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16日──管好舌頭(一)

數年前因為至某國中與國文老師們分享國文教學,不宜舉高中國文教材說明,於是借來六冊國中國文課本,大略速讀選擇適合分享的課文。閱讀過程中驚訝連連,有好多好文章可以開啟智慧,黃永武的〈管好舌頭〉展現極高的說話智慧,真是造福、造禍的雙面刃,令我這即將花甲之翁警惕再三,唯恐當年的國中生早已忘懷管好舌頭,遂蒐集數篇與說話相關的文章,做為兩週的閱讀資料,期望閱讀、思維、內化,並且「舌尖上沾一點蜜,讓滿口都是甜的,舌尖上沾一點愛心,讓口邊都是春風」!

更期望當紅的政治人物不要口無遮攔,教壞孩子大小。

1.管好舌頭 黃永武

2.說話的藝術  洪蘭   

3.坐下來慢慢談    聖嚴法師

4.方外看紅塵 先做好人際關係 聖嚴法師

5.有了言論自由之後 楊照

6.「超恨」?「成功」?「創新」? 何寄澎 

7.回音壁/企業家失言   陶銘

8.廖玉蕙:說自己的話   

9.不讀書才能成功?  李丁讚  中國時報 2011-10-27

10.洪蘭/ 2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生學不說話 2017-10-09 聯合報

 

1.管好舌頭 黃永武 翰林國中第6冊第4

人身上最具威力能「造福」的器官是什麼?大概要數舌頭吧?人身上最危險能「造禍」的器官是什麼?大概仍要數舌頭吧?

舌頭真重要,說人是有思想、有智慧的動物,沒有舌頭就無以表達;說人是善於模仿學習的動物,沒有舌頭就無以導引。

一個人有沒有教養,討人歡喜或是令人討厭,大抵都決定在他有怎樣的一副喉舌。常言道,一進人家門,往三面看看,就知道這是什麼樣文化的家庭。一逢到陌生人,聽他三句話,就知道這是什麼樣品格的人。一個傻瓜只要裝得老神在在,死不開口,沒人會知道他是傻瓜,無奈傻瓜總是無法掌控自己的舌頭,接二連三的出糗,把自己的昏聵愚蠢不停藉著舌頭表現無遺。所以舌頭常常是表現自己最赤裸的履歷表,也是決定一個人成敗的重要關鍵。

西方人說:「人最大的財富是舌頭。」乍聽之下,感到驚異,其實靠舌頭而取得富貴榮華的人,不計其數。蘇秦、張儀、范雎,這些叱吒風雲、縱橫捭闔的人,全靠三寸不爛之舌。當年張儀受到誣枉,被打得遍體鱗傷時,驚問別人說:「我的舌頭還在吧?」別人告訴他舌頭無恙,他那富貴的希望就不至於幻滅。當年范雎受到冤屈,也被打得肋骨牙齒都折斷,被丟進糞廁裡任人便溺,只要舌頭尚存,終有翻本雪恥的一天。

也許這些專在舌尖上做功夫,把厲舌鍊成好兵器的縱橫家,不是該崇拜的。但舌尖上沾一點蜜,讓滿口都是甜的,舌尖上沾一點愛心,讓口邊都是春風,對人對己,都只有好處:經商則顧客最眾,辦事則助力最多,教學則成效最大,可見舌頭威力強大。

舌頭除具有危險的殺傷力,更具有危險的煽動力,韓非子在說難一文中,對於如何調撥舌頭,認為是一件極難的事。只有傻瓜才覺得說話最容易不過,自以為巧舌如簧,大逞辯才,滔滔不絕。

古人勸人「話不要騁快說」,就是怕在感情激動時,許多不該說的話從舌邊溜出來。舌頭有時像樊籠,一旦放言語的猛獸出柙,想捉拿回來極不容易。西方人說「許多人倒在劍刃下,更多人則倒在舌頭下」,也正與中國諺語「舌頭底下壓死人」同一意思。中國還有「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禍莫大於多言」、「一言喪邦」等名言,可見舌頭充滿著危險性。

