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山高中91年「生活哲學」教學規劃
壹.生活哲學教學理念
哲學不是空洞的理論,哲學是生活態度,是生活的實踐。
一般人常誤解哲學,認為是深奧難懂的理論,不是可以隨意碰觸的,於是多「敬而遠之」。其實,生活中處處是哲學,思考、價值判斷、人生觀、道德觀……等主導我們言行的,都與哲學有關。高中生正在大量成長、吸收的階段,如能汲取哲學的養分,對於安身立命定有助益。生命的價值與方向一旦有了藍圖,再能逐漸修改、構建,在風風雨雨的人生路程,縱遇挫敗亦不易崩潰,將可走出自己的路完成自我。
投入高中國文教學二十多年,在課堂中總是盡力將課文與生活結合,使理論不再空洞而能應用於生命中,常常因為進度的壓力感覺無法暢所欲言。去年轉換跑道,離開靜修女高到麗山高中,正好因為教育局提倡生活哲學,麗山高中開生活哲學二學分的選修課,遂由筆者擔任教學。
「生活哲學」既冠上「生活」二字,則強調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的哲學,然而若缺乏理論為基礎,恐怕沒有根基而陷於空洞膚淺;如果授與過於專業的哲學文章,艱澀、枯燥易阻遏學生的興趣。因此,學思並重與生活實踐是本課程的核心,慎選教材則是教師的重責大任。
貳.本課程主要活動:
一.閱讀;
二.思索並自行做摘要、疑慮、心得的筆記;
三.課堂中報告摘要,提出疑難或討論議題,全體師生共同討論。教師主導課程進行,以討論為主,教師教學為輔,除非必要不做結論,不定對錯,使百家爭鳴,引導同學尊重多元,包容異己,學習「吾愛吾師,但是我更愛真理」的精神;
四.課後,請同學針對學習及討論的主題,再加思索、整理,以期有更深入、完整、系統的見解。
參.教材設計與選擇:
一、教材:選擇適合學生程度而且較易引起興趣的書籍、文章、電影。
(一)書籍
完整的、仔細的讀完一本書是高中生較缺乏的經驗,期望在一年中帶領同學讀完兩本書。筆者選擇的第一本書是《柏拉圖靈丹:日常問題的哲學指南》,因為這是一本以生活困境為實例的哲學諮商的書,引用哲學理論解決生活困境,是很好的範例。難度稍高,然而如透過導讀、討論、問答,同學當可掌握書中的要旨與精神,更可學習理論與生活的結合,了解困境是可以藉哲學理論的應用而獲致舒緩或解決。最可惜的是本書在91年9月時初版已售罄,當時無法使用,直至91年12月才買到再版書。91年9月先採用《哲學教室》一書替代,本書是簡單的兒童邏輯,對高中生而言難度不高,請同學每次課前閱讀一章,課堂中請數位同學做口頭的文章摘要報告、提出疑難或討論議題,約五至十分鐘即可結束。第三本選擇的書是《用佛療心》,作者游乾桂先生將佛學融入心理諮商,與《柏拉圖靈丹:日常問題的哲學指南》一書的性質很接近,游先生以實際的例子解說,如何以佛學理論來解決生活的問題,難度比《柏拉圖靈丹:日常問題的哲學指南》低,而且國人多少都接觸過一點佛教,對佛理並不陌生,非常適合高中生閱讀。可惜因為學生中有基督徒或其他非佛教教徒,只好捨棄做為主要教材,只取其中的一章做一單元。(教學中並同意因宗教信仰的因素,同學可以選擇不讀該單元、不參與討論會。)
(二)文章
單元主題的設計須要適當教材的配合,選擇教材又與個人的閱讀領域息息相關,因此單元設計是雙管齊下,一方面由主題下手,試擬出應該要探索什麼主題;一方面搜尋自己閱讀過的文章、書籍,何者適合做為學習的材料,並可以啟發同學深入探索。
第一次上課最重要的是整個課程的導引,因此,宜對哲學有淺顯的簡介,選擇了筆者多年前為高中生撰寫〈淺談「哲學」之意義〉,以及臺大哲學系林火旺教授著〈哲學是什麼一回事〉。再者是傅統先著〈哲學與生活──人生是不是需要哲學?〉(摘自《哲學與人生》)本文對哲學與生活的關係有相當精闢的分析,幫助同學進入課程核心。另外選了何懷碩著〈說個人〉(摘自《孤獨的滋味》)一文,文中討論「自我」、「個人與團體」,可以引領同學的自我意識,進而構建個人的人生觀。接著介紹本課程如何閱讀、討論《哲學教室》。
