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0924日──要不要念大學?

要不要念大學?為什麼要念大學?要怎麼念大學?未來是清明的?或渾沌?你該何去何從?幾篇文章供你參考。

 

1.周行一/試著寫一篇論文吧!  2018-08-14 00:14聯合報

2.給20歲的迷惘青年──大學只是一個起點,人生由你自己決定  作者 威廉.德雷西維茲(William Deresiewicz)著,章澤儀譯 2016-07-24

3.王盈勛:一個應該改變世界的年輕人,我們卻要他去找份工作?  2015-04-13摘自獨立評論@天下

4.指考成績不好不壞的中等生,才是改變未來台灣社會的主力    作者 王盈勛2015-07-20  摘自獨立評論@天下

5.你有沒有,不要讀大學的勇氣?作者 王盈勛  摘自獨立評論@天下2016-10-06  摘自獨立評論@天下

 

1.周行一/試著寫一篇論文吧!  2018-08-14 00:14聯合報

茂瑋案:麗山高中高二就得團隊合作一篇論文

如果你從來沒有認真寫過一篇長的申論文章,做一次對人生會很有幫助。台灣人大多數沒有寫過長篇大論,因為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沒有機會嘗試,入學考試一向引導教學,學生只學對考高分有用的東西,即使學寫作,多數為抒情短文,大學入學考試的作文題目都以抒發情感或表達意見為主題,例如一○五年的學測題目是「我看歪腰郵筒」,一○六年的指考題目是「在人際互動中找到自己」,一○七年開始指考已不考作文,學生在高中以前的作文訓練很少,一○四年以前,基測甚至不考作文。

抒情當然重要,發抒情感可以怡情養性,甚至觸動人心,加以理性思辨及具邏輯性的關鍵思考能力,則更具創造力與說服力。有些電影是小說改編的,經常原著比電影更好看,一部短的電影簡約地把原著的內容以影像、聲音、表演,將故事呈現給觀眾,這是一種不同於讀書的視覺與聽覺的享受,他的創新性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一種以影音配合表演的不同藝術形式,但是故事本身的吸引力仍舊決定電影的受歡迎程度,劇情不好的電影不可能膾炙人口,演員與影音讓劇情迷人的電影更有看頭,關鍵畢竟是劇情。

想要真正欣賞小說的內容就必須閱讀原著,迷人的小說所具備的原創性,必須藉著豐富與感性的文字,邏輯性地鋪陳故事才能達成目的。而最初題材的決定,與寫作的過程必定經過作者一段「研究」的過程,作者本身必須經過觀察、閱讀、經歷、搜集資料、分析、整理、歸納、演繹,在反覆推敲的過程中將題目與內容定稿,所以一個傑出的作家一定也是位傑出的研究者。

不同領域的人想要解決的問題的本質是不同的,作家的難題是辨識一個吸引人的寫作題材,並且完成創作;一個創業者必須想到別人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然後將產品完成並上市銷售;一個優秀公務員可能會思考怎樣讓民眾能理性溝通並且達到施政的共識。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創造力,能掌握問題的本質,並且找到解決的方法。這是種「研究」的能力,能力愈強,想出的問題愈有價值,解決方案愈有意義。

日常中不可能每件事都經過長時間嚴謹的研究過程才提出解決方法,但是「研究」的習慣會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邏輯性地思考問題,追根究柢地探究,分析不同可行性的優劣點,具備比別人更好的「直覺」,做較好的決策。雖然許多事情都必須在短時間內決定,「研究型」的思考方式在潛意識裡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

研究型的思考方式必須經過練習才能逐漸形成,寫一篇長申論文是非常好的。先從找一個與自己專長有關的有趣題目開始,例如「美中貿易戰對台灣經濟的影響」。為了寫這篇文章,需要閱讀一些貿易戰的歷史、了解美中貿易關係、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與貿易的關聯等等,當開始做研究的時候,你一定會有毫無頭緒不知從何開始的感覺,也有不知如何分析的困惑,以及不確定推論邏輯是否合理的挫折。練習寫論文的重點是研究的過程,至於推論是否正確,花了多少時間並不是關鍵。一次研究將有一世的正面影響,不論你身處人生何種階段,開始做就對了,當你有了研究型思考方式,你的人生會更好。(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       回頁首

 

2.給20歲的迷惘青年──大學只是一個起點,人生由你自己決定  作者 威廉.德雷西維茲(William Deresiewicz)著,章澤儀譯 2016-07-24

[編按]進入名校,就能保證直奔人生勝利組嗎?台灣教育總是以美國馬首是瞻,但美國本身的教育問題也不少。不管景氣如何,人們對名校的狂熱只是有增無減。然而,耶魯大學教授多年來發現全美最頂尖的學生看似光鮮成功,私下卻迷惑茫然。何以這些孩子有絕佳的才華、卻被體制馴化而不知所向?

