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525日國文補充閱讀──孔孟道德窺探

 

 1.「不安」──孔孟道德的起始點         徐茂瑋

 2.清明時分       葉文可

              3.夫子非常Young,《論語》正當in    孔小丘

 

1.「不安」──孔孟道德的起始點         徐茂瑋

兩千多年來,孔子、孟子的思想不但是中國文化主流,鄰近的韓國、日本與早期的越南也深受影響,孔孟的倫理思想為何?依據什麼行道德判斷?可否應用於現代呢?本文將精要論述之。

孔子的中心思想為「仁」,那麼仁在那裡?仁呈現於人的不安中。宰我主張為父母守喪三年太久,一年就夠了,以此問孔子,孔子反問:「父母去世,三年中你吃美食,穿華服,心安嗎?」宰我回答:「安呀!」孔子說:「你既然覺得心安,就去做吧!」宰我離開後,孔子說道:「宰我這話其實不是從他的真感情出發的,試想想一個孩子出生到三歲才能脫離父母的懷抱,宰我在父母過世後,難道連維持三年對父母的愛都做不到嗎?」[1]

孟子藉由人心的不安,說明人由此不安可以擴展出完善的美德。孟子說:「人如果突然看見孩子快掉到井裡,都會有驚嚇同情的心。並不是為了要結識孩子的父母親,不是為了贏得鄰居朋友的讚美,不是厭惡孩子的哭喊聲,才產生驚嚇同情心的。」[2]由「突然看見」可知:一、事先不知;二、沒有時間思索。惻隱之心發自於當下的本能反應,孟子接著否定三種動機:不是為了要結識孩子的父母親,不是為了讚美,不是厭惡孩子的哭喊聲,仁心的發動全然來自於人本來具有的善端。孟子人性論即建立於惻隱之心,主張人人生而皆有「四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端是開端,就如種子,種子埋入土中,灌溉、陽光、空氣、適當照顧……等相關條件俱足,種子會發芽、長大、開花、結果。人性中的四端,可以培養、擴充成為仁、義、禮、智的善心,這是人的「本心」,故孟子說:「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3]再時時配以「道與義」直養之、節制欲望、保存夜氣、反省改過……等修養,人性的善有完全體現的潛能,人行善的最後依據不必外求,就在人自身之中,而且,人人有可能成為堯舜般的聖人。

孔孟的道德修養就在擴充善端、保持或找回亡失的仁心[4]。孔子告訴司馬牛:「因為君子內省不疚,所以不憂不懼。」[5]疚即是不安,所作所為透過反省而無不安,當是光明磊落,故可稱得上君子。然而,為非作歹毫不愧疚者大有人在,故孔子教弟子如何觀察人時說道:「看他做了什麼事,細觀他做此事的動機,再明察他事後內心安不安。經由此三步驟,人心是無法隱藏的呀!人心是無法隱藏的呀!」[6]行不義卻心安,正是俗諺說的麻木不仁,孟子以為人與禽獸的差異就在這安與不安的一點點之上呀!

孔孟如何修養道德呢?

 

一、自覺──善端萌芽

仁心發動於每一當下的情境中,是內在的、自覺的,不必向外求,仁心當下就呈現。是故,人心應該保持覺醒,隨著外界情境的流動,時時發動仁心的作用。發動就具有善心,不發動就亡失善心,所以道德是內發自律,不是他律。仁心隨時呈現,一念自覺就能當下挺立,並自作生命的主宰[7]。正是「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耳目口鼻四肢)不能奪也。」(《孟子.告子上》)

 

二、寡欲

耳目口鼻四肢的欲望,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也是人維持生存的基礎,所以欲望不是惡,但應該節制,耳目口鼻四肢沒有自覺與創造的功能,容易被外在物質蒙蔽。人的「心」能自覺反省、能創造意義,凡與「外物」接觸的情境,心就要起省察的作用,如「見得思義」,就不會被物所蒙蔽,更能即物而創造出生活的意義,但是當心不起作用,就會被物所牽引。要避免被外物牽引,減少欲望是養心的重要進路,所以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欲。」(《孟子.盡心下》)孔子談到剛強時,說:「申棖是一個多欲望的人,怎麼能具備剛強的特質呢?」過度的欲望使人軟弱,蒙蔽仁心,不能依正道而行。

 

三、存夜氣

孟子以為人於夜裡有善心的生發,累積到天亮時,可說是一天中最清明的時刻,稱為「平旦之氣」,因此當夜闌人靜,想起白天所為而心有不安,就該懺悔改過。但天亮後,人往往又陷溺紅塵誘惑之中,攪亂亡失清明的夜氣。所以修養之道是趁著夜氣累積到不安浮現時,牢牢記住,天一亮,痛改前非。

