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416建中師生連署呼籲暫緩實施十二年國教,你對教改有什麼想法?且讀幾篇文章也深入思索之。

徐茂瑋 1.王道還:教育及其不滿    

2.王道還:天生我材必有用  

3.教書記-親師座談會   張經宏  

4.家長放手 孩子快樂成功  尹蓉先/銘傳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5.高中教育 回到學習本質 王道維

 

1.王道還:教育及其不滿     聯合報    2012.02.23

我們熟悉的孔雀有兩種,分別是印度、中南半島的原生鳥類。雄鳥燦爛的尾羽,要三年才能發育完成;然後每年都會脫羽,再重新長出。因此蒐集孔雀翎並不難。透過商人,自古見過孔雀翎的人,大多沒見過本尊。孔雀翎在地中海世界中的流通,還反映在羅馬神話中。原來孔雀翎上的眼睛,是妒婦的作品:她用來看管小三的。

可是達爾文卻瞧不得孔雀翎。他坦白承認,不管什麼時候,他一見著就覺得惡心。倒不是他作賊心虛,而是雄孔雀的尾巴威脅到他解釋生物演化的天擇理論:達爾文想不出那麼華麗的尾羽有什麼用。天擇理論可以解釋任何有利於生存競爭的裝備。而成年雄孔雀的尾巴笨重又累贅,不利於藏身,也不利於避敵。

最後達爾文以「性擇」解釋雄孔雀為什麼會演化出那樣的尾巴:吸引雌鳥。畢竟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現在已有堅實的觀察與實驗證據:雌鳥的確偏愛尾羽巨大的雄鳥。至於雌鳥究竟圖的是什麼?學界還沒有共識。達爾文當年是以雌鳥的審美觀云云,一筆帶過。

一開始學界對性擇理論非常冷淡。因為對於動物行為,以「審美觀」之類的人文觀念解釋,是禁忌。一方面,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另一方面,難免想當然耳之嫌。直到廿世紀中,學界才開始重新評估性擇理論;現在已是當紅的兩性關係研究方略,揭露了動物界許多教人匪夷所思的兩性鬥爭手段。

更有趣的發展,是美國康乃爾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法蘭克(Robert H. Frank)的演繹。法蘭克指出:在自由競爭的情境中,他人的行為會影響我們的決定,我們會因而喪失自由。要是雌孔雀偏愛巨大的尾巴,沒有巨大尾巴的雄孔雀就自動出局。要是大家都想搬入好的學區,讓孩子上好的學校,房價就會上漲。於是家長必須為賺更高的薪資而冒風險,因為薪資與風險相關。可是房子的數量有限、學校招生額也有限,如此這般之後,房價漲了、許多人的工作風險也升高了,送孩子進好學校的心願還是無法實現。

同樣的邏輯,可以解釋教改為什麼遭到那麼多批評。例如許多人想上台大醫科;台大醫科只錄取一百人;為了上台大醫科,就必須考進前一百名。想考上的人越多,必須付出的代價越大,例如犧牲休閒、睡眠時間。更糟的是,考試受限於課綱,考生準備時只能畫地自限;而為了分出考生高下,題目可能還得刁鑽冷僻。在這種情境中出人頭地的學生,由於受限於課綱,不但浪費青春,甚至可能養成不適於在大學中學習的習慣。不過這些是後話。總而言之,大學入學方案無論是一元(如過去的聯考),還是多元,結果都一樣。大家認為多元方案使得孩子的負擔更重,除了同樣的邏輯作祟外,還拜社會經濟條件改善之賜:有能力負擔補習費的人增加了;他們激勵了補教業的發展,於是本來不想補習的人產生焦慮,因而加入補習。

法蘭克從性擇理論演繹出的教訓是:個體利益與群體利益往往扞格不入;自由競爭、理性選擇、資訊充分等條件,未必會導致有利於公眾的結果;看不見的手並不總是促進公益。

其實,關於教改,真正的問題可能是:我們憑什麼相信教改能改變什麼?芬蘭的高中生,有四成以上念的是職校。芬蘭能,我們不能。因為芬蘭人民有高額的稅賦,享有完善的社會福利,念不念大學對於人生品質沒有太大影響。

搞教改,是柿子挑軟的吃。 §

 

