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924日──從法國哲學課程看台灣人文教育

台灣中小學沒有哲學教育,高中的論孟又不從哲學的角度教學,學生缺乏理性思辨與價值判斷的能力,且看法國哲學課程再省思台灣人文教育。 徐茂瑋

1.少了一堂課?從法國哲學課程看台灣人文教育

2.故事與新聞/輸在人生起跑點上的台灣孩子   楊照

3.人文素養的威力     洪蘭    

4.陳立恆:欠缺哲學的教育  

5.智慧的用處    輔仁大學前校長 黎建球

1.少了一堂課?從法國哲學課程看台灣人文教育

沈清楷 人籟論辯November 30, 2011

在台灣常被視為無用之學的「哲學」,在法國卻是大學會考的科目,每年的命題更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從法國的高中哲學教育,我們得以重新省思,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取得社會的入場券,還是一種完備自我的途徑?

◎思想洗禮,一代復一代

每年六月法國在升大學的高中會考期間,各大報總有個重頭戲,就是沸沸揚揚地預測當年的哲學題目是什麼?網路上甚至有許多付費網站和社群,告訴學子如何寫一個哲學申論題。就像所有考試一樣,這段時間學子們處在高度壓力之下。題目一旦揭曉,學生便得從早上8點考到中午12點。

這些考題依學科性質分為文學、科學、經濟與社會、專業技術四組,每組有三題,其中兩題申論,一題是文本解釋。法國各個報章雜誌、電視廣播往往大張旗鼓地請來學者、教師,激情而理性地評論考題或提供解題服務,在社會上掀起一連串討論。

這些題目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除了比寫作技巧和理性的論證之外,再來就是競爭年輕心靈的深刻程度。在這段期間,哲學家的幽靈不斷出沒在報章雜誌上,被引用也被批判。這個時刻,不僅是對法國青年學子的思想考驗,也刺激著成年人的公民意識,去反思、質疑當下的處境,企圖尋找存在的最佳出口與可能性。台灣熟悉的沙特、西蒙波娃、傅柯、德勒茲、德希達、阿宏等法國哲人,在青少年時期都必須參加這個哲學會考,在他們年輕的歲月中,同樣也不停地穿梭在哲思的時光隧道中。

年復一年,新世代的學子們就這樣閱讀著前輩哲學家的文本,一起進行思想的試煉。這令人好奇的景觀,來自於法國高中哲學教育的傳統。

◎哲學教育,無分階級

受到天主教耶穌會開辦中學的啟發,法國從十九世紀拿破崙第一帝國時期開始,便將哲學被列為中等教育的必修科目。拿破崙恢復了大革命所推翻的大學體制,並於1808年確立了高中會考制度。要進入大學的候選人必須年滿16歲,並且需通過一連串希臘、拉丁文學作家、修辭學、歷史、地理和哲學的口試測驗。史上第一次測驗於1809年舉行,當時有31位候選人通過測試,大部分是布爾喬亞階級的子弟。現在每年大概有65萬名高中生(普通類約33萬,技術類32萬)參加測驗。

現今法國高中哲學教育的目的並非培養哲學家,也不將對象限制在所謂的大學及同級的高等教育框架中,它更偏向普羅大眾而不是少數菁英,儘管哲學教育對一波波蓬勃的法國思潮功不可沒。對法國而言,將哲學教育納入國家體制,其主要目的在於:培養出能夠自由思考、具有批判能力的人。因為這個目的,哲學自由思考的精神才不會在公民培育的落實過程中,簡單地淪為缺乏反思的道德教育,或是成為國家為了統治、馴化人民的意識形態灌輸工具。當然在歷史上,也不乏國家以哲學之名,進行思想控制的例子。

那麼,此種高中哲學教育制度,是如何透過思辨的學習,來提升公民的集體素質?

