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218日──科技與人類,雙贏還是零和

 

1.陳立恆科技與人類,雙贏還是零和聯合報 2014.02.24

2.周行一/科技無法解決科技帶來的問題  2017-12-08 23:58聯合報 周行一(政治大學校長)

3.大數據做不到的事  劉維公(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聯合報2015-05-01

4.科技、生命界線 可討論 聯合報邱淑媞/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2012.01.02

5.洪蘭/科技不該取代大腦   2017-11-10聯合報

6.王道還/我們不要一個被科學遊戲汙染的天空  聯合報2014.06.01 

7.新科技、舊倫理、永恆的生命難題  楊秀儀《超越顛峰與價值抉擇─生命科技倫理‧推薦序》

 

1.陳立恆科技與人類,雙贏還是零和聯合報 2014.02.24

二月的法蘭克福,春寒料峭。

早上的中央車站一如既往的繁忙,為了趕上每天Ambiente秀展入場,我總是準點從旅館中疾步而出,錯身融入那群雄壯匆促的通勤隊伍,好幾天下來,我很難不注意到,儘管德國位列歐盟內經濟復甦較好的國家,車站四周的遊民數量卻一年比一年多,或襤褸,或瑟縮,在人潮熙攘間平添一種莫名的寂寥蕭索。

這也是我對此次Ambiente秀展的整體觀感,看似熱鬧的背後,有著難以掩飾的冷清。

Ambiente身為生活工藝類產業的國際指標之一,卅年來,我幾乎沒有缺席過這場盛會,除了創業維艱的那幾年;此回還是第一次我被迫投宿在火車站附近,只因為展場周邊酒店近年漲幅驚人,同時餐飲物流樣樣坐地起價,如是參展成本暴增,連我們這樣稍具規模的文創品牌尚覺吃不消,難以想像普遍屬於微小企業、慘澹經營的同行們如何因應。

果不其然,在與其他參展商的交流中,常聽到的抱怨莫過於這兩年參展成本成為同行業者的沉重負荷,從巴黎、米蘭到賭城,各地的參展費用都直線上揚,但最令我們感到不可承受之重,並不是成本的增加,卻是市場的轉變。

我和同業們皆有同感,一方面,近來全球經濟依舊晦暗不明,除了新興國家的買家保持穩定,歐美日等主要市場則持續衰退;而另一方面,牽涉到一個更加深層的問題,即是大量的3C及自動化生產的商品排擠了工藝市場,他們的快速、便利、價格與規模經濟,重重扼擊了我們這些講究手感差異、無形價值與時間沉澱的傳統文創。

正巧在展場上,我遇見了多年舊識Tom,瑋緻活(Wedgwood)第八代中的活躍分子,雖然家族事業早已易手,他的血液裡依然流動著對於陶瓷產業的情鍾。與他的交談之間,我們不無感嘆,過去他祖輩們成功結合了科技與工藝,創造出大量的工作機會與值得代代相傳的藝術作品,也成就了一個產業乃至一個城市的百年榮景。時序兩世紀後,現在各個製造業所追求的,卻變成如何精簡人力與自動生產,連原本強調工藝精神的陶瓷產業,不少品牌也紛紛朝向齊整劃一、極簡製造的工業道路上發展,於是他們創造出來的不再是人力需求與傳世精品,取而代之的,則是被裁撤的勞動人口與扎堆的複製商品。

今昔相比,是否意昧著科技與人類的關係會從雙贏走向零和,吾人尚不敢斷言,然而無論如何,按照達爾文的適者生存,儘管我們再怎麼不情願,也必須與時俱進,搭上這班標榜科技的時代列車駛向未來。可是達爾文的理論也告訴我們,物種多樣性是維持自然界平衡永續的必要條件,同理可證,假若人類的生產消費都改成機器複製的量產型態,失去了手工操作帶來百花齊放的驚喜豐富,如此一來,人的價值何以依附?又該是一個多麼單調的世界?

更令人不安的是,假使這班時代列車帶我們駛向的未來,是在勞動線上日夜不懈的電腦與機器人,而街頭寒風中襤褸瑟縮的竟是失去工作的人類,那麼,這樣的未來又有什麼值得期待?

