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業、網路、社團、交友、家人…,時間永遠不夠用,是許多高中生(大學生、成人亦然)的困擾,動機存摺的建議與其他幾篇文章都值得參考。
1.葉家興:翻轉人生,需要這本存摺──怎麼在網路成癮的世界裡保持精神強韌?2017/08/03 獨立評論@天下
2.人生不是這樣就定了江山 2018.03.06. 中國時報 林建甫
3.盛治仁/把時間放在最重要的事上 2018-03-06聯合報
4.國際觀察:楊艾俐》成功者的時間管理術 2018.03.01.中國時報
5.成為台大人那一年:我很徬徨,不知人生下一步該怎麼走? 作者:林竹芸 (親子天下) 2017-02-14
1.葉家興:翻轉人生,需要這本存摺──怎麼在網路成癮的世界裡保持精神強韌?2017/08/03 獨立評論@天下
6月底,《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應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之邀再訪台灣,並以「面對加速時代的應變」為題進行大型演說。佛里曼日理萬機,這次千里迢迢來亞洲當然不是純演講,打書也是目的之一。他在新書《謝謝你遲到了: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繁榮指引》中再度引領讀者一覽全球化,特別是政治經濟以外的數位全球化的最新趨勢。其中一個發人深省的觀念,被《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拿來作為演講精華摘錄的標題:〈動機,是未來最大的落差〉。
佛里曼在演說中提到,數位全球化和過去的全球化不一樣,以前是貨運、船運商品到全球,現在則是靠網路上的臉書、推特、Google、Paypal等。他認為,未來世界最大的落差不是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因為沒有數位落差了,所有人(藉由科技)將彼此連結。未來最大的落差,將是動機的落差(motivational divide)。
他特別以「教育」這個翻轉人生的關鍵要素為例,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叫SAT,預備模擬考是PSAT。美國父母會在孩子11年級請家教,每小時200美元。這並不公平,因為付不起的孩子很可能根本上不了大學。幸而美國的大學教育委員會與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合作,提供線上教學課程,讓學生免費參加線上摸擬考。學生一做完測試,智慧演算就會告訴他結果,例如語文非常好,但數學不好,尤其是三角函數與分數有待加強。接下來就會引導他到建議的線上課程,幫助他改善弱點。如果這孩子取得了跳躍性的進步,上到高等數學,甚至還有180個獎學金可以選。去年,300萬個美國學生使用了這個網站。
換言之,佛里曼這個樂觀主義者告訴我們,數位全球化時代的許多免費資源,只要能上網都可以容易取得,而全球各地確實也不乏如此透過網路資源而翻轉命運的例子。因此,願不願、要不要、能不能翻轉的關鍵在於自己的動機。言下之意,數位全球化之下的貧富差距擴大,淪入御宅族、神隱族、下流社會的問題,在於缺乏動機的我們自己。
▋一切真的都只取決於你要不要?
然而,樂觀主義者隱而未提的是,數位全球化年代有更多的網路誘惑,不管免費或付費的,以更強大的吸引力黏著我們,誘惑我們遠離翻轉命運的動機與道路。
免費的視頻、線上遊戲、免費的社群網站、交友平台……,千千萬萬強大海綿吸力般的網路資源,背後的理由都是吸收網民的瀏覽量,以達到其商業目標。貌似免費,實則像是網路鴉片,讓普通人上癮難以戒除。荀子所言的「役物」而不「役於物」是理想境界,然而現實是一旦上了網,有多少人可以沒有網癮?
