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11月02日國文補充閱讀──重估陶淵明

國文課堂上你的老師將書本的作者視為不容批判的聖賢?或是……?學過〈桃花源記〉,也知陶淵明何許人也,三年前兩位高三的女生的論戰,你有什麼樣的意見?再多閱讀一些陶淵明的詩文與資料,不妨重新估量吧!另外讀讀幾篇談古典詩詞的散文。 徐茂瑋 誌

1.遠離桃花源 羅晴(北一女中三年義班)

2.幫一位老朋友說句話  讀〈遠離桃花源〉有感 雷晉怡(台南女中三年二班)  

3.陶淵明的孩子們 歐陽美慧  

4.他日相逢為君下 林金源  

5.好在不先知 安家  

6.九百多年前的小蘋 小蘋

7.美麗而不哀愁 張麗珠  

8.紅泥小火爐的力量 李佳穎  

 

1.文彩青少年 遠離桃花源 羅晴(北一女中三年義班)  (20060816)浮世繪

老師在台上講得口沫橫飛,不管誰寫的、哪一篇,只要是課本的選文,就通通都是絕世大好文章,作者也往往被美化成千古難尋的大聖大賢。

陶淵明,因此被批上一襲聖賢的袈裟,因為飽讀詩書,「游好在六經」,而且「脫穎不群,任真自得」;〈桃花源記〉,因此被評為一篇極好的作品,桃花源也被推崇為人人嚮往的人間仙境。它的文采是真的美呀,美得沒話說。「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光這八個字就讓人感覺是漫步在乍雨初晴的林間,嫩粉紅的香氣輕輕飄落,霎時令人忘記這僅僅是八個字,不是一片林。

為何要可憐他的懷才不遇?

但是,我在這美麗的花葉下,看到的不是悠然自得的陶淵明,而是抱頭鼠竄的「逃」淵明。

我實在不明白一個連小官都當不好的人,有什麼資格悲嘆「感士不遇」,連加減法都處理不好的人,也想學三角函數?

這一切卻被歷來眾家學者解釋成:一個具有積極入世思想、崇高治國理念的偉人,本可以在朝廷大放異彩、有所作為的,卻礙於當時的體制(九品官人法),僅能沉浮於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微官小吏的宦海中,所以他才大嘆「感士不遇」。

聽起來真的很合理,老師也都這麼說,好像我們後生就不得不可憐可憐他的「懷才不遇」。

問題是,他有「才」嗎?

有沒有機會當上大官,跟有沒有能力作好小官,根本是兩回事,怎能說因為他所任官職都不甚好,所以做不下去也不是他的錯。這樣解釋自古以來都沒有人覺得牽強嗎?你不能拯救全國百姓,但至少你可以造福一鄉一縣阿!八十天的彭澤縣令當不下去,一句「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就把這樣不負責任、逃避現實的舉動,說成了「質性使然,非矯厲所得者」的順應自然。

時局混亂、社會污濁,世人們個個矯揉造作、趨炎附貴,老師說,此之所以陶淵明歸隱山林,為的是不與時局同流合污。但是,跑去山裡躲起來,社會就可以變好嗎?這不是逃避,難道是成全?只要有心,入世也可以有出世的清明,還可以養家糊口,何樂而不為?

時運不佳,不能成為不負責的藉口

但是他不願意努力克服作官的障礙(比如上班時間不能喝酒),因此躲避到沒人看見的地方。身為人都有責任,尤其老天待他不薄,給他這麼聰明的腦袋,但他卻把這顆腦袋發揮到三餐都不能溫飽的程度。這不是不負責任,難道是時運不佳?

你說:「他哪有逃避責任啊?他就真的比較喜歡與世無爭的田園生活嘛!」那好啊,要種田就好好種嘛,不要種得連酒錢都不夠付,肚子都填不了。

「可是他生活都已經那麼艱困了,還能不為五斗米折腰,你不覺得他很了不起嗎?」是很了不起啊,但是,在那種女人只能依附男人的時代下,他娶了妻,生了子,就應該負起養育的責任啊,怎可以用親人的溫飽換取自己的不朽名節?即使他本不為求此名,也不該賭親人的存亡,成己身的超高道德標準。

自己肚子餓得受不了,跑去朋友家吃飯,放妻小在家裡餓肚子,這比偷別人墳墓上的菜回來給妻子吃的人更糟糕吧?齊人被斥責卑鄙無恥,陶淵明卻被美化為特有節操,你覺得這樣公平嗎?