將近一百年前,甘地已經觀察到動搖人類社會的七大罪惡之一,即是「失去人性的科技」,誠然,科技的價值來自於人類的運用,但是否有一天它會反過來扼殺了人類的價值,或許是一個當我們一窩蜂湧上這班時代列車時,應該停下腳步、細細思量的大哉之問。(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理事長)     §§ 

 回頁首

2.周行一/科技無法解決科技帶來的問題  2017-12-08 23:58聯合報 周行一(政治大學校長)

CNN最近一個影片紀錄因地球暖化北極冰層融化速度加快的現象,格陵蘭島被冰層覆蓋的地方竟出現一個湖,湖面逐漸擴大中;島上表面冰溶解後的水往下侵蝕,滲透到底端後,讓底層海水中的冰加快融解,這是既美麗又駭人的現象。

全世界已有許多人參加北極觀光行程,冰層溶解,讓愈來愈多人可親近北極觀賞奇景,但融冰產生的水卻將帶給人類難以想像災難。人類一直都是這樣,我們在自然環境中獲益,卻也不知不覺破壞它,難怪影片最後說,人類已是自然界的一股力量,只是,是負面力量。

科技因人類的慾望而產生,新發明都是為了讓生產力增加,生活更好,當人類吃到了科技的甜頭後,就由儉入奢,再也無法回頭。前一陣子台灣大停電,停電帶來的不方便讓大家驚覺再也無法回到缺電時代,因此解決方案是發更多的電。

降低生活水準,減少發電量絕不可能是政治正確選項,當發電增加惡化空氣汙染後,解決方案是蓋更多的天然氣電廠,減少燃煤電廠,或者是想辦法用替代能源,例如風力及太陽能發電,雖然新能源可能產生新的環境影響,但是還不知道會有多負面,發生後再尋求解方。

人類一直是生活在這種矛盾的正向與惡性循環中,一開始享受科技的益處,從而更努力地發明新科技,等到科技帶來壞處時,就想辦法以新科技解決問題,新科技解決一些老問題,卻也產生新問題。當燃燒汽油的內燃機汽車取代馬車後,空氣汙染隨之而來。當電動車漸漸取代汽油汽車時,汙染減少了,最新科技的無人駕駛汽車又將產生失業等問題,接著可能是貧富差距更惡化,問題一直矛盾循環下去,伊于胡底。

政府為解決科技帶來的問題,經常提供誘因刺激新科技的產生,為了讓太陽能早點取代化石能源,政府補貼民眾裝設太陽能發電設備,也以補貼性的高價格向太陽能電廠購買電,這種經濟誘因迎合私慾;其實私慾一向是科技進步的基本原因,就算政府不提供誘因,私部門只要有利可圖就會產生新科技,我們現在無法離身的智慧型手機日新月異,唯一原因就是手機廠商受惠於換機潮。

人類必須認真思考:「因私慾產生的科技是否可能解決科技帶來之惡?」只有一個可能性,就是解決問題的科技剛好也迎合私慾,而且這個科技沒有產生新的壞處,徹底阻斷上述的矛盾循環;以歷史軌跡觀之,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人類為了私慾,會不斷發明新科技,過程中就會產生惡果,而這惡果也符合私慾,機車帶來的空汙就是很好的例子,機車廠商獲利,騎士受益於交通方便,但空汙日益嚴重。

在科技與私慾互相餵養的現實環境中,寄望以科技解決顯然不太可能,最終必須是「非」科技解決方案,從調整私慾的人文角度解決,如果一味地投入科技發展,現在面對的問題只會持續惡化,當冰山上層緩慢溶解時,底層正在崩潰,科技解決方案已有點遲了,必須趁還來得及時認真思考非科技面的解方!