這種商業世界的現實,是人類「自由」的反諷。在歐美福利社會,許多過胖到癡肥的人其實是經濟中下階層:他們被便宜但未必健康的速食環伺,不但很難戒除,養大了許多巨型速食企業,也讓自己賠上隱性的健康代價。
同樣的場景,如今搬到網路世界上演。我們的時間被網路大型企業所吸乾,養大了許多巨型網路企業,但並沒有讓我們的人生翻轉,還可能讓自己出現視力衰退、肩頸疼痛的網路病。
佛里曼所忽略的是,網路巨擘用各種技巧提高使用者的黏著度,這不是可汗學院之類的公益平台可以比擬的。英語世界的公益網站尚且如此,台灣的許多免費教學資源的網站流量就更不用提了。
因此,當心理學者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安慰我們,決定成功與否的關鍵不在天賦與智商,而是《恆毅力》(持久熱情與堅持毅力),其實她所說〈培養恆毅力的4種方法〉,包括「興趣、練習、目的、希望」都太過象牙塔、缺乏現實性,缺乏對數位時代網路巨擘就是要我們忠實地黏著在其數位產品與網站世界的認識。這種資本主義的商業目標強烈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可以輕易摧毀億萬網民的動機與恆毅力。
▋提升你的動機存摺,不妨這樣做
筆者認同佛里曼的觀點,動機落差早就超越數位落差,更值得關注社會公平的人們重視。甚至進一步認為,就翻轉人生命運的關鍵而言,「動機存摺」比金錢存摺或人脈存摺更加重要。有了動機作為第一步,才有為達成目標所需建立持久熱情與堅持毅力的第二步、第三步……。而「小確幸」實在是既得利益的企業與網路巨擘的隱性陰謀,是他們一點點提走我們動機存摺裡餘額的夢幻鴉片。
我還可以舉切身實例說明「動機存摺」之重要。記得建中高一那年每個週六下午,我會和「慈幼社」的十餘個小夥伴到台北近郊的一所育幼院,免費提供院裡數十個孤兒的學業輔導。然而,不管我們費多大苦心,一年下來似乎成效有限。多年後的今天想想,可能原因之一是當年太年輕,欠缺在院童們的「動機存摺」裡播種的能力。以致於,我們或許教會他們解一道道數學題、一個個英文片語,卻沒能培養他們建立動機、茁壯動機的能力。
那麼,怎麼累積自己的「動機存摺」呢?毫無疑問,走出自身經驗的囚籠是關鍵一步。有能力者出國留學、遊學或交換,親睹不同生活方式,拓展自己眼界,豐富人生的可能性,是培養動機的第一步。特別是到生氣蓬勃、快速發展的美國矽谷、紐約、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地生活半年以上,對自己的未來人生期許或有不同。
就算是經濟能力不允許,也可以想辦法「役物而不役於物」來利用網路。例如,將自己的瀏覽器首頁改為一個遠方的入口網站至少一個月,然後每月輪換。類似愛情公寓的虛擬愛情一樣,將自己投入一個遠方社區的喜怒哀樂之中。利用學校的交換生或交友網站認識中國大陸每一省分至少一個朋友,認識亞洲及歐美每個國家至少一個朋友,認識世界每一個主要宗教及教派至少一個朋友,甚至認識台灣每一個族群或縣市至少一個朋友。愈多元化、多出路、具活力的社交網絡,就可能幫助自己建立累積「動機存摺」的人生目標。
為了讓這種多元化變得遊戲化,還可以利用地圖及大頭釘的視覺化來強化自己的動機。一旦眼界拓寬,看見不同人群的生活,「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許我們就可以慢慢拾回被「小確幸」吞噬的迷失動機,縮減我們與成功者的動機落差。
然而,如果連這種社交連結的時間條件也沒有,最低限度可以每週抽出20分鐘,利用博幼基金會的國際英文新聞導讀網站資源,透過影像與語音將自己沉浸入一個國際社會的議題裡。
在香港任教十多年,從遠至香港求學的內地、台灣、國際學生身上得到的一個重要啟示就是:到自己沒有主場優勢的地方,有助跳脫人生囚籠,看見多元的可能性。也許年齡或經濟條件不允許,脫離實體的主場並不可能。但也許利用將自己丟入虛擬的客場,與他人及另一種食衣住行生活方式建立互動,一樣可以幫我們累積「動機存摺」裡的積分,邁向佛里曼與達克沃斯所鼓勵我們前進的成功者世界。
2.人生不是這樣就定了江山 2018.03.06. 中國時報 林建甫