舌頭既然有「造福」、「造禍」雙面的功能,那麼如何管束舌頭不「造禍」,並把它發揮在適當的場所來「造福」,是人生的大課題。 §§          回頁首

 

2.說話的藝術  洪蘭    國語日報2006/01/13 家庭版

溝通是一門藝術,人人都會說話,但不見得每個人說出來的話別人都可以懂。溝通對老師來說尤其重要,因為我們常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忘記了跟孩子說話應該蹲下來,從孩子的眼光望出去才有效。

最近看到一本好書《聆聽火山的聲音》,大意是說火山底下有一個村莊,這個村莊的人說的話會像字一樣浮現在空中,然後掉下來,當火山爆發出現隆隆的聲音時,村民聚在一起討論該怎麼辦,有人主張爬到樹上,讓熔岩流過;有人主張做個大塞子,把火山口塞住。意見不合時,越辯論落下來的字越多,最後在中間築起一道牆,兩邊互望不到,溝通就斷絕了。這時,有人試著從別人的觀點來想,溝通形成共識,共識就是一座橋,村民就在火山爆發前,趕快用橋穿過峽谷到達安全的地方。 

這雖然是一個寓言,意義卻很深,我們明瞭話不可以隨便說,說出來真的會像故事中那樣變成字浮現在別人心中,長久不忘。我們常看到報上登兩人一言不合,大打出手;身邊也有友人因一句閒話,心結一生解不開。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人怎麼可以說話不經過大腦,脫口而出後,再遺憾終身呢?

我們在學校中教語文,卻很少教說話的藝術,教說話的藝術必須先有同理心,先要知道哪些話會傷人,哪些話別人聽了會難過,這就需要大量閱讀以了解各種情境下別人的感受。這一點應該是我們臺灣學生最弱的一環,過多的功課剝奪了課後閱讀的時間,單調的作息使他們沒有機會體驗別種生活,所以就產生說話不得當的現象,明明是好意,說的方式不對,時機不對,就得罪人了。其實,既然說話的藝術是每個人畢業進入社會必備的謀生技術,我們在學校中為什麼不多教一些呢?我曾經碰過國中生連如何稱呼別人都不會,遑論應對。 

溝通之所以困難是它的本質有一個潛在的危機,人只喜歡聽他喜歡聽的話。我們的注意力是個「選擇性的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情境會偏導我們的注意,使我們只聽到我們想聽的話,只看到我們想看的東西。我們在處理訊息時,「從上而下」的影響是遠大於「從下而上」,從上而下是後天認知的解釋,是我們大腦中已有的背景知識,由下而上是知覺管道送進來的外界刺激訊息。 

有一個實驗是把一句話中的一個字剪掉,用一個咳嗽聲音取代,然後播放給受試者聽,請他們寫出所聽到的句子,所有人都能正確寫出,但是告訴他們句子中曾有一聲咳嗽,請他們標出咳嗽出現的地方,則幾乎所有人都做不到。前面的句意已使大腦自己填補了被咳嗽聲遮蓋過去的字。 

人類無時無刻不在預測外面世界下一步要發生什麼事,這個能力已內化到我們的基因上了,因此,要跳脫自己的主觀去虛心聆聽別人的話真是不容易。但是看到寓言中,話會在人心中築成一道牆,我們又怎麼可能不去訓練孩子說話及應對呢?我一直覺得真正的教室在窗外,與其叫學生背注解,不如多教一些生活的情境,幫助他們將來與別人溝通。 §

回頁首

3.坐下來慢慢談    聖嚴法師2006/10/29 聯合報.繽紛版

問:在紛亂的環境中,如何把心靜下來?辦公室裡突然有人出言不遜,冒犯了你,這時該怎麼回應?