 

四、以直養浩然之氣

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巧言令色就是不直。孔子曾批評道:「誰說微生高是正直的人呢?有人向他要醋,他竟然向鄰居索取再給人。」因為醋不是攸關生死之物,沒有就該「直」以回應沒有,不該以如此虛偽、巧言令色的鄉愿方式回應。仁者,首重內心的正直。孟子更明確主張以正直培養浩然之氣,這個氣要配上道與義,缺乏了道與義,氣就衰敗,而且得不斷地累積生活中每一個合於義的行為,才能由內自然生出浩然之氣,不是偶一為之就能生的[8]。是故培養浩然之氣,首要是正直,道與義不但是檢驗內心是否正直的準繩,亦為氣的後援,不可無它,更重要的是身體力行,不可須臾離也!齊宣王不忍心殺一頭無辜的牛以祭祀,孟子以為齊宣王能因為對一頭牛的不安而施恩德於牛,可見得心中是存有仁心的,因此齊宣王不能施恩澤於百姓,關鍵是不為而非不能[9]。孔孟的道德修養從不脫離躬行實踐!

 

五、反求諸己,過則勿憚改

「我愛人,對方卻不親近我,當反省我的愛是發自真心嗎?我治理人,達不到預期效果,該檢討我的智慧;向人行禮,人卻不答禮,應觀照我有無真誠敬意?凡是所做所為不順利,都要反省我自己。」[10]孟子凡事都要反求於自己,與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一樣的修養功夫。上文也談到孔子以為君子的不憂不懼,乃建立於內省不疚,是故反省是實踐修養後的檢驗。檢驗以後呢?孔子憂心自己「領悟了道理卻不能實行它,發現自己的不善卻不能改過。」[11]當他人指出孔子的錯誤,孔子欣然說道:「我真幸運呀!犯了錯,別人必定指出我的不對。」[12]稱讚顏回「不貳過」,教導弟子「過則勿憚改」,「過而不改,是謂過矣!」[13]「不安」發動仁心,若不能真誠面對自己內心的不安,將看不到自己的過失,更不用說遷善改過了。是故,誠實的面對自己,真心對待他人,是孔孟最基本的修養,開展出修己安人的生命哲學。

人的惻隱之心擴充具足,就能通人我,能推己及人,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怕挨餓受凍,所以了解他人需要衣食;我討厭勞苦,所以明白他人喜歡安逸;我不願被羞辱,所以知道他人期望尊嚴。《中庸》記載孔子論君子之道有四:要求兒子做到的,先用來事奉父親;要求屬下做到的,先用來效勞長官;要求弟弟做到的,先用來對待哥哥;要求朋友做到的,先用來施與朋友[14],此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更積極的,自己欲立、欲達,我要助人立、助人達。因而孟子說:「得民心有道:人民所欲求的,聚集好,並充分供應他;人民厭惡的,不要實施於他們身上。」[15]此話雖是論為政之道,但待人接物何嘗不該如此呢!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16]因為仁者無私欲,能清明湛然地判斷是非善惡,好所當好,惡所當惡,不被私心蒙蔽。《大學》也說:「很少人能看見自己所寵愛的人的醜惡,能了解所厭惡的人的美善。所以俗語說:『人不知道他孩子的惡行,不知道自己種植菜苗的肥碩。』」[17]我們遵循孔孟的道理修養道德,要達到聖人的境界固然困難,畢竟孔子到了七十歲才能「從心所欲不踰矩」,何況凡夫俗子的你我呢?然而,循序漸進不停精進,善端逐日增長,善心漸足,善性也慢慢實現,心裡愈清明,私欲愈少,智慧滋長,以公正道德判斷,用溫厚待人接物,時時反省,遷善改過,雖不能成為聖人,但過錯與煩惱必將減少,生命也更為圓融。

總而言之,看見人或牛受苦,內心不安,這是善心的開端,藉由減少欲望、保存深夜的清明之氣、用正直培養浩然正氣,不斷實踐之,自我檢視改善,人性中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四粒種子方能成長、開花、結果,實現人性的善。孔孟之道依然是現代人的明燈。

 

本文摘自《超越巔峰與價值抉擇──生命與科技倫理》〈第二章 超越巔峰與價值抉擇──生命與科技倫理判斷的基本原則與方法〉

 