大學學測成績放榜,又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時刻。最近有則新聞,1名女大生發文表示,弟弟考了71級分,想念理工科,但父母堅持要他考醫學系,不僅要他立刻開始準備考指考,甚至連補習費都準備好了,讓他弟弟壓力大到忍不住暴哭。
能夠知道自己性向的學生其實比較少。相反的是另外一種茫然,不但時有耳聞,而且近年特別嚴重。現在的考試設計,學測考的是基本能力: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社會等5考科。申請時用這5科的成績來當基礎,只是有些科目給予加權,或者採用高低標的認定來篩選學生。因此學生及家長發現可以選填的學科範圍相當的多,但一個學校又僅能填數個,因此最後該如何填,常拿不定主意,可謂天人交戰。
原因是一般學生雖然已經高中要畢業,但是對於自己的性向依然模糊,所以選填志願的順序往往就是按照過去的分數、排名來做選擇。雖然也是因大數法則,把誤差給平均掉了,但也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按照既定的遊戲規則來做選填,最後也造就了「落點分析」往往有一定的準確度。
對於這些舉棋不定或是感覺不能順遂地上自己期望的科系學校而感到天崩地裂的學子,我倒是要告訴你們,事情沒有那麼嚴重,人生也不是這樣就定了江山。
首先,現在大學系所課程的設計,必修學分已經大量減少,給學生很多選課的空間可以自己去選擇,適性去發展。專業知識的界線也愈來愈模糊,傳統分割專業的規則已經被打破,很多國內外大學有大一不分系,甚至整個學院不分系,打破科系的藩籬。例如「史丹佛2025」計畫中就明確指出,希望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能夠自主學習,按著個人的目標,自行選取合適的課程,決定每個階段的學習內容與深度。
其次,現今社會需要跨領域的人才,需要懂更多通識的人才,因此只要在大學能熬過來,多學點,學得雜,也是好事。耶魯大學教授Richard Levin說,通識教育才是本科教育的核心,目的不只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批判能力,更在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因此,給予考生選填志願的參考原則是「無適也、無莫也」,也就是沒有絕對「是」,也沒有絕對「不是」。人生的路很長,變化也很多元,縱使不合,未來還是有很多的機會去做變更,把明天的煩惱留給明天去煩惱,不要杞人憂天。
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裡,然後又如願上了自己期望的科系。因為興趣是動力的泉源,有興趣去做的事情,往往可以吃苦耐勞,事半功倍;相對地,沒有興趣的東西,讀起來可能意興闌珊,需要勉強。但興趣也可能因為集中精神而燃燒起來,年輕人應該大膽去享受廣泛的知識教育,摸索創造及培養出個人的喜好。一開始如果沒有讀到自己想要的科系,再迂迴前進,也不是什麼壞事。
大學與高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大學的科目廣泛,而且期中、期末考試可能就是大半本書。所以上了大學要以理解的方式來讀書,而不是像高中時為考試的背誦填鴨。在大學很重要的就是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對於各類知識都有基本的了解,等到了研究所,再去追求專業的知識,也就是大學時要自由地探求未知和養成摸索求知的習慣,作為一輩子的生活方式。
大學有些科目非常有趣,可能是從未接觸者沒辦法想像的,例如經濟學暢銷教科書作者哈佛大學教授Gregory Mankiw就說:經濟學是一門令人開眼界(eye-opening)的科學。而眾所周知,理則學教人邏輯思維,了解話術陷阱,避免被騙;哲學的思辨、心理學的透析,甚至電影欣賞,顧名思義讓你了解第七藝術等,都很有趣。念文科的也要懂一點人工智慧,也要了解App的程式設計。任何科系學生都需要強化軟體資訊能力,共同迎接新的數位經濟時代。