  回頁首

3.大數據做不到的事  劉維公(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聯合報2015-05-01

近年來,大家喜談大數據做得到的事。媒體上處處可看到相關報導,歌頌此一新科技的豐功偉業,例如柯文哲利用大數據,靈活規劃選戰策略,一舉贏得台北市長選舉,或者透過大數據的掌握,大陸淘寶網在去年雙11購物狂歡節,創下一天成交五七一億人民幣新紀錄。這些事蹟讓人見識到大數據的威力。它正在改變世界。

從公部門到民間企業,越來越多單位或組織想跟上時代潮流,積極運用大數據改善其執行績效,進而提高競爭力。然而,當熱情擁抱此一新科技時,請不要忘了大數據沒做到的事。

以淘寶網為例。沒錯,它在購物狂歡節創造了許多瘋狂數據,包括交易高峰值達到每分鐘二八五萬筆、物流訂單高達二點七八五億張等。相信不少經營者會羨慕此一驚人數據,把馬雲所領導的阿里巴巴集團視為經營典範。

但大數據沒幫淘寶網解決的事情是,此一網路商城充斥著欺騙消費者的假貨。根據大陸官方報告,其所販售的商品只有卅七%是正品,其餘都是仿冒的山寨商品。針對此一問題,在美上市的阿里巴巴急於提出辯解,但其回答內容卻一點都不「大數據」。該公司說,因為每年銷售的商品高達十二億件,其負責審核工作的員工僅數千名,因此難以防止假貨層出不窮弊端。

本文的主旨並非在否定大數據對人類生活進步的貢獻,而是希望建立一個適當態度,去看待此一科技的推動。不少倡議大數據的專業人士,往往將其形容成具無所不能的魔法,大數據的分析師像是拿著水晶球的巫師。被金融時報評選為去年年度必讀商業書籍之一的「大數據:巨量資料掀起生活、工作和思考方式的全面革新」,即是這類代表性的著作。

本書的兩位作者麥爾荀伯格與庫基耶指出,全球巨量資料的累加規模持續擴大,且速度越來越快,如果將這些資料印成書、堆在美國國土上,將可以鋪成五十二層樓高;如果將其燒成CD分成五疊,可以一路疊到月球;如果以歷史傳說中世界最大的亞歷山大圖書館藏書規模來計算,現今的巨量資料總量可以興建三二座亞歷山大圖書館。

就是因為擁有此一龐大(而且還在增加中)的資料,我們越來越可以精準的預測人們各式各樣的行為。「大數據」對此一新科技非常有信心,因而在書中激進的主張,有了大數據,「你我都不用知道『為何如此』,只要知道『正是如此』就行了」。

此一「不用知道為何如此」的大數據意識形態,正是本文想要批判的地方。一個不問為什麼的大數據科技,只會想到如何滿足現代人無止盡的消費欲望,而將人們為何要消費的社會倫理議題丟在一邊;崇拜大數據的政客,只會越來越會選舉,而不懂得為何與如何執政。大數據的創新能力值得肯定,但不該盲目的追求。否則,它會變成是印度教中具有毀滅力量的失控神車(juggernaut)。

大數據沒辦法解決所有的事情。根據infochimps公司的研究報告,以大數據為基礎執行的專案計畫,其失敗率高達五十五%。想要進一步了解大數據做不到的事,建議可以讀一下科幻小說偉大作家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基地系列。書中的人文反思精神,是現今台灣社會迫切需要建立的。(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回頁首

 

4.科技、生命界線 可討論 聯合報邱淑媞/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2012.01.02

本局對昨日「聯合筆記」張耀懋先生的看法敬表尊重;醫界希望懷孕晚期可以告知超音波看到的胎兒性別,政府已討論中。

政府對生殖科技採取某些管制措施,乃因台灣長期有性別失衡問題,各界憂心忡忡。我國新生兒男女性別比在民國九十一至九十三年曾居全球第三、四高,政府大力介入後,今年降到第十名。

性別失衡是「性別偏好」與「醫療科技」兩相結合的結果。政府已經加強查察違法的性別檢測與墮胎;另為避免人工生殖選擇男性胚胎植入,已依人工生殖專家與優生保健委員會建議,要求除有醫學理由外,不可將植入前胚胎的性別告知民眾。

管制告知是防制墮胎的重要一環。「知道性別」是決定墮胎的必要過程;當事人若不知道性別,無從因其不合期望而要求墮胎。因此,韓國、印度、中國大陸有嚴格禁令,且最近歐盟兩性平等委員會也決議將禁止歐洲醫師向準父母告知嬰兒性別。