2.王道還:天生我材必有用   聯合報   2012.03.28

法國大革命期間,羅蘭夫人在斷頭台上留下的名言,國人早已熟悉。其實她的另一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我越了解人,就越喜歡狗。」羅蘭夫人拿狗與人對比,目的在貶人,毫無疑問。但是把這句話當做客觀陳述,可能更發人深省。人與狗至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是理解人類演化的關鍵線索。

話說現生野犬有卅五個物種,狗的祖先是一種野犬。人類馴養狗,最晚一萬五千年就開始了,成就非凡。吉娃娃、大丹狗、鬆獅犬來自同一個野犬物種,可是牠們形態上的差異比任何兩種野犬都大。每個人大概都能舉出一二十個犬種;有個圖文並茂的網站列出了一百六十種。現生的野犬物種沒有那麼大的種內差異。事實上,其他哺乳類沒有一個物種在形態上有那麼巨大的種內差異。

家犬有那麼多形態、行為不同的品種,表示家犬祖先族群中有巨大的個體差異,而且那些差異是基因決定的。

我們人類與家犬一樣,物種內部的多樣性,其他的哺乳類瞠乎其後。人的生物多樣性,最顯而易見的,就是膚色、髮質。人的文化多樣性更多采多姿。不同的人類社群,物質文化、食衣住行、社會組織、精神生活,可能都不相同。更值得注意的是社會內部的多樣性。

人類社會的最大特徵是分工;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分工是技術的產物,也是文化的產物。所謂文化,就功能言,指人的適應裝備。其他的動物以身體追求生存生殖所需,人依賴文化:技術與社會組織都是文化的產物。

不同的人類社群,不妨比擬為家犬的不同品種。但是引人深思的,卻是比較一個社會的內部分工與家犬的分化。

關於分工,經濟學鼻祖史密斯認為:分工能提升效率,社會學鼻祖涂爾幹認為:分工能促成社會凝聚力。他們都忽略了文化。文化導致專業化、促成分工。例如人類不以尖牙利爪謀生,靠的是工具。

可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同樣的製作技能;利用同一工具謀生的本領亦不相同;製作工具、利用工具的專家因而誕生。然後可能有人為傳統工具發明新的用途,或組合不同工具創造新的工具,於是出現了新的專家。

人類社會普遍的分工,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非常巨大。我們熟悉的最極端的例子,大概就是數學與藝術能力了。我們通常用「天分」談論這兩個領域的高手;天分是基因賦予的性向,也有堅實的證據。

有趣的是,人為什麼會演化出數學、藝術的天分,在現代演化生物學草創期間,也就是將近一個半世紀之前,居然成為第一流學者辯難的題材。

因為許多人類社群,物質文化並不發達,也沒有受過西方式的數學與藝術的調教,依舊能生存、繁衍。地球上,人是唯一遍布全球的物種,而且在舊石器時代還沒結束之前就完成了這一壯舉。那可是足以為「人為萬物之靈」下注腳的成就。

人類為什麼會演化出數學、藝術的天分?答案是:文化。家犬為什麼有那麼多品種?野犬就沒有。答案也是:(人的)文化。

文化提供的是:讓人的特殊天分有滋長的機會;人珍惜差異、呵護差異,讓野犬的某些個體物以類聚,任其同類相求。

在適當的環境中,文化會演化:滋長、創新、生生不息,動力不假外求,結果是:為「人為萬物之靈」做了嶄新的詮釋。社會分工因而越加細密。

以馴養生物的經驗以及文化演化的動力學為鑑,將所有的高中生都送入大學,後果必然是浪費資源、埋沒人才,阻礙社會發展。入學方式只是次要的問題。    §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於中研院史語所)   

 

3.教書記-親師座談會   張經宏  中國時報  2012-02-16

某次月考完後的座談會,小宏像在進行公司營運報告,向台下幾十個「股東」介紹完班級經營狀況,一個媽媽馬上舉手:「老師,我兒子數學那麼爛,以後能不能考上醫科啊?」

一聽到醫科,底下幾個家長面露著急之色:「我們這個也是,每次回來都說他國中同學現在的那個班,老師都好會教喔。」眼看家長們全盯住手上的成績單,小宏慌張起來。班上的成績還真有夠抱歉,只好邊安慰邊把話題扯開:「現在看也不準啦,而且也不見得要讀醫科啊,以後我們老了,小孩能孝順比較重要。」這話讓某個母親深有所感,站起來附和:「老師說得真好,我家市場那邊的某某小兒科醫生,在學校都考第一,父母親還賣地給他開診所,現在咧?兩個老的哭沒眼淚喔。」哪知此言觸動不少家長心緒,大家七嘴八舌:「我們那邊車站對面的某診所主任,高中多會讀書,一娶了那個老婆喔……」這下各鄉鎮中山路、中正路上有哪些「不孝」醫生,一個一個被揪到家長的嘴邊「唉呦」了好一陣。