朋友到家裡來喝酒,自己醉了就趕別人回去,如果我這樣,一定會被師長們教訓:沒禮貌!但是陶淵明做了就不會,他做了就變成率真自然。平常沒事就喝喝酒、耕耕田,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有幾個兒子,卻通通都很不成才,其中竟然有十三歲了還不會數數字的,於是他又開始感嘆「天命苟如此,且近杯中物。」自己的兒子沒出息也要怪到老天頭上嗎?把喝酒的時間稍稍撥出一點來教育他,他會到了十三歲還不識六七嗎?我真慶幸中國歷史上只有一個陶淵明,不然大家都這樣率真自然,早被五胡徹底殲滅了!

文采不等於治才,更不等於品格

普通人的循規蹈矩,映襯出陶淵明的任真自得;貪官污吏的斂財傷民,把陶淵民對比成了高風亮節。但是,並不是跟別人不一樣就是好,不然明天我要穿泳衣上學了(天氣熱嘛,我不能率性一下嗎?),更非超過低標的就可以說成是高標(考八分的人堅持自己比零分的好,但八分夠好了嗎?)從小到大每個國文老師都說陶淵明多麼偉大,難道不怕我們全都仿效他的任真自得!不可否認,他的確是擁有無與倫比的文采,但是「文采」不等於「治才」更不等於「品格」。

我不反對把陶淵明當成一個文學家來崇拜,但,師長們,請不要試圖誤導我們,而把他當成一個偉大的道德模範,以免我們的下一代,像陶淵明之子,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或者,人人都學陶淵明,避世飲酒去了。

 

2.浮世繪 幫一位老朋友說句話 讀〈遠離桃花源〉有感 雷晉怡(台南女中三年二班)  (20060830)浮世繪

日前,文彩青少年版刊出北一女高三生的〈遠離桃花源〉一文,我的國文老師特別在課堂上朗讀了它。縱使我坐在最後一排、和脫離已久的國文課幾無交集──仍舊被那些批判性的語句、挑釁的字眼吸引,並且,很情緒化地,竟打從心裡激憤起來──就像聽到有人在背後汙辱我死去的老友一般。

不意外地,國文老師折服於這位同學絕佳的文筆、清晰的思路及流暢的表達能力,大大讚美一番,就下課了,似乎從未懷疑一篇好文章的觀點也許仍存在討論空間。

在這方面,北一女中的同學說對了,我們的教育只是不斷灌輸「沒得商量」的「既定事實」,而非「歷史的詮釋」。

以中國文化重心──儒學為例:孔子是至聖先師,孟子一脈相承。論語是經典,楊朱學說及墨翟是「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些「事實」並不容討論空間,你只能複誦並全盤接收。(我曾在一篇作文中質疑後世是否高估孔子其偉大的程度,卻拿到極低的分數,以及顯然不太欣賞的幾句批評),而國文老師看來是延續了這種「傳統」,對這位同學的說法照單全收了。

正如首段我聽到文章的第一反應,雖然我欣賞這位同學的獨立思考,卻不能苟同其觀點。〈遠離桃花源〉這篇文章倘若屏除表面字辭的矯飾,我只看到一種──全然的傲慢,居優勢者的傲慢。

試問,你可以想像因為沒有顯赫家世背景,而被人看不起的感覺?你能處在陶淵明的境地,然後在朝廷取得一席之地?你全篇極盡尖酸刻薄、挖苦諷刺之能事,貶低陶淵明的才德、品格,並勉強承認他的「文學家」身分,在在只表示你是那種看到「失敗者」(就目前社會的定義而言),便理所當然把他的失敗歸咎於自己不夠努力的那種勢利眼。也許有人沒遭遇過什麼挫折,沒什麼要求不能如願,這一輩子都居要位,使人豔羨,閃亮耀眼。

然而,退一步想,處在你的地位,你大概也真的無法理解,一個人放著好好的官不做,照你所說的「可造福一鄉一里又可養家糊口,何樂不為?」卻棄官歸隱山林的這種「愚行」。誠然,這種處世哲學並非每個人都可接受。它可以是某些人的理想,又可能遭某些人嗤之以鼻;它能被推崇為「高潔」,也能被詮釋為逃避。或許,世上因為存在這些對立,才達成平衡。

我要表達的重點是,這位同學,你太偏頗了,口氣太自以為是了,論調太自我中心了。我承認教育制度的僵化和樣板,也能理解你的氣憤和不耐,然而,在你攻訐的同時,請先撇開自身的成見,為那個「不能為自己辯解的人」真正設身處地考慮。