◎培養思辨,觀念經典並進

首先,要培養「思緒清晰」的公民,必須避免學院百科全書式或過於博學式的教學所帶來的龐雜。從哲學課程的類別而言,法國高中哲學教育的重點可分為「觀念」與「作者」兩種。在觀念方面,「普通會考類別」主要探討主體(自我認識)、文化、理性、現實、政治與道德等概念;而「專業技術會考類別」則涉及文化、真實與自由等三種概念。透過這些基本概念,再擴大延伸出其他如平等、感覺、欲望、語言、宗教、表現、國家或義務等觀念的思考。

除了觀念之外,學生們也須研讀作家或哲學家的作品,畢竟閱讀這些作品對於瞭解哲學是很重要的。課程提供了一份會考範圍的清單,裡面共有57位作者,從時期來分,可分為「古希臘羅馬到中世紀」(從柏拉圖到奧坎,共15位作者)、「現代」(從馬基維利到康德,共18位作者)和「當代」(從黑格爾到傅柯,共24位作者)等三個時期。除了古代到中世紀很難用現代國家的概念來區分外,現代、當代兩個時期的42位作者中,有19位是法國人、10位是英國人或以英文著作、9位德國人,以及4位歐洲其他國家的作者。

◎雙向教學,回應真實社會

清單上有這麼多哲學家,並非是要學生完全熟悉每個人的著作生平,及哲學學院的專門分析。法國哲學教育重視「基礎」,希望學生可以對哲學基礎──文化與理性思考──有所認識,因此教育首重「個人思考」,但定調是雙向的,老師教學時只是根據上述「觀念及作者」的課綱。因此哲學教材是「一綱多本」,在哲學課上,教師們有選擇讀本的自由,不過這是從擬定的作者名單中挑選出來的。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避免歷史式地陳述任何學說或簡化地介紹哲學概念,也不能主觀地傳授知識,而是要引導學生透過對普遍性的探索,認識歷史上偉大哲學家的提問,由此客觀地架構出對哲學的認識。最重要的是,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掌握個人思考、提高表達的組織能力。因此哲學教師上課時,必須將教學內容內化、並拿自身的思考來舉例,如此才能讓學生藉由思考與行動去「回應」生活、人群、社會所發生的一切。許多法國哲學家也是從高中教學過程,成為「介入」的哲學家。如此一來,高中「哲學」就不會始於「高深」,而是始於概念澄清,在進行推論後落實於寫作中。如前文所述,學生在課堂上要學的是論文寫作與文本的解釋,哲學會考便是以這兩項能力作為判斷標準。

◎運用概念,引領具體行動

在法國高中的第三年不僅哲學是必修,法國教育部甚至要向下普及。例如從2011年起,法國教育部希望從高二甚至高一就把哲學納入必修課程,就有人反對,認為哲學學科可能變成一種意識形態控制。但就上述課綱的制度設計來說,可能是多慮了,因為這種多元課綱的開放性,反而讓全面性的思想控制變得不可能;而且,哲學在某個程度上儘管確實困難,但它對於年輕靈魂在思辨上的啟發,卻極為重要。

廢除高中哲學科目的聲浪時有耳聞,也許因為艱深、或是相對於自然或技術學科而言,哲學似乎顯得不夠實用,不過此時總有人出來捍衛哲學的重要性,並提出如何以平易的語言來教授哲學。例如十九世紀的庫贊(Victor Cousin)、二十世紀的德希達等人,他們擔心國家力量的介入廢止,不僅扼殺國民素質的提升、弱化整體自由思辨的風氣,也可能造成文化斷層以及讓價值判斷過於偏向實用取向,讓思考只剩下功利考量。

當然哲學作為一種考試時,許多學生會基於「實用」的觀點來看待,認為會考之後,這個學科便「用不到」了,因此不明白為何要花這麼多力氣學習。但法國哲學教師或高中生家長協會,大都認為哲學是個可以與時並進的科目,透過哲學可獲得較全面的思辨能力,探討各種議題,無論是政治、社會、或個人情感的層面。因為這些和生活息息相關的事,都有賴於觀念的建構,同時也都是個人與集體行動的重要裝備。

◎文化運動,滲入常民生活

哲學變成法國文化的一部分,除了歸功於法國外交部積極對外宣傳哲學家豐沛的思想外,也是因為它從學院散播到群眾中,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哲學術語不僅是許多學科共享的語言,也表現在公民參與的過程中:坊間有不少哲學概論雜誌,顯示哲學讀物出版的興盛;在咖啡館中,也有相當普及的哲學討論活動,又稱為「哲學咖啡館」(Cafe Philo);另外還有平民大學(Universite populaires)和廣電媒體上的哲學對話。