2.清明時分       葉文可               本文可為孟子「存夜氣」的注腳。

一個黎明破曉前的清晨,我醒了過來,這時,一件在白日裡曾經困擾自己的人事問題,它的真相突然非常清的在腦海裡呈現出來。

我忽然知道,在這件人事問題中,朋友對我所做的解釋是真實的,那的確是出自她的肺腑之言。在下一秒鐘,我了悟到彼此之間問題的產生,其實,是因為自己的心靈已被世俗的觀念,以及昔日不愉快的回憶所染污,因此,我把一件本應是簡單的事情,解釋得太複雜了。在這個乍醒的清明時分,白日將帶來的任何紛雜都沒有進入意念,心潮如清水般的純淨,無染的心靈,就直覺地把事實的真相揭露給了我。

孟子曾經以牛山的樹木,為人的本心做了一個深刻的比喻。

齊國牛山的樹木茂盛豐美,由於它鄰近齊國的首都臨淄縣,樹木全部被斧頭柴刀砍伐完了。牛山上的樹木雖然在雨露的滋養下,日夜繼續生長萌芽,但是,山上隨著又有牛羊的放牧,使牛山變得一片光禿。人們看見牛山濯濯,以為山上從來不曾有過繁茂的樹木,但是,這豈是牛山的本性?天天砍伐樹木,譬喻著人的本心被戕害,而在平旦時刻的清明氣,象徵著人不滅的本然心性,但是,白日裡的所作所為所思,又便這一絲靈明亡失,這樣反覆的傷亡,如同斧斤的一再砍伐,人類的靈明之氣就無法保存了。

從孩提時代開始,人類似乎就走上一條漫長的風塵路,開始嘗受著各種不同的際遇與影響,原本猶如一張純白紙張般的心靈,在這個充滿了分別、好惡、高低、尊卑的世界上,歲月的輪轉,難免不潑灑下黑灰烏暗的有色影象,每個人的經歷雖然不同,但是,年歲愈長,世故愈深,機心愈重,防人愈甚,信任愈少,卻是經常可以看見的現象。每個人都渴求著愛與被愛,曾經的傷害,卻使人漠然的逐起圍牆,以冷淡的態度來保護自己,或是以複雜的方法來應付這個世界,戴上有色的眼鏡來觀察所有的事物。

有一位朋友,處於複雜的工作環境中,天長日久,難免產生一種追根究柢、旁敲側擊、捕風捉影、話中有話的習慣,而在這個是非口舌很多的團體中,每聽見有人傳話到耳中,他不分公事私事,就要四處求證,打破沙鍋問到底,最後弄得敵友不分、杯弓蛇影,而事實的真相,又豈是三言兩語可以弄清的呢?因為,人的言語本來就是充滿了問題與矛盾,不斷的執著偵探,只是使事情愈來愈渾。

我忍不住勸問他,是否可能回到最簡單的心境來了解世上的事情?他說,事實的真相就不必澄清了嗎?我說,不是是非不分,只是,太多的成見、猜測、懷疑、怨忿、不信,無法使你看清真相。

人真正應該時時回到那個清明的時分,在明淨的領域裡,忽然恢復了純潔,反而能夠認清自己的盲點,了解他人的處境,認識事情的真相,而世界上的事情,返本還源,還是要以人心最基本的信任、包容與智見來釋解。

曾經與一位朋友在一次活動中,產生了很大的不愉快,兩人幾乎到了斷交的地步。有一天,在心靈的安靜中,我忽然產生一種強烈的直覺,即使她不願理睬我,也一定要想辦法把她找來好好的談一次話。

於是,我在直覺的帶領下,終於把她找來,好好的談了一整個下午。在幾小時的談話中,她聲淚俱下,把許多童年的黑暗回憶訴說給我聽。曾經度過的艱苦歲月,遭惡人凌尋,家庭裡又未曾給予她所需要的鼓勵愛顧,形成了她極度悲觀的個性,年長,每當她與人產生紛爭,她永遠以被人排斥來解釋一切,無法以積極的態度來檢討與調整。

後來,我常感到十分的幸運.如果我沒有讓自己跟隨心靈的直覺,和她好好的懇談這一次話,她將永遠不會改變對交友的悲觀態度,這個談話,便我們不只是溝通了彼此的一次誤會,更是一種信心的重建。