走筆至此,腦海中浮現的是希臘雅典時代的榮光──蘇格拉底,他在廣場的演說,不知震懾多少人的渾沌心靈。據說,他的妻子對他老往外跑的行為也不是很滿意……。

 

3.中文正紅 陶淵明的孩子們 歐陽美慧  (20060406)浮世繪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藝。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晉.陶淵明〈責子〉

過了風花雪月的年紀,連看詩詞的眼睛都跟著變了。不再迷戀「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或「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那種自虐自傷式的淒美。撥開朦朧的霧茫茫,開始喜歡一種理直氣壯的踏實人生。

所以欣賞陶淵明〈責子〉詩時,會痛快地拍紅大腿。前人評說此詩,有人認為他是因兒子不肖而扼腕抱憾,更荒謬地以為此詩比附時事,為悼晉之作。我則認同「想見其人豈第慈祥,戲謔可觀也」(黃庭堅)的說法,主張這是陶淵明戲謔個性的表現。果真如此,那當陶淵明的小孩真幸福。

農業社會生下五男兒,陶淵明不負「多子多孫多福氣」的社會期待,但阿舒身負嫡長子傳承重任,卻懶惰到舉世無雙;阿宣對文科沒興趣;雙胞胎阿雍和阿端出生時肯定帶給家人喜樂與希望,誰知一笨就笨兩個;幼子阿通成天哭餓貪食蔬果。看詩的我們忍俊不禁,而無奈的老父除了流連酒鄉,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

詩雖題「責子」,但語意平和雍容,沒有強烈難以消釋的憾恨或對不公不義的咒怨。想像一下:陶淵明的孩子們如果生在現代,他們的父親會怎麼做?「愛之深,責之切」地毒打一頓?「不能輸在起跑點」地趕三家補習班?或改變環境送到國外當寂寞的小留學生,然後說「我都是為了你們好」?而隱逸的陶淵明只是順適了孩子的本性,從容展現他獨特的超俗達道。

能把苦難笑談成趣味,這種爸爸真有意思。

一般人有了小孩,總不免冀望他成龍成鳳,然而擠破頭「人上人」也只有一兩個,最好的教育應是教小孩成為善盡職守的「人中人」,偏偏天下父母永遠看不破,忘了自己也曾跌跌撞撞、頭破血流。

真實人生不是一天到晚泛不完的輕舟,或唱不盡的春愁,而是柴米油鹽奶粉尿片,或貸款未繳你媽來電。落入凡塵;不見得要感傷,端看用什麼角度測量,陶淵明的〈責子〉詩提供一個欣賞孩子另類的觀點。

 

4.我鍾愛的一首中文詩詞 他日相逢為君下 林金源  (20060525)

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漢朝.百越民謠

    國小教科書上,我首次邂逅了這首古詩詞。四十年來,中小學的課本已經不再選它,因為「下車揖」、「為君下」的價值觀與今天的世界早已格格不入。原本我只記得詩的片段,但是詩的意境卻一直在腦海中盤旋,它甚至催逼我快去查清楚詩的全文與典故。

在《風土記》裡,我找到了如此一說:越人純樸,與朋友交往,用雞犬祭拜,並頌曰:「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後人詮釋此詩意境,表示對待朋友的忠誠,不因地位不同而轉變。

    這個詮釋讓我稍感遺憾,因為它只關注人與人間交往的私德領域,卻忽略了掌權者如何對待普羅百姓的公德問題。相對於「戴笠」與「擔簦」,「乘車」與「跨馬」代表輝煌騰達,也代表擁有公權力。官大人遇見老友時,不擺官架子,下車、下馬相見,固屬難能可貴。但官大人如果面對非親非故的小百姓,也能不擺官架子,這種境界是否比前者更難得?

    官職如果只是造福黎民的必要手段,而不是圖謀私利的名器,那麼「下車揖」和「為君下」就是非常自然的舉動,不管面前這個小民是故舊還是陌生人。中國士大夫傳統中,擁有此一高貴情操者大有人在。可惜這樣的官大人卻越來越少了!

