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2月27日、3月6日──什麼是幸福?

1.快樂的來源

2.什麼是幸福? 

1.快樂的來源      達賴喇嘛、霍華德.卡特勒博士合著

兩年前,我的一位朋友發了一筆意外之財。在她發財的一年半前,她才辭去了護士的工作,與朋友合開了一家健康醫療中心。這家公司獲得空前的成功,在一年半內就累積了巨大的財富。而在這段時間,她除了孜孜不倦的工作之外,還兼做股票的買進與賣出,就這樣,她在三十二歲時所累積的財富已足以讓她提早退休了。不久前我碰到她,問她是如何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涯?她說:

「嗯,能自由自在的旅行,愛做什麼就做什麼是很棒的事。不過很奇怪,在經過那一陣子賺到錢的興奮感之後,一切又都恢復正常了。當然有些事不同了──我買了新房子與新東西!但是我並不覺得自己比以前更快樂呢!」

就在這個朋友發財的同一時間,另一個同年紀的朋友卻發現自己感染了愛滋病毒。他跟我談到他是如何面對這個問題的:

「當然,一開始的時候我是萬念俱灰。我幾乎花了一年時間才能接受自己身上有愛滋病毒的這個事實。直到去年,事情才有了改變,我不再像以前一樣一直活在愁雲慘霧中。慢慢的,我覺得自己變得比較快樂。我變得對每一天的生活都抱持感恩之心,慶幸自己一直沒有病發,還可以享受人生。當然我還是希望自己從未感染過愛滋病毒,但這件事已改變了我的人生,而且是一種正面積極的改變……」

「哪些方面的改變?」我問他。

「舉例來說,你知道我一直是個百分之百的唯物論者。但是經過去年一年的改變,我的人生視野完全不同了。我開始探索心靈的世界,讀很多這方面的書,或是跟人聊這方面的事……我發現了許多過去我連想都沒想過的事。我現在每天一起床就很興奮,期待著這一天帶給我的新鮮感受。」

這兩個人的經驗不同,但所描繪的卻是同一個重點:快樂來自內心的力量,而非由外界的事物所左右。成功會帶來短暫的興奮與愉悅,悲劇也會將我們推入絕望的深淵,但遲早我們的內心還是會回到原點,追求的還是單純的快樂。心理學家稱這種過程為心理適應期。我們也可以在每天的生活中看到自己經歷這樣的過程:加薪、買新車、同事的認可,都會讓我們的情緒飛到半天高,但是很快的,我們的情緒又會回復正常,我們真正需要的還是單純的快樂。同樣的,與朋友起了爭執,車子需要送修,或是身體受傷都可能使我們情緒不好,但是過了幾天,我們的心情又會復原了。

這樣的傾向不只會出現在每天的生活中,即使是再大的成功或悲劇發生時,我們也會有同樣的反應。一項針對伊利諾州樂透彩券得主及英國撞球贏家所做的研究調查報告顯示,這些人一開始確實非常興奮,但是要不了多久,興奮感消退了,生活中單純的快樂才是他們最需要的。另一項報告則顯示一個人無論是經歷再悲慘的境遇,癌症、瞎了、中風等等,過了一段沮喪時期,他們的生活還是會回復正常或是接近正常的模式。

如果說不論我們在外界遭遇到什麼樣的困境,我們的天性都會回歸純真自然的基本快樂,那麼這基本的快樂是些什麼呢?更重要的是,這些快樂是否可以修正或提高標準?有些研究報告指出,一個人對快樂的感受是如何,與他的遺傳基因有關。一項針對雙生子(具有同樣的遺傳基因)所做的研究顯示:不論這對雙生子生活在一起或分開來長大,他們對於幸福快樂的感受都十分相似。因此專家們認為快樂與生理遺傳有關,在人一出生時就已經深植在大腦中了。

但是就算生理遺傳對一個人快樂與否有很大的影響力,仍然有人質疑這樣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不過一般心理專家皆有的共識是:不論我們對快樂的感受是在哪種層次,快樂都是天賦的權利,我們也都會經由心智這個「夢工場」的調適,使自己感覺快樂。這是因為我們身心的安寧快樂是來自我們的思想。換句話說,我們實際所遭遇到的事,對我們心中是否快樂一點影響也沒有,但是卻能使我們更認清現況,更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比較心

