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0205日──學測後該想的事1

學測已考完,春節也過了,該思考下一步怎麼走?

 

1.中時專欄:林建甫》學測後該想的事   中國時報   2017/1/28

2.周行一/不要以分數決定你的未來    聯合報   2015-07-26

3.親子天下》王浩威:進好學校未必是成功保證   中時樂活  2012-11-30

4.林品樺:18歲剛考完學測的你,還剩下什麼?   「獨立評論@天下」2017/01/25

5.大考之後/這就是考試!這就是人生!  聯合報非非(嘉義市)2014.03.09

6.我見我思-學測變學挫  莊佩璋 中國時報 2010-02-25

7.王文華/沒有人是「人生勝利組」     聯合報2014.10.11

8.生命長河 不該困在一次失敗中   記者林秀姿、徐子晴╱台北報導

 

1060205日──學測後該想的事─家長篇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60205-f.htm

 

延伸閱讀

105630日──及早找到你的北極星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50630.htm  

1050523日──人的身價vs.人生價值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50523.htm

105年4月18日──尋找自心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50418.htm

103年11月10日──享受知識,而不是勉強吞嚥知識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31110.htm

102年03月04日補充閱讀──我 (的人生)要往那兒去?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20304.htm

103年09月15日──價值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30915.htm  

102年9月30日──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20930.html

 

1.中時專欄:林建甫》學測後該想的事   中國時報   2017/1/28

大學學測21日舉行第2天考試,不少考生則在走廊上等待鈴響進入考場時,猶如柵欄內等待展趐高飛的鴻鵠(右圖)。(姚志平攝)

今年的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學測),全台報考只有128760人,創16年新低。但爭取心目中的理想大學科系,僧多粥少總是不容易。今年過年早,要等到216日才寄發成績單,之後才是繁星推薦招生及個人申請入學。這一切都忙完,放榜都近5月了。如果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7月還要參加指定科目考試的選才。對考生來講,除非及早確定,不然過程都是很煎熬。但過了7月,屆時不管上了什麼系,都是大學的新鮮人。

很多考生收到成績單後,就煩惱選校或選系。其實不管讀什麼,最重要的是興趣,因為興趣是最重要的動力來源。雖然高中生可能還不清楚自己的性向,也感覺大家都差不多,但老天「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稟賦都是不一樣。有些人數理好,有些人語文好,另外有人對自然或社會的議題敏感。如何判斷?這可以跟個人的直覺有關係?直覺是不思弗得,讓個人有最快的反應。直覺強,那個部分就是興趣。努力前行,就容易事半功倍。

如果進大學前還是無法判斷興趣所在,也不用急著確定。現在專家的看法,大學基本上還是基礎教育,要學到真正的專業,恐怕都要到研究所。所以大學也還有很多摸索的機會。而且現在大部分的系所,必修或必選都已經大幅減少,大學也開了很多不同領域的通識課程。學生都可以有機會去選想修習的科目,幫助自己成長。我一般給大一生的忠告是讀大學最重要是要認真,不要混,不要入寶山而空手返。

其實大學的英文University,就是要去學習宇宙知識(Universal Knowledge)而不是雕蟲小技的地方。

換句話說,大學生活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某一個框框當中,應該是廣泛的學習,讓自己未來的人生更加豐富。

現在的社會不論是解決實際問題或創業,最需要的是跨領域的人才,就是要廣泛的學習。跨領域的雙專業就是P形人才,因為P的兩隻腳就代表不同的專業。另一種跨領域的講法是T型人才,因為T就是又有深入的專業知識,也有廣博的各方知識。

廣泛的學習也可以激發豐富的想像能力及培養敏銳的洞察能力,這兩者是高級人才必需的技能。想像力有利於接受大量的資訊與知識;想像力進一步又可以開拓思維方法及觀察的視野。因此想像力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帶動創造性和創新能力。