許多「哲學咖啡館」往往會排一個時段,由哲學家和一般公民一起討論價值的問題;而在平民大學方面,最著名的應該是法國哲學家歐斐(Michel Onfray)每年暑假固定在巴黎西邊的Caen平民大學中講授給一般人聽的哲學課程;就廣電媒體而言,則有法國文化廣播電台(France Culture)周一到周五每天一小時、法國文化台(Arte)每周日半小時的哲學節目。甚至,法國的老師還實驗性地將哲學帶入三至四歲的托兒所當中,讓小朋友在牙牙學語的階段,試著去表達他們的想法。由此可見,哲學在法國文化中,已成為整體社會共同營造出的氛圍。

 ◎迷思纏繞,愛智種子難萌芽

在台灣,哲學被視為「艱深」、「不知所云」,人們往往質疑念哲學「可以當飯吃嗎?」,或是認為「念了會讓人自殺」、「念了可能會去算命」……。台灣的哲學教育目前還停留在少數大學有專門哲學系所,或將哲學放在通識課程的階段,高中的哲學教育幾乎全無,也許某些公民課程略為涉獵,但僅止於文化上的興趣,很少像法國一樣從「觀念、作者」的課綱目標來刺激學生自由思考。許多人文社會學科,一旦進入更高深的領域,必會碰觸該學科的專業哲學領域,可惜一般大學連哲學基礎課都尚未普及。

儘管有民間團體如青平台基金會舉辦的「Cafe Philo-哲學星期五」積極在北、中、南舉辦與時事結合的哲學對話,或是從事兒童哲學教育的毛毛蟲教育基金會,企圖從小培養孩子自由思考的習慣。但這些都只是一種倡議,儘管重要,卻都不是體制內的教育。

有人或許會辯稱台灣在中學教育也有「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必選」課程。有部分優秀的國文老師,會將價值思考與批判帶入課程中,在語文學習之餘充實課程內容。然而「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教學時數僅有一小時,培養思辨批判能力並非它的目標,只是側重在語言能力培養,以及再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若「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只強調四書,侷限於單一文化、缺乏不同文化思想參照時,對培養台灣現代公民「多元、自由」的思辨能力仍然相當有限。

◎融入在地,提升公民素質

相較起來,法國中學哲學教育最大的特色還是在於其「開放性」──儘管有既定範圍,卻沒有明定內容,也沒有特定的課程組織與規定的進度。因為哲學教學的目的不是教條陳述,而是找出問題的癥結,著重自我思考的養成。至目前為止,法國並非歐洲唯一在中學就提供哲學教育的國家,其他像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便把哲學列為必修,德國、瑞士、瑞典則列為選修,中學哲學教育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在台灣我們無法照單全收,但可以從中思考,如何在高中階段從體制內提倡哲學教育。

台灣目前雖然在中學階段沒有任何哲學課程,但若能階段性地將「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轉化成更開闊的「文化基本教材」,增加時數、與語文類脫鉤,並與整體的高中公民教育進行配套,再將哲學的邏輯、價值等融入其中,或許能讓高中生受到更多文化、思想的刺激,培養多元視野下的獨立思考。另外,哲學也需要跟在地議題結合,回到自身的存在處境。換言之,未來要邁向一種本土哲學教育,才能讓哲學思考的普遍抽象層次「回到具體」,當哲學與所處環境結合,思考和行動才會變成一種內在的需要。哲學教育首先應讓公民成為一個更完整的「個人」,當我們去談國家整體公民素質的提升,也才得以可能。

2011年法國哲學會考,你會哪幾題?