總之,大學的教育是一個廣泛的教育。英文university所代表的就是宇宙廣泛的知識。高中生不要為了不能讀自己心目中的科系而垂頭喪志。大學是人生一個很重要的學習起點,大學是知識的寶山。時間過得非常快,4年時間可能一下就過去了,千萬不要入寶山而空手返。(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3.盛治仁/把時間放在最重要的事上 2018-03-06聯合報
最近全家一起看了電影「人生剩利組(Brads Status)」,可能自己的年齡層剛好屬於這部電影的主要訴求對象,看完以後頗有感觸。劇情大致是中年男主角Brad對自己生活現狀頗不滿意,尤其想到大學同窗有許多成功案例,不管在投資、演藝、科技和政論領域,都過著令人羨慕的生活,而自己從事的是非營利事業,收入和生活模式都是穩定地不上不下,完全缺乏刺激和激情,因此不但羨慕同學更常常自怨自艾。
後來帶著兒子去申請大學並參觀面試,才突然發現自己的小孩竟然可能申請到哈佛大學。但是記錯面試時間,必須仰賴過去的同學協助牽線,才又和同學重聚。這才發現一直以為自己不夠優秀而被同學們排擠,實情是同學壓根沒有把他當作競爭對手。而每一個「成功」同學的背後,也都有很不堪的經歷和挫折。反觀自己把主要的心力放在家庭上,又教出如此優秀的小孩,也實在沒有什麼可以遺憾的。
其中有一段我印象最深刻的對話,是Brad跟兒子的學姐討拍,想讓他瞭解自己多麼不得志。沒想到換來的是這位年輕哈佛大學生的反駁,說和她看到的家鄉印度相比,那裡的人過的生活才是真正辛苦,男主角只是無病呻吟罷了。
因為是跟小朋友一起看,自然聯想到人的一生好像就真的一直在比較。小時候跟同學比成績,長大了在社會比成就。如果選擇這樣過人生,真的是既虛幻、又辛苦。虛幻的是不同的人生價值和際遇是完全無法比較的,辛苦的是這樣的比較永遠也不會帶來真正的滿足。這部電影殘酷地說出真相,包括自己在內的許多人,就是活在愛跟人比較又常不滿足的心態中。
尤其現在網路社群時代還加重了這樣的傾向。我們從別人臉書中的片段去想像人家光鮮亮麗的生活,但是看不到的是別人的難處和挫折。生活中越多的比較,卻帶來越少的滿足。
過年前接受財經雜誌的專訪,用寫家書的形式跟孩子溝通金錢觀。當時就藉機提醒他們未來進入社會,如果不能量入為出,薪資不管多少都是不夠用的。我希望他們能夠滿足於自己的生活,金錢應該是我們做事的工具,而不是工作的目的和動力。要盡量做到「人用錢」,而不是「錢用人」。
看完電影以後,我們討論的層面更廣泛了。不只是金錢上不要跟別人比,其他層面更不應該去比,好好地作一個自己能夠成為的最好的人。我們作父母的更應該檢討,不要把小孩主觀地塑造成我們希望他們成為的模式,而能夠真正做到傾聽和協助。我自省對小孩的成績過度要求,相對忽略了培養他們全方位的人格和性向發展,也是自己需要改變的地方。
電影中另外一個重要的心得,則是我們往往太在意不在乎我們的人的想法,而不夠在乎真正在意我們的人。Brad的兒子最後告訴他:「世界上其他人都只在乎自己,只有我在乎你,你只要在乎我對你的想法就好。我愛你。」兒子的一句話,抵得過世俗所有的「成就」。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夠時時提醒自己,把時間放在最重要的事上。
4.國際觀察:楊艾俐》成功者的時間管理術 2018.03.01.中國時報
幾年前,我和香港大學中國新聞研究中心院長陳婉瑩一起搭飛機,在飛機上,她嘆了一口氣:「1年已過了1/6。」她感嘆自己只有10個月可以工作了。
我驚覺,成功的人是如此過日子的,和我們上班族想法截然不同,當時我在汕頭大學教書,雖然深愛工作,但仍然免不了春季開學時,板著指頭算何時可以放暑假,秋季學期想何時可以放寒假,完全沒有這樣的時間觀念。
中國農曆新年總是比陽曆新年慢,今年尤其晚,過完農曆年,重新上班後,總要心猿意馬許久,吃不完的春酒,加上228放假,然後是元宵節,再要全心全意上班,已經是3月初了,等於比別人少了兩個月拚鬥的歲月,年底成績可想而知。
我訪問過多位成功人士,他們惜時間如金,印象最深的是王永慶,他分秒必爭。身價千億,1年拿100多億股息,金錢對他,除了投資,已失去意義。時間是他最大資產,他吝嗇地使用。每次採訪他都戰戰兢兢,典型的景象是這樣的:在他的大會客桌上擺了幾杯白開水,兩位保鑣跟著他走進辦公室,停在外面,王永慶進來時,背脊挺直,眼光銳利,坐定後,5分鐘內,王永慶看客人談話內容投機,就會按一下桌下的電鈴,喚小姐進來,簡單兩字用台語說「咖啡」,表示要小姐端咖啡進來,也表示他至少願意與你長談1小時;如果沒有叫咖啡,表示王永慶無意與你久談,最好10分鐘後就告辭,否則15分鐘後,他也會起身說,「今天就談到這裡吧!」