但是,人類的心靈是多麼的容易遺忘,我們經常在一陣感動之下,恢復了心靈的純淨,待煙塵迷漫,那種堅硬、冷淡、不信、負面的黑色意念,又如同惡魔般把我們綑綁,使我們的明珠無法放光,無能力以信心與愛心來回饋世界。牽扯糾纏得愈嚴重的事情,或是與我們的固有想法意見相差甚遠的事情,愈是難以釋懷在清明時分,平旦之氣裡,每個人彷彿回到了天堂的境界,在那個世界裡,我們與自己最原始的靈明交接,所有世俗的相對意念都抖落了,每個人的跌倒與傷害,其實與他的本心都是毫無關係的,我們就是在這個靈光乍現的地方,與所有的生靈真正的相識。

牛山的樹木,雖然經過斧刀旦夕的砍伐,在陽光雨露的撫育下,還是不停的生長,但是,如果每天以斧刀繼續砍伐,卻沒有善加存養愛護,靈明的根苗,有成長的機會嗎?最後,人變得心硬如鐵,絲毫不敏感,永遠不懂得懺悔。心靈需要每日的滋養,就像是明鏡檯需要日日勤加拂拭.清明之際的靈光乍現,是一種對良知的深沉提醒,它就像是暮鼓晨鐘,讓我們永不忘矢,每個人終將面對自己的心靈審判。

摘自八十三年新生報副刊

 

3.夫子非常Young,《論語》正當in    孔小丘

 

孔老夫子常被人家嫌為「老古板」,連帶他學生們為他所記的言行實錄《論語》,也被批評成發霉過氣的老掉牙。如今有一位自稱孔小丘的,對他老祖宗孔丘先生長年來所受的誹謗與委屈,實在看不下去,告狀告到《中國時報.浮世繪版》來了!有請各位看官來說句公道話嘍!

說起我家那位名氣響叮噹的老祖宗,我必須承認,一開始他實在是讓我很感冒的。老古板、死腦筋、偽君子等等,壞標籤貼得一身滿滿。

我發現自己好像誤會了老爺爺,還拜司馬遷之賜。《史記》的世家體例原只收錄諸侯的,這位恃才傲物的大作家居然把孔子列入世家?我不禁滿腹狐疑,抓起〈孔子世家〉仔細拜讀一番,赫然發現這位老爺爺哪裡只是滿嘴口號?他之所以折服當世,實在是因為滿肚子墨水吞吐驚人,再怎麼稀奇古怪的問題也難他不倒。

老先生的才學迷人到什麼程度?楚昭王曾經派人迎接孔子,原想封予心儀的哲人七百里封地,結果因為令尹子西的質疑而作罷。子西問他:「大王的外交使節有勝過子貢的嗎?」楚王想了想,很老實地回答:「沒有。」接下來行政院長、國防部長、內政部長人才一一與孔門弟子較量過,無一能勝。偌大的封地一給,豈不是為虎添翼?一席話問得楚王訕訕,只好作罷。

我當然知道楚王的恐懼,孔爺爺當年以大司寇身分代理相國,三個月不到就讓魯國路不拾遺,嚇得隔鄰的齊國趕忙送來女樂惑亂魯君。

孔子弟子冉求帶領魯軍應戰,打敗國勢遠勝過魯國的齊兵,當權的季桓子對於嫻熟內政的冉求居然也能揮軍作戰大感好奇,忍不住探問他的軍事天才是天生如此還是後天習來,猜冉求答他什麼:「從孔夫子那兒學來的。」

子貢在孔子墳旁搭小屋為老師守喪六年

孔子逝世後,眾弟子為他服心喪三年,三年喪期期滿,彼此哭著告別。子貢在墳冢旁又搭了一間小屋住下,總共為老師守了六年喪才依依離去。

子貢是何許人也?千萬別以為這人是顏回一般困窮的人物,因為無處託身,樂得在墳場作六年孤鬼。這位列名孔門四科十哲的大弟子,是當時的大企業家,財富驚人,《史記》專記富商鉅賈的〈貨殖列傳〉便有他的身影;他也是政治手腕一流的外交家,〈仲尼弟子列傳〉記錄他當年為了保衛祖國,鼓動如簧脣舌奔走國際,魯國得以全身而退,齊、吳、晉、越幾個相關國家的形勢因而產生極大變化。

是怎樣的深情讓這位才華至高、自視也甚高的盛年男子心甘情願捨掉足以開創許多事功的六年歲月?又是怎樣的力量牽引著孔門弟子與魯國人陸續返回孔子墓穴附近定居,形成「孔里」,而且每年還定時祭拜?

我家老爺爺到底是何許人也?這回我可學乖了,直接就《論語》原典找答案去。

拜託! 孔老夫子有這麼愛吃肉乾嗎?