◎文學組

我們是否能證明科學假設?人類注定活在自身形成的幻覺中嗎?試解釋尼采著作《歡愉的智慧》一書選文(Gai savoirDie frohliche Wissenschaft)。

◎科學組

文化是否讓人脫離自然的原貌?即使與事實相違背的情況下,我們是否可能依然有理?試解釋帕斯卡(Pascal)《思想錄》(les Pensees)書中選文。

◎經濟與社會組

自由是否因平等而受限?相較科學,人文藝術(Art)是否較不必要?試解釋塞內卡(SenequeSeneca)著作《論善行》(Les Bienfaits)書中選文。

◎技術類(含音樂與舞蹈)組

如果要掌握自我,是否必須先瞭解自己?當我感受到不公平存在,是否能因此學習到什麼才是公平正義?試解釋尼采一段選文。(以上翻譯參考Taiwan Eu Watch)     §§

 

2.故事與新聞/輸在人生起跑點上的台灣孩子    聯合報楊照 2012.06.28

「透過勞動,我們獲得什麼?」「所有的信仰,都和理性相違嗎?」是否想過這樣的問題?如果有人問你這樣的問題,你會如何回答?

「如果沒有國家或政府,我們會變得更自由嗎?」「每個人都有追求真理的責任嗎?」這樣的問題,又該如何回答?

我們大部分的人,大概都答不上來,而且都不覺得自己需要去思考、去回答這樣的問題吧!要是拿這樣的問題去問我們的高中生,他們一定更是滿頭霧水、莫名其妙吧?

這些是今年法國大學入學考試的考題,每個想要進入大學念書的法國高中畢業生,都必須思考這樣的問題,給出答案來。前面一組,是文科生的考題,還加上一題從史賓諾莎的《神學政治學》書裡選出的段落,要考生解釋、評論。後面一組則是理工科學生的考題,也加上了另外一題從盧梭(今年剛好是他誕生三百周年)的《愛彌兒》書中選出的段落,同樣要考生予以解釋、評論。

他們考的科目,是哲學。一直到今天,法國的高中生必讀哲學,而且哲學是判定一個學生能否接受菁英教育,不管是文科或理工科,最重要的判準。相較於幾十年前,今天的哲學考試算是輕鬆、簡單多了,當年沙特和波娃他們應考時,其中的一道哲學題目是:「你相信在世界萬象背後藏著『理型』嗎?我們如何推斷『理型』的存在,或推翻『理型』的假設?」是的,這是考一個十八歲孩子的題目,而且如果他答不上來、答不好,就絕對沒有機會像沙特或波娃那樣進入最菁英的「高等師範學院」就讀,取得在社會上的特殊地位。

台灣今年的大學指考,下周要上場了。即使是想念哲學系的學生,都不需應付哲學問題。稍微類似法國學生必須接受的考驗,是國文科的作文,看看你如何思考、理解這個世界。去年大學指考的作文題目是什麼?是以麵包師吳寶春的故事為例,要考生寫「深與寬」。

這樣的題目,我們每個人腦袋裡轉一轉,大概都想得出來怎麼寫個幾百、千把字。換句話說,這樣的題目要的,只是一點常識,加一點運用文字的手法、技巧而已,會不會寫,寫得好不好,跟學生的思考、分析能力,跟他的自我主張、立場,沒有什麼關係。

我們的孩子長大了,和許多別國的同輩青年相比,在思考、分析能力上會落後,是意外、是偶然嗎?當然不是,是我們的教育本來就設計得害他們在這方面無法跟別人競爭。奇怪,那麼多害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家長,為什麼對這麼明顯的落後,可以無動於衷?難道大家都認為競爭力,只是跟台灣同輩的其他孩子比比就好了嗎? §§

3.人文素養的威力     洪蘭    天下雜誌 391 2008.2

人文在國家貧窮時,是第一個可以丟棄的東西,但在生死存亡關頭,使士兵為國捐軀的意念,卻是人文素養種下的種子。

有天搭高鐵時,有四個年輕人上來,熟練地把座位翻轉,相對暢談旁若無人,我只好強迫收聽,聽到他們在談最近因為五年五百億的分配都在理工而少文法,因此以文法為主的學校出來抗議。這四人異口同聲貶低人文說:無路用,還要分國家發展的錢。

他們的語氣使我想起一個故事:美國緬因州有一個教拉丁文、希臘文、修辭學和宗教學的教授叫張伯倫(Joshua Chamberlain),他小時候看過《黑奴籲天錄》,認為蓄奴是極不人道的事,因此當南北戰爭爆發,他便投筆從戎,去作「一個基督徒應該做的事」。