華人首富李嘉誠多年來堅持早上6點鐘起床,但是每天都把鬧鐘設在5點50分,這樣他有10分鐘時間準備起身。
我曾深度訪問張忠謀,寫成《半導體教父張忠謀》一書,寫完後,他跟我正經地算起帳:「你用了我144個小時」。最近我代表《遠見》雜誌去威斯康辛州訪問郭台銘這180天的身影,當地官員說,郭台銘一來,要拜會政府官員,要演講他的8K+5G,要與員工開會,48小時當24小時用,當地官員原來工作8小時,現在變成24小時待命,他們無奈地說:「Terry不睡,我們也不睡,Terry不吃,我們也不吃。」
去年及今年最夯的話題是AI(人工智慧),很多保守的估計都預測未來20年AI將取代一半的人力,除非現有人力可在其他職業有新的發揮。因此必須不斷學習新專業,而且要深度學習,及深度工作。
成功人士每年都要設定目標,這樣整年可集中心志,整合資源,拉高企圖心。例如臉書創辦人祖克伯年年設定目標自我挑戰,2010年挑戰學中文,2011年是只吃自己宰殺的肉,2013年是每天認識1個臉書以外的人,2015年是每周讀1本書,2016年是打造人工智慧管家,去年則是全美走透透,而今年祖克伯的挑戰目標是要重整臉書,臉書因為假新聞充斥抹黑、仇恨言論,已失去可信度。
新型態的工作,尤其有賴深度工作力和深度學習,其實就是我們小時候師長耳提面命的專心、心無旁騖、今日事今日畢的現代版。完成1個百萬美元的訂單、寫完1本書,發明一項技術,重整企業文化都不是靠逛網站、滑臉書、微信、Line能做成的。這些新興媒體造成了每個人工作內容的淺薄化,不停被打斷,我們只能一直去完成許多不重要的小件工作,而要突破困難的工作常賴長時間的專心。
5.成為台大人那一年:我很徬徨,不知人生下一步該怎麼走? 作者:林竹芸 (親子天下) 2017-02-14
曾在波士頓管理顧問公司(BCG)工作、正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念MBA的林竹芸記得:踏進台大第一年,不敢隨便跟別人說:「我其實很茫然,不知道人生的下一步該怎麼走?」是怎樣的際遇讓她有了全新的人生目標與想法?
「為什麼選芬蘭?」 好友們不解地問,「大家交換學生都去美國,不是嗎?」
「是啊,但是我們跟著主流思維走這麼久了,我想跳出框架看一下。」我說。
回頭看,八年前我寫下的日記,裡面記著「有人出去是為了英文,有人出去是為了旅遊,而我是為了想學會如何不再聽普世的指導棋做事,學會由自己決定目標,為自己活著」,請不要笑。
你知道嗎?踏進台大的第一年,我很徬徨。
終於完成讀書奮鬥十年的目標後,襲面而來的,竟然是一陣手足無措和空虛,而這種恐懼,我不敢隨便跟別人說,我不敢說「我其實很茫然,人生的下一步該怎麼走?」,我不敢告訴別人我過去的目標,幾乎都不是我有意識去訂的,而是在環境溫暖推動之下促成的。
完成學習階段最後一個里程碑「進大學」,那下一步呢?下一個里程碑是什麼?我不知道,也不知道如何訂這個下一步。這個「下一步」不像傳言中的簡單,並非到了好的科系你就知道怎麼做,因為優秀的學長姐回來告訴你「接下來的路,不一定是碩士、博士一路下去,還有其他做法」。我心想「什麼?還有其他做法?那我要怎麼選啊?」。說來有趣,當人生沒有解答的時候,總有「官方說法」,告訴你接下來可以怎麼做,但是,如果可以的話,我不想再照著別人的指導棋前進了,我想為自己做出決定,我想為自己找到人生決定的依據,我想學會如何為自己作主。
然而,抱著這個問題一整年,周遭聽到的答案大同小異,同時充斥著各種壓力聲,像是:你現在不參加OO社,就輸在起跑點啦;優秀的人都在看經濟日報、參加XX比賽啦,你怎麼不做?我心想,「什麼?我過去十年都在恐懼自己輸在起跑點,才矇著眼睛狂奔,好不容易喘口氣,想張開眼睛看清楚,你們是要叫我再閉上眼睛衝嗎?」外面的聲音多到我快聽不清自己的聲音,我想走出去,走到一個人人思維模式都跟「官方說法」不一樣的地方,聽聽他們的聲音,整理好自己的思緒再回來。
結果呢?我實在不能再更感恩了,這一趟芬蘭之旅,改變了我的人生。
在芬蘭學到什麼?