第二部分則以學習、閱讀為主題,學習態度、閱讀習慣、閱讀能力、閱讀情趣……等,是當今大多數學生的弱點,學習則是個人成長、人生境界提昇的重要法門。選擇林語堂的〈讀書的藝術〉、鄭石岩的〈培養求知的習慣〉、孟瑤的〈智慧的累積──談讀書〉三篇文章,期望藉由他們的觀念啟發同學體悟「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第三部分則以龍應台一九九九年在臺大法學院的演講──〈在迷宮中仰望星斗──政治人的人文素養〉為教材。麗山高中是自然科學重點學校,本校標榜科學與人文,人文素養是本校學生理當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 (其實凡人都該有人文素養),盼能由本文協助同學探究何謂人文素養,重視人文素養,並能培養人文素養,才不致如愛因斯坦所說:「專家不過是訓練有素的狗。」
第四部分以道德為主軸。第一篇文章是摘自科普書《數學與頭腦相遇的地方》,當我閱讀完〈和藹體貼的數學原理:數學證明了金律〉,真是驚豔不已,因為我們費盡唇舌,也不易說服同學相信道德的可貴與重要,數學家居然可以用數學證明,藉由本文可提醒同學,不同領域的學術也能互相貫通,在學術研究不宜過於狹隘,眼光、眼界都宜更寬更長遠。再配合張繼高的〈道德比法律更重要〉,讓同學思索道德的問題,同時探討學習數學的總總。
第五部分討論目前方興未艾的樂透以及財富的問題。〈金錢能買快樂嗎?──從樂透到暴富症候群〉 選自《Net and Books 3 財富地圖 》的一篇短文,配合張繼高著的〈縱容的時代〉,希望同學藉此對金錢與生命的關係有更清晰的理解,才不致於盲目地隨著世俗起舞,狂亂地追求高收入,甚至妄想一夜致富,完全忽略人生還有其他的面向。
第六部分閱讀王邦雄著〈天下父母經〉一文,由此開啟探究親子關係之窗。本文雖從父母的角度來談親子關係,然而筆者總認為如果懂父母的心,就知道如何盡子女之道;了解子女的心態,就明白怎麼扮演父母的角色。親子關係是如此,師生之間不亦然?再擴而充之,人際關係皆如是,學會了做父母,就會做子女,也學會如何做人了。
第七部分因為正好閱讀91年11月9日《聯合報.副刊》多默著〈這不全是他的錯?〉及馮媽媽著〈我們原諒了他〉兩篇短文,討論青少年因無知又飆車造成無辜者的傷亡,肇事者不但無悔意,甚至惡言相向,受害者欲追究之,卻發現其破碎家庭無力負擔賠償,不禁同情肇事者的身世悲涼及自幼缺乏教養,進而原諒他。由此延伸青少年犯罪誰該負責任?本人?家庭?學校?社會?故藉此短文帶領同學思考青少年的所做所為該不該負責?建立責任感及價值觀。
第八部分與同學們研討他們正感興趣又不太敢討論的「愛情」,以《聯合報副刊》中楊子著〈愛情不是男歡女愛遊戲〉、黃碧端著〈怨婦永遠是輸家〉、蘇逸洪著〈愛情像吸毒〉三篇短文,配合劉墉著〈早熟〉(摘自《超越自己》)、 席慕蓉著《無怨的青春.引子》以及摘自「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兩性平等教育補充教材」的〈喜歡量表及愛情量表〉、〈戀愛壓力覺察表〉……等資料為引子,請同學發表他們的愛情觀,藉此建立合理健康的愛情觀、婚姻觀。
第九部分指導同學面對自己的情緒。以吳淑敏著〈情緒管理〉(摘自:《生命教育第五十四期電子報.網路大學.論文區》)一文為導引,明白情緒管理的涵義、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情緒管理的方法,接著借用《台北市教育局推展兩性平等教育補充教材》中〈學習健康表達情緒的方式〉已設計好的敎案,指導學生思索、討論如何管理情緒、合宜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進而改善人際關係。