    我有幸曾與謝姓大官為鄰,每次我的摩托車與接送他的公家轎車相會時,謝先生總要司機讓我先行。不久前,杜姓立委帶領友人從國外觀光返台,入境時與海關人員發生爭執。小公務員不留情面,依法執行檢查業務,惹惱了立委大人。大人把名片一甩,怒斥小關員有眼不識泰山,外加事後把他叫來立院訓誡羞辱一番。

    「為君下」的謝先生官聲極佳;「下車」與小民爭「議」的杜先生則捅了馬蜂窩,自取其辱。

 

5.我鍾愛的一首中文詩詞 好在不先知 安家  (20060518)

七十猶栽樹,旁人莫笑癡;古來雖有死,好在不先知。  ──清.袁枚〈七十猶種樹〉

    《父親的道歉信》是日本女作家向田邦子舊作新出的書名,打開書才知道作者巳於一九八一年墜機喪生在台灣的領空。向田邦子生前曾罹乳癌,生命怵然了結於一場意外的空難而非預期的癌變。對照書後向田邦子的後記,對袁枚詩中的「七十猶種樹」特別有感觸。

    出院後才一個月的邦子雖因傷口感染導致右手不聽使喚,幾經考慮仍答應了雜誌邀稿,持續了兩年半的專欄連載而結集成書,且原封不動付梓,因為想到要用右手改寫左手筆下的文字便心生不忍。

    用左手寫作的邦田讓我聯想起另一位左撇子作家西西,西西的《哀悼乳房》寫的是她一九八九年罹癌後投醫的病中敘事,書後所附的乳房美學圖像欣賞既是知己知彼的主題延伸,也延續了她「看圖說話」的玩性。西西為新作《白髮阿娥及其他》寫序時表明,書裡收錄的多是右手的舊作,自從病後,右手的事便交由左手代勞,文字常化繁為簡,回復了象形符號。

    我特別留意到《白髮阿娥》系列的首篇於一九八○年寫成,最後一篇完稿於是二○○○年,前後相距了廿年的汲汲經營,最後三篇皆用左手顫顫畫形成字,鍥而不捨。邦子則在《父親道歉信》頻頻回首,多是憶往童年的深情回眸,因為書寫中得到的精神安定感,她把這本書當成一份送給自己的禮物,「感情用事」後終能回歸平常,也是一帖良藥。

    人生自古以來誰無死,活著的人鑽鑽「好在不先知」的漏洞無可厚非。我的母親六十多歲時思忖來日不多,花錢裝門面挺不划算,最後在子女慫恿下,把鑲了金邊的門牙換栽了兩顆貝齒,美了這十幾年,越活越划算,越想越得意。

    行至中年,常自陷在時不我予和進退兩難間,想起袁枚的詩句,想起母親的門牙,種樹的那股勁兒就來了,四十多栽樹,旁人怎笑癡。

 

6.我鍾愛的一首中文詩詞 九百多年前的小蘋 小蘋  (20060504)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絃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宋.晏幾道〈臨江仙〉

    小學六年級那年,家裡買了一套兒童看的古典文學,我對宋詞那一冊的興致,大約一部分緣於那位九百多年前與我同名的綽約女子──小蘋。

    晏幾道在其代表作《臨江仙》下半,細細描繪乍見她的風姿。佳人多藝,想必當下非常地賞心悅目。晏幾道顯然對彈琵琶的小蘋印象十分深刻,甚至能清楚地記憶首次見面時對方的衣飾。儘管不打算學習彈奏琵琶,我卻盼望裁製一襲兩重心字羅衣穿著玩,我憑直覺認定心字羅衣為大紅色,好友想起「記得綠羅裙」,以為它是綠色,但北宋的心字羅衣到底是何等樣式,可以去那裡確認呢?

    晏幾道筆下的小蘋善笑,另有:小蘋微笑盡妖嬈,淺注輕勻長淡淨《玉樓春》;小蘋若解愁春暮,一笑留春春也住《木蘭花》;可知她展現嫵媚風情之餘,同時亦存天真浪漫,如此多重風采無怪令詞人沉醉低迴。一笑留春住,這是何等的風致嫣然!我儘管容顏尚稱不惡,但即使容色最盛之時,只怕也遠遠不及北宋的小蘋。

    除了小蘋,晏幾道的作品亦曾出現過數位女子:手拈香箋憶小蓮《鷓鴣天》;小蓮未解論心素《木蘭花》;小蓮風韻出瑤池《鷓鴣天》;賺得小鴻眉黛也低顰《虞美人》;說與小雲心恨也低眉《虞美人》;小雲雙枕恨春閑《浣溪沙》等等。

    小山詞自序:「始時,沈十二廉叔、陳十君龍家,有蓮、鴻、蘋、雲,品清謳娛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諸兒……」可見蓮、鴻、蘋、雲四位歌伎,本為晏幾道詞作的第一位詮釋者。

    過去晏幾道生活無憂,作了新詞,請蓮、鴻、蘋、雲演唱,並與好友共賞,實為人生至樂。可惜美好的時光太過短暫,日後好友星散,自己亦為貧困所苦,詞人撫今憶往,怎能不感傷?這四位女子亦成為他歡樂歲月的象徵了。

    成年之後我的小名備而不用,不時聽到長輩如此呼喚很是親切。偶爾亦有疑惑,我會是誰追憶的重點嗎?