當有了廣泛的知識,經由比較,洞察能力就可以孕育而生。洞察就是看到別人所不能見的並且找到對的方向,以解決問題。社會上新的問題及解決之道都不見得在教科書上、在學校可以學到。反而是要培養基本功,遇到問題有洞察力來破解。這也是創新的前提,不能發現問題,創新無從著墨。

另外,不管如何,進入大學就是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而需深入地把問題想清楚,形成自己的觀點。現在是資訊氾濫的時代,無止盡的訊息排山倒海而來,要在龐大資訊中判斷邏輯與真偽,獨立思考就相當重要。

甚者,創新思維也是一種面對困難獨立思考,突破舊有巢臼的能力。

最後,為了就業,我會建議各科系的學生,都應該學習程式語言及程式設計。因為軟體對世界的影響愈來愈大,幾乎任何事物都離不開軟體。過去要與外國人溝通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英語,而今日的社會,互聯網、物聯網除了硬體設備,都需要軟體來溝通;而生產製造、財務金融、購買消費、辦公文書、社群通訊都由軟體來協助,懂程式語言及程式設計在職場可以拔得先籌。學好這些,除了做好掌握數位生活的先機,還可以培養解決問題、創造、勇於嘗試錯誤等能力,一舉數得。

20年前也許HTML學得很好就不錯,但現在xmljava都已經很普遍。大一該學什麼程式語言?有人列了一堆,從CPythonJavaVisual BasicRuby等,不一而足。我則建議以C為主,畢竟C語言邏輯與資料處理方式最接近機器碼,但是難度又不會太高,也比我們以前學的Fortran容易多了。

但不管學什麼,其實就是學邏輯,學除錯能力。而有了紮實的基礎,未來學任何新的程式語言,很快就能上手。

對於天生不喜歡與機器打交道的人,也不用氣餒。多讀一點人文的東西,有更強烈的人文素養,養成人文思想是另外的一條路。估計到2046年,人工智慧就勝過人類智慧,屆時機器就可以完全用人類的語言來溝通。我未來的文章會說分明。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

 

2.周行一/不要以分數決定你的未來    聯合報   2015-07-26

每年這個時節,面臨升學的學生與家長們最常碰到的尷尬場面,就是被親戚朋友詢問:「上哪個學校」或「念哪個系」?

在台灣,這個問題的答案由考試分數所決定,不論我們怎麼答,別人馬上知道考試分數的高低,也立即直覺地推測這個學生是否優秀,「好」與「壞」學校的分野根深柢固,「熱門」與「冷門」科系的印象幾乎從不改變,上「好」學校及「好」科系的學生是優秀的,否則就是差的學生。因此,父母是否會因這個問題而感到驕傲與欣慰,或者會不樂於回答這個問題,完全視小孩的分數決定,這個心態也決定了父母及學生填選志願的規則,媒體迎合這種需求,提供落點資訊給大家,作為能進「好」學校及「好」系的填選策略參考。

從小為分數念書,可千萬不要因分數念大學。按分數填志願,顯然是最省事的,卻可能讓你煩惱一生,在思考志願填寫策略前,應認真想想自己的興趣;進大學後要轉系是頗困難的,你可能被迫念四年不喜歡的系。

有許多人高中以前沒想過這個問題,只想考試爭取高分,現在是誠實問自己將來想做什麼的時刻了,應該努力了解各種領域的學習內涵,多問問別人的學習經驗,問自己是否會因學習這個領域而興奮,可以嘗試以消去法依序排除絕對沒有興趣的領域,再決定中意的領域。

每一個系都有各種次領域,例如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就有投資管理、公司財務管理、金融機構管理等次領域,而每一個系都有比較擅長的次領域,沒有一個學校有無盡資源,能夠把各種師資都聘齊,學生應該研究每個系的師資與特長,找到適合自己志趣的系。