我們為什麼會有滿足感?所謂的滿足感其實與我們愛比較的天性有很大的關係。當我們比較自己的現在與過去時,我們發現自己活得更好了,我們就會覺得快樂。舉例來說,我們的年收入一下子由二萬美元增加為三萬美元時,我們會覺得快樂,但這個快樂並不是因為金錢的數目已增加到極限。因為很快的,我們會適應年收入三萬美元的事實,然後我們會發現除非能做到年收入四萬美元,否則我們就很難再覺得快樂了。除了跟自己比較之外,我們還跟四周的人做比較。不論我們的收入是多少,只要我們的鄰居賺得比我們多,我們就會覺得不滿足。一些專業的運動員經常會為了一百萬、二百萬、三百萬的年薪爭得面紅耳赤,彷彿同行比他多了一點點收入,就是他不快樂的主要原因。這就像是美國知名的老報人亨利.魯斯.曼肯(H.L.Mencken)所說的,所謂的有錢人就是:「一個年收入比他老婆的妹妹的丈夫還多一百元的人。」

由此可見,我們的滿足感是由我們與他人比較而來的。當然,除了收入之外,我們還會做其他的比較。我們經常會比較誰比較聰明,誰比較漂亮,誰比較成功,結果就會讓我們陷入嫉妒、沮喪與不快樂的情緒中。其實我們可以將這樣的比較心用在積極而正面的方向,譬如我們可以和比自己不幸的人做比較,而會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覺得幸福與感恩。

一項研究也顯示,人們在對未來做最壞的預期時,也會增強他對現在的滿意度。威斯康辛大學做過一項針對婦女進行的調查報告。實驗人員先讓婦女們看一段本世紀初婦女們生活的窘況,或是要她們想像並寫出自己受了外傷或灼傷的慘況。做完這些實驗後,他們再問這些婦女對自己生活的滿意度,結果答案是非常的高。另外在紐約州立大學也做過一項實驗,讓一組受試者試著完成這樣的句子:

「我很高興我不是個……」

等受試者寫完五個假設句之後,他們對自己生活的滿意度明顯的提升了許多。另一組人則是要試著完成另一個句子:

「我希望我是個……」

結果這組人對自己的生活滿意度變得非常低。

這些實驗顯示出只要我們能改變內在的觀點,我們就能增加或降低內心的滿意度。這也就是清晰地說明了人類的心靈世界主宰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

對於這一點,達賴喇嘛的解釋是:

「雖然快樂是可以追求到的,卻不是件簡單的事。快樂之中有著許多層次的分別。以佛家來說,有四種因素影響著一個人的快樂與否:財富、世俗的滿足、靈性與開悟。這四種因素包含了人類追求快樂的所有問題。

「我們姑且放下宗教或靈性上快樂的追求,先從世俗的觀點來看所謂的幸福快樂。我們都明白幸福與快樂有一些基本的要素,譬如健康的身體就是快樂生活的一個基本條件。另一個要素是頭腦的清晰靈活,當然財富的累積也是其中的一項。此外,我們也都相信要過著圓滿快樂的生活,我們的身邊必須要有值得信任與依賴的朋友。

「以上所說的這些要素都是快樂的來源。但是一個人想要過著真正快樂圓滿的生活,卻必須從精神層次開始,也就是你心智的思想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這才是最困難的地方。

「如果我們能從積極面來善用自己的最佳狀況,譬如我們有健康的身體或財富,可以因此而幫助別人,這就會讓我們過著快樂的生活。當然我們也會享受一些事,如清晰靈活的頭腦、成功等等,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心理狀態,缺乏精神層次的指引,這些快樂只能持續很短的一段時間。舉例來說,如果你在心中隱藏著恨意或憤怒,久而久之,你的健康就會出問題。這也是毀滅一個人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對的,當你的精神無法獲得快樂時,物質或肉體上的滿足絕對不能讓你變得更快樂。換句話說,當你的心靈境界能保持著寧靜、和平的狀態時,就算你的健康很糟糕,你也會是個非常快樂的人。或是你擁有大量的財富,但心中卻充滿憤怒與憎恨時,你會有拋棄一切、毀滅一切的想法,在這樣的情況下,財富對你來說已毫無意義了。今天有許多強調心靈成長的團體或個人,但是其中卻很少有活得快樂的人。在美麗而富裕的表象之下,其實是緊繃的心情、沮喪的情緒、不必要的爭端,甚至是藥物,毒品的依賴,更糟的是自殺。所以很明顯的,財富並不能帶給你所要追尋的幸福與快樂。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朋友身上。當你心中充滿憤怒與敵意時,即使是一個最親近的朋友,也可能變得冷酷無情、令人討厭了。

「所有這些現象都顯現出精神層次的驚人力量,而且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能感受到這樣巨大的影響力,自然要很慎重地面對這個問題了。

「所以我們先放下所謂的精神上或心靈上的追求,就從追求實際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快樂開始,讓我們的身心保持寧靜、安詳,集中我們所有的能量來享受幸福快樂的生活吧!」