第十部分請蘇東坡擔任主角。東坡先生是多數中國文人的偶像,東坡先生怎麼辦得到?除了東坡先生的文彩、藝術天才外,最令人折服的,無不是由其坎坷一生,卻於作品流露出達觀自得。人生的確是無常,更不免挫折,如何處逆境,便成為人生的重要課題之一。相信經由對東坡先生詩詞代表作的講解、賞析,玩味其處逆境之轉化,再閱讀余秋雨著〈蘇東坡突圍〉,以及黃啟芳教授著〈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紀念蘇東坡九百六十歲誕辰〉,可以令同學更深入思索遇挫敗時的自處之道,也才不會以毀滅性的方式來解除失戀的痛苦。
第十一部分閱讀摘自《活在當下》的〈你快樂嗎?〉一文。當我們對生命的價值疑惑時,不知要何去何從,更不知何謂快樂。現代人因工商社會的快速步調,生活中充滿焦慮、緊張,嚴重缺乏安全感,慾望永遠不能滿足,「活在當下」是治本之道。〈你快樂嗎?〉雖是《活在當下》的導論,卻也是全書的縮影,藉由此文,期待同學多了解「活在當下」,實踐「活在當下」,而不致於對當下茫然,或一直將希望寄託於未來。
第十二部分藉由莊子的逍遙自在,希望誘導同學面對生命多一點瀟灑、多一點自適。顏崑陽著《我讀莊子──人生因夢而真實》,其中說:「這本書不是寫給莊子專家看的……這是一本寫給平常活得有些感受的人來看的書。」筆者選了〈誰能在夢之外〉等七篇有理性有感性的散文,的確無須哲學素養讀了都能有切實的感悟,再配合傅武光〈遊的哲學──莊子〉介紹了莊子的遊。透過這幾篇文章讓同學感受生命也可以是如此的灑脫。
第十三、十四、十五三部分分別以書法、林懷民的讀書經驗與欣賞雲門舞集、音樂,組合成一大單元,最後再以簡單的美學統合之。生活在緊張、煩擾的現代中,藝術的陶冶的確是一清涼劑,雖未必有書法、舞蹈、音樂……等的涵養或能力,但是喜歡欣賞、懂得欣賞卻可增添許多生活情趣,因之,引領同學進入藝術的天地,不也該是生活哲學的任務之一?
書法是漢文世界獨有的藝術,由點、線組成字,由字組成行,再由行而篇章,無一不是書家生命力的顯現;書家藉運筆的快慢、蘸墨的多寡,點、線隨之有渾厚、纖細、濃淡、粗細、飽滿、飛白、游絲……等等的變化,平面的墨跡成飛躍的舞者,大篆的樸拙,小篆的流暢,楷書的端正,隸書的莊嚴,行書的婀娜,草書的奔放,一一都是中華文化的菁華。王羲之的〈蘭亭集敘〉不只書法精彩,文章亦抒發了對生命的深沉的感悟,欣賞其書法之美,再同時研讀〈蘭亭集敘〉,不亦快哉!,
雲門舞集是現代藝術中頗令國人驕傲的一項,其靈魂人物──林懷民,自是我們最想了解的舞者。先閱讀〈眷戀口水的芬芳──林懷民談讀書經驗〉(摘自《閱讀之旅.上卷》紀大偉採訪記錄)了解他的讀書經驗,再配合蘇珊.卡本諾著〈林懷民的黃金之舞──有生於無〉、陳品秀著〈流浪的僧人──王榮裕的故事〉、蔣勳著〈肉身行草〉三篇文章,以一探雲門與林懷民之堂奧,再欣賞其劇作《流浪者之歌》,想必將有更深刻共鳴。
音樂可能是雅俗不拘最容易獲得的藝術,只要打開音響,美妙的音符即流瀉而出,任何人都可以哼上幾句,能玩上一、兩件樂器的同學也大有人在,所以音樂是我們生命中不可缺的藝術。本單元先閱讀Don Campbell著《莫札特效應──音樂身心靈療法》中第一章〈聲音之初始──莫札特效應〉,以窺探莫札特音樂的奇妙身心靈療法;張繼高於〈馬友友.林昭亮.陳必先〉一文中論述音樂家的成功條件,頗值得借鏡,就如黃山谷云:「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再讀張繼高的〈倩麗的蕭邦〉多認識蕭邦,聽蕭邦樂曲可能更有感覺吧!讀過文章然後共同欣賞彼此的表演或介紹的樂曲,其樂融融!
