儘量避免術語,以期同學們皆能了解,而不致於弄得大家什麼都不懂。
二、由字源看「哲學」中文「哲學」一詞,初乃是日本人西周譯Philosophy為「哲學」,後為現代中國人所習用。西文中的Philosophy是從希臘文來的,原是Philia與Sophia二字之結合,Philia為愛,Sophia為智,由字源解釋,哲學乃是愛好智慧之學。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因為不滿當時詭辯派學者自稱為(智者)Sophists,乃自稱Philosopher(愛智者,今則指哲學家),而後才有Philosophy一詞。蘇格拉底之所以自稱為愛智者,是因為他能時時自認無知,他曾說:「我所唯一知道的事情是:我什麼都不知道。」(The only thing I know is : I know noting)。由此可知,西方傳統所謂哲學家,一直涵有「自認無知,或時時懷疑他人與自己之所知,但熱愛探求真知。」(註一)筆者認為愛好智慧、追求智慧的確是哲學的真精神。
三、澄清「哲學」的歧義目前哲學這個名詞,經常是指任何事物之原理或理論,因此你可聽到飲酒哲學、廣告哲學、賺錢哲學等名詞,記得前些日子,美國職業籃壇巨星張伯倫先生來臺時,記者在電視訪問中曾請張伯倫先談他的籃球哲學,其實這些被冠以哲學之名詞與哲學家的思想毫無關係。
一個心智成熟、人生體驗較豐富的人,皆有其人生觀、處世之道做為行為之引導,我們若放寬哲學一詞的意義的尺度,稱之為「xx人之哲學」亦無不可,然若依學術上之尺度則不能冠以哲學之名了。嚴格來講,能成一家之言而自立門戶者,自有其獨特之見解,必有精細的論證、有完整的系統,其範疇必須涵蓋人生與宇宙的幾個重要問題。哲學與一般人的人生觀的區別,正如聲樂家與普通人的區別,一般人當情之所至,難免要哼上兩句,然而聲樂家之歌唱,因其專門技術,自然不同於一般人之歌唱。
四、哲學的主要課題
哲學研究園地的劃分,亦如同哲學的定義一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本節所指出之內容則是受多數哲學家重視的課題。
甲‧方法論(Methodology)在此課題中哲學家所關心的是:哲學當用什麼方法或那些方法?本文只簡單的介紹邏輯、演繹法、歸納法,其他較複雜難懂之方法則不作介紹。如:直覺法、笛卡兒的澈底懷疑法、康德的先驗哲學等。
A、邏輯:每一種出於理性的思想都要用邏輯方法(理則學),這是哲學的基本工具。邏輯所研究的是人類思考、推理的正確方法。人必需有正確的思考方法,才能由已知而正確的推論出新知,更可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錯誤。
B、演繹法(Deduction):演繹法就是由普遍原則而推論出個別具體的事實。
例如:所有靜修女中的學生都是好學生(這是一個普遍命題。)
張三是靜修女中的學生。
所以,張三是好學生。(此亦是邏輯裏的三段推論法。)
普遍原則有如數學中的公理、公式,只要屬於普遍命題所涵蓋的範圍內的個體,即可推論出必然的結論。
C、歸納法(Induction):歸納法正好與演繹法相反,是經由多次觀察個別、具體的事例,而推論出一個普遍的原理原則。它的步驟是:觀察,建立一些廣泛的假設,利用有意安排的試驗或再度的觀察來驗證這些假設。例如:根據多次的觀察水在適當的氣壓下,加熱至攝氏一百度則會沸騰,經過一再的試驗,於是歸納得到此一原理。
乙‧形上學(Metaphysics):
形上學可分為三個部門,存有學、宇宙論與自然神學。A、存有學(Ontology)或譯為本體論