算來孔爺爺形象欠佳,實在是後世那些儒家信徒硬把他給講壞了。「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這些博學鴻儒把束脩解釋成抵代學費的肉乾,只消微薄的一束肉乾,夫子必定「有教無類」。

可那不是肉食量產的時代,一束肉乾雖然不是太大的禮,對貧家子弟來講,恐怕還是負擔不起。再說如果學費交來了,老師還端起架子不肯教人,那不是比唯利是圖的補習班還沒品?

孔老夫子有這麼愛吃肉乾嗎?不繳肉乾就沒有機會在孔子門下受教?那「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窮得苦哈哈的顏回怎麼辦?

稍微對孔子有點認識的人都知道:顏回可是他的最愛,是他最最屬意的傳人,哪曉得天不從人願,顏回早死,孔爺爺還哭得呼天搶地:「天喪予,天喪予!」難不成孔老夫子還死皮賴臉追著顏回討肉乾?

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一書裡便指束脩可指修身自好,弟子但凡有心上進,老師自然願意指點,如此豈不順理成章?這詞的解釋在辭書裡不難找到,就不知道為什麼那些個飽學之士捨此不用,落到為了辯解孔夫子不是勢利小人而臉紅脖子粗的?

叫他一個人做孤獨老兒呀?

孔子是勢利小人的形象,還拜「無友不如己者」之賜。「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嗯,十足的勢利眼口吻,真作此解,不知我家老爺爺得和誰做朋友?

論德行,當代固然無人能比;論學問,當代也少有匹敵的對手,那他一個人做孤獨老兒呀?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論語》裡,夫子自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該怎麼解釋?

這位可愛的老先生眼中根本「沒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既把每個人當作學習的對象,自然可以看見對方的長處,哪還有不如自己的?

我家爺爺是抱緊禮教遺骸的死老頭?魯迅拿了小說 <狂人日記>諷刺「禮教吃人」,這個「禮教」如果是指惡質化的禮教,那麼倒是十分中肯的;可是如果是栽在我家爺爺頭上,那我可是打死不依的。「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哭,則不歌。」孔爺爺在喪家吃飯,從來無心吃飽;當日若曾弔喪,必不再歌唱。我在其中看見的是對人的深情厚義,哪裡只是虛應故事?

他對禮的態度清楚得很,決不在形式:「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硬把外在的儀式概括為一切,那是錯作了解人而已。

他可以從曲子聽出作曲者個性與長相,神!

至於批評他死板的說法,那就更好笑了,他明明是「無可無不可」,彈性好得很,只是「義之與比」,講一個「義」字而已。

如果不是生在亂世,他會是一位非常可親的人,哪裡會在近六十的高齡還風塵僕僕周遊列國,尋求仁政施行的機會?如果他有罪,也許罪名該往他救世的熱情推。

這位老爺爺家居然是個操琴的能手,《史記》記錄他可以憑藉曲子本身揣摩出作曲者的個性與長相,因此推測出其人身分,這簡直是神乎其技,連他的老師都不禁要向他行禮致敬。

他也熱愛唱歌,聽到別人唱得好,他會請求「安可」,而後自己在旁和著拍子輕輕哼唱。怪的是世人老看見他「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的嚴謹,偏就看不見他「游於藝」的輕鬆。想想看,憑他九尺六寸的驚人身高和矯健的身手,在今世他也可能打出姚明一般的成績的。

這個幾近全才的老先生以他的才學與德行迷倒三千弟子,栽培出七十二位賢哲,然後嚮慕不已的弟子與再傳弟子記錄下他的心傳。《論語》一書流傳至今,算來是我們的福氣,怎會給扭曲得不成樣子?

嘿,我幹麼這麼生氣呢?爺爺說「人不知而不慍」,犯不著為別人的誤解生氣的;又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只怕自己不懂欣賞別人,哪裡在乎別人是不是了解自己?我這個小孫子氣得吹鬍子瞪眼睛的,也未免太不受教了!        (20051108)浮世繪


 

[1]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論語.陽貨》

[2] 孟子曰:「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孟子.公孫丑上》

[3] 《孟子.盡心下》。

[4] 孟子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5]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顏淵》

[6]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論語.為政》

[7] 《論語義理疏解》,王邦雄等著,頁26

[8]「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孟子.公孫丑上》

[9] 《孟子.梁惠王上》。

[10]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孟子.離婁上》)

[11]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

[12] 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論語.述而》)

[13] 《論語‧衛靈公》。

[14] 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中庸》)

[15] 「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孟子.離婁上》

[16]  《論語.里仁》。

[17] 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