第十六部分閱讀〈自律才能自由翱翔〉(摘自《Learning, 跳出井底看天下──檢視你的學習人格特質》詹姆士.貝能、哈洛.凱農著天下出版),鑒於多數同學在學習上缺乏自律,藉由本文指導同學檢視自己的自律,學習自律,並期望能延伸至生活上的自律。
第十七部分閱讀游乾桂著《用佛療心》中的〈佛家生活學〉一章,本文將佛學與「態度治療」結合,透過簡單的文字學習自在、圓融的生活態度,由觀念上的「開悟」進而實踐於生活中。
第十八部分以余英時的〈獻給台灣的大學生畢業生──愛因斯坦的人生智慧〉、賈福相的〈獻給大學畢業生──跨世紀的期許──追求不朽〉、馮容(台大教授)的〈從分數的苦惱說起──放暑假前寫給學生得一封信〉三篇文章,企圖啟發同學對大學教育做深入的思考,並且促使同學省視自己的中期生涯規劃,甚至建構生命意義、人生價值。
最後一部分以王邦雄著〈飛越生死大關〉做總結,輔助閱讀是《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死亡是許多人忌諱的話題,幸而近年來國人已逐漸開明,不再隱諱。引導同學正視死亡,透過對死亡的了解與體悟,理當更清楚知道生之價值。
(三)電影
甲.《衝鋒陷陣》91年10月16日
《衝鋒陷陣》以美國種族隔離為背景,某高中橄欖球隊的奮鬥為主軸,一黑人總教練為主角。大環境有黑白種族衝突,球隊也有黑白衝突,經由總教練的精心調教,化解種族問題,苦心訓練、精誠團體終於贏得大賽。整齣戲緊湊、高潮迭起、戲中的各種衝突不斷,是部好看又可深入探討的好電影。
乙.《駭客任務》91年12月05日
《駭客任務》是部科幻電影,敘述人類過度發展電腦,結果「電腦人」控制了世界,人生活在「電腦人」製造的虛擬世界而不自知,其中少數脫離虛擬世界而清醒的人類反抗的故事。諷刺現代人過度開發地球、過度依賴電腦,甚至沉溺虛擬世界,頗引人有莊周夢蝶的哲思。
丙. 《修女也瘋狂1》92年4月23日
《修女也瘋狂1》敘述修院辦的學校合唱團奮鬥的故事。其中對教育、個人前途的抉擇、親子衝突……等多所著墨,是部適合同學欣賞、討論的好電影。
肆.課程的實施
上課時數:二節(星期三8、9節) 班級:一年一班
上課方式:
1. 課前閱讀、課堂中討論。
閱讀內容:書籍:1.《哲學教室》一章;2.《柏拉圖靈丹》一單元;
文章:一單元主題
2.電影欣賞與討論
甲.《衝鋒陷陣》91年10月16日
乙.《駭客任務》91年12月05日
丙.《修女也瘋狂1》92年4月23日
閱讀內容
一.書籍:
1.《哲學教室》 李普曼著 楊茂秀譯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出版 定價:220元
2.《柏拉圖靈丹:日常問題的哲學指南》
馬瑞諾夫博士著 吳四明譯
方智出版 定價:280元
二.文章及討論議題:
單元主題:
1.生活哲學課程導引
甲.〈淺談「哲學」之意義〉 徐茂瑋著
乙.〈哲學是什麼一回事〉 林火旺著 《自由時報》(86.6.30.)