存有學是論「存有」之學(Science of being)世界上的任何物,現在存有以及未來能存有之物都是存有學研究之對象,但存有學又不研究任何特定或個別物,譬如:人狗、花草、水火等,更不研究張三、李四、黃狗、菊花等。它所討論的是所有物的共同點及此共同點所擁有的特性,這就是亞里斯多德在其形上學所說的:「論所有存有物之為存有物及其特性之學。」(There is a science which investigates being as being and the attributes which belong to this in virtue of its own nature)(註一)在此一園地中,討論的是:存有物的特性、第一原理中的矛盾律、同一律、排中律、因果律,人是否能找到真理?真理的標準是什麼?何謂善惡?其本質是什麼?何謂美?等問題皆是其研究課題。
B、宇宙論(Cosmology)
在存有學中探討了所有存有物的共同特性之後,很自然的便進一步探求存有物的來源問題,即宇宙的最後根源是什麼?是否有宇宙的創造者?或宇宙是偶然發生的?宇宙是永恒的或是短暫的?宇宙的演變是有目的?或是盲目的?這些皆屬宇宙論的研究範疇。
C、自然神學(Natural Theology)
許多哲學家由存有物的本性,而推知萬物不可能是自己發生的,必有來源,因此推論有一永恒的、絕對的根源──神。而以神的存在、本質及其活動為研究對象,在此探討中,可以找到萬有物的秩序全部解釋與適當說明。
形上學是哲學旳基石,哲學家由其形上基礎而發展出其哲學體糸,因之形上學是各哲學家之起點,亦是哲學派別之分歧點,不同的形上思想自然發展出不同的哲學思想。例如:老子主張道是萬物之根源,道是無為、無爭,一切均順其自然,所以人亦當效法道而無欲、無爭。墨子主張「天」是萬物之主宰,亦能賞善罰惡,所以需順「天意」而行,則需兼愛非攻。
丙‧認識論(Epistemology)
簡單來說,認識論即是探討人類的「認識」。即我們的理性是否有認識的能力?我們如何獲得知識?我們獲得的知識是否達到確切性呢?我們認識能力究竟能伸展至多遠呢?這些皆是認識論的研究範疇。
認識論是反省批判我們的認識能力,以尋求知識的有效性,所以認識論是知識可靠性的基礎。
丁‧倫理學(Ethics)
倫理學亦稱為道德哲學,乃是以人類的行為為研究的對象,但是這種行為必需發於自由意志與屬於個人人格的,其目的是引人走向至善與獲取幸福。它探討:倫理價值觀、倫理規律、倫理標準、德性行為、良心、人的基本義務、倫理的善惡等問題。
倫理學亦可納入價值論之範疇內,但筆者認為其為中國傳統哲學之主要課題,所以特立一單元討論。
戊‧價值論
自古以來,中外思想家都曾關心到生活的價值和價值的生活。什麼是真值得人追求的目標?或許根本沒有這樣的目標?一般的價值經驗之性質和效力是怎樣的?個別真理,如道德上的善、美、宗教信仰及崇拜又是怎樣的?理則學(邏輯)、倫理學、美學與宗教哲學,就是討論這些價值的,有時稱為「規範科學」(Normative sciences)。探究價值之整個園地的,就是價值論。(註二)
己‧專門論題
許多學術領域的學者,都感覺需要把他們研究用的方法及所得的結論,加以哲學性的處理;也就是說,指出該領域與更廣之見地的關係,比如審察其所用之方法,它的先設條件,它的限度,它對形上學的貢獻,和它對價值的影響。這樣就有了科學之哲學、歷史哲學、法律哲學、教育哲學,和社會哲學。有些哲學家也把價值論裏的主要科目刊在這裏,即理則學、美學,及宗教哲學。其實,任何一門學問,無論它有多寬或多窄的視野,都可以從哲學觀點去研究(註四)。此處所討論的各門學科之哲學自是不同於前文所提之籃球哲學。
五、哲學的定義本應在文章之首就談哲學之定義,但為了使同學容易了解所以將本節放在哲學的主要課題之後。
如前文所述,哲學之定義無一定論,在此只舉一個較具傳統性的定義:「人類以自己理性的自然光輝探究萬物之最後根源或最高原理之學。」(The science which by the natural light of reason studies the first causes or highest principles of all things)(註五)