達賴喇嘛停頓了一下,好像想讓他的思想沉澱,然後又說:

「我還要提醒的是,談到身心的平靜安頓,並不是要整個人變得麻木不仁、毫無感覺。保持心情的平靜與安寧並不是逃離一切或變成真空狀態。平靜安寧的心是愛與寬恕的根基,其中包含著高度的知覺與感性。」

最後他又做了總結:「一旦你缺乏內在的修養與訓練,不能擁有寧靜安詳的心,無論外界的情況如何,都無法幫助你找到你想要的幸福與快樂。換句話說,只要你能擁有寧靜安詳的內在力量,就算你缺乏外在的資源,沒有足夠的生活必需品,你還是有能力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內在的滿足

一天下午,我走過旅館前的停車場,準備跟達賴喇嘛見面。我看到一輛嶄新的豐田汽車,那正是我期待已久的新車種。一直到我與達賴喇嘛開始談話,我的心中仍然想著那部車。

「在西方的文化中,好像一切都根植於物質的獲取。我們成天被各種商品包圍著,不斷被各種新產品、新車的廣告轟炸著,實在很難不受到影響。有太多東西是我們渴望與需要的,而且是永無止境地出現。你對這樣的欲求不滿有什麼看法呢?」

「我想欲望基本上有兩種形態,」達賴喇嘛回答說,「某些欲望是正面的,譬如追求幸福快樂的欲望絕對是正面的。譬如追求和平的欲望,追求一個更和諧的世界、更友善的社會的欲望。這樣的欲望是非常好、非常有用的。

「但是在某些時候,欲望也可能變得毫無道理可言。那樣的欲望就會帶來苦惱。舉個例子,有時候我會到超市去。我很喜歡超級市場,因為可以看到許多美麗的東西。當我看到各式各樣的東西時,我的心中就會出現一種欲望了,我有一種衝動,想著:『這個我想要,那個我也想要!』然後第二個想法出現了:『我真的需要這些東西嗎?』答案通常是否定的。如果你順從著第一個欲望與衝動,很快你的口袋就掏空了。不過,通常屬於人類基本需要的食物、衣服、房屋等,都還算是合理的欲望。

「有時候一種欲望是否過火或是否正當,就要看你的居住環境與社會情況來決定。譬如你住在一個繁榮的社區,在那裡車子是每天代步的工具,這樣想要一部車子自然是合理的欲望。但是如果你住在印度的窮鄉僻壤,不需要車子也可以過得很好,不過你還是想要一部車子,而且也有錢買得起車子,這時車子可能就會給你帶來麻煩了。你的鄰居或鄉親可能會因為你有一部車子而看你不順眼。或是你住在大都市裡,已經有一部車了,但你還想要另一部更昂貴的新車,這時也會產生同樣的問題。」

「只要一個人負擔得起,我可不覺得買一部昂貴的車子會帶來什麼麻煩!」我辯稱,「你擁有一部昂貴的車子可能對你的鄰居來說是個麻煩,因為他們或許會覺得嫉妒。但是對你自己來說,擁有一部新車的感覺是滿足又愉悅的啊。」

達賴喇嘛搖著頭堅決地說:

「一個人的自我滿足感,與他的欲望是正面或負面的,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一個人在犯下謀殺案的當時,心中可能感到很滿足,但他的行為並不正確。人們在犯下任何非道德行為,說謊、偷竊、淫亂的當時,可能都會感到一絲滿足感吧!要決定一個欲望是正面或負面的,絕不是由這個欲望能不能帶給你滿足感而定,而是要由這個欲望所造成的後果來判斷。譬如你一直想要更昂貴的東西,或許就表示你心裡一直不滿足,有了還要更有,多了還要更多,結果你總會達到一個極限,最後你就會變得和現實抗爭。如果你的抗爭失敗了,你就會跌入失望的深淵,變得沮喪不已。這也就是欲望最可怕之處。

「我想過度的欲望會導向貪婪──一種極度擴張的欲望,根植於不實際的期盼。一個人受到貪婪影響時,就很容易覺得沮喪、失望、困惑,而且問題一大堆。當欲望變成貪婪時,你也不會因為欲望達成了而覺得滿足。貪婪是個無底洞,而且永無終止,麻煩不斷。貪婪有個有趣的特質,就是當你的欲望是想要某種東西,你也得到時,貪婪之心卻依然得不到滿足感。想要矯正貪婪,只能從內在的滿足開始。如果你心中覺得滿足,不論你有沒有獲得你想要的東西,你都會覺得滿足的。」

