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裔作家蔡美兒寫《虎媽的戰歌》,轟動一時,虎媽的嚴苛教育子女,有人急於效法,也有極力反對者,掀起熱烈筆戰,也使該書暢銷大賣,然而虎媽書中的原意被模糊了,這現象突顯現代人只跟新聞起舞,卻不管事實是什麼,請以此為戒,要掌握客觀事實。此外,家庭、學校該持怎麼樣的教育觀?同學是否也該有些思索?畢竟身處其中,而且他日亦可能為人父母,為人師。 徐茂瑋 誌
王正方:「虎媽戰歌」聲中談子女教育
1.王正方:「虎媽戰歌」聲中談子女教育 2011/04/24 聯合報
美國華裔作家蔡美兒寫「虎媽的戰歌」,轟動英語出版界,成為網路書店暢銷書。她的文筆犀利,敘事生動。這本書有許多精彩的對話和有趣的情節,但是結構嫌鬆散,人物比重、故事的推陳也有失衡之處。為什麼如此暢銷?大概是因為它觸及了全世界父母都憂心的兒女教育問題。
虎媽現身說法,以絕對的權威管教兩個女兒。她的軍令如山,約法十條;不許去別人家過夜、不准參加戲劇演出、不准看電視或玩電動遊戲,除了戲劇和體育,A-是壞成績、強迫學鋼琴或小提琴等等。
大女兒蘇菲亞聽話,接受虎媽的安排,交出全A成績單,數學程度比同班高出兩年,彈得一手好鋼琴,比賽屢次奪冠,開個人演奏會,獲譽無數。後來她考入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
二女兒露意莎很性格,她基本上不敢違逆虎媽的要求,學校的成績不輸乃姊,在小提琴上的天分和造詣也不俗。作者坦言,露意莎的性格像極了自己,當她進入青春叛逆期,女兒就處處挑戰母親,衝突愈演愈烈。
這本書的主要張力和最好看的部分,在虎媽和露意莎之間的爭鬥。作者用許多篇幅敘述母女赤裸裸的爭吵,有尖酸刻薄、咄咄逼人的對話、近乎歇斯底里的相互情緒發洩。最經典的一場是他們全家去聖彼得堡旅遊,母女大戰,露意莎威脅要摔玻璃杯,母親嗤之以鼻嘲弄她不敢,二小姐怒摔了幾隻杯子,全餐館為之側目,老母羞憤奪門而出。媽媽寫道,她對露意莎已失去了控制。
蔡美兒的文字不做掩飾沒有避諱,觸動了許多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僅憑自己的認知,或無知(蔡美兒繼承她媽媽的虎媽傳統)就進行計畫、執行、控制,將子女推上他們設計的成功之路。從來不顧小朋友的好惡、興趣,父母鋪陳的人生藍圖和計畫,也許對他們完全不適合。這樣做究竟是幫助了子女還是害了他們?
露意莎全面叛逆,虎媽退讓。二女兒不再專心學小提琴,她愛上網球,雖然身材體力不如人,但她懂得勤能補拙,曾屢敗強敵。露意莎在網球運動中得到另一種人生體會,虎媽遭受挫敗,也從經驗中成長。
中國父母嚴格管教小孩的方式,會比西方父母高明嗎?僅就初期的課業學習、勤練古典音樂方面,的確見到差距。人生有如馬拉松,在最初幾英里領先,只算是個好兆頭。虎媽的兩位女兒很小就懂得,任何微小的成就、榮耀,都必須付出超乎常人想像的努力。很多人一輩子都不相信這個宇宙規律,這是虎媽最了不起的成就。
做虎媽很累。兩位女兒的作業,十多年來母親每天緊盯,不懂音樂的老媽,跟著上課做筆記,回來和孩子討論、研究、督促練琴。在孩子進步的過程中,處處見到虎媽的心血。他們經常衝突,但是母女情深。
台灣有不少家庭,每天逼著孩子去補習,因為鄰居的孩子都補習。大人對補習不聞不問,只負責繳費。孩子應早早具備雙語能力,趁他們年幼就送到國外的親戚那邊去受教育吧!管生不管養,教育子女的任務一律外包。這讓虎媽知道了,她一定有意見的。 (作者為電影導演)
談到小孩的教養問題,幾乎人人都有看法,就算沒生養過孩子的人亦然;其理由無他:成長是必經之路,每人都有切身經驗,自是難以無言。然而把教養扯上東西文化高下,爭議就大了。今年一月中在美國出版的《虎媽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一書,就是由於強調「中國式教養」而造成話題,迄今不衰。