最後小宏下結論:「功課不好沒關係,小孩孝順較要緊。」看著家長一個個點頭微笑離去,小宏偷偷喘一口氣的同時,一個坐在角落,始終不發一語的父親怯怯走上前,「老師,」很小聲地問:「我們這個考不考得上醫科?」   §

 

4.家長放手 孩子快樂成功 聯合報 2012.02.08

新任教育部長蔣偉寧日前表示:「十二年國教要成功,好高中要更多。」「我們做什麼事都要讓家長能放心!」依筆者淺見,「讓家長能放心」,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確切的說,這根本是不大可能。

我看過一個孩子,從國小到國中成績名列前茅,順利進入第一志願高中後,照理說家長應該放心了,結果家長仍每天接送,扮演一架超級孝順的直升機。第一次段考,孩子考了全班第九,家長竟陪著孩子到廟裡「祭改」(除煞改運)!這是特例嗎?這樣的家長滿街都是。

一般父母的心態,孩子大概只有在還在娘胎裡,家長想的是:「我只要他四肢健全、健健康康就好!」只要時間、金錢能力允許,從一出生還不會坐、爬,已經有一堆益智玩具、閃光卡,到進幼稚園,更是蒙特梭利、雙語教學甚至全美語授課,接下來當然是希望能進明星小學、明星國中,明星高中,即使孩子進了台大,父母仍暗暗盼望:「你給我拿個書卷獎回來不好嗎?」「申請MIT還是哈佛吧!」就算有一天這個孩子已經都又有了孩子,宵衣旰食,父母何曾有真正放心的一刻?

我相信全世界正常的父母,都疼愛孩子,希望子女自立,在亞洲幾乎所有父母都希望子女念大學出人頭地;而今天的台灣呢?要求稍微高了一點,很多父母除要求子女出人頭地外,又希望子女快樂成長,沒什麼壓力。

從前考大學競爭激烈,父母都萬分不捨,心疼到死,多少年來,這個問題一直無解。一九九六年出現了一位「民族英雄」—國內教改的火車頭—教育部長吳京,他主張所有大學增額錄取,並且廣設大學,很快地,台灣就有了一百六十幾所大學,讓所有想上大學的人都可以進大學,不須努力、不用競爭。大家都很高興。

只是從此以後,大學—至少許多私立大學裡,來來往往盡是對讀書既沒有能力又沒有興趣的年輕人,晃蕩幾年,大學確實畢業了,卻再也不是什麼出人頭地、值得驕傲的事情!台灣的教育跟著賠掉不說,連產業甚至整個社會都受到影響。許多大學畢業生程度之低落是外界難以想像的。如今教育問題已是沉痾日深,扁鵲難醫。

其實家長本身才是問題癥結,如何教育家長放手方是正道,究竟要孩子成龍成鳳、還是毫無壓力,大部分的孩子只能二中擇一。如果只是想要家長放心,讓小孩既輕鬆又成功,似乎是搞錯了方向。

我真的擔心會不會又來了一個慷慨善良、有求必應、統統有獎的吳部長。  §

 

5.高中教育 2012-03-28

自從宣布十二年國教的政策以來,社會上爭議最多的是關於明星高中免試名額的問題,直接觸動到台灣教育中最敏感的神經。而這些爭議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我們對高中教育在國家整體發展中應有的定位並未有共識。

在大多數家長心中,所謂的「優質高中」是那些升學率極高的「明星高中」。原因不外乎是希望藉由同儕間的學習風氣或老師的嚴加管教來幫助學生進入熱門的大學科系。這也是許多明星高中校長反對增加免試名額的主要原因。表面上看,這好像是一個理想單純的學習環境,但其實卻是獨尊考試下的偏狹選項,更別提其中許多學生可能只是因為家境優渥從小被逼著補習才得以進入。所以這最後所牽涉到的是社會公義的問題,與教育本質所希望達到的「促進社會階級流動」背道而馳。