內心的滿足感是有方法可循的嗎?基本上是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去買或想辦法獲得你心中想要的東西:金錢、房子、車子、理想伴侶、完美身材等等。但是達賴喇嘛已經說過,這樣的做法會導致負面的效果,終有一天我們會碰到我們想要卻得不到的東西,於是問題還是會出現。第一個方法是:與其擁有我們想要的東西,不如感恩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有一天晚上,我看到電視上在訪問克里斯多夫。李維。這位名演員在一九九四年時不慎由馬上摔下來,脖子與脊椎受了傷,全身癱瘓,連呼吸都要由呼吸管支撐著。訪問者問他如何面對自己不能再動彈的事實,他表示當時在醫院中,他確實有 一陣子陷入完全絕望的情緒中。不過那陣情緒過去之後,他現在誠心誠意地相信,自己是個「幸運的傢伙」!他感恩自己有一位充滿愛心的妻子與孩子,同時也感激醫學枓技的進步,能治療他的創傷(據他估計在最近的十年之內,可望找到治療脊椎癱瘓的方法)。他說如果他是早幾年受到這樣的創傷,絕對只有死路一條了。談到他如何調適全身癱瘓的事實,李維說他的沮喪期算是很短的了。一開始他還是會被一些負面的情緒所干擾,譬如某個人無心地說:「我得跑上樓拿個東西。」都會讓他覺得嫉妒。在學習如何面對這些情緒的過程中,他說:

「我了解到要度過這樣的難關,只能從觀察自己還擁有什麼開始。看看自己還能做些什麼。在我的案例中,我很幸運的是腦部完全沒有受傷,我還可以用我的腦袋來做一些事。」

果然,他運用了自己的聰明智慧替脊椎癱瘓的病患效力,提醒大家注意這樣的疾病,同時還準備開始寫作,並執導一部電影呢!

內在的價值

現在我們已經很清楚,我們在追求快樂時,心理的影響力大過外在的任何資源如財富、地位,甚至健康等等。另一個內在的能量,也與內在的滿足感有關的是自我價值感。對於如何發展自我價值,達賴喇嘛是這麼說的:

「以我自己的例子來說好了。如果不是我有理解人性的能力,如果不是我能很容易地和人交朋友,當我失去我的國家,我在西藏的政權消失時,我根本不可能逃出來。我在西藏時,國家的政策就是人們必須尊重達賴喇嘛及他身邊的人,不管他們是否真的對我有什麼感情。但是如果人們對我的感覺僅止於此,當我失去國家,準備要逃亡時,一切都會非常困難。然而,你的一些內在價值與尊嚴,卻能讓別人願意追隨你。你能和他們心手相連,就因為你是個平凡的入,你活在人的世界裡。你與她們緊密結合在一起。這種人性的結合就會創造出一種價值與尊嚴。即便當你失去一切,這種人我之間緊密的結合,仍然能給你安慰。」

達賴喇嘛停頓了一下,啜了一口茶。然後他搖搖頭又說了:

「很不幸的是,我們在讀歷史時,會看到無數的君主在國家發生動亂時,不得不被迫流亡,但是最後都沒有好下場。我想如果沒有與人們之間緊密相連的感情,流亡政府要存活下來是非常困難的。

「一般來說,人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很有錢,很成功,身邊圍繞著親戚朋友。但是如果人們對他的尊重都是來自物質上的,當他的財富還在時,他會感到一些安全感。一旦他的財富消耗完畢,也就是他受苦的開始了,因為他與人之間除了金錢之外,毫無瓜葛。另一種人,同樣成功,同樣有錢,唯一不同的是這個人有一顆溫暖的心,充滿愛與憐憫。就因為這個人具有另一種價值,人們對他的尊敬與信賴來自不同的角度,當他很不幸地喪失了自己的財富時,也不會陷入絕境。由這兩個例子,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人性的溫暖與愛是創造內在價值最重要的因素。」

快樂vs享樂

達賴喇嘛在亞歷桑納州的演講結束了。幾個月後,我又到他在印度達蘭薩拉的家中訪問。那是個非常炎熱悶濕的七月午后,我從村中走到他家時,已經全身大汗淋漓。我來自乾旱的地區,對這裡濕熱的氣候十分不能適應。當我坐下來準備跟達賴喇嘛談話時,情緒其實不太好。而他卻顯得格外的精神抖擻。我們立刻開始對談。我們談論的主題是享樂。他對這一點有很嚴厲的批判。