丙.〈哲學與生活──人生是不是需要哲學?〉 摘自《哲學與人生》 傅統先著 信宏出版
丁.〈說個人〉 摘自《孤獨的滋味》 何懷碩著 立緒出版
討論議題:什麼是「哲學」?什麼是「生活」?什麼是「生活哲學」(或「人生哲學」)?如何將所學與生活結合?最後並尋找名人雋語。
輔助閱讀:生智文化事業之(金庸人物之人生哲學)如:《虛竹的人生哲學》、揚智出版社之(名人的人生哲學)如:《李後主的人生哲學》
丙.介紹《哲學教室》
2.甲.〈讀書的藝術〉: 摘自林語堂著《生活的藝術.第十二章文化的享受 三.讀書的藝術》
乙.〈培養求知的習慣〉 摘自《人生路這麼走》鄭石岩著遠流出版公司
丙.〈智慧的累積──談讀書〉
摘自孟瑤著《給女孩子的信─給女孩修養的二十封信》晨星出版社
討論議題:為什麼要讀書?讀書的目的為何?書該不該分課內課外?學習的本質是什麼?何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3.甲.〈在迷宮中仰望星斗──政治人的人文素養〉:龍應台一九九九年在臺大法學院的演講(收入《百年思索》代序)
乙.〈藥〉 摘自魯迅著《納喊》 花田文化出版
丙.〈哲學家皇帝〉 摘自陳之藩著《陳之藩散文集》 遠東出版社
討論議題:何謂人文素養?現代人該具備怎樣的人文素養?你知道什麼是「通識教育」?現代人需要「通識教育」嗎?本校是數理重點學校,我們需不需要人文素養?如果需要你有何具體建議?你平日從事什麼人文活動?有何感受?龍應台在演講中提及魯迅的小說〈藥〉,請你先閱讀〈藥〉,再思考龍應台對〈藥〉的解說是否與小說的主旨相應?
4.甲.〈和藹體貼的數學原理:數學證明了金律〉 摘自《數學與頭腦相遇的地方》柯爾著 丘宏義譯 天下文化出版
乙.〈道德比法律更重要〉摘自《必須贏的人》張繼高著 九歌出版社
討論議題:請談談你的學習數學的感受。學數學有用嗎?你的道德觀念是如何產生的?你是否勇於實踐道德?你認為現代人需要道德嗎?道德是不是合理?道德的依據在那裡?
5.甲.〈金錢能買快樂嗎?──從樂透到暴富症候群〉 Robert Levine著 林大容譯 摘自《Net and Books 3 財富地圖 P76》
乙.〈縱容的時代〉 摘自《必須贏的人》張繼高著 九歌出版社
討論議題:購買樂透是否違反道德?你以為賭博可以嗎?你想不想一夜致富?你要不要成為富豪?在生命中財富重要嗎?你一個月有多少零用錢?夠不夠?將來你的年薪要求多少?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二者是否衝突?
6.〈天下父母經〉 王邦雄著 中國時報副刊 85年8月21~23日
討論議題:你與家人的相處如何?(顧及隱私可以不發言)你如何處理與父母親的衝突?你以為「家」的基本條件是什麼?父母親該如何教養子女?妳認為怎麼樣才算「孝」?請描繪你將來結婚後的「家」。
7.甲.〈這不全是他的錯?〉 多默著 《聯合報.副刊》 91年11月9日
乙.〈我們原諒了他〉 馮媽媽著 《聯合報.副刊》 91年11月9日
討論議題:青少年犯罪誰該負責任?本人?家庭?學校?社會?你的父母如何管教你?如何父母現在給你完全的自由、自主,你能自己負起責任嗎?能不學壞嗎?怎麼樣算是學壞?怎麼樣的管教是縱容?你以為學校該不該管教高中生?當如何管教?老師或導師該不該管教學生?當如何管教?〈這不全是他的錯?〉一文末云:「『得饒人處且饒人』、『這不全是他的錯』和『小慈為大慈之賊』三句話,正足以代表三種的人性價值觀,究竟孰是孰非?由誰來做最終的論斷呢?」你以為呢?
8.甲.〈愛情不是男歡女愛遊戲〉 楊子著 《聯合報副刊》
乙.〈怨婦永遠是輸家〉 黃碧端著 《聯合報副刊》
丙.〈愛情像吸毒〉 蘇逸洪著 《聯合報副刊》
丁.〈早熟〉 摘自《超越自己》 劉墉著
戊.〈喜歡量表及愛情量表〉、〈戀愛壓力覺察表〉 摘自「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兩性平等教育補充教材」
己.《無怨的青春.引子》 席慕蓉著
討論議題:你以為愛情當如何?專情、濫情、薄情、多情好聚好散、窮追不捨絕不放棄、由愛生恨。 1.我比較認同哪一種對感情的態度?為什麼?2.我的態度對別人造成傷害了嗎?3.當愛情變淡,感覺不再時,我能尊重對方的感受,允許對方有離開的空間嗎? 4.你<妳>認為愛情是可以努力獲取的呢?還是可遇不可求的?5.可不可能雖經許多努力,仍然無法挽留愛情變淡消散?