威廉.德雷西維茲(William Deresiewicz)曾任耶魯大學的入學申請委員會成員,他分析了菁英教育的缺憾與省悟,並提出解方。本文節選自他由三采文化出版的《優秀的綿羊:耶魯教授給20歲自己的一封信,如何打破教育體制的限制,活出自己的人生》。

切記:大學只是一個起點。「尋找自我」的意思是在學校的框架之外了解自身。課外活動、暑期工讀或實習是不夠的,因為那都不是真正的社會體驗,只是有預設條件及限制的模擬而已。當你決定要開創人生,就是要為了迎接更多大哉問而做好準備,而那些問題的答案將在你此後的行動中獲得。「熱情會找上你們,不用你們去找它,」一位在路易斯克拉克學院教書的朋友曾對新生們如此訓示,「它只在你的十成努力之後才會找上門,而這努力中有九成都不會是你的熱情所在。」

這是你的雙十年華;是影星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所說的「問號的十年」。每當我為自己荒廢的大學時光而感嘆,我就更明瞭到某些形式的浪費或摸索遊蕩反而是必要且健康的。倘若「浪費」能使你有所收穫也樂在其中,那就不算浪費了。假使你在大學畢業後度過掙扎又困惑的幾年歲月,必定會有預期之外的新方向出現在你面前,就如作家查爾斯.惠朗(Charles Wheelan)說的「風趣成功的人鮮少過著井然有序的人生」。

對今天的許多學生而言,找尋人生方向時的過多選擇也是一種困擾。我的學生比喻它是「幹細胞」問題,你可以有多元而分歧的發展。我記得這種心情,也記得自己當時如何度過:我把問題看成「有」和「無」的二擇一,而有各種可能性──也就是說,若不擇定方向,你人生就全無方向。

同樣的,你也不必認定這種選擇的機會是一生僅有一次。這不是在叫你設定人生的終極目標;就算是,你也該做好調整的準備。大方向擇定,在軌道上微調,過程中的諸多經驗自會使你逐漸明白這世界和你之間的供給關係。「這樣要想得很遠,」有個高中老師對我說,「小孩跟家長可要傷腦筋了。」不,你並不是現在就需要全部的答案。我當年在申請攻讀法學碩士時踩了剎車,就是聽了這樣的忠告,而那是我所聽過的最佳忠告:不用急著思索下半輩子想做什麼,因為你在接下來的兩三年之內會變成一個非常不同的人,而那個人將會有他自己的主意。你真正該思考的,是此時此刻的你想去做的事情。

開創你的人生,不是要你去做什麼特別的事,也不是要你當藝術家、搞社會運動或創業開公司,只是要你找出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生活態度。用對方法加上心態正確,有如鯉躍龍門,貧民區裡也能有投資銀行的大格局;用錯方法又缺乏目標,那麼不管做哪一行、讀哪一門科系都是叫苦連天,生不如死。金飯碗不是人人捧得起;或者,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金飯碗,縱然旁人不屑一顧,只要它對你而言有意義,那就是個值得努力的目標。順從父母的心願也很好,只要那是出自於你的自由意志。

開創人生確有其偉大的驅動力,但也不是萬靈丹。人們愛說「只要你夠努力,沒什麼是你辦不到的」,但這卻是現代孩子們被灌輸的另一個迷思。有些事情終究需要天分,好比做一個搖滾巨星、中外野手或鋼琴演奏家。在後天的努力之外,運動神經、巨星魅力、容貌和智商等等,都是與生俱來的。亞里斯多德說「幸福源自於實踐特定的才能」,用意是人人都有其獨特的長才,而學會了解自己、發現自我,不強求於自己並不具備的技能,明瞭「天生我才必有用」就是這麼回事。