答:我們首先要理解,環境永遠是混亂與變動的。那什麼是不混亂呢?只要變動是有秩序的、有規則的,就不算混亂。「亂」不容易避免,如何化解「亂」才是智慧。

最近有個弟子,開會時和人吵架,我勸他:「既為修行人,何必與人爭吵呢?」他馬上說:「師父,對不起,是我控制不住情緒。」他又說:「我並不想吵架,是對方一再撩撥,我就脫口而出,回話過去啦。」

我說:「我們修行人,不應有這樣的情緒表現。」他再三說:「對不起。」如果他不是修行人,也許會不服氣地反駁:「不是我的問題,師父應糾正對方,不是我。」

在辦公室,並不是天堂、佛福國,或者烏托邦的幻想環境。我們必須清楚,只要有人、有事,就很難事事如意。只要有這樣的體認,就不會受混亂影響,甚至能處理混亂。

西元兩千年,我參加在聯合國總部舉行的世界宗教領袖高峰會議,世界各國有幾千人參與,有一個場次是自由發言,主席要大家舉手取得發言權,但有許多人已衝上台,非常混亂。

主席就說:「我們是宗教領袖,請展現謙讓。」這些宗教領袖,趕緊回到位子坐下。大家原先只想爭發言,造成了「亂」;主席適時利用智慧,讓「亂」平息。

我們在工作環境,常會遇到出言不遜的人,理直氣壯的糾正你,或要讓大家知道他受了委屈。此時,不要和他直接衝突,以免受到更多傷害和委屈,可以請上司或同事告訴他:「不妨坐下來慢慢談,若有人做錯了,可以改進,沒有必要大聲吵。」如果能這樣做,相信問題多半能化解。

如果主管常在辦公室出言不遜,相信老闆不會喜歡這樣的主管。如果他是老闆,公司經營一定會出問題,當下屬的可以選擇離職;如果無法辭去工作,而老闆又常常罵人,只好調整心念:「我要的是這份工作,他喜歡罵人,就讓他罵吧。」

如果處處想向老闆討回公道、追回尊嚴,不但讓自己日子過得不快樂,也會讓問題雪上加霜。 § 回頁首

 

4.方外看紅塵 先做好人際關係 聖嚴法師【2006-06-18/聯合報/E6/繽紛】

問:有些人說做人比做事難。如果在職場受人冤枉,是要據理力爭,或是以和為貴呢?

答:在社會上做事,有時並不是你技術沒有問題、有耐心、對事有熱誠有興趣,就一定可以做成的。因為,事與人有關係的,事情都是人做成的。要說做一件事,完全與人無關,幾乎很少,大概只有吃早餐,一杯咖啡一塊吐司,沒人跟你吵;或者打坐,一塊蒲團,不須別人互動,只有自己。

很多事,都是人與事相互連結的。有個政府官員,做官做得非常痛苦,他來找我,說:「我該怎麼辦?」我說:「做事雖難,做人更難。你把事情做好,別人對你的批評、忌妒都沒有關係,你只要盡心盡力、問心無愧,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就可以安心睡覺了。」

後來,他向我道謝:「要把事做好,還是需要先把人做好;把人做好了以後,事情就比較能順利推展。」

先學做人是非常重要的。該如何做人呢?就是要小心謹慎、誠懇謙虛、踏實忠厚、寬宏大量,這樣一定可以把人做好。我們學習做人的目的,就是為了做事;只要努力把人做好,事情也會愈做愈好。

做人一定要常常為人設想,站在別人立場考慮問題。在家裡也一樣。比如說,一個年輕媳婦告訴我,她的公公和婆婆常常埋怨她、責備她,當孫子不聽話,公婆罵媳婦;丈夫脾氣不好,公婆也罵媳婦。

我告訴這個媳婦,自古以來,媳婦都是難做的。要跟公婆處得好,老人家埋怨時,就順著他們。

體諒做公婆的,都是疼兒孫、比較不疼婦媳的;雖然委屈,但不要難過,還是把自己的本分做好,落落大方做妳的人、盡妳的責任。她照我的建議去做,一段時間以後,丈夫和孩子都成了媳婦的後盾,做她的精神支柱,也免去與公婆的衝突。