9.甲‧〈情緒管理〉 吳淑敏著 摘自:《生命教育第五十四期電子報.網路大學.論文區》
乙‧〈情緒自我觀察記錄表〉
摘自《台北市教育局推展兩性平等教育補充教材》
丙‧〈學習健康表達情緒的方式〉 摘自《台北市教育局推展兩性平等教育補充教材》
活動一:根據前一單元「情緒自我觀察記錄表」學生所記錄的內容,挑選最常見的或是學生最困擾的情境,然後分成小組討論出最恰當、最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在綜合座談時,推派各組代表發言。
活動二:分組討論,發表感想
活動三:
1.分組寫出12~15個發洩情緒的方法。
2.歸納整理,排出前五名大家最能接受之方式。
活動四:
1.請各組依下列情境表達各組員的情緒,並討論情緒表達最佳恰當的人選
<<情境一>>當你的好朋友拒絕你的邀約時
<<情境二>>和男(女)朋友約會,對方卻遲到一個小時
<<情境三>>生日時收到很喜歡的禮物
<<情境四>>在公車上遭到性騷擾
<<情境五>>和父(母)親吵架
<<情境六>>在網路上與人發生衝突
2.共同歸納活動三中同學所表現之健康表達情緒之方法。
3.記錄三件七天中你認為表達情緒最佳或最不佳之例子。
4.請各組共同討論良性的、與不良的情緒表達方式之利弊得失。
活動五:處理衝突情境檢核表
以上摘自《台北市教育局推展兩性平等教育補充教材》
10.甲.〈蘇東坡突圍〉 摘自《山居筆記》余秋雨著 爾雅出版社
乙.〈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紀念蘇東坡九百六十歲誕辰〉 黃啟芳著
講解蘇東坡詩詞代表作。
討論議題:蘇東坡如何面對生命的困境?訴說你生命中最嚴重的困境,你如何走過來?你主張以怎樣的態度面對困境?「懷才不遇」是怎麼樣的情境?你是否曾經懷才不遇?要怎麼辦?生命中是否須要知己?談談你的知己。
11.〈你快樂嗎?〉 摘自《活在當下.第一章你快樂嗎?》Barbara De Angelis 著 天下文化出版
討論議題:什麼是「快樂」?你快樂嗎?請說明。「成功」的定義是什麼?成功是否帶來快樂?生命的價值在那裡?是在結果?或是過程?你能否活在當下?
12.甲.〈誰能在夢之外〉等七篇 摘自《我讀莊子──人生因夢而真實》顏崑陽著 漢藝色研出版
乙.〈遊的哲學──莊子〉 傅武光著 摘自《國文天地》166期
討論議題:由所閱讀的文章你認為莊子是怎樣的一個人?人生是「歡樂」?是「悲苦」?或二皆有?或人生像一場夢?「名譽」是人的第二生命,你同意嗎?你如何看待「名譽」?父母、師長常會教孩子隨長輩的意志選擇學校、學系、婚姻對象、職業……等,並聲稱都是為了孩子好,你有這樣的經驗嗎?你怎麼處理諸如此類的兩代衝突?當你為人父母時,你會不會重演你長輩的故事?
13.〈蘭亭集序〉及書法欣賞:講解〈蘭亭集序〉原文及其發生背景與對後世書法的影響。製作Power Point 欣賞蘭亭序及其他書法家之書法。
14.〈眷戀口水的芬芳──林懷民談讀書經驗〉 摘自《閱讀之旅.上卷》紀大偉採訪記錄 聯經出版
雲門舞集劇作《流浪者之歌》欣賞
輔助閱讀:甲.〈林懷民的黃金之舞──有生於無〉蘇珊.卡本諾著 林亞婷譯 《聯合副刊》
乙.〈流浪的僧人──王榮裕的故事〉 陳品秀著 《聯合副刊》
丙.〈肉身行草〉 蔣勳著 《聯合副刊》
15.甲.〈聲音之初始──莫札特效應〉 摘自《莫札特效應──音樂身心靈療法.第一章聲音之初始──莫札特效應》 Don Campbell著 先覺出版社
乙.〈馬友友.林昭亮.陳必先〉摘自《必須贏的人》張繼高著 九歌出版社
丙.〈倩麗的蕭邦〉 摘自《必須贏的人》張繼高著 九歌出版社
討論議題:你會那種樂器?請為同學演奏。你喜愛什麼樣的音樂?請撥放與同學共享,並介紹何以讓你心動。生活中須要音樂嗎?請訴說妳對音樂的感受。
16.〈自律才能自由翱翔〉 摘自《Learning, 跳出井底看天下──檢視你的學習人格特質》詹姆士.貝能、哈洛.凱農著 天下出版
討論議題:何謂自律?何謂他律?自律與他律有何不同?你的學習是自律或他律?如何能達到自律?學習的自律是否可以延伸至其他生活面的自律?