學習的樂趣,喔不,是學習的意義
去到芬蘭的第一學期,我選了「芬蘭教育史」、「科學的哲學」、「WTO基礎法規」、「國際貿易理論」、「國際政體與改革」、「組織和市場表現」。很有趣的,各學院的老師都不約而同地問你各種問題,問得讓你也很想找到答案,像是:為什麼芬蘭學區要規劃免費校車(為了讓偏遠地區的孩子也能上學)?現在政府預算不夠了,是不是有其他方法可以取代校車(我原先傻傻地提議,改在偏鄉地區設立學校,就不用搭車了,但查了芬蘭學區地圖,才明白芬蘭地廣人稀根本不敷成本)?如果取消校車,會對誰有影響?有多大影響?這個負面影響可以被接受嗎? 在之中的過程,太多答案需要資訊、數據佐證,不需要別人開口,我也想馬上打開電腦找答案,找到那些一片片的知識,拼成那個解決問題的答案。
那個當下,我才明白「為什麼要學習」,因為我需要那些「知識」、「資訊」,幫我解答啊!如果我腦中有更多的資訊,那我就可以在更短時間內,想出更完整豐富的解法;如果我學會一套分析的框架,那我就可以更有條理、更省時地找到資訊,花更多時間想些創新的做法;所以,「努力學習」對我而言,指的應該是「讓每天的自己都比前一天變得更有能力」吧。我難以形容,當下醍醐灌頂的興奮及快樂,那是第一次我開始想為自己的學習掌舵。
我說:「我失敗了」,老師說:「喔不,你學會了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學期的我,因為遠在台灣的朋友大力推薦而選了統計學的「時間序列」,然而,踏進教室的那刻,我才明白這是研究所的課啊,轉頭出門也不是,我硬著頭皮,開始了我的數學、經濟研究分析之旅。整門課的最終目的,是要我們學會用時間序列來研究某國家在某一時空中的GDP成長,跟哪些因素有關,根據該國家的時空背景,政治、國際貿易關係改變、社會運動等等,要看哪些要素對GDP有影響?影響多大?且不論用英文聽數學(級數、次方、統計分佈等等新詞彙)的難點,對大三的我來說,使用統計工具R,一上手就開始建模擬,真是一個頭兩個大,所幸整個學期的成績只以一份期末報告作結,主題是某國GDP成長因素的分析,我有一個學期摸索研究,加上題目有趣,我也很有興趣瞭解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交錯關係。
期末報告交出去的那天,我還很慶幸自己能完成這困難的任務,終於可以鬆口氣。不到兩天,老師寫信給我:「你的研究有誤,不到及格分,請下週來辦公室,討論重寫方向」,我嚇壞了,沒想到自己用功唸書,竟有被當的一天。跟老師聊完之後,一面撫慰我受傷的心靈,一面繼續改著我的R模型,當下十分挫折。改過模型,再交出去,兩週後,收到成績單,竟看到一個A浮在成績單上,我又跑去老師辦公室一趟,問老師是不是打錯了?老師說:「沒有人在意你過程中的失敗,只要你最後學會了,最後的成品是好的,這才是最重要的。」我現在還記憶猶新,那天我站在老師面前,久久不能自已。
那段話在我腦中振盪多年,每一次的挫敗,我都會想起那位老師說的「過程的失敗不重要,結果才是重要的」,催著自己快點忘記失敗的痛苦,拍拍膝蓋上的灰塵,再站起來。
人生的目的:做一個以自己為榮的「社會的一份子」
在那一年中,我總覺得每一位芬蘭老師,都在潛移默化地告訴我「學習是為了什麼?」、「人生是為了什麼?」
我私下問了芬蘭教育史的老師,他給我的答案是芬蘭先後被瑞典、俄羅斯殖民,獨立後深深感到人口稀少的弱勢(人少容易打不贏),面對強國圍繞,需要人人皆兵。換句話說,是需要每個人都很有力地在自己的社會分工崗位(工作)上,做出有益的貢獻。就像是接電話的秘書認真記錄、安排行程,工程師盡力開發更有效率的系統,教師更努力創造有趣有效的教材等,當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很努力的時候,國家就富強了,所以教育學院的宗旨,一直是如何讓每一位芬蘭人,都成為有益的公民,讓每個人都在自己有興趣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因為沒辦法知道每個學生想學什麼,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協助學生瞭解自己,啟發學生想學的動機,教會他們獨立思考的方式,協助學生看到學習的每個知識可以用在哪裡,這樣每個人都會是芬蘭的一塊瑰寶,所以教學是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找到自己如何順利地成為「社會的一份子」。芬蘭教育史的老師說完,還跟我笑一笑,似乎看出我還不懂。