西方傳統哲學非常重視人的理性,亞里斯多德對人的定義是:「人是理性的動物。」認為人之所以為人,乃因人有理性。所以傳統哲學強調理性正如自然之光輝,使人不再是在黑暗中摸索的動物,藉著理性來獲取真理、真知,得到永恒。
在方法論的範疇中,哲學家研究正確的思考方式──邏輯,以及有效的研究法則以做為研究之工具,在形上學中研究宇宙的根源,存有物的最高原則;在認識論中尋找認知的最高原則;在倫理學中探討人類道德的最高原則;在價值論中確立價值的最高原則,在專門論題中奠定各門學科的研究基礎。
六、結語同學讀了上文,心中不免會有一疑問:哲學所談的似乎都是些非常空洞的原理原則,究竟對實際的生活有何作用?對此問題,筆者不打算由全人類或文化這樣的觀點著手,只談哲學對個人的影響。
(一)哲學是思想訓練。
邏輯是研究哲學之基本工具,探討的是思考的正確方式,邏輯使人避免許多錯誤的推論,如邏輯上有個欺負人的推論:
因為:你爸爸是人。
我也是人。
所以:我是你爸爸。
一個未學過邏輯的人,雖明知被人欺負了,卻不能駁之以理。類似這樣似是而非的錯誤推論很多,往往混淆了人的思考。
西方傳統哲學非常重視思想體系,要求完整、清晰而不前後矛盾的哲學體系,耳濡目染之下自然形成組織思想體系之習慣,在思想上盡力要求清晰的條理與井然的秩序。
哲學範疇內的許多問題一直是眾說紛紜,同一問題各持一角度,而有許多不同的解釋,學哲學則需由其不同之角度而一一去理解,自能有較嚴密而週延的思考。
(二)哲學指導人生。
有神論的哲學。以神為人生的中心,相信神是公義的主宰,賞善罰惡的最後裁判者,在現世犧牲物質的享受,以「真愛人、全犧牲、常喜樂」的精神,善過一生。無神論的哲學思想,積極以崇高精神為宗旨,造福人群、服務大眾;以「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的精神,創造人生。消極者以「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精神,吃喝玩樂,隨遇而安。(註六)
在浩瀚的哲學經典中,或許仍無法為自己找到滿意的人生指南,但卻是我們建立人生觀的最好參考資料,前車之鑑亦可做為警惕而不致於重蹈覆轍。
哲學不能填飽肚皮,卻是精神上無尚的慰藉。
七、註解註一:唐君毅著,《哲學概論》,第三頁,臺灣學生書局,六十三年五月三版。
註二:曾師仰如著,《形上學》,第二、三頁,商務書局,六十年初版。
註三:劉俊餘譯,《哲學淺論》,第十六頁,長春藤,六十二年三月版。
註四:同註三,第十七頁。
註五:Jacques Maritain: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P.108.
註六:張振東著:〈哲學的使命是指導人生〉《哲學與文化月刊》,六十三年三月一日出刊。
八、參考書目
一、《哲學概論》,唐君毅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六十三年五月三版。
二、《哲學淺論》,劉俊餘著,臺北,長春藤,六十二年三月版。
三、《哲學概論》,趙師雅博著,臺北中華書局,五十四年三月三版。
四、《哲學講座》,楊榮亭著,臺北,五洲出版社,五十四年十月版。
五、《形上學》,曾師仰如著,商務書局,六十年初版。
六、《認識論》,柴熙著,臺北,商務,六十三年十月版。
七、《哲學邏輯》,柴熙著,臺北,商務,六十一年十月版。
八、《西洋哲學辭典》,項師退結著,臺北,先知出版社,國立編譯館,六十五年十月初版。
九、《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J. Maritain.
載於《靜修校刊》一00期六十八年十二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