開創人生當然也不表示事事都能照自己的規矩來。年輕時的我們大多做不到這一點,也很難體會。工作從來就不是完美的,每種差事都有它單調乏味的一面,總是需要妥協和代價交換。舉例來說,作家的工作可以享有自主,卻得承受孤獨;教師和醫生經常在功能不全的體制中執勤;白手創業很可能得先經歷好幾年的空轉才能使生意上軌道。沒什麼能保證你一定做大事成大業,或找到完美的工作,或享有全部應得的機會。喬治.艾略特的「糾纏情境」適用於每個人──人品或魅力在這兒就不具影響力,正所謂過不去的都叫做瓶頸,而每一個瓶頸都只是堪忍,恰到好處地逼你妥協而已。這又牽扯到工作與追隨熱情的論調:要測知一份工作是否有你的熱情歸屬,從它是否值得妥協也可以看出;倘若不是妥協而是完全投降,那就超出堪忍的境界了。

開創人生更不是閒散度日。你還是得一如往常的勤奮,至少在草創時期必須如此。幸好,在有方向、有目的的狀態下做這些事,反而會使你感覺特別充實。

真不容易,是吧?的確是。人生的悲慘之處就在於我們無法佔盡便宜。當你要開創屬於自己的人生時,景況會看壞好一陣子;你會迷惘,會行步踉蹌,會失魂落魄,會被很多人同情或嘲笑,包括你的同學、你爸媽的朋友,甚至素昧平生的人。人們會投以疑惑,想不通高中時那麼優秀的你為何變了。你可能還會經歷一段憂鬱期,像我自己就經歷過好幾次;還有焦慮,這是必然。要是能找到支持你的人,無論在家庭、在學校或是出社會後,就算只是幾個富同情心的朋友,都可以讓這些不痛快的情緒減輕許多,而你終究會挺過去,找到開創人生的道路。   §§        回頁首

 

3.王盈勛:一個應該改變世界的年輕人,我們卻要他去找份工作?  2015-04-13摘自獨立評論@天下

十多年來錯誤的高教方針,把台灣的大學,包括技職教育在內,一股腦兒地導向論文生產,而與台灣的社會與產業發展脫鉤又脫節,於是,我們的教育主管機關「從善如流」,宣稱往後的高教政策將是「學用合一」,而這當中最重要的「指標」,則是力促大學要幫學生找到工作,就連我所任教的藝術大學,也要依此標準來衡量「績效」。

教育部有心要做出改變,這是好事,但教育部的變,還是有兩件事不變:一是官僚機構追求的變,永遠是個落後指標,二是他們認為應有的改變,總是要由上而下、一體適用地套用到所有大學。光是這兩點,就有可能讓好事變災難。

有個工作很重要,這點不用懷疑。但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熟悉的工作正在快速消失當中,新工作也正在長出來,美國勞動部的一份研究報告〈未來工作—21世紀工作的趨勢與挑戰〉就指出,現在的學生未來所將從事的工作,將有65%現在還不存在。而這些工作,可能不是用「找」的,而是要工作者自己去創造出來。

新聞、傳播科系過去在人文、社會領域相當熱門,因為它似乎有個明確可以讓畢業生就業的產業。傳播相關科系在我們的大學數量快速膨脹的年代,也跟著大量增加,但在這十多年間,卻也是媒體產業一路走向衰敗的年代。傳統媒體訂戶流失、廣告銳減,轉型新媒體或許贏得很多「讚」,可以維持生存的營運模式卻不知在哪裡。

在這樣的年代,我們要如何訓練學生去「找到」工作?今天找到的工作,可能就是明天要消失的工作。未來在哪裡,其實老師自己也不知道。這世界變動太過劇烈,產業的疆界不斷重組,過去我們所認定的工作,很高的比例在未來將不復存在,而未來的工作,將有很高的比例目前還不存在。兩位年輕的新聞工作者靠群眾募資辦了一本單價很高、沒有廣告的雜誌〈眉角〉,這是創業還是找了一份工作?這樣的經營型態能成功嗎?說真的,沒有人知道。

蘋果公司的新產品發表會,不管是賈伯斯或庫克時代,我們最常聽見的一句話,不是這產品將會多熱賣,或是將為公司帶來多少利益,而是:這個產品很棒,它將改變這個世界。

台灣公司的新產品發表會,他們大半告訴你,這個產品的C/P值很高,將能有效地搶佔市場大餅,投資人要對股價有信心。雖然我們也都知道,最後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的,還是宣稱要改變世界的那家公司。改變世界震撼人心所帶來的感動,並不是花大錢做廣告所能企及的境界,更像是藝術為這世界開展了一個新的可能之激情。