在台灣,學生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準備考試,考完後按分數填志願,但在美國家長與學生會花很多時間選擇與申請學校,他們知道不同學校間,相同的系所傳授的內涵是不一樣的,因此不會僅以學校為選擇標的。

現代世界所需的人才非常多樣化,各種專長的人在同一個機構中合作,才能創造出好的結果,例如商品設計就需要藝術、心理、工程,甚至文史等領域的人參與。除了自己的專長領域外,還要有整合不同人才一起工作的能力,所以興趣很重要,不僅包含對某個專長的興趣,還包括對自己個性的了解,才能順性發揮天賦。通常人比較擅長自己喜歡的事,愈做愈有勁,做得愈好之後,就比較容易贏得別人的敬重,而能整合大家去做更大的事。

也許更重要的是,你打算以什麼心態念大學。台灣高中生普遍有「由你玩四年的心態」,有的高中教師甚至以只要考上好大學以後就輕鬆了的說法,激勵高中生努力準備考試。但是大學是學習獨立生活能力的地方,照道理努力程度應高於在高中才對,否則就會蹉跎四年,變成將來「書到用時方恨少」。因此進大學的第一天就要有積極的讀書態度,如果第一年能打好基礎,以後的學習就水到渠成了,但是如果以為輕鬆就能過關,雖然最後還是畢業了,卻可能競爭力不足,限制了事業的發展。大學是人生關鍵時期,念什麼?如何念?絕對是進大學前應盡全力思考準備的,家長與學生應花最多時間思考,而非僅專注於填寫志願的策略。(作者為政治大學校長)     §§               回頁首

 

3.親子天下》王浩威:進好學校未必是成功保證   中時樂活  2012-11-30

不分中外的父母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假設:孩子進入好的學校,就是未來成功的保證。然而,兩個問題來了:為什麼進入這些學校就是成功的保證?還有,結果真的如此?

每年過完新曆年,許多父母就開始緊張了:要找哪些管道,有哪些動得了的人脈,可以將小孩送進好學校。過去是小學和國中,父母們必須早早設籍到好學區,甚至買屋(小套房即可),找有力人士關說等。現在十二年國教就要實施,父母在籌劃時,連高中都要考量進來。

同樣情形也出現在美國。許多上流社會或重視教育的父母,趨之若鶩的將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不惜任何代價,造成私校學費上漲。二一一年六月,許多報章雜誌都刊載一則消息,紐約布朗區Riverdale 這所私立中學將每年學費提高至四萬零五十美元。這是美國私中學費首次破四萬,消息轟動一時。相對來說,五年前,這學校「才」收三萬美元而已。同一時期,《紐約時報》也報導,在紐約市,精英級的家教費用是每小時八百美元。

這樣的指標性新聞指出美國私立中小學供不應求的現象,甚至最貴的大學都比不上。同一年普林斯頓大學年學費是三萬七千美元,哈佛是三萬五千美元。

這一切現象反映了什麼?不分中外的父母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假設:孩子進入好的學校,就是未來成功的保證。然而,兩個問題來了:為什麼進入這些學校就是成功的保證?還有,結果真的如此?

父母們認為,進入這些昂貴的精英學校之所以代表未來的成功,是指他們的小孩將可以獲得好成績進而擁有好的學歷;其次,是指他們的未來將擁有好的人脈關係,有助於未來發展。最近新北市某一私立雙語學校,大力宣傳他們今年終於出現的第一屆畢業生,有多少比例是申請到美國長春藤大學和其他百名大學,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然而,許多調查卻不斷打破了這樣的迷思。

在七年代,曾有一個調查追蹤所有哈佛醫學系畢業生的成就。研究發現歷屆成績傑出的學生,也就是每屆前五名,幾乎都是一般城市醫院的主任或開業醫師。後來成為美國醫學界重要人物的,跟他在醫學院表現最有關係的因素,反而不是成績,而是在校時社會參與或社團活躍的程度。

同樣的,今年美國出版的一本書《孩子是如何成功的?》作者塔夫(Paul Tough)也提出不同的看法。他拿KIPP這所隨機抽樣入學的公立學校,和前述的 Riverdale 中學做比較。後者這所名校學生的父母多為白人,且兩人皆大學畢業之專業人士,皆富裕家庭;而KIPP則相反。然而,私校畢業生多是平凡的像樣表現,少有傑出人物;但KIPP的學生雖然成就不一,卻出了不少風雲人物。

為什麼會這樣呢?