很多在美國產檢的人,曾有詢問寶寶性別、卻被醫師拒絕透露的經驗,除了墮胎疑慮,也擔心若寶寶性別不符期望,會造成父母難過,甚至寶寶還未出世就不受父母歡迎。性別檢測未必準確,也可能造成錯誤判斷與期待。

政府施政以社會利益與民意為依歸。對懷孕晚期的性別告知,墮胎疑慮較低,有討論空間。科技與生命界線拿捏,值得聆聽更多意見!  回頁首

  

5.洪蘭/科技不該取代大腦   2017-11-10聯合報

我搭同事便車去參加一個紀念晚會,我看他一上車就伸手去打開導航系統,便很驚訝地問他:你在這學校教了十年書,難道還需要導航才找得到學校嗎?他說:科技就是要給人用的,開導航,不必用大腦,可以節省大腦能源。我馬上想到蘇格拉底的那句話:字母使人的心智怠惰,字母發明後,人便不再記東西了,轉靠書寫來幫助記憶。

科技固然好,但它的目的應該不是取代大腦,而是節省時間和體力來提昇人類的精神文明,使人類未來更好。

人的大腦是用進廢退的,英國有一個很好實驗,讓我們看到動腦和不動腦的差別:這個實驗是用核磁共振去掃瞄倫敦的計程車司機和公共汽車司機的大腦。他們雖然都是開了四十五年的司機,但是一個要依客人的指示,動腦找出要去的方位和地點,而另一個只能按照公車既定的路線駕駛,不可以任意改變。倫敦街道是很不規則的,非大量動腦不可,因為它原是泰晤士河旁的小村莊,因需求而逐漸擴大,因此街道沒有經過規劃,很像諸葛亮的八陣圖,路不熟的人進去會出不來的。這兩者在管記憶的海馬迴後端差了很多,計程車司機是顯著的大。

我告訴他這個實驗,問他:你不怕以後大腦的神經迴路會退化掉嗎?他說不怕,「我用這空間去學新的東西」。

這是個錯誤觀念,長期記憶是無限大的,大腦並不會記憶的空間滿了,存不下了,而不能學新的東西。柯南道爾在寫《福爾摩斯》時,講了一句錯誤的話,誤導了很多讀者。在書中,福爾摩斯跟華生說,他要馬上把華生剛剛告訴他的天文知識忘掉,以免占據大腦有用的空間。我們到現在還不曾看過哪一個人因記太多而學不進去,只看到學的越多,學習越容易。倒是什麼都依靠機器,有一天沒有機器時,便不會生活了,因為依賴別人最大的問題是受制於人。

曾有朋友在美國頂下一個餐廳,邀我入股。我父親說不可以,凡事要操之在己,你不會廚藝,便不可以入股,果然,他的大師傅在客人滿座時,提出加薪入股的要求,他不答應,大師傅便把圍裙一脫,揚長而去。他受此刺激後,自己去拜師學藝,隨時西裝一脫,圍裙一穿,下去掌廚。他現在很成功,在美國有連鎖店了。

人無法什麼都會,但是跟生活有關或跟自己本行有關的,要盡量會,台灣最近一次大停電,銀行不能存錢、售貨員不能結帳,萬事停擺,這兩件事手動也可以的。

回程時,朋友因喝了一點酒,就由我來開車。他一上車,故態復萌,又要替我設導航。我說不必,難道我不認得回家的路嗎?他不好意思地說,他其實回家也用導航,他已經習慣了依賴導航,如果沒有它,他的確不會回家了。

唉!有朝一日機器人控制了人,不是它們太厲害,而是人太懶惰,自己把主控權交出去了。(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回頁首

  

6.王道還/我們不要一個被科學遊戲汙染的天空  聯合報2014.06.01 

一九六九年夏天,美國登月成功。不過,那一年秋天,美國推出的一個新的電視影集,卻像是在唱反調,提醒大家,地球上還有更重要、更迫切的人生問題有待解決:死亡。

話說一位已步入老年的千萬富翁,在一次輸血之後,發現身體出現了青春生機。他設法找到捐血人一位賽車選手。進一步的檢驗證實此人天賦異稟,血液有強大的免疫力,能使人長生不老。無奈他不肯就範,當老人的青春之泉。於是老人雇用了傭兵出身的人,獵捕這位年輕人。每一集都是年輕人逃過一次獵捕的過程。