此外,高中是脫離國中青春期的混亂而進入自我價值認同的時期。在同質性過高的高中受教比較容易以為自己就屬於某種階層,因而對社會上更多其他背景的人事物也失去同理能力,並且延伸到大學與畢業後的工作態度與待人接物。其實多數人的潛能才剛剛開始發揮,實在不宜過早就因為以前的學業表現而決定的未來走向。

從大學教育角度看,目前高中教育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學生的程度,而是失去最基本的「學習的動機」!大學與高中最大的不同,不是在於學習內容的深淺,而是在於學習主體性的轉移:從教師提供一個標準答案式的「知識」轉變為需要學生主動追求的「學問」。學生的主動性越少,所得到的學問也越少。反之學生越主動積極的學習,在大學裡得到的就越多。

目前的情形是,我們的學生從國中開始就把讀書作為進入高中與大學的「工具」(許多高三生在拼到理想的學測後就放任高三下的學習),使得主動學習的味口在青少年期間就被搞壞。這使得他們在進入大學選課時,主要思考的不再是如何得到更多的知識,而是如何選到輕鬆有趣的科目;更別說遲到早退、作業抄襲與靠補習班來考研究所的奇怪現象。而這也是我們學生在高中以前的表現看似還名列世界前茅,但是到了大學就落後許多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個人雖贊成擴大明星高中的免試名額,但並非為了消滅明星高中或爭取假性的教育平等。而是希望藉此先釋放國中教育回歸正軌,並且藉由學生背景、才能與性向的多元化環境而讓學生體會到個人價值的獨特性,並開始負起自己作為學習主體的責任。這也是我個人認為高中教育應有的定位。

當然,增加免試名額與學生背景的多元化的確可能使高中老師在授課時不容易拿捏,因此在學校內有某種層度的分班(特色班級)或因材施教的方式是無法避免的。所以需要加強不同類型的學生在不同教育方式之間的流動性,並發展更合適的評量機制與小班化教學,才能讓多數學生感受到入學前與畢業後因為不同主動學習心態而有的不同影響。能夠作到這樣的學校,才算是真正「培養」(而非單純接收)優秀學生的「優質高中」。也許這些學校後來的「考試成績」會比較不如目前背景單純的明星高中,但從大學教育與更長遠的社會人才培養來看,我們對前者還是會有更多的期待。

 

6.教育藍圖所遺忘的一塊拼圖 2012-02-02

新閣揆公布內閣名單,教育部長將由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接任。面對外界質疑他是否能夠承擔十二年國教的重任,蔣校長表示,教育是百年大計,無法立竿見影,初步思考的方向,包括:提升高教競爭力、十二年國教務實上路、技職精緻化等幾個面向。個人覺得此一方向尚稱正確,但個人憂慮之處在於系出名門的部長是否真能瞭解非精英、後半段師生所面臨的問題。

筆者現服務於台南一偏鄉高職,由平日與學生互動間,可以發現三分之一以上學生的背景,不是新住民後代、單親、隔代教養,就是受到家暴、甚至性侵。他們所受到的教養與學科訓練不僅無法與所謂的「好學生」相比,甚至家中需要他們打工維持生計,或自謀學費及生活費。他們對一己未來的期望不高,每每見到上課打瞌睡的學生,心中不免為他們擔心、生氣。

筆者有一次為輔導欲辦理休學之進修部學生,多次去電仍無法聯繫到其家長,當晚開車載學生至其家中,一路閒聊中大約掌握她家近況;而蜿蜒的山路,從有路燈開到沒路燈,才瞭解為什麼這些未滿十八歲的孩子要無照騎乘機車,只因部分偏鄉一天只有兩班公車。到她家後,等候多時,只見其喝醉的父親返家倒頭便睡,看見她無奈的表情,大概知道單親且須負擔家計的她休學的真正原因。