當我上到地理系的「觀光與開發」課時,我終於明白了。
地理系老師第一堂課開宗明義地說,「觀光業其實可以富有社會意義。」
「觀光業帶來金流,金流改善當地經濟,有觀光經濟的偏鄉地區,人人可以在家附近找到工作,家長不再需要去外地工作,解決了隔代教養的問題。然而經濟的發展,往往忽略對當地人口結構、宗教文化、交通路線、環境保護的環環相扣,所以我們課程一開始,先鎖定一個地區,從人口男女比例、年齡比例開始研究,收集資料瞭解需要幫助的族群、受影響的族群,再從觀光景點的交通、人流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開始分析,了解未來觀光客開發後,最多能帶多少個人進來?開多少台車進來?帶進來的觀光客能轉換成多少的當地現金流,能保住多少家庭?」
當下的我,才恍然驚呼原來「商業」、「金融」如此有社會意義,商業帶來金流,金流帶來資源,資源帶來改變,只要賦予足夠全面的思考,這種有益的「改變」可以是永續的。我對商業的學習興趣,從那一刻被改變了,我腦中喊著「我要回台灣好好學商業、學金融」,因為那是一個可以帶來改變的根本,我知道「我想學更多,我想知道更多,我想有能力做更多,我想做個能養活自己跟家人的勞動者,我想做個以自己為榮的『社會一份子』」。
從那一刻起,我重建了我的價值觀,啟動了一個新的人生羅盤。
沒提到在去芬蘭以前,我父母頗擔心我。因為,我大一、大二除了打橋牌跟唸書,幾乎沒有做任何其他的事情。
一個財金系的學生,不研究股票分析、財務模型,一週兩天晚上從6點到10點在橋藝社打橋牌,還花無數個週末的大好光陰,打每週20小時(10小時/天 x 2天)的橋牌青年國手選拔。我大學前兩年,什麼別的活動也不做,就只參加橋藝社,任誰也不覺得這是一個商學生,更遑論我爸媽了。
完成一年的芬蘭課程後,我行囊裡背著自己的生活重心,開始親手繪製自己的生活藍圖。回到台大,我對財務模型、產業分析興趣大增,對自我強項的探索也開始如火如荼的展開,我又驚喜又慶幸地發覺身邊充滿各種機會和資源(鄭重地跟學校道歉,這些機會其實一直都在,只是我以前盲目地沒看見),有幸參加了Google的校園大使、到香港參加CFA亞洲證券分析競賽、到摩根士丹利、瑞士銀行UBS做投資銀行的實習,甚至硬擠出時間,到美國華盛頓DC實習,做了半年的房地產業務員,世界好大、好美、好有趣,在這些探索裡面,我更了解了自己,終於確定自己的步伐,決定加入整合「分析、創造、與人互動」的管理顧問行業。
很幸運地,BCG 波士頓顧問公司帶我進入這個行業,一走四年,帶我走過全球數個國家,多個不同產業的專案工作,引領我加入WEF世界經濟論壇的Global Shaper,為教育做出改變,也贊助我來到MIT繼續深造。來MIT唸書前,不少BCG的前輩鼓勵我,該為自己有興趣的「教育」領域,做出一些實質的改變了。我往回看,「教育」確實改變了我許多,即使我過去受傳統的教學方式長大,那短短的芬蘭時間,就足以成為人生最大的轉捩點了。
沒有芬蘭的思維衝擊,就沒有今天的我。帶著這樣的想法,在與MIT和哈佛教育學院的師生討論後,我開始著手規畫一套讓台灣學生感受思維轉變的體驗,跨海跟芬蘭大學、芬蘭高中溝通合作,一起設計出給台灣高中生的「芬蘭暑期學校」,希望能讓台灣的學弟妹們更早地進入自掌羅盤的狀態,帶著自己的思考前進,為自己的人生選擇(包括選組、選系、選校、選職涯)作出計畫和嘗試,為自己而努力,為自己找到一個快樂的「社會一份子」的角色。
是吧?畢竟,誰最終不是要成為「社會的一份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