17.〈佛家生活學〉 本文摘自 《用佛療心》 游乾桂著 遠流出版
討論議題:你有沒有宗教信仰?談談你的宗教信仰或對宗教的看法。請討論本文所謂的「態度治療」,如何將「態度治療」應用在你的生活中?請討論本文所謂的「佛家的自在態度」,你能自在的生活嗎?何謂「知足常樂」?
注:請由研究生活哲學的角度研讀本文。如因個人宗教信仰的因素,可以不讀本文,也可以不參加討論會。
18.甲.〈獻給台灣的大學生畢業生──愛因斯坦的人生智慧〉 余英時著 摘自《聯合報》
乙.〈獻給大學畢業生──跨世紀的期許──追求不朽〉 賈福相著 摘自《聯合報》
丙.〈從分數的苦惱說起──放暑假前寫給學生得一封信〉 馮容(台大教授) 摘自《聯合報》
討論議題:你為什麼選擇念大學?你將以什麼樣的態度念大學?你以為大學教育將帶給你什麼?大學畢業後,你將如何規劃?你人生的目標為何?你的生命意義是什麼?
19.〈飛越生死大關〉王邦雄著 報紙副刊
輔助閱讀:《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討論議題:你有沒有親人或好友逝世的經驗?妳感受如何?你有沒有瀕臨死亡的經驗?你有沒有自殺的念頭?為什麼?自殺能否解決問題?你怕不怕死亡?你以為死亡後去那裡了?你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死亡?
伍.設立生活哲學網站及班級網頁
在本校網站設立生活哲學網站,附設於本校教務處之下,與全校師生分享生活哲學的趣味與成果,亦提供大家討論的機會,網址:http://www.lssh.tp.edu.tw/~academic/life/life.htm,並於班級網站中設立生活哲學網頁,提供班上同學討論的園地,網址:http://mars.lssh.tp.edu.tw/~s91101/main.html。
陸.檢討
一.設計課程的過程中,筆者認為本課程的困難
1.同學能否認真閱讀並深入探索。
2.討論時能否踴躍發言並提出疑難,畢竟我們的教育始終還是以演說教學為主,同學未必適應討論教學,尤其會有相當比例的同學羞於發表己見。
筆者對以上兩困難深感焦慮,因為將是課程成敗的關鍵,對於誘導同學發言也缺乏經驗。
二.教學的過程中的問題與因應之道
1.一般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還是較欠缺,而且學生的外在誘惑頗多再加上課業壓力,很容易因其他因素而忽略閱讀。要求學生做摘要更難,能閱讀完已不錯了,後來改由分組討論,並由各組指定同學做口頭摘要,因為同學湊不出時間,分組討論亦失敗,只是輪到摘要報告的同學應付了事。發講議的同時適當的導讀,頗能引起閱讀的興趣。本課程為選修課,學校將選生活哲學的學生編在同一班級,由筆者任國文教師及導師,因而隨時有機會與同學溝通生活哲學課程的觀念與實施,助益極大。同學的閱讀情況的確是本課程的最大挑戰。
2.《柏拉圖靈丹:日常問題的哲學指南》書中〈第一部.柏拉圖與現代社會的邂逅〉,對高中生而言難度較高而且興趣不大,以後將只要求學生閱讀其中的第三節〈3.你的寧靜時刻:PEACE步驟〉,這是哲學諮商的關鍵基本理論,非讀不可,其餘可省略。〈第二部.日常生活的哲學思考〉則是敘述具體的個案以PEACE步驟解決生活問題,正是本課程的教授重心之一。
3.《哲學教室》一書過於簡單,可列為參考書目,不必列入主要閱讀書目。
4.如果同學中沒有因為宗教因素而不能接受《用佛療心》,則可與《柏拉圖靈丹:日常問題的哲學指南》並用。(注:筆者非佛教徒,只是純粹由哲學的角度研討之。)
5.討論時大部分都相當熱烈,尤其有興趣的議題更是唇槍舌劍,數來數往,到下課時間還欲罷不能,意猶未盡。有時亦不免偏離主題,只要適時拉回即可。所以,議題的設計與臨場的導引很重要。這也是同學最感興趣的時刻,但是絕不能忽略了課前的閱讀,畢竟「思而不學則殆」。
6.有位同學在課堂中表示:「生活哲學課給我最大的收穫是:上了生活哲學課使我的頭腦更清楚,跟我媽吵架都吵贏。」事後我反省:如果能讓這位同學的頭腦更清楚到──化解與媽媽紛爭,這才算是成功的教學!