在職場也是這個道理。做事之前先把人際關係做好,也就是多尊重人、多適應人、多配合人,想做的事會更順。如果別人找你麻煩,千萬不要自己懊惱,這會是雙重傷害:別人傷你,你又傷自己一次,沒有必要啊。如果反省自己沒有錯,就把被冤枉的心情放下吧。 §    回頁首

 

5.有了言論自由之後 楊照 2005/09/23 聯合報

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間有一個學習互助網站,大家可以將自己的學習心得拿到上面發表,也可以在那裡問問題尋求協助。二○○三年二月,有一個法學院新生在討論一九四八年最高法院禁止土地房產買賣設立種族相關限制案,提了這樣的問題:「如果一個黑鬼買了一塊禁止黑鬼進入的土地,法律上該如何執行?」後面並引用了法學案例,作出他自己的解釋。

問題中用了明顯帶侮辱意味的「黑鬼」字眼,引來了一位黑人女學生的抗議。受到抗議之後,原來提問的學生於是將原來的問題連帶解釋從網站上撤走。過了幾天,去抗議的黑人女生卻收到一封匿名的電子郵件,信中寫著:「你真丟臉……自己不努力,只會到處抗議抗議,因為你害得想要貢獻自己學習心得的人,寧可放棄。你這樣做只會帶來反效果。例如說,你抗議之後,我現在更常講更愛罵『黑鬼』了!」

這封匿名信被公開後,不只是法學院,全哈佛的黑人學生群情激憤。透過電腦資訊專家的協助,法學院行政單位找到了寫匿名信的一位波蘭移民後裔學生。四月四日,法學院一年級學生齊聚一堂再上刑法課時,課堂上突然來了不速之客。一位教授納森(Charles Nesson)陪著那位寫匿名信的學生一同出席。寫匿名信的學生公開向被他攻擊的學生道歉,向所有黑人學生道歉。道歉後,納森教授提議來一場「假審判」,大家來討論寫匿名信的這位學生犯了什麼樣的罪,該受怎樣的懲罰。納森教授並建議,刑法課的教授當原告律師,他自己則充當被告的辯護律師。

不料,納森剛說完,就有另外一位黑人女學生掩面哭泣衝出教室,引起了更大的騷動。其他學生也起而抗議,納森才理解到:他提議自己要幫被告辯護,被視為他站在白人學生那邊,認定白人學生用「黑鬼」侮辱黑人,是可以辯護的正當行為,那位衝出去的學生,平常崇拜納森教授,受不了原來連納森都帶有種族歧視概念。

看起來是一連串的小事,然而牽涉到種族歧視,就沒那麼簡單了。這件事騷動了好一段時候,哈佛法學院開了好多次會,重新訂定與種族對待相關的行為規範,才算落幕。

李敖是台灣爭取言論自由過程中的重要人物,不過台灣現階段面對的,已經不再是有沒有言論自由的問題了,而是言論自由之上,應該要有的文明規範。言論自由並不包括用歧視語言辱罵別人的自由,這種自由的限制不該也不能用政治力或法律來進行,只能走更難更辛苦的文明教化的路,在這條路上,我們還有很長很長的距離要走呢!§回頁首

 

6.「超恨」?「成功」?「創新」? 聯合報╱何寄澎  2011.10.27

「超恨」是什麼?是一種咬牙切齒的深惡痛絕!

對教育自己四年的母系「超恨」,這樣的人心中大概從來沒有「飲水思源」四個字。

說「我讀書讀不好,所以才會成功」,這其中反映的心態就更複雜了:一則反映了他的「傲慢」;再則反映了他視讀書為無用;三則反映他對「成功」的定義極為偏狹;四則反映他否定了當時與他受同樣教育者的收穫與成就。

他又說母系的教育一點「創新性」都沒有,這就證明他實在不知道:「創新」不是憑空得來的,也不是憑單一面向或自我可以成就的。沒有努力學習,沒有努力讀書,沒有一切扎實的根基,「創新」何由而生?那種「創新」恐怕只是枝枝節節的「變妝/變裝」而已吧!