美國公司與台灣公司的最大差別,不是技術、品牌或是全球運籌能力上的落差,而是美國人相信,改變世界很酷,而且是有可能的。而台灣人,我們很務實,我們在別人畫好的著色本上照著輪廓塗滿顏色,這是個「確定可以得到成果的工作」,這是我們熟悉的全球產業分工模式。在分工體系裡有個位置當然不壞,但如果我們所有的作為都是為了鞏固這個體系,那就相當危險了。

這十多年來,台灣人不太開心,因為越來越多國家的人們說,著色我也會,而且只要台灣人三分之一的錢,還可以日夜趕工。

因此,台灣的未來在哪裡,其實也就很清楚了:我們敢不敢說,我們也是那個可以拿起畫筆,勾勒這個世界該是什麼樣的人呢?我們的年輕人有沒有勇氣站起來,說我們要改變這個世界呢?倫敦商學院教授、著有〈未來工作在哪裡?〉的葛瑞騰(Lynda Gratton)就說,試圖描繪未來圖像越來越重要,因為今天我們已經不可能靠過去的經驗,來推論未來、想像未來。

我相信有越來越多的台灣年輕人,他們是有這樣能力與勇氣挑戰未來的。但我們的社會與教育體制,又是怎樣面對未來的呢?

有太多的權威人士忙著教訓年輕人,有那麼多工作,為什麼不做呢?但這些權威人士至少也該自問,這些工作,有多少是看得見未來的工作,是未來十年不會消失的工作;當我們的教育主管機關,忙著要大學「很務實」地交出輔導學生就業的成績單,他們則是應該自問,誰來探索與想像台灣的未來可能呢?

老師與教育機構應該做的,是鼓勵與激發學生有面向未來的勇氣與想像力,當一個勇於改變規則、勾勒未來世界樣貌的開創者。我們的教育目標,應該是要讓我們的工科與與文科畢業生更有賈伯斯式的潛質,而不是要有這樣潛力的學子也去「找個工作」。

賈伯斯生前在史丹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說,啟發他設計出第一台麥金塔電腦的,是他在大學時旁聽的書法課程。當時的他,並不知道這課程有什麼用,就如同人生的其他種種一樣,但在生命中的某一刻,這些東西就會串連起來,在我們的面前展現其意義與作用。

賈伯斯所說的,應該是很多創作者共同的經驗,這樣的經驗無法複製,但我們可以努力的,是讓更多這樣的經驗有自由發展、浮現出來的機會。但現今我們的高教體制,鼓勵的並不是這種探索、挑戰未來的勇氣,而是要大學訓練學生們去找到一份工作。

有些大學可以以此為目標,但是當我們的教育體制要求所有的大學都依循這樣的指標,這是在扼殺台灣的未來想像力。原本最有機會引領台灣未來想像力的三所藝術大學,在強調論文生產的大學體制變革的第一個十年,已經先是被邊緣化了一次。很顯然的,未來教育主流方針轉向「學用合一」,這些藝術大學」又要再被邊緣化一次──藝術工作者的使命,向來就是開創一個世界,而不是找到一份工作,但這並不在我們的教育政策主導者的認知地圖之中。而再錯失一個十年,我們的國家與產業,也將在繪圖與著色兩頭落空的尷尬處境中無地自處。

畢卡索從未找到一個工作,但他所從事的工作,開創了一個新世界,為西班牙乃至全世界帶來一個全新產業,為一代代的千百萬人找到一個工作。沒有創作者,任何的文創產業都將只是口號。我們的高教體制如果將創作者與培養創作者的藝術大學邊緣化,就是冒著在未來世界將台灣邊緣化的危險,因為台灣最欠缺的,就是可以勾勒未來世界樣貌的開創者。  §§         回頁首

 

4.指考成績不好不壞的中等生,才是改變未來台灣社會的主力    作者 王盈勛2015-07-20  摘自獨立評論@天下

指考成績公布了,照慣例,媒體又忙著報導,哪些學子考了滿分,哪些高中生即將成為台大醫科新鮮人。至於已經考上台大的,他們也不忘弄個領導學程,很有自信的宣稱,他們當中的一部份人,將成為台灣未來重要的領導人。

誰能說不是呢?成績最好的學生進最好的學校,進社會以後,就期望值而言,應該也會有最好的工作表現,一切似乎理所當然。

但在我們這個時代,人生的勝利組,以及能對社會做出重大貢獻的工作者,真的是靠把這「一切最好的」元素組合起來的嗎?