其實這樣的情節並沒有原創性。大家熟悉的福爾摩斯探案中就有類似的故事。主角是一位六十一歲的生理學教授,正準備再婚,對象是解剖學教授的女兒,年齡與自己的女兒相當。可是家人察覺最近他像是變了一個人,例如他會在午夜爬行地面、攀上牆頭,寵愛的狼狗也認不得、會攻擊他,以及性情乖戾、行動鬼祟。

最後福爾摩斯揭露了真相。原來這位教授購買了「回春」藥,每九天就要注射一次。他因而變得精力充沛、神智異常清明。令家人不安的詭異行為則是副作用:回春藥是以猴子的血清配製的。

流行文化的想像力似乎有先見之明。最近美國東西岸的研究團隊,都以實驗證明年輕血液具有回春功效。看來不老仙丹果真在年輕人的血液裡。

研究人員利用的是生理學家在一個半世紀前開發出的「駢體動物實驗」技術。就是以人工製造連體動物:將兩隻老鼠以手術連結在一起,使牠們的血管通聯,每隻老鼠的血液都在兩隻老鼠的體內循環。哈佛大學的團隊證明,要是連結年輕小鼠與老年小鼠,老年鼠腦子裡的血管會增生、血流增多,神經幹細胞增加,嗅覺敏銳程度也提升。另一組實驗則顯示,老年鼠的肌肉會變得青春、有活力。此外,研究人員在年輕小鼠的血液中分析出一種生長分化因子,直接注射到老年鼠血管中也有同樣效果。那種分子在血液中的濃度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已知的功能是調控幹細胞。哈佛大學已經提出專利申請。

史丹福大學的團隊則以同樣的駢體實驗證明:老年小鼠的大腦在分子、結構、功能、認知各層面都發生了明顯變化,不妨說是恢復青春。更棒的是,為老年鼠注射年輕鼠的血漿,也有同樣效果。他們已成立一家公司,針對失智症患者,開發「青春血漿療法」。

不過,流行文化的先見之明並非到此為止。福爾摩斯在九十年前的沈思,現在讀來更為尖銳:人想超越自然,必有墮落之患。要是受物欲、色欲、俗世束縛的人都得了永生,豈不成了「最不適者」生存了?世界不就成了藏汙納垢之所?

福爾摩斯認為人生有「更高的召喚」,提示理想、展現願景。以中國古人的話來說,便是追求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是也。然而,言行之不朽須有人傳唱。當年亞歷山大在東征途中,路過特洛伊,率領文學侍從祭拜阿基里斯的墓。亞歷山大的祭文是:

年輕人,你太幸福了,能有荷馬吟詠你的武勇!

難怪有那麼多老頭,打永生的主意。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於中研院史語所)

標題出自羅大佑「未來的主人翁」(一九八三)。 回頁首

 

7.新科技、舊倫理、永恆的生命難題  楊秀儀《超越顛峰與價值抉擇─生命科技倫理‧推薦序》

陽明大學公衛所法政組副教授 美國史丹佛大學法學博士

1995年,我在美國攻讀法學博士,學校對於博士生有一個特別的優惠,就是博士生可以在圖書館中有一個專屬的閱讀方塊,這是一個加了書架與檯燈的閱讀空間,具有半隱密性,層板上會貼著你的姓名,你可以將借來的書與自己的筆記大方地擺在座位上,不用擔心館員會收走,更有人在挑燈苦讀的歲月中,把家人的照片貼滿了案頭,布置出個人化的空間。一日,我在我的閱讀方塊中發現一張傳單:「徵求卵子!韓籍不孕夫婦誠徵亞裔女性,大學畢業,年齡18-30歲、身高165以下、體重55公斤以下,將致贈營養費500美金。」

500美金!