 

7.我鍾愛的一首中文詩詞 美麗而不哀愁 張麗珠  (20060420)

一晌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宋.晏殊〈浣溪沙〉

    詩,可以興、觀、群、怨;那麼詞呢?在它所特有的「美麗與哀愁」。

晏殊面對短暫而且充滿離別的人生時,雖然也不免嘆息;不過他很快地便理性思索到,與其一味「空念遠」,徒使自己陷溺在「落花風雨」的「更傷春」中,還不如「酒筵歌席莫辭頻」,趁著得意時就盡歡吧!還不如「憐取眼前人」,珍惜當下的一切美好吧!

    這一來,晏殊詞就在傷逝之外復多了一份理性節制,能夠「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所以也不致如後主「流水落花春去也」、「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地入而不返、痛苦耽溺而無解。故晏殊詞能夠具有珠玉般溫潤雅潔的思想內蘊。這樣的人生哲學也可以說是一種「放手」哲學。

    現代詩人碧果嘗有一小詩曰〈花〉:「僅差一步/就是/界/外/脫去衣裳可以走了。」讀完全詩實在很難讓人找到它被名為〈花〉的線索;但細味之,則那句句所寫枯萎殆盡的殘花,何嘗不也像是人生步步失去其所擁有呢?當已經失去了花形、花色、花香,凋落幾盡的殘朵,卻因為還擁有最後的一片花瓣,就僅差這最後一步了,我們卻不能否認它是花。

    可是已經失去色香美好本質了的花,那變質、走樣了的曾經「擁有」,還值得兀自掙扎、緊抓住不放手嗎?還值得賴坐在原地一逕哭泣著不捨、不甘嗎?且即使兀自掙扎,又真能留得住什麼呢?再說,不放手的痛苦煎熬,其所真正不放過的,是自己啊!

    花落與失去,不管你放不放手?它最後都一樣要消逝的──「滿目山河空念遠」啊!然而「放手」很難嗎?人們所經常藉口的「我不能」,事實上正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放手」就如同進屋時脫去一件衣裳般容易的。所以只要自己放開手了,也就海闊天空、站在「界外」了,也就昂首闊步、可以「走了」。

    因此晏殊對自己、也對讀者說:「憐取眼前人」,珍惜當下吧!

 

8.紅泥小火爐的力量 李佳穎  (20060330)

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唐.白居易〈問劉十九〉

    如果說這首詩是許多人鍾愛,屢次讓人有了故事的詩,我並不感到意外。請容我大膽地揣想,它很可能是許多人童年第一次覺得自己讀懂的詩。

    我與弟弟一起有過這樣一本超大開本的兒童唐詩圖畫書:紙很厚,書很薄,一頁一詩,每一頁右上是標著注音的詩題與詩句,左上是一幅插圖,下方則是簡短的詩文白話大意。我們拿到那本兒童唐詩選之後,就懵懵懂懂地背起來了(兩人都不覺奇怪,彷彿唐詩除了「背起來」,別無其他玩法)。

    對最初始以「說」來親近一種語言的孩子而言,詩是近乎無意義的一種文類。它精練;它創造類比、對反與並置的美學,衝撞語言慣性以帶出張力與詩意。詩執著於展示文字之為一種符號的繁複性,而不在意語言之為一種溝通籌碼的便利。從而現代小孩讀古詩,從口語到詩句、從白話到文言,得經過二重的巨大跳躍,更不說意象與意境的理解了。

    然而在幼時的我眼裡,白居易這首〈問劉十九〉很快便從一頁翻過一頁的詩句中跳出來,彷彿駭客任務中黑底閃著一行行螢光綠碼的畫面中突然跑過我的名字──那是來自「紅泥小火爐」的召喚。

    紅泥小火爐──如此明白。除了「爐」之外,每個字我都認識,不認識無所謂,句子咬在嘴裡仍然順口,跟說「無敵鐵金剛」一樣。況且當時我家就有一個,冬天會拿出來在陽台上燒炭烤魷魚,怎麼不叫人記得?這詩有色彩(綠螘、紅泥、雪),有數字(劉十九),還有對話(能飲一杯無),怎麼不叫孩子讀來親近喜歡?

    同樣清脆的召喚還有賀知章的〈回鄉偶書〉,至今我仍印象清晰,當時我一讀到「兒童」兩字,就認定這是屬於我的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