有爭議才有曝光度,書也賣得好,那自然是作者蔡美兒(Amy Chua)與出版商樂見的結果。因此,書還沒正式出版,全書最尖銳的兩章摘要,就已出現在報紙及網路,引起正反兩極反應。不少人只讀了摘要就義憤填膺,認為蔡美兒的育女之道,已接近虐待孩童的程度,而大肆攻訐。這一來出版商的促銷目的已然達成,該書的真正訊息反遭埋沒。
蔡美兒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第二代華人,父母是菲律賓華僑,於一九六○年赴美留學。一如上世紀成千上萬的華人留美學生,蔡的父母也憑個人努力與才智,在異國白手起家,並供養三個女兒進入長春藤名校,畢業後更進一步取得法學或醫學博士學位。這類成功的移民故事,國人早已耳熟能詳。
相對於第一代移民的刻苦節儉與較難打入美國主流社會,第二代移民就享有更多機會發揮長才,蔡美兒自己就是個例子:她畢業於哈佛大學及哈佛法學院,如今則是耶魯法學院的正教授,可見一斑。許多第二代華人急於融入主流,而刻意擺脫父母所來自的傳統,但蔡美兒卻是例外:她一直以家族與華人傳統自豪,也一心以「中國方式」教養兩個小孩。
蔡所理解的中國式教養源自個人經驗,也就是採取學業成績至上、輕視課外活動、限制個人娛樂,以及學習主流樂器等做法;像是每門主課都要拿A、不參與學校戲劇表演、不准到同學家過夜、禁止看電視或打電動,以及每天都得練鋼琴或小提琴若干小時等。這些做法對中國父母而言都不算新聞,也大抵認同;到底「業精於勤荒於嬉」是老祖宗的智慧,至於能執行到什麼程度,則家家不同。
其實,蔡的貴族化教養方式與中國的克難傳統相差甚遠,也非多數人所能企及;同時,許多人都可以拿自身經驗或教育心理學原理,來反駁這種教養方式。蔡美兒自己也從痛苦的經驗中學到,不是所有小孩都適合這種教法。她的這本書就是藉由寫回憶錄的方式,做為全家療傷治癒之道,而非提供什麼育兒寶鑑,這是許多批評者有意無意忽視的重點。
子女是個人生命的延伸,任誰都希望子女成器,中外皆然;但更多東方父母心甘情願地為子女付出時間、精力與金錢,並自嘲為還債。然而子女獨立後的發展常不在父母的掌控之中,因此在嚴管嚴教之餘,量才適性仍是必要的。不論做父母的再怎麼盡心,到頭來仍得放手,讓子女獨立。這是「虎媽」最終的覺悟,也是天下父母都得接受的事實。
「中國母親是否比較優越」?一本敘述子女成長的回憶錄,一個新聞標題,居然震動了美國主流社會。(按:《華爾街日報》1月8日刊出蔡美兒新著《虎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書摘,標題為〈中國母親何以更優越〉。)也許因為這位華裔母親是耶魯大學教授,也許因為標題出現在《華爾街日報》,這才引發了無盡的讀者投書、網站評論、名流座談。經過華文大報《世界日報》的大幅介紹,這個話題也在華人社區燎原燃燒。
在這裡,「中國母親」和「美國母親」兩個名詞的涵義都有規範,「中國」代表嚴格的管教干涉,「美國」代表過度的放任自由。「中國母親」著眼孩子的全程,「美國母親」著眼孩子的一段。以抽菸為例,「中國母親」看見孩子在十四歲時抽菸,眼前連續出現一張又一張畫面,四十歲的「菸容」(抽菸改變人的儀容)、五十歲的肺癌、六十歲的心血管阻塞,她的急迫感、責任感,「美國母親」難以體會。「美國母親」當然也勸未成年的孩子不要抽菸,若是勸阻無效,不會採取打罵搜查等等手段,抽菸的後果是孩子自己的事,現在孩子需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這才是他的事。