一八六三年七月二日,他已升為上校,負責保衛蓋替茨堡南邊的小山丘,這是北軍主力的左翼;如果失守,讓敵人從腹背攻入,則北軍不但失掉這場戰役,也將失掉整場戰爭。張伯倫不是軍事戰略專家,他的軍事知識來自他讀的希臘古詩,但是他了解大局,知道小圓丘的重要性。

當阿拉巴馬第十五軍團衝上來搶攻這山頭時,他的緬因州第二十軍團奮力抵抗,擊退敵人五次,這時他發現沒有子彈了,彈盡援絕,敵人在望,他毫不猶疑下令:「上刺刀!」他的部下立刻了解這句話的意義:肉搏戰,以死報國了。張伯倫身先士卒,拿著刺刀大喊一聲衝下山頭,他的兵緊跟在後,喊聲震天衝下去。阿拉巴馬軍團嚇了一跳,認為一定有後援才敢這麼大膽,因此立刻後退,一退便潰不成軍,結果阿拉巴馬軍團投降。蓋替茨堡戰役決定了南北戰爭的勝負。

一八六五年四月,南方投降,格蘭將軍(Gen. Grant)派張伯倫去受降接受南軍的國旗,南軍的代表是戈登將軍(Gen. Gordon),敗軍之將不可言勇,戈登惴惴不安,不知要受什麼羞辱。沒想到張伯倫在南軍進來時,下令「立正、敬禮」。他的兵跳起來立正,把手上武器伸出去對敗軍致敬。戈登也回馬,令掌旗官將旗低下回禮。整個會場肅穆,沒有勝利者的喧笑,因為死的是自己的同胞;沒有什麼比兄弟鬩牆更令人痛心的了。

這件事被報導後引起爭議,很多人認為張伯倫矮化北軍的勝利。但張伯倫的古典文學教育使他的境界超越一般人的報仇心態。邱吉爾說:作戰時奮戰到底,失敗時全力還擊;勝利時心存寬厚,和平時友好親善。張伯倫顯示了他的心胸。

人文教育是人成為人的核心教育,因為人格是潛移默化的,對是非的判斷,對正確事情「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是從人文而來的。張伯倫在喊「上刺刀」時的勇氣與膽識是他平日人文學養的結果,勝利時心存寬厚的風度更是他接受古典教育的表現。人文在國家貧窮時,是第一個可以丟棄的東西,但是在生死存亡關頭,那個使士兵上刺刀肉搏戰為國捐軀的意念,卻是平日孕育的人文素養種下的種子。 §§

4.陳立恆:欠缺哲學的教育   2009/03/04 聯合報

聖經說,神以祂的形象創造了人類。但是,人類究竟是不是真的優於其他動物,而為萬物之靈?這個千古大哉問,讓不同時代、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們喋喋不休地琢磨了幾千年,撇開文字傳承與科技運用的決定性優勢,人類之所以比其他物種更具有超越自我的能力,應該歸功於擁有追求無形價值的天賦,在原始需求的滿足之外,我們懂得探索形而上的美好,從建構信仰、藝術、哲學、道德等等的過程裡,人類於焉被賦予一個更接近神的形象。

而從近年來的時局觀察,不難發現到人類的形象似乎離神愈來愈遠,以捅出金融風暴的華爾街始作俑者們為例,當他們害得全球千萬人失去工作、房子或是畢生積蓄以後,依然面不改色的地接受千萬納稅人血汗攢下的紓困金,發給自己做為紅利或是離職金的一瞬間,我們看見了撒旦的眉目陰森。

一味追逐物質 註定向下沉淪

真正讓人背脊發冷的是,走火入魔的不只是一條華爾街,全世界都像慢性失血一樣,一點一滴地喪失了追求無形價值的天賦。驀然回首,藝術只是為了投資,信仰只是為了包裝戰爭,哲學與道德僅換來幾聲輕蔑,原本海闊天高的生命量尺,如今都是用手機、電腦、股票、汽車、華屋等等來做計算單位。《易經.繫辭傳》有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為根本而器物是表象,當我們本末倒置的放棄了「形而上」的飛天長翼,任自己投身在「形而下」的物質世界之內,一切與道德無關,就註定陷入向下沉淪的漩渦裡一去無返。