塔夫指出許多可能性,其中一點也許是父母可以深思的:這些知道永遠有安全網保護他們的私校學生,他們發現拿好成績和與老師相處是容易多了,於是停留在學校而不往前。他們也因此不會去學那些在社會裡可以幫助成功的技能。

想想我們大學裡那些不斷延畢、不斷修碩博士的學生,不也是這樣嗎?太認真的父母,也許該小心自己的努力是傷害了小孩的未來。(本文作者為精神科醫師、作家) §§                 回頁首

 

4.林品樺:18歲剛考完學測的你,還剩下什麼?   「獨立評論@天下」2017/01/25

所有的大一生都正在經歷大學的第一個寒假,學測距離我,剛過了整整一年。

建築系的生活是非常繁忙的,半年下來其實回家的機會不多,當然也不曾返回母校。於是寒假期間終於抽空到高中去看看學弟們,這是緊接著學測後的假期,一方面想關心他們的狀態,一方面想知道他們對未來的打算。

 一個學弟迎頭就問我:「學長,你後悔嗎?」

 我先是錯愕了一剎,然後搖搖頭告訴他我沒有後悔。

自己思考了一下,就意會到學弟之所以這樣問是再合理不過的了。「醫學研習社」是台中一中醫學生榜單產出最高的社團,以我這一屆為例,十數個幹部有超過一半將在未來社會中擔任醫師的角色。似乎一進到這個社團,就拿到醫學院的註冊單了。我出身「名門」卻學設計,其實讓很多人不解。

我還記得國小的時候老師喜歡要我們寫我的志願,那個時候大家的志願歧異度還很大,有些人要當老師,有些人要當作家。然後到了高中的時候補習班就堂而皇之地開起醫科班了,重考班也往往以醫學院為主要方向。就好像,一旦不幸生而聰慧,擅長念書、成績好,就註定得往醫學界發展。

我知道有些學生很會讀書的同時也很喜歡設計,但多數沒能選擇。因為學設計的人,有很多是賺不了大錢的。所以師長要他們努力衝進醫學院,握住穩定的飯碗,趁早忘掉興趣。而也不只是醫學院,同樣的「金飯碗」還有公職、警察、軍校。

永遠用金錢或社會地位來衡量成功與否,就是短視近利。我們的大社會不在乎服裝設計,但當Michelle Obama穿起Jason Wu的時候我們就說他是台灣之光;我們的大社會不支持棒球,經典賽贏了之後球場就爆滿,大家搶著買球衣、當一日球迷。就是這樣的短視近利,所以我們要小孩子忘掉夢想,也不在乎他們的心理健康,國小開始就把他們丟進安親班。學測結束後,三五親戚也是問考得怎麼樣?沒人願意關心他喜歡什麼,開不開心。這是一整個人類社會的沉淪。

我始終相信每個領域都值得努力,也很不希望任何人因為一句「這是為你好」、「做那個沒前途」,就在18歲那年斷送了一個「被嘲笑的夢想」。

18歲的學生在考完學測後有可能什麼都不剩,也可能還有很多。請勇敢的(同時努力的)做自己喜歡的事吧!不要用金錢或社會地位來侷限自己未來的路。

(作者為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學生、圖文作家)  §§                    回頁首

 