至於他母校的反應也令人不敢恭維。教務長唯唯謹謹地說:「對他的意見表示尊重。」又說:「現在的情況已迥異往昔。」云云。這樣的反應無異否定了往昔該校的教育,那麼數十年來該校培養的都不是人才,都不算成功,該校的盛名都是浪得之虛,直至今日才「脫胎換骨」囉!(這又是一種自我吹噓。)

身為一個「台大人」,我忍不住要說:今日的台大在大量的資源下做了太多「浮誇」的事,扭曲了大學應有的教育與價值,其實已經讓台大最可貴的精神在一種病態的學術功利觀下日漸淪喪。

唉!台灣這十幾年來,充斥了愈來愈多財大氣粗、權大氣盛的人,在媒體推波助瀾之下,把台灣日漸帶向一個浮淺、執拗、扭曲的觀念體系,這是台灣最可怕的夢魘。 回頁首

 

7.回音壁/企業家失言 聯合報╱陶銘2011.10.28

一位台大電機系出身的企業家說,他「痛恨」當年所受的教育。名教授何寄澎撰文駁斥(按:1027日《聯副》),讀來撫掌稱快。

該企業家認為,台大電機系的教育沒有啟發性,未能培養他的創造力,幸虧他沒好好讀書,才有後日的成就。當年的教育容或有此缺失,但是我很難相信,他只憑「沒好好的讀書」能有日後的成就。須知教育「給你一個高度,也同時給你一個限度」,無論你讀哪個學校都是這樣,真相應該是,台大給他高度,他自己憑藉這個高度去突破限度。他除了「欣賞自己」,也該「感激台大」,二者並存,並無衝突。

該企業家為何不能發現此一「真相」呢?我聯想到50年代到60年代,大學理工教育忽視人文修養,台灣流行理工學生的許多笑話,反映他們中間有一部分人好像不明事理,不通人情。如今這位企業家一時失言,恐怕也是教育給予的限度,成為當年笑林流風遺緒之延長吧?今承何教授予以點破,不知他受到啟發沒有?§  回頁首

 

8.廖玉蕙:說自己的話   2011/03/03 聯合報

某位所謂的名嘴,在談話性節目中誤拿小說《中國珍珠:龍保羅日記》當史實,鬧出笑話。該名嘴辯稱相關資料是由製作單位先行準備,經討論後,再分配給來賓負責講述。看到這則新聞,我們才恍然大悟,名嘴們說得口沫橫飛,原來是別人提供資料,由他們負責演出。難怪不管飛彈、幽浮或小道八卦,他們看似都能滔滔不絕地夸夸其談。反正說錯了,不必負責,只要推諉給提供資料者即可;說對了,則毫無愧色的坐享專家的榮銜。

名嘴上節目討論,當然得自己準備、說自己的話,否則怎稱得上是名嘴!如只是耍耍嘴皮子、以強烈肢體語言演述別人提供的資料,跟演員有什麼兩樣,難怪要鬧拿歷史人物和小說角色打交道的大笑話,簡直不負責任到極點。這讓我不由得聯想起我們教學生學寫作文的目的,最精采作品不是旁徵博引的炫學之作,而是有屬於自己精闢見解的文章。

論說文固然如此,抒情、記敘文又何嘗不是。只是論說文直接說理;抒情、記敘文間接、婉轉呈現。沒有想法的抒情文叫做無病呻吟;沒有思想的記敘文必淪為流水帳;沒有個人意見的論說文只是說別人說過的話,不免浪費筆墨之譏。所以,作文的終極目標是言之有物、論之成理,而不是花枝招展、眩人耳目。

作文固然不辭前人的經驗或理論,但最後得翻出底牌你自己的想法呢?有價值的學術論文必有所發現,言前人之所未曾言。可惜的是,我們往往看到的是徵引前人的看法:孔子的、孟子的、荀子的、韓非子的那你的想法呢?我我贊成孔子!既然跟孔子一樣,又何必你煞有介事地重複陳述,我們直接研讀《論語》不就好了!小學到國中的的作文,從造詞、造句到仿作、說故事、謀篇裁章的一連串學習,只是基礎訓練,沒有高見不難想像;到了高中、大學,甚至研究生,如果還停留在「鸚鵡學話」的階段,無法用自己的語言寫出自己的想法,那就真的失去寫作的意義了。