「有時候人們會將快樂與享樂混為一談。前一陣子我在印度演講,我提到人生的目的是在追求快樂。其中有一個觀眾就說:『奧修大師教我們說性行為能帶給我們最大的快樂,因此一個人透過性愛就會成為最快樂的人。』」達賴喇嘛衷心地笑著,「他想要知道我對這種想法有什麼意見?我回答說,我認為一個最快樂的人是一個自由自在的人,不用再受苦,是一種真實而長久的快樂。快樂與我們的心靈、精神有關。來自肉體的快樂是不可靠、不穩定的,今天有了,明天可能又消失了。」

從表面看來,他的論點清楚明白,非常容易理解。當然,快樂與享樂原本就是兩回事。只是一般人很容易將兩者混淆在一起而已。我回家後不久,剛好碰到一個病人需要接受治療,而我才算真正地明白了這個論點的偉大之處。

海瑟是一個年輕單身的專業人士,原來在鳳凰城做顧問諮商的工作。雖然她喜歡自己所做的青少年諮商工作,卻越來越不喜歡居住在這個城市中了。她經常會抱怨這裡人越來越多,交通阻塞,還有夏天熱死人的天氣。她獲得了一個新的工作機會,地點是在一個美麗的山區小鎮上。事實上,她去過那個小鎮好幾次,也一直夢想能搬到那裡住。一切都很圓滿,唯一的問題是她的新工作是要輔導成年人。好幾個星期,她一直掙扎不已,遲疑著是否該接下新工作。她就是下不了決定。她在紙上寫下這個工作的優點與缺點,結果竟是兩者扯平。她解釋說:

「我知道我比較喜歡現在這個工作,但是住在那個美麗的小鎮足以彌補這個缺失。光是想到能在那兒享樂,我就很高興了。我恨透了這裡的熱氣逼人!真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

她提到「享樂」這兩個字,不禁讓我聯想到達賴喇嘛說的話。我研究了一下子,然後說:「妳認為搬到那裡會帶給妳快樂,或只是一種享樂?」

她停頓了一下,不知道我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我不知道。我想住在那裡會讓我有很多享樂的機會……不過,我想我還是不喜歡那裡的工作。我現在的工作確實議我覺得比較快樂一點……」

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我會不會因此更快樂?」解決了她的兩難困境。突然之間,她覺得做決定並不那麼難了。她還是決定留在鳳凰城。當然她還是一樣在抱怨這裡悶熱的天氣,但是讓她留在這裡的因素,能使她活得更快樂,也讓她對這樣的天氣更有忍耐力了!

每天我們都會面對許多決定與選擇。通常我們不一定會選擇「對我們最好」的決定,而部份原因即是:「正確的選擇」通常都是最困難的抉擇──必須要犧牲一些個人的享樂。

幾千年來,男人和女人都在為享樂尋找一個適當的規範──哲學家、神學家、心理學家,全都在研究享樂與人性的關係。西元前三世紀的伊比鳩魯(Epicurus)主張享樂主義,強調「享樂是生命的開始與結束」。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常識與節制的重要性,過度的放縱有時會導致痛苦的後果。在十九世紀結束時,佛洛伊德則忙著整理他那些有關享樂的理論,而根據他的說法,我們的精神會一直希望解除由未實現的本能所造成的壓力。換句話說,我們的潛意識裡就是要尋求享樂。在二十世紀,許多研究者避免做更多哲學性的思考,而傾向腦神經學的研究,用電極刺激腦部,以找出哪一個部位能讓人產生享樂的感覺。

我們沒有一個人需要一個屍骨已朽的希臘哲學家、十九世紀的心理專家或二十世紀的科學家,來幫我們界定享樂是什麼。當我們感覺到時,就明白了。我們從親愛的人的觸摸、微笑中感受到了。在一個寒冬微雨的下午,泡在一個溫暖奢華的浴缸裡是種享樂;欣賞夕陽西下的美景也是種享樂。但是我們也同時知道,古柯鹼帶來的衝擊、海洛因創造的高潮、酒精的醺然、淫亂的狂野、賭博的刺激都是種享樂,而且是非常真實的,經常還會結伴同行的一種享樂呢!

雖然我們找不出一個容易的方法來避免這些具破壞性的享樂,但所幸我們還有一個起點可依循。我們可以隨時提醒自己:我們要追求的是快樂的生活,而非享樂。就像達賴喇嘛所說的,這是一個你絕不會混淆的事實。只要我們能將這樣的想法放在腦海中,我們就很容易避免掉那些會讓我們受傷的事情,而那些事很可能是讓我們覺得極端享樂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說「不」是非常困難的了!因為「不」代表著拒絕某些事、放棄某些事,甚至否定了我們自己!