5.大考之後/這就是考試!這就是人生!  聯合報非非(嘉義市)2014.03.09

大學學測剛考完,難免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一位朋友說起自己的兒子,平日最拿手的科目竟然考差了,之前的努力一下子化為烏有。真是孩子辛苦,媽媽受苦!我很感同身受,因去年參加大學學測的兒子也是如此,兩科最強項的都沒考好,本來勝券在握的科系上不了,失望落空的氛圍久久不散。

昨天我和兒子談起這件事,他倒釋然了,他說起他在台大新鮮人宿舍的一個場景。室友們話起學測,起頭的A說,他差一級就全滿,考差的是自然科,打死都沒人相信他會考這樣,他是某國立明星高中科學實驗班的學生,平時考自然科「易如反掌」:B是某明星高中語文資優班的高材生,英語如母語,多益測驗九百多分,他說看到學測的英文成績時淚崩,儘管他最後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推甄到他的第一志願,但學測英文的挫敗,一直是他心中的痛,他甚至想考指考來證明他很強。

一直緘默不語的C,在大家各自表述之後,才哈哈大笑說:「我學測成績超難看的,不到65級,但我努力拚指考,現在我是學弟妹的勵志教材,我還回學校去演講呢!」

這就是考試!這就是人生!考試可以測驗實力,但也有很多出乎意料的,意外來時,只能理智、勇敢的面對吧!     §§       回頁首

 

6.我見我思-學測變學挫  莊佩璋 中國時報 2010-02-25  

學測成績昨天寄發,不管結果如何,我只想給孩子一個擁抱,說一聲:「你很棒!」

我的求學之路非常坎坷。前鎮高中讀了四年,大學聯考考了四次,靠當三年大頭兵時自修,退伍後才首次上榜,意外考進台大歷史系。

所以,我不相信有「一試定終身」這回事。我認為,人生很長,掉隊再遠,都有趕上的機會;真想讀大學,也可一試再試。而且,廿幾年的新聞生涯,也讓我發現不只有進大學才叫「學習」,真正厲害的人是在學校之外學習的。

例如,台灣的報老闆中,旺旺中時集團總裁蔡衍明讀板橋中學時被退學;現在,他說:「幸好當時被退學,才能專心做生意,否則也做不了這麼大的事業。」而該媒體集團也在他經營下,轉虧為盈。

自由時報創辦人林榮三,初中畢業後沒升學,在自家的米行扛米做生意;後來經營聯邦建設,搞房地產而成鉅富。跨足報業,照樣成功。

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則只有小學畢業,帶著一塊錢到香港,白手起家,不但能經營成衣,搞媒體依舊有聲有色。

這三位具霸才、有霸氣的報老闆,都沒上過大學,旗下卻有無數台、清、交,一堆博、碩士為他們效力。

媒體,是「知識經濟」的代表,他們能在這行各霸一方,可見學歷絕非成功之門的鑰匙,能力才是關鍵。

或許有人會說「時代不同了」。但,不管時代怎麼變,成功者的特質永遠不會變。

四十年前,當時的大人教訓我們說:「以後不可能再出現王永慶了。時代已不同,不讀大學就沒前途!」

可是,現在雄踞台灣富豪排行榜的,卻是郭台銘與蔡衍明。誰敢保證,現在學測受挫的孩子不是四十年後的郭台銘、蔡衍明?

再看近年來最轟動的國片《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是遠東工專電機系,學歷與電影事業八竿子打不著,他還不是照樣成功!

別誤信「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這句話。其實,一出生大家就站在同一個起跑點,誰也沒落後;人生是漫長的馬拉松,基測、學測都沒決定輸贏。一般人走出校園,甚至進入校園時,就已不再學習。而成功的人則是把人生當成一所大學,永遠學習。

人生路很長,學測,其實沒測出什麼!       §§             回頁首

 