今天我要談的,倒不是什麼二流學校也可能出一流人才(這不是廢話嘛),或是在學表現未必跟畢業後的成就成正比(另一個廢話,任何人都可以輕易舉出許多反例),而是這個世界的改變,為何越來越有利求學時期只表現出「中等之資」的學子。

因為這個時代,最需要創新與冒險之精神,而這往往是學習過程中一路領先、表現優秀的學生所欠缺的。

就讓我從醫學院談起。即便大家都知道,自從全民健保實施以後,醫師的收入已大不如前了,醫學院依舊長年穩居台灣高中生的大學入學首選。台灣學生偏愛醫學系,自有其複雜的歷史文化因素,在此我們先略而不談,先來想一個假設性的問題:一個指考分數排名全國前五十名的高中生,即使他心裡根本不想念醫學院,他得有多大的勇氣與意志,才能面對他選擇不念醫學系所遇到的「壓力」?有多少人會跟他說(包括他的父母與他自己),有這樣的分數而不念台大醫學系,是浪費了考試成績與努力的成果?

幾年後他從醫學院畢業了,他得抗拒多少壓力、多少的說嘴,才能不成為一個執業醫生?成為一個醫生,他得抵抗多少的誘惑,才能不去當個月入數十萬的診所院長,而是愛己所愛、但收入卻可能只有診所院長五分之一的醫學研究教授?

成功之人,通常會被要求走一條已被證明成功的道路。他們總是贏過別人,所以沒必要冒險。台清交的理工科系畢業就去台積電、聯發科,「自然」就拿了百萬年薪,何必冒險去創業或是新創小公司?但這經常不被看見的一體之兩面是,他們選擇冒險的機會成本太高、同儕都很成功所以也不能容忍自己失敗,因而在人生的選擇上,有一種隱性的保守、無可苛責的膽怯。

但對「不頂尖」的學生來說,他們沒有必然的成功道路,念什麼科系都談不上浪費分數,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不好也不壞的中等生,挫折與失敗對他們來說就算不是家常便飯,也不太可能從未遇過。

如果是1990年代之前的台灣,我會說,「標準版」的好學生真的比較吃香。那時的世界,還沒那麼全球化,社會價值沒有那麼多元,社會與產業變化的速度沒那麼快,疆界與領域的崩解與再重組沒那麼徹底,職業的出路相對有限。在這樣的條件下,年輕人的選擇,高度集中在未來能見度高、收入穩定、又受人尊重的行業,的確是個合理的結果。

但在2015年的今天,多數人應該都能同意,一個目標明確的好位置,你只要直直朝著它而去、並且跑得比別人快就行了的世界已經在快速消失當中。HTC從高峰跌落,花了不到五年的時間,你若人云亦云才跟著投入手機產業,唯一嚐到的應該是溜滑梯的滋味;10年前你若說有半數的律師可能一整年接不到一個案子,應該沒有幾個人會相信這樣的說法,但這卻是今日的真實景況。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高度變動、不確定的世界,但我們的資優、菁英教育圈,卻仍然有個非常僵固的對於教育與未來的判斷與選擇。因為這樣的選擇最安全,最能證明自己是資優生。念醫學系、電機系都頂好,沒什麼問題。有問題的是,當世界已然改變,我們先天或後天最資質優異的一群學子,如果還是集體地做了一個依過往經驗來看最安穩的人生路徑,我們其實也就很難期待這些學業成績最好的高中生,未來能成為引領做出改變的領導人。社會菁英成為領導人的機會或許真的高一些,但領導人不一定能引領社會做出好的改變,這從我們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不是已得到最好的明證?