柒.同學報告舉隅
◎趙康伶:讀<天下父母經>
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很大,一切的學習都從家庭開始,所以,我們表現出的人格或個性,其實跟家庭都有很大的關係。在唸完王邦雄教授的<天下父母經>之後,我想把自己家裡的狀況與文章作個比較。
在外,父母給人的感覺都不錯,是很熱心助人、開朗、和善的,但通常在家裡,又不太一樣。國中時我常常捱罵,除了我自己不好的因素之外,父母也是原因之一。跟我比較常在一起的是媽媽,她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常想到什麼就說,有時沒顧慮到我的心情,而且一說就是一大串,次數多我會很不高興且不耐煩,自然反應就是頂嘴,這時爸爸看不慣我的行為,和媽媽一起罵我,我就覺得人生一片黑暗、沒有天沒有地的。每次我哭,都是我覺得他們不了解我的心事,而不是罵我。以上,是我家裡最典型的吵架形態。就像老師說的,父母在責怪孩子的錯誤時,應該是很理智、頭腦很清楚的,這樣所說出來的話,才能讓孩子服氣,不能到最後自己情緒失控,變成和孩子大吵一架,那麼罵人就沒有意義了。
現在我粗略的分析一下父母的背景與其管教方式:爸爸的家教很嚴,因為當時戰亂的關係,從雲南到寮國之後再到台灣,奶奶早逝,多少對家裡有影響,爺爺對七個孩子的生活要求很高,爸爸處於這種環境之下,個性自然是嚴謹、理性且吃苦耐勞。他對於工作很投入,也喜歡學習新知,年紀大一點後喜歡一些修身養性的活動,所以現在就較少罵我。至於媽媽,雖然不像爸爸這麼複雜,但她從小也是過得很辛苦,因為農家生活家計較困苦,又有五個兄弟姊妹,身為大姊的她,負擔的責任也不輕,造就了她負責、好支配且勤勞(類似任勞任怨)的個性。對於這麼勤勞的爸媽來說,我懶惰的個性他們看了就很不高興,看我就一副欠罵欠揍的樣子,所以我被罵的原因實在不難理解。
看完<天下父母經>之後,我比較了一下,發現實際上和理論上總是有段差距,文章是個美好的理想,要做到的話實在不容易,不可能叫一個人永遠不發脾氣,要把自己的情緒管理得恰到好處非常困難,不然EQ高手大家為什麼都那麼崇拜他們呢?雖然現在被罵得較少,但偶爾還是會,跟以前比起來好很多,表示爸媽也在成長,變得更會管理他們自己的情緒。人跟人相處本來就有摩擦,藉著這種機會彼此學習,雙方都會更成熟、進步。
我真的覺得,當父母好難,不僅要管好自己,又要教孩子,還得忍受孩子的壞脾氣,弄得不好,對孩子往後有很大的影響。父母都是關心孩子的,其中有多少的坎坷艱辛是孩子看不到的,那可能要到將來為人父母,才能體會。就像「手抱孩兒才知父母心」(台語)。
我很感謝我的父母,他們幫了我好多忙,譬如:如果沒有他們在我做科展時開車帶我到處跑工廠、找材料,我這個路癡就好似個廢人,那兒都去不成;一大早,爸爸就是我家女宿舍的鬧鐘,他一晚起,全家都遲到;雖然媽媽很嘮叨,但也常提醒我一些忘記的事情……每個人在家裡都有他獨特的重要性,少了誰都不習慣。與我朝夕相處的父母,我不應該忤逆他們,增加他們的困擾,也希望他們能多了解我,更增進親子間的關係。
本文獲「台北市第四屆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成果發表會」佳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