7.王文華/沒有人是「人生勝利組」     聯合報2014.10.11

上個月台大生情殺事件後,大家都在討論「人生勝利組」出了什麼問題。一位讀者問我:「名校對你們究竟是福分?還是負擔?」

我想起當年的同學們。大家私下都會承認,能進名校,是因為會考試、會包裝履歷表、家裡有能力讓我們補習或參加課外活動,自己也努力。

這些,都不代表我們的EQ比別人高。

反而因為一路順遂,我們在某方面的EQ更差。

比如說比較不會面對失敗。因為在考卷上我們很少失敗。藉由補習班的模擬考,我們減少了答錯的機率。但考卷以外的人生沒有補習班,沒人「模擬」過怎麼面對分手。有人甚至認為:「我這麼優秀,你怎麼可以不愛我!」。

我們不能接受有人不愛我們,因為從小到大父母師長都愛我們!但我們忘了:父母師長愛我們,可能只是因為我們書讀得好。而我們的「優秀」,從頭到尾只侷限在分數、社團、比賽等名校甄選的標準。

我們,甚至整個社會,都把「高材生」當做是全方位的評估。但事實上,它只反映我們一小方面的特質。

除了面對失敗,我們比別人差的,也在團隊合作。

考高分,要顧好自己、打敗別人,畢竟只有一個「第一名」。但公司裡,需要團隊合作、互相幫襯,一起達到組織的目標。

進入社會後,很多「高材生」一旦發現不能當主角,無法為履歷表加分,就靈活地退出。把考試的心態,用在做事上。

我們比別人差的,還有冒險和創新。

大學前要得高分,得做考古題、揣摩出題者的心意,小心各種陷阱、反覆檢查。大學後要突出,得玩社團、當志工、參加比賽,出國作交換學生。任何階段成為「高材生」,都有一套SOP。

由於我們靠這套SOP一帆風順,進入社會後,比較不願意做有陷阱、沒有SOP的事,比如說創業或創新。所以我和同學們,大多去了美國名校,然後進國際大公司。當年我們揣摩出題者心意,現在會看老闆臉色。當年反覆做考古題,現在強調「一切照規定辦理」。

於是少年的「高材生」,中年後變成專業經理人,衣食無虞、家庭圓滿。有些人怡然自得,是happy ending。但有些人感到失落:當年我的「優秀」,最後僅只於此?為了尋找答案,我們參加鐵人三項或打禪七。找不到答案,可能就去找小三。

所以,把時間拉長,沒有「優秀」,只有「起伏」。這起伏過程中帶來的覺醒,是人生值得活的原因。

縱使只看某一階段,也沒有誰輸誰贏。你名利雙收,幫你打掃的阿姨默默無聞,誰贏呢?我常看到富豪憂鬱,很少聽到阿姨失眠。

又或許,人生根本沒有輸,或,贏。也不一定要避免輸、追求贏。「福分」總有「負擔」(樂透中獎),而「負擔」也有「福份」(吳晟「甜蜜的負荷」)。

人生太複雜,也太有趣,無法簡單分類、輕易評價。時間是莊家,大家都只能玩一輪。沒有人是「人生勝利組」,我們都有各自的光榮和屈辱。我們只能去定義、並追求自己的價值觀中的勝利,同時對別人的選擇,多一點寬容。

(作者是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  §§                   回頁首

 

8.生命長河 不該困在一次失敗中   記者林秀姿、徐子晴╱台北報導

分享

聯合報系舉辦的「為青年尋路論壇」,吸引許多聽眾到場聆聽,黃楷傑(前排右起)、童宣婷、林立麗、台大副教授葉丙成、聯合線上總經理李彥甫、台大學生朱一心、聯合報記者陳皓嬿、現場聽眾、主持人王文華、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執行長胡立台,熱情分享生活經驗。

年輕人不是沒有偉大夢想,而是不敢跨出第一步,害怕不可知的代價。聯合報系「願景工程—為青年尋路論壇」今年擴大巡迴舉辦十一場論壇,昨天首場在台大舉行,吸引數百位各地大學生與會,他們不只關心夢想,更關心如何面對挫敗。

 