當時我領政府的公費獎學金一個月的生活費是800美金。500美金是個誘人的數字,足以讓我考慮再三,夾著這份傳單走進了「醫療、倫理、與法律」的課堂。教授不知怎地看到了我的傳單,她問:「這份傳單會出現在黑人的公廁中嗎?」

大家紛紛微笑搖頭,「不可能嘛!要做人工生殖的夫婦當然是要名校高材生的卵子啊!所以他們才到博士生專屬的閱讀方塊去放傳單啊!怎麼會想要到黑人公廁去徵求卵子呢?」

「你們錯了。其實黑人公廁中常常有徵求卵子的佈告,只不過價格不是500美金,而是50美金而已!」

在大家還來不及消化教授的資訊之前,教授接下來說:「胚胎幹細胞研究需要大量的胚胎,而這些胚胎則需要女性的卵子來藉以形成。取卵的過程相當痛苦,不亞於生產的過程,若沒有經濟的誘因,很難找到志願捐卵之人。」哦,原來如此。

「所以黑人婦女50美金的卵是用來做胚胎幹細胞研究以發展新藥的,而名校博士生500美金的卵則是用來生殖出一個人的。」

教授更犀利地進攻,「黑人的生殖細胞只是用來作藥,而你們的生殖細胞卻是用來作人。因為你們和黑人社會經濟地位的不平等,也連帶地影響到你們身上生殖細胞有不同的用途,這是一個公義的社會嗎?每個人不可避免地,都會有一些先天的不平等或後天的不平等,但我們要容許這個社會甚至在生殖細胞的層次也存在不平等嗎?」

我聽得瞠目結舌,無言以對。我從來沒有這樣想過!關於人工生殖,關於胚胎幹細胞研究,我真的沒有想過在贊成或反對的立場中,原來還有這個論點。我沒有想過原來課堂上的「公平」、「正義」、「人性尊嚴」,並不只是空洞的口號而已,更是具體的價值實踐與倫理選擇。我沒有想過,科技帶來的未必就是進步,沒有反省過的科技更可能深化既有的偏見,延續弱勢者的苦難。

像我這樣沒有想過的人在台灣占了大部分,我們熱情的擁抱科技,視科技所帶來的「進步」為最終極價值。核能科技的進步帶給我們更便宜的能源、化工科技的進步帶給我們更舒適的生活、資訊科技的進步改寫了我們溝通的方式,而生物科技的進步呢?更是一切煩惱的解答!生命可以在試管中製造、父母可以訂作完美寶寶、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人甚至可能長生不老!

但我們沒有想過的是:便宜的能源卻帶來環境與生態的汙染;方便的塑膠製品每天形成數以噸計的垃圾山;網路使人更封閉、更耽溺;追求完美與健康卻暴露了我們的貪婪與驕傲。我們在倫理上的冷感與無知使得科技成為一個「風險」甚至「危險」,我們一步步地掉進科技的網羅,自掘墳墓而不自知。

科技倫理並不是反科技,而是希望藉著倫理的深思熟慮,對無所不在的科技進行反省與反思。反省的對象並非科技,而是使用科技的「人」。因此,科技倫理雖然是因運尖端新科技而生,但問的卻是古老的舊問題:人是什麼?生命是什麼?幸福是什麼?人的責任何在?人生的意義為何?而這也是生命倫理關懷的問題,因此科技倫理和生命倫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藉著回答與思索這些問題,我們希望我們能夠有足夠的智慧來善用科技,增進人類幸福。

由台北市立麗山高中徐茂瑋老師所主編的這本《超越顛峰與價值抉擇──生命與科技倫理》,是一個令人感動及感佩的浩大工程。全書由一群深刻關懷生命教育的高中老師編寫而成。這群可愛又認真的老師自願以課餘時間,犧牲家庭生活,投入生命教育的學習,接受了嚴謹的哲學、倫理學、生死學,以及相關課程訓練後,融會貫通高深的學術用語,轉化成可親可近的高中生命教育教材。內容廣泛地含括了當前生命與科技倫理的重大課題,以流暢的文字、紮實的內容、具啟發性的案例,以及周延的課後閱讀帶領讀者進入科技倫理的領域。三月初,當茂瑋老師交給我初印本時,我漏夜將其讀完,讀得津津有味,遂自告奮勇要為序推薦之。後來,70歲的婆婆問我,最近有什麼好書可以推薦,我馬上把手邊的初印本給婆婆觀看。「科技」、「倫理」、好像都是很深奧的學問,好像都是專家才能評論與討論的課題,才不是呢!看完這本書後,你會發現,從小孩到老人,大家都可以對科技進行倫理思考,只要有一本好的導引書。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