前陣子讀到了聖雄甘地詮釋人類自毀的七大罪狀:「欠缺勞動的財富;欠缺良知的享樂;欠缺品格的知識;欠缺人文的科技;欠缺原則的政治;欠缺道德的商業和欠缺犧牲的信仰」,簡單幾句話,生動勾勒出一個在「形而上」與「形而下」之間嚴重失衡的現代人類,最終難免變得面目可憎。遺憾的是,如今則變成了標榜科學與民主的現代文明社會的真實寫照。

價值觀的偏差 導致社會失衡

在如此失序的深淵裡,我們聽到了各界呼籲肇事者負起責任的聲浪,也警覺到過度膨脹的資本主義帶來的危險與荒涼,但是下台、減稅、賠償、舉債都不是回歸基本(back to basics)的解決方法。真正失衡的起點,源自教育體系對於建立正確價值觀的漠視與偏差,也對於泛稱哲學的道德標準、精神理想、文化薰陶等等嗤之以鼻;導致家庭、學校甚至於整個社會教育,只用形而下的經濟力及技術性來評斷高下成敗,形而上的真、善、美反而被貶抑到「不實用」、「變現性低」的範疇,加上學校與社會都不願觸及政黨與宗教的敏感神經,從此日復一日,間接地將大眾的價值觀真空化,乃至每天聽聞害人者獲得獎勵、貪汙者厚顏狡辯、侵略者自詡正義,卻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制裁與糾正。承接聖雄所點出的人類七罪,這種「欠缺哲學的教育」也可被視為現代文明的第八罪狀。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人類是不是以神的形象而生,你我可能有不一樣的解讀,但可以肯定的是,唯有人類重新培養對無形價值用心感應、欣賞的資質,才能在每一個風暴的山水窮盡處,看見白雲出岫的生機。 (作者為亞太創意產業協會理事長暨法藍瓷總裁) §§

5.智慧的用處    輔仁大學前校長 黎建球

有一個青年人去看一位智者,想要求問如何可以得到智慧。

智者問他說:「你為什麼要追求智慧?」

青年人回說:「我要讓我的生活充滿快樂而且沒有遺憾。」

智者問他說:「你確信有了智慧就必定沒有遺憾?」

青年人回說:「是的。」

智者問他說:「既然如此,我可以給你智慧,但你要拿一樣東西來換。」

青年人回說:「我能給你什麼?」

智者問他說:「如果我要你五十年的壽命來交換,可以嗎?」

青年人回說:「那我不是會變成七、八十歲的老人了?那時我不是會失去年輕?」

是的,在生命中所遇到的人或事中很難有兩全其美的,也沒有人能保証一生都會在順境中,當在逆境時,我們怎麼辦呢?這時就是使用智慧的時候了。

智慧常常是幫助我們在逆境或困境時使用的方法,因為在順境中我們可以和他人一樣使用本能、常識或是社會上大家都慣用的方法就好了,例如,在社會景氣非常好且需才殷切時,不必用太多的智慧或能力大概就可以找到一份工作,但在社會景氣非常不好時,本身的能力就成了成功的條件之一。

智慧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可以幫你分辨、選擇及決定的能力,是一種在困境或逆境中能幫你仍保有自我及順心的能力,同樣的,也是一種可以在順境中獲得成功的能力,這和中國的一句古老的智慧之語:「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善相權取其重。」是相差不遠的。

如何得到智慧的能力呢?生命歷程中的經驗常是獲得智慧的好方法,每一個生命歷程中的境遇,都是使我們邁向生命中更圓滿的實現,而另一種就是知識的充實也是可以使我們在生命中的理想得以完成的方法。

人生的目的在追求長久的幸福與快樂,智慧的使用可以幫助我們在逆境中怡然自得,在順境中建構更深層的生命價值。

安吉麗思的祝福:在問題與困惑的底層,潛藏著答案、覺醒與清明的心。以信心深掘智慧,就會發現智慧與光明的水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