玩樂 放大格局

甫獲得首屆全球教學創新大獎的台大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給年輕人面對未來的二字訣:「學、玩」,以及放大生命格局,人生有七、八十年,不該困在一次失敗中。

葉丙成說,過去老師都說把書讀好,就有未來,但時代已經改變,目前社會上有兩種工作的模式,一種是和別人比認真、一種是玩得開心,他認為後者才能成為青年成功的契機。

他說,學生要自主「學」,然後「玩」到世界第一,以及「放大格局」,每天只想「中午去哪裡吃飯,晚上去哪裡吃飯?」這樣格局不會大,要以台灣為格局,來思考自己的夢想。

 

落榜 未必不好

追尋夢想過程中,年輕人往往不敢跨出第一步,不確定自己的選擇會付出什麼代價。葉丙成說,恐懼是因為害怕失敗,但失敗又怎樣?他以前教過一個台大電機系學生,大四時決定改念財務工程,他父親很生氣,結果這個學生報考財務工程研究所落榜,延畢一年再考還是落榜。

葉丙成說,很多台大學生不知怎麼面對失敗,這學生最後去當兵,打趴到地上後,才知道地上很多花花草草可以學習,連跟路邊攤阿伯聊天也學得到訂價策略,研究所落榜變成最好的一件事,後來被挖角到上海電子商務公司。

 

恐懼 不需壓抑

獲得台大簡報大賽金獎的醫學系學生朱一心說,恐懼是人最真實的情緒,不需要壓抑,接受自己也會害怕。他說,參加簡報比賽前,在班上練習,當同學跟他說「加油」,心裡就知道自己表現很不好;但他決定面對自己的不足,開始修改簡報,最後得獎。

追尋夢想,勇敢踏出第一步後,有人擔心自己能力不足以成就夢想。聯合線上公司總經理李彥甫認為,能力的培養是漸進式,沒有人一開始具備所有能力。「跨界是一種嘗試、努力、變化。」李彥甫說,一開始不可能去做超乎能力太多的事情,當要做超出能力很多的事情時,一定會有工具、跨領域人才來協助。

 

圓夢 別忘助人

台大生傳系學生林立麗說,實踐夢想就是行動力,需要各種領域的人幫忙。她曾經擔任公視公民記者,採訪種植有機蔬果的小農,協助他們製作網頁行銷,也是跨界行動的方式。

論壇主持人、夢想學校創辦人王文華說,人生真正的選擇都是兩難,不像學校考試的選擇題那麼簡單,但也不必恐懼,因為不管何種選擇都要付出代價,只要選擇對社會友善、有助益,即使只有一點點幫助也很好。§§

 

葉丙成:好人才要會玩 玩到世界浪頭上    記者徐子晴╱台北報導

台大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台大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計畫執行長葉丙成說,台灣青年應重視自我能力而非學歷;更重要的是,要「會玩」,「玩到世界的浪頭上,才是好人才。」

葉丙成號稱是「台大最會玩」的老,曾引進各種「翻轉教室」的創新教學,率先將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MOOCs),變成多人競技線上遊戲,教導學生「從玩中學」。葉丙成表示,社會傳統觀念就是要大家把書讀好,要有好學歷,未來進入一流公司;但是,「這種觀念非常危險,因為世界已經改變了。」

他以芬蘭知名手機公司Nokia為例,指Nokia原本非常風光,創造大量產值,但未順利轉型、跟上潮流,如今被併購、品牌已經走入歷史;「樓起樓塌,都是三、五年的事情」。葉丙成說,學歷只能為你找到第一份工作,但之後的第二、第三份工作,卻不重視學歷,而是能力;很多在業界炙手可熱的人才,並非一流學歷,卻因為能力高超而受重用。

「台灣的大學只教出危機處理的高手。」葉丙成半開玩笑、半感嘆地說,台灣老師教越多知識,只是讓學生越會應付,最後導致老師用自己的生命,去浪費學生的生命。他說,這就是台灣教育最大的問題,大部分只教出沒品味、不會感激、沒自信、沒能力的學生,最後一籌莫展。