不過還有一個更好的方法是:在做每個決定之前,先問自己:「這會讓我快樂嗎?」這個問題雖然簡單,力卻無窮,可以運用在生活中每一個細節上,從拒絕吸毒到拒絕第三塊香蕉奶油派都有效。將這個問題放在腦海中,我們不會再有被拒絕的感覺,而會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追尋的是人生永無止境的快樂。這種快樂,就如同達賴喇嘛所說的,是穩定而持久的。不論我們的人生有什麼樣的高低起伏變化,這樣的快樂情緒都會永遠跟隨著我們。這是種正面的情緒,能幫助我們做正確的抉擇,讓我們有所得,而非放棄或否定自我。這是種往前看的樂觀態度,而不是退縮逃避的心理。我們能因此參與生命,而非拒絕生命。追求快樂的潛意識對我們的影響深遠,不但能讓我們視野遼闊,打開心胸,也更能享受生命!

摘自《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 達賴喇嘛、霍華德.卡特勒博士合著 朱衣譯 時報出版

 

 

2.什麼是幸福?                 台大哲學系教授孫效智

幸福雖然很難定定義,但仍可以從主觀與客觀兩方面去掌握它。

一、幸福的主觀與客觀面

主觀方面是說,必須有一個主體去肯定與體驗幸福。幸福的體驗沒有辦法由別人來代替,它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別人可能認為「一簞食、一瓢飲」是不幸的窮苦潦倒,然而,《論語》裡頭所描述的顏回卻甘之如飴。相反的,一般人可能欣羨錦衣玉食,位高權重的生活,但很可能在那樣生活中的人有苦說不出,內心藏著許多不足外人道的煎熬與壓力。別人欣羨與否,不能取代當事人自己的感受。一個人是否幸福必須由自己來認定與評斷。

另一方面,幸福也不是純主觀的,它有客觀的內涵。幸福的客觀內涵與人性息息相關,前者是後者的函數,主體不能任意挑選或決定什麼是幸福。當然,沙特也許會說「存在先於本質」,人性的內涵不是既定(givin)與固定的(fixed)。問題是,人的潛能不是無限的,而且人有怎樣的潛能或身心靈的條件也都有一定的限制。再者,過往的潛能實現所形塑的現在的我也構成未來自我實現的限制這種種的限制構建了人性的客觀內涵,也因而構建了幸福的客觀向度。

問題是,什麼是人性的客觀內涵呢?如何掌握它?基本上,所有有關人的可靠知識都反映了人性的某些內涵。而且,這些知識愈可靠,其內容就愈不能由個人任意扭曲。「可靠」(reliability)這個觀念很重要。知識不必是絕對的才可靠,只要在一般情形下經得起驗證,就具有知識的可靠性,不容主觀任意去否定。

至於「有關於人」的知識指所有跟人有關的知識。舉凡生物、生理、醫學、心理,乃至精神、藝術、宗教等都包含在內。這些不同的學科領域各自以不同的觀點,對人性某些客觀面貌加以描述。描述的整體便勾勒出人學或有關人性的整體知識。人愈掌握這知識的廣度與深度,便愈能進一步瞭解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這種講法看似抽象,其實具體的例子俯拾皆是。先看生理、醫學方面吧。健康是每一個人都渴望的狀態,它是人生的重要價值,也是構成幸福的重要條件。如何能夠達到健康,固然有因人而異的一面,然而,生理學或醫學的研究也提供許多「客觀」的資訊。這些資訊的真偽並不繫於主體個人接受與否,而是繫於它們是否具有知識的「可靠性」。好比砒霜有毒,吃了砒霜的人就有生命危險;再好比運動有益於健康、多喝水幫助新陳代謝、暴飲暴食有害身心等等。大體上,人們都接受這些知識的可靠性。不過,這些知識可靠與否並不是因為人們接受它們或否認它們,而是因為它們本身經得起事實的考驗,而成為與人性某些面相有關的「客觀知識」。

心理學也提供許多有關人性的客觀知識,而且這些知識對人的幸福而言可能更為重要。好比說愛是心理成長不可或缺的動力。缺乏愛與被愛的人不容易快樂;沒有受到父母關愛的孩子,不容易發展健全的人格。即使年幼的嬰兒也不能缺乏愛,否則就會失去存在的動力,嚴重者會得到一種稱為「生機萎縮」的疾病。

心理學對於愛的重要性的肯定,是一種客觀的人學知識。這種知識的確切性是基於人性的事實,而不是基於主體的肯定。個別的主體即使在口頭上不想承認這個事實,並宣稱「沒有愛,我一樣能夠活的很快樂」,最後恐怕仍然無法自欺欺人。