而與此同屬弱勢或家庭失能的學生,在台灣偏遠鄉鎮並不在少數。偏鄉學校的校長與老師為了協助他們,除了教學行政工作外,尚須尋求外在資源。每每見到校長低頭哈腰爭取經費,導師為問題學生傷神,甚或犧牲休息時間,只為堅持「一個都不能少」的教育理念。這些只不過是偏鄉學校面臨問題的冰山一角,也絕不是教育部補助經費或增加硬體建設就能解決的,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涉及到家庭與社會的結構,亦涉及教育最高主官心中所認知的教育圖象與理念。

當國家社會關注我國高等教育議題的同時,卻鮮少關注偏鄉學校及後半段學生真正的困境。他們或許因資源不足而學業成就較低,他們更或許是因出身或生活在一個永遠無法翻身如「地獄」般的家庭環境中,而使得他們不是智能無法發展,就是因受到身心的嚴重侵犯而出現人格扭曲的情況。但是,他們卻活生生地在我們四周,我們實在無法視而不見。其實這些孩子本性並不差,雖然眉宇間有著不成熟的桀傲不遜,但只要有關心他們的師長,他們心中仍會有善良種子的發芽滋長,而學校就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在M型化社會的兩端逐漸拉開之際,學生的程度與未來也會有天差地別的差距,如何縮短此種差距是國家不可逃避的責任。希望新任部長在思索教育未來藍圖之際,亦能為後半段程度較差及弱勢的學生,擘劃出百年大計,補上這塊為人所遺忘的拼圖。(作者為台南白河商工教官,成功大學博士生)  §

王正方:反對選擇題及其他 2012.03.15

在我求學和教書的時代,考試或做練習都很少見到選擇題。某年在美國教學,班上有百餘學生,急著放假去遠行,期末考就設計了一套選擇題,以掃描器讀答案,幾分鐘完事。學生的反彈激烈,他們抱怨只得到個成績,不知道錯在哪裡。

台灣的學校普遍使用選擇題,近乎氾濫。最近輔導國中小朋友的數學和國文,學校和補習班的作業都有。那些題目也罷了,卻一律採用選擇題,或只需填答案。為了得到好分數,同學只找正確的答案。但是學數學除了學會數學公式、熟悉演算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學生分析歸納、條理次序分明、邏輯推論等能力,往往是過程重於結果。若選擇題是為了改作業的方便,大筆一勾打分數交差了事,就很難培育出明日的主人翁。

我的初中數學老師,綽號「老虎」,他上課時的重點是批評時政。但是對作業的要求極為嚴苛,限定格式、字正圖方、整整齊齊按部就班的演算下去。不按照格式寫,得到正確答案也認為是作弊,當場撕掉作業罰重做三遍到十遍。大家心驚膽戰叫苦連天,事隔多年才懂得老師的用心,得到正確答案不算完,必須要將步驟演繹清楚,說明答案是怎麼來的。這樣也教會學生如何有條理的表達意念。如果算錯了,他會給部分分數,指出你錯在哪裡。

回顧人生學習過程,從錯誤中學到的東西最多,也最是牢固難忘,受用一生。選擇題無法使人從錯誤中學習。教師在選擇題上勾對錯,根本不了解個別學生的困難和進度,師生之間也變得疏離。

輔導語文課,又是清一色的選擇題。某題說:「水果刀」,是二名詞結合起來,指這刀是用來切水果的,選出一個屬於這一類的答案。都在說什麼?小時候從來沒學過這種東西,學了它真能提升語文程度?

學習語文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語文程度、文字表達的能力。亙古不變屢試不爽的途徑就是多讀多寫,特別要讀養分充足的古詩詞、原文古典小說(不是那種降低智商的白話本)。孩子花時間去死背硬記所謂文法分析,純粹在浪費生命。現在教國文用的是台灣常年教英文的方式,不鼓勵閱讀寫作,教師就在課堂用中文講文法、分析句子,學生會那些死東西就得高分。英文學得怎樣?君不見最近有報導,台灣學生的平均英文程度,已落在韓國之後(奇恥大辱)。再惡搞下去,我們孩子的中文英文就相互比爛,不用談什麼競爭力了。

傳說一度要廢除考作文,因為給一篇文章打分數都帶有主觀的判斷,得分不公平,不如一律考選擇題。人活著就為了得個高分?時下有很多人,受過完整的教育,遇事無條理、缺乏邏輯,又不能以語言或文字通順的表達意見和想法,這足以證明教育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