如果我們真心相信,未來最關鍵的能力是創新與面對不確定的勇氣,未來的世界,也將是中等之資的人才的世界。太過傑出、成長過程一路順遂的人,因為他們在既定的、現有的遊戲規則中是優勝者、是既得利益者,他們也就不會有太大的動機去改變照著遊戲規則走的人生。一路都是贏家的人,他們不能容忍輸的感覺,人生稍微無法維持在領先同儕的狀態,他們就感受到莫名的焦慮,但真正的創新,不可能一定對、一定成功,害怕與防堵人生一絲一毫往下墜落之可能,不可能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人。

而中等之資者,他們不怕犯錯,人生不一定要一直贏;被嘲弄失敗也沒關係,反正這又不是第一次;主流市場都被佔了,他們習慣另闢蹊徑;他們沒有割捨不下的既得利益,所以能更輕巧地移動到一個全新陣地。這些都是創新者最好的質素,只是過去我們並不重視這些東西。

我們在同儕之間學習的相對位置,不僅決定了分數的高低、知識的多寡,同時也影響了我們的心智結構、看待自己與世界的方法,只是我們常常斤斤計較前者,卻漠不關心後者。資優生當然有可能突破那樣的限制,將自己的人生與視野帶到另外一個境界,但這靠的一定不是上了台大以後修領導學程,至於中等之資的學子們,不管你們上了哪個學校,請不要妄自菲薄,這世界正等著你們去做出改變。 §§             回頁首

 

5.你有沒有,不要讀大學的勇氣?作者 王盈勛  摘自獨立評論@天下2016-10-06  摘自獨立評論@天下

少子化,大學太多,台灣人一向很習慣地,將矛頭指向政府當年廣設大學的政策不當。

政策當然可以批評,設立一些早知道會收不到學生的大學,也絕對不是個什麼聰明的決策。但台灣的家長與學子很少自問,誰規定,有大學念,你就一定要念?要不要念大學,不是自己應該為自己的人生做的決定嗎?

這就像,超市的泡麵選擇琳瑯滿目,要是你覺得吃泡麵對身體不好,沒人規定你非得買一包回家不可。誰說人人都有大學念,人人就都得念大學不可?大學供給過剩固然是個問題,但那是大學經營者的問題,跟一般人並不相干。

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是,人人可以有大學念,絕大多數人都念了大學。我們看到一些社會賢達、知名人士忙著在批評大學畢業生程度太差,沒資格或不該念大學,但他們通常是指別人家的小孩不該念大學,他們自己的小孩還是念了大學。

身為大學老師,我肯定讀大學的價值。這將會是人生難得的機會,我們有大把的時間與餘裕,可以嘗試創新與面對失敗;覺得以後有空再來讀的經典,或是以為年長思想自然會成熟的終將會發現,這些事終究大半還是只能發生在大學時代;我們一生中最不會因為時間、金錢或是想法改變而生鏽的情誼,比例最高的總會是那些學生時代混一起的狐群狗黨們。

但這些究竟重不重要,念了大學,再怎麼美好的假設能不能實現,還是要靠自己的判斷跟努力。

在台灣這種環境,要做出不念大學的選擇,其實要比念大學還困難得多。

有比例甚高的高中職畢業生,他們念大學的唯一原因,是因為考上了大學。考上了就念,但這年頭考上大學幾乎沒有難度,造就有去考大學的幾乎都念了大學。

廣設大學的初衷,如果從願意接受教育的人都有機會接受教育的角度來看,談不上有什麼錯。從結果來看,在台灣,想念大學的人有超乎正常供給平平的選擇,難道不也是一種幸福的「消費者」嗎?有那一個市場,是在抱怨選擇過多的呢?

真正的關鍵,是台灣的年輕人要有思考、勇敢地做出選擇,不想念大學、沒有學習動機、覺得念大學沒有為你的人生加值,那就不要念大學。

如果你覺得,念大學不會開拓你人生的視野與可能,那就選擇不要念大學。

如果你覺得,唸完大學,對你職場生涯的發展與精益求精沒有幫助,那就選擇不要念大學。

如果你覺得,有比坐在大學課堂裡更好的學習方式,那就選擇不要念大學。

如果你有自信,可以克服這個社會因文憑主義而設下的種種阻礙,那就選擇不要念大學。

不要因為大學已經在那裡了,你就一定得在大學裡,浪費你的青春,繳交你並不甘心的學費。

這樣的勇氣,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既然上大學這麼容易,就表示大學之門隨時為你開著,或許有一天,也許是一年、兩年或三年,你終於還是覺得念大學對你有意義,那就再來念大學。

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跟年輕朋友們保證,這絕對要比你茫茫然地就念了大學要好得多。        §§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