為避免走入死胡同,葉丙成給了一個直接的建議,就是「多學」。他以MOOCs線上課程為例,任何人皆可以在網路上學習不同領域的免費課程,像是連「作曲」、「搖滾歷史學」等課程都可以在家自學。他說,目前許多學生會抱怨學校的課程不靈活,但學習是自己的責任,可以利用新科技多元學習。

他說,現在許多年輕人可能每天都在想晚餐要吃什麼,但如果想要放大格局,應以「整個台灣為格局去思考問題。」        §§

 

李彥甫:跨界,看到精彩風景       記者徐子晴╱台北報導

隨著世代發展,外界普遍認為未來將產生劇烈變動,聯合線上公司總經理李彥甫昨天在「青年論壇」上分享自己的經驗,他從電機跨界進入媒體業,利用理工科系的背景,進入媒體業,雖然採訪的路線皆與電機無關,卻讓他累積了許多特別的經驗。

分享

 

李彥甫說,「跨界是一種嘗試、努力、變化。」李彥甫強調,多嘗試做一點改變,人生可能會產生不一樣的事情。不應只是「Just do it」(去做) 而是「just do it differently」(做得不一樣)。李彥甫表示,現今媒體從電視跨界到報紙,再跨界到網路;媒體從專業分工,進入專業多工,整個產業產生了激烈的跨界變化。不過,他也說,這種改變,也會帶來人才學習和知識的變化。

聯合報記者陳皓嬿也分享跨界經驗,身為八年級生,畢業自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電機系,踏入新聞圈,因年紀輕,跨界對她來說,就是「從夾縫中求生存」。她認為,跨界就是一種沒有局限的空間,只要先做了一些事情「搶下灘頭堡」,跨界的規則就由自己訂定。           §§

 

朱一心:多思考 做真正喜歡的事    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

分享

聯合報「願景工程—為青年尋路」昨天邀請三位曾獲得台大盃簡報大賽的「金獎青年」分享尋夢的行動方法。

「生命不是選擇題,而是問答題。」台大醫學系學生朱一心說,台灣教育是訓練一個人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選擇題」的標準答案,小朋友都知道,標準答案就是選「最長」的那個,但台灣教育並沒有教「你想成為怎樣的人?」

朱一心說,在爺爺奶奶的時代,二戰後缺乏安全感,能吃飽就非常幸福;在爸媽的時代,經濟起飛,每個人都可以哼一首「我的未來不是夢」;而在這一代年輕人面臨的是多元文化、多元價值衝擊的時代,要找到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非常困難。

他建議,首先要「勇敢嘗試」,把不擅長的問答題變成選擇題,為自己創造一些選項,做的選擇讓我們慢慢變成哪種人。另外,「記錄生活」,他從大一開始寫日記,學習與自己對話,留時間思考真正喜歡的事情。

台大生傳系學生林立麗說,台灣年輕人最可貴的就是「不平則鳴」的精神,尤其太陽花學運,讓更多年輕人嘗試了解政府政策,甚至製作許多「懶人包」分享,最後還成立了監督國會的各種網路平台,推動政府資訊透明化。

她認為,年輕人對社會議題不平,但要怎麼解決?問題需要各種領域的人來協助,找出最完善的解答。

台大電機系學生黃楷傑說,「我的夢想是成為偉大的發明家」,過去一年,他沉迷於「Quirky」網站平台,只要把自己的發明點子放上網,就有可能獲選成真。他花許多時間設計製作,比如不倒的拐杖、可以吸最後一滴飲料的特殊吸管、雙重掃把等,過去一年製作卅幾個發明,但也落選了卅幾次。

黃楷傑說,成功的人比一般人辛苦,背後有許多挫折,不要害怕失敗。 §§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