總之,什麼是幸福必須由主體去體驗,也必須由客觀的人性知識來確認。主客觀因素都不能忽略。

進一步言,幸福的主客觀特性構建出幸福的多樣性(multiplicity)、多元性(plurality)與層級性(hierarchy)。多樣性是說,幸福的內涵不是單一的價值實現,而是包含了內在方面身心靈各種層次的和諧發展,以及外在方面天地人我的共存共榮。當然,有限的人生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很圓滿,但如果只執著於特定的價值追求而忽略其他方面的發展,這樣的人生就容易變得扭曲貧乏。例如有人只從金錢來衡量幸福,這樣的人恐怕會錯失金錢以外更重要的一些幸福質素;也有人抱著藝術或愛情至上的觀點,既不顧慮現實,也拋棄了親情與家庭,最後很可能會帶給別人及自己莫大的傷害與遺憾。豐富而幸福的人生包含了在廣度及深度各方面多樣的自我實現。

幸福的多元性是說,同一種生活形態對不同的人而言能展現不同的價值意義。有人在平凡的生活中覺得幸福;有人則要不斷冒險刺激才覺得滿意。至於什麼樣的人是合適的人生伴侶,或什麼樣的工作能讓人實現自我,則更是因人而異。幸福的多元性意味著每個人都有開創自己獨特生命的寬廣空間。

從某種角度講,多元性與主觀性是相互呼應的,不過,這並不取消幸福的客觀性。誠然,每個人對於合適的配偶都能有獨到的看法,然而,兩個人是否能共創幸福還決定於許多客觀因素,這些因素則不容人在主觀上任意增減,例如同理(empathy)、對話、接納、給予等。這些質素為親密關係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其不可或缺性是基於人性的事實,而不是基於主觀的決定。此外,幸福的客觀性還表現在它的層級性上,這是因為價值有一個客觀的次序。在這個價值次序當中,愈重要的價值,其體現與否,對於人的存在及生命的展開就愈有深遠的影響。一個人如果漠視較重要的價值,而只執著於較次要的價值,就會產生價值的顛倒。這樣的價值顛倒將會使人遠離幸福。

二、幸福的不同層次

如何劃分幸福的層次,是一個困難的問題。因為人生不像算術那樣精確分明。不過,前面對客觀性的肯定已經顯示,某種客觀的幸福理論仍是可能的。此處將借用馬斯洛(A.H.Maslow)的心理學理論來說明。馬斯洛早期著作中對人性需求提出五個層次的劃分,後期更從所謂的超個人心理學來探索更高層次的超越性需求。它們分別是﹕

1生理的需求

2安全的需求

3愛與隸屬的需求

4受人尊重的需求

5自我實現的需求

6超越性的需求

如果這個需求理論大致上「可靠」的話,那麼,人要能夠幸福就必須在各個層次都獲得一定程度的滿足,而不能只注意個別的需求。此外,不同需求的迫切性與重要性不是齊頭式的。以生理層次的食物、水及空氣來說明,人需要空氣的迫切性最高,其次是水,再次是食物。此一迫切性的層級性是客觀的,對一切人皆普遍有效。馬斯洛相信,他所建構的五層次(或六層次)的需求理論,在價值重要性上也有類似的層級性,雖然層級的固定性只在生理層次較明顯,在較高的精神層次則比較受主體抉擇以及文化影響而變動。從最基層的為了活下去必須滿足的生理性需求,逐漸向上談到精神層次的愛、尊重與自我實現,最後則是超越自我,追求無限的生命境界。由此看來,人性是向著無限的領域開放的,物質層次的基本需求固然是必須的,然而,做為萬物之靈的人光有物質的滿足還不夠。人要活得好,活得有人的尊嚴與幸福,還必須在精神與靈性層次上有所滿足,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我實現、愛與生命的超越。

自我實現指的是能把自己的生命潛能和諧地實現出來。馬斯洛用了十幾個因素來描述自我實現者(self-actualizer)的特徵,例如他們「以實在為中心」(reality-centered),不活在幻想世界中;「以問題為中心」(problem-centered),不把人生的困難當成麻煩,而把它們當成是挑戰以及需要解決的課題。再例如自我實現者一方面樂於獨處,另一方面他們又很合群,不過,自我實現者並不長袖善舞,也不熱中與很多人建立浮面的關係。他們在意與少數朋友或家人建立真正親密的關係。此外,自我實現者有敏銳的觀察力,富於幽默感而不譏諷他人,充滿想像力與創意。最後,自我實現者有較多的「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亦即超越自我與天地宇宙融合並提升小我生命的經驗。