今年學測的引導寫作,以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做出「大學生如不滿學校的處分,有權可提起訴願和行政訴訟」的解釋及台大李校長憂心可能因此造成師生關係的緊張為題幹,要求考生以在學校的親身體驗或所見所聞,用「學校和學生的關係」為題,寫一篇完整的文章。一如所料的,因為學生一向只管模仿記誦,很少主動思考,文章必然呈現大同小異,表現因此不盡理想。但學生沒能寫好,未必代表題目出得不好;我以為這個題目的出現深具指標意義!它宣告「說自己的話」的時代已逐漸到來。

往年無論學測或指考的作文題目,常常悖離學生的生活經驗,所以,考生東拉西扯,不外複製課本的說法,或揣摩命題老師的心意;如今,考題切近年輕人的生活,雖然一向習慣將作文變成謊言競技場的學生一時還不慣說真話,難有獨特的秀異之作;但在考試領導教學的氛圍下,往後,學生勢必得開始凝眸注視生活。「以在學校的親身體驗或所見所聞寫文章」,意味著學生不能再只是埋首教科書、凡事漠不關心,作文得開始學會觀察周遭,動腦歸納出意見,用自己的話,為生活找尋一個說法、下一個最適當的註解。 §回頁首

9.不讀書才能成功? 李丁讚 中國時報 2011-10-27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先生表示,他當年在台大電機系時,就是因為書沒讀好,所以才會成功。他認為,台大當時的學生都是死讀書,念書如念聖經,以至於都無法創新。他沒有念書,所以才有今日的成就。

林百里的話,是個人的生命體驗,當然有其智慧在。世界上的確有很多成功者沒有受過完整的正式教育。賈伯斯、比爾蓋茲等,都是大學的中輟生,反而能創造出驚人的成就。王永慶只念完小學,卻被稱為台灣的經營之神。

但是,少數天才的成就,就能推論說,不讀書才能成功嗎?很多成功的生意人,也都是受過完整的學院訓練。更何況,賈伯斯等人雖然沒有在正式體制內念書,但平常也經常讀書。

因此,有沒有念大學,或是有沒有把書讀好,可能不是重點。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用什麼方式念書,有沒有吸取書中的智慧,還是只是念死書。

台灣的大學生往往只是念死書,把念書當成考試的工具,讀書真正的目的反而不見了,這是目前教育體制要深切反省的地方。教育部認為對林百里要感恩,其實沒有認真回應林先生的指摘。但是,如果林百里因此鼓勵學生不必讀書,對書本的價值顯然太輕估,對年輕人是不好示範、甚至誤導。

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天才,都需要一步一步地學習。如果有創意的話,也需要在紮實的基礎上慢慢推進,而不是一步登天就能有所成就。對大多數人來說,基本工還是重要的,每個人都需要認真地念幾本書。

好的念書方法,是把書本與生活結合,才能體會書中的智慧,讓生命更精采。固然不能死讀書,但也不能不念書。但目前的大學生,大部分的不是只會死念書,就是只會玩、或迷迷糊糊過生活。根據我的觀察,這兩種類型的學生畢業後,幾乎都過著無意義、甚至潦倒的生活,一點點成就都談不上。

但也有另一種類型的年輕人很優秀,帶著改革的熱情,投入社會運動。只是,這些人很多也不太念書,認為只要行動,社會就會改變。其實,改革社會沒那麼簡單,對人性的瞭解要深刻,對社會的運作也要清楚,才能推動有價值的改革工程。這些不念書的行動者,往往變成基本教義派,憤世嫉俗過生活。