愛的重要性前面已經提過。物質的必要性不能與之相提並論。缺乏愛與被愛的經驗,即使物質上富有,精神上依然貧乏。對人而言,世界上最重要的事物就是與我們同樣的人,而不是其他的東西。只有在與人互相尊重、彼此相愛的關係中,人才有完整的幸福。親情與友誼之愛對於人的重要性實在是難以言喻的。家人與朋友互相支持,彼此接受,交流思想,分享生活。在這樣互動與陪伴的關係中,人的生命才能得到豐富的滋潤與發展。

不容否認的,友誼關係的底層也包含了某些彼此交換的因素。我喜歡讓我的朋友高興,不過,如果他總是做出令我失望的事來,那麼,我們的友誼恐怕不容易往前邁進。在友誼中,人渴望有所給予,也有所接受;有所付出,也能有所回饋。在這施與受的一往一來中,友誼才能紮根與發展。

然而,真正深刻的友誼絕不能只是自我中心的交換而已。停留在交換的人際關係不能帶給人深刻的親密與幸福。在交換之上,友誼或愛還必須有一種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由自我中心轉向為以對方為中心,由對自身利益的考量轉為對對方福祉的關注。這種關注無論對給或受的一方,都是深刻的幸福不可或缺的態度。關於這一點,佛洛依德的學生藍克(Otto Rank)曾藉著傳統希臘哲學對於eros及agape的區分指出,以他人為中心的愛「雖不是為了滿足自己,卻帶給人最深的滿足」。

同理,父母的愛當中容或包含某些交換因素,然而,這些因素並不能道盡親子之間可能達到的深刻關係。父母對兒女的愛往往包含了一種無私忘我的態度。這在那些不斷反省自身,致力於提升愛的能力的父母身上,尤其可以清楚見到。這些父母對兒女好,並不是因為想到自己的將來,更不是要將自我的圖像投射到兒女身上,他們接受並尊重兒女的獨特性,並幫助他們發揮潛能,在愛中快樂生活。無私的父母正如同馬斯洛在論自我實現者時提到的一項特質:他們能與孩子一起成長,接受自我與接受他人(acceptance of self and others)。

人性這種無私利他的情操,不只存在於父母子女的關係中,也存在於任何真正的愛的關係裡。這樣的情操超越了錙銖必較的利己主義。它使得接受愛的一方體認到自身的可貴與尊嚴,也使付出自我的一方感受到一種超越自我的幸福。

最後要談到的是「超越性的需求」。在愛中,人固然體驗到極致的幸福,然而,也同時經驗到時空限制的可怕。為相愛的人來說,分離是痛苦的經驗。愛的越深,便越企盼永恆,並越難接受分離所代表的分裂。因此,白馬王子與白雪公主渴望的不只是「有情人終成眷屬」,而是從此以後「永遠」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人渴望永恆、企盼無限、並嚮往神聖。

永恆、無限、神聖等觀念所代表的圓滿境界,就是「超越性需求」的對象。圓滿的幸福似乎必須包含一種信仰,亦即人生不是虛幻短暫而荒謬的信念。人的生命應該指向某種終極的永恆境界。在這個境界中,可憎的分離不復存在,一切的傷口都要癒合,所有莫白的冤屈都要得到安慰,不足外人道的每一滴眼淚都將被擦乾,天與地要和好,人與人也將合而為一。沒有這樣的信念,人的幸福總像是蒙了一層陰影,又像易碎的玻璃,不知什麼時候會破成碎片。不過,這樣的信念已屬於宗教的層次,哲學大概只能保持緘默。超個人心理學則用「真我實現」(self-realization)這樣的概念來表達「超越個體性的「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並融入宇宙性永恆大我」的那種圓滿境界。

最後,簡短回顧一下這一部份有關幸福的討論。幸福是一種主觀的體驗,但也有客觀的內涵。從它的客觀內涵來看,幸福必須從人性的不同層次去理解。人是有精神有肉體的一種存在,人性因之而有不同層次的需求。從最基本的食衣住行,到愛與友誼的關係,再到自我的實現,最後則是對於永恆、無限境界的嚮往。幸福的人生必須包含了人性在每一個層次上的開展,而且,這個開展必須是恰如其份的。因為每一種需求的滿足代表了一種價值的實現。價值是有高有低,有輕重緩急之分的,此乃所謂價值次序。愈重要的價值,其體現與否對於人的存在、意義以及生命的展開,就愈有深遠的影響。一個人實現的人性價值越重要,他所得到的幸福就越深刻。漠視較高的價值實現或執迷於較低層次的價值,都會造成價值的顛倒。這樣的顛倒使人遠離幸福。 摘自《宗教、道德與幸福的弔詭》孫效智著 立緒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