另外一種學生很用功,也很認真在思考。但是,往往只是集中在書本上,跟社會沒有連結,對生活也沒有體會,這種學生也許可以把書讀得不錯,但都偏向抽象性的理解,缺乏對人性的深刻體悟,也不清楚社會的實際運作。因此,他們的知識往往變成文字遊戲,無法產生價值與意義,變成另一種形式的死讀書。

以上這些類型的學生,其實都很可惜。「念死書」、「只念書」、「不念書」都不是好的態度。當然,只會玩,或連玩都談不上,整天迷迷糊糊,或整天都在行動改革,但卻不知到回到書裡汲取智慧的人,成就也都很有限。只有那些能把「讀書」與「生活」,或「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人,才能真正吸取書中的智慧,進而活出精采的生命。 (作者為清華大學人社院學士班教授)§ 回頁首

10. 洪蘭/  2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生學不說話 2017-10-09 聯合報

朋友有一雙巧手,常醃製時令蔬果放在我家門口讓我驚喜。但是昨天她來電說不方便出來,請我去拿。我以為她生病了,想不到是她鄰居為了一點小事對簿公堂,她若在電梯間被碰到,會被迫聆聽對方的不是,她不堪其擾又不得脫身,只好盡量少出門。

她說現在手機可以隨時隨地錄音錄影,很容易惹上官司。她有個朋友在勸架時,說了一句「你不要跟他一般見識」,結果公親變事主,也被告了。

打官司勞民傷財,孔子把興訟當作行政績效的指標,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談到官司,人人害怕,倒是我父親教過我一個好方法,可以避禍。

我小時候,父親不許我們講髒話。在跟同學吵架時,我不能用同等級的話罵回去,很是吃虧。我回家就向父親抱怨,父親問我:「如果有人送你禮,你不想要時,怎麼辦?」我說:「退還給他」。父親說:「對,下次有人罵你時,你就說,你的髒話我不收,請你拿回去」。當那位同學又來罵我時,我就跟他說:「你罵我的話,我不收,現在全部退還給你」。他一時間,不知該怎麼回答,總不能說,我不要我自己的吧!他就走開,下次不來惹我了。

人類花二年的時間學會說話,卻花一輩子時間去學不說話。父親說,禍從口出,守好你的嘴巴,煩惱就減少一半。止謗無辯也,狗對你叫,你也對他叫,人家不知道誰是狗。我說:名譽是人的第二生命,你不辯白,以後積非成是,就辯不了。洪邁不是在《容齋隨筆》中說:「一點清油汙白衣,斑斑駁駁使人疑,縱然洗遍千江水,不似當年未汙時。」怎麼可以不辯呢?父親說,就是因為這樣,所以人才要學會「忍」,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無愁日影斜。是你的朋友會知道你是誰,不是你的朋友,不必在乎他的看法。

年輕時,很不能接受這種看法,只是不敢跟父親辯。現在馬齒徒增,閱歷多了,真是覺得老人是個寶,父親的話阻止了我很多不必要的生氣和無謂的紛擾。

人只能做自己,不然就交不到真心的朋友,因為沒有人會跟虛偽的人交往。最重要的人際關係是你和你自己的關係,你要看得起你自己,別人才會看得起你。

快樂的秘密在不讓很多瑣碎的事煩擾自己的心。好萊塢天王巨星保羅紐曼(Paul Newman)和瓊安伍沃德(Joanne Woodward)結婚五十年以上,是影劇圈的奇蹟。紐曼曾對記者說,家裡有牛排,何必去外面偷吃漢堡?瓊安不會用瑣碎事情來煩我,她從來不曾在我們外出回家時,問我應該給看孩子的保母(baby sitter)多少工錢。

說實在話,很多吵架,事過境遷後,都想不起來為什麼生氣,許多人錯過了屬於自己的快樂,不是因為沒有找到快樂,而是沒有停下來享受它。

老人的智慧和經驗可以幫助很多年輕人避免挫折和煩惱,把時間和精力用在發展事業上。現在人退休後,幾乎還有卅年可活,《上李鴻章書》說「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把老人當資源而不是負擔,是我們現在要轉念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