從歷史上看,中國的賢母都是嚴母,大都出自清寒之家,這位母親知道孩子立身處世別無憑藉,只有教育,督責孩子用功讀書是她對子孫的搶救。中國母親的此一特質,1949年在台灣集中表現,幾萬個家庭從中國流浪到台灣,沒有家世,沒有財產,沒有親族,沒有任何依靠,子女教育是他們在大海中的一片浮木。那年代,台灣也出現了一群「魔鬼教師」,手裡永遠揮動一根藤條,這批嚴師得到家長的充分支持。
到了美國,中國母親的此一特質又有一次集中表現,充滿了危機感的母親,教育出一批有專業成就的子女。功課成績全A的學生可能缺乏組織能力和領導才幹,教育家的理論沒錯,這些人可以做教授,難以成為大學校長。可是「中國母親」的想法是:如果孩子把坐在圖書館裡的時間拿去打籃球、搞遊行、做義工、當助選員,就能當上大學校長嗎?若是連教授也做不成呢?「中國母親」很少後悔她們的選擇。
「中國母親」傷害了她的子女嗎?中國民間有個說法,子女長大以後有一個階段開始「回味」,重新了解他在少小時期和父母的關係,他開始發現父母對他的禁令和督責對他都是有益的,他對父母充滿感激。如果當年有些事情父母對他太「客氣」了,以致貽患久遠,他反而抱怨父母:「你為什麼不打我呢?為什麼不罵我呢?為什麼沒有揪著我的耳朵警告我呢?」可以說,中國母親施教,用的是「心」,中國子女受教,用的是「腦」,施教者情感充沛,受教者理解困難。直到有一天,據說是到四十歲左右,兩者自然融合了,兩代的關係這才進入黃金期,萬一子欲養而親不待,或者白髮人送黑髮人,那就抱恨終身了!
美國把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方面置於政府嚴密監視之下,自有其背景因素。資料說,在美國,虐待或疏於照顧兒童的個案,每年近三百萬件,換算下來,「平均每五十二分鐘就有一個孩子受虐,每八天就有一個兒童死於大人施虐或攜子自殺」。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必須保護,於是中國新移民遇到他大惑不解的怪事,自己的孩子自己不能管教,警察和社工人員上門把孩子帶走,父母面臨控訴。在這方面,美國神經緊張,防患唯恐不周。
美國政府這樣做,也付出沉重的代價。「兒童」的涵義是十八歲以下未成年的人,「虐待」的定義包括「強迫孩子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依據當然解釋,在某種程度上也包括了禁止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於是把千千萬萬的孩子寵壞了,人口素質降低,美國軍隊的戰力、科學的發明創造力、工商業的競爭力,都面臨考驗。美國也有人先天下之憂,他們的潛意識裡有焦慮。
保護兒童和造就人才之間有矛盾,這一次有關「中國母親」的強烈反應,顯露了美式父母的左右兩難。我是否可以說,他們有人對正宗的美式教育方式失去信心,充滿了危機感,居然肯定中國的「虎媽」。我是否可以說,有些華人早已融入主流,他們只能維護主流價值,肯定自己,因而指責中國的「悍母」。
這些人是否真正了解「中國母親」的教育理念?美國的「中國父母」也早已在某種程度上入境隨俗,放棄親權至上,可是在他們看來,孩子飲茶還是飲咖啡可以由他,但如果是飲酒還是飲茶,豈可緘默?孩子進網球場還是籃球場,可以由他,要是進賭場呢?必須反對。孩子傾向哪一黨哪一派,可以由他,要是傾向幫派呢?必須用心堵塞預防。他們如果在這些地方「尊重孩子的選擇」,那就連朋友也不如,怎麼配為人父母?
中國父母又何嘗願意這樣做!如果能選擇,他們寧願像王安石的詩:「願為五陵輕薄兒,生在貞觀開元時。鬥雞走犬過一生,天地安危兩不知。」如今有多少美國孩子正是如此或接近如此。「美國父母」讓美國孩子享此特權,也許對得起他們的開國諸賢,「中國父母」若讓孩子跟進,則愧對列祖列宗。美國人席豐履厚,他們付得起代價,中國移民付不起。再說他們的有識之士也早已看見帳單皺起眉頭了!
「虎媽」的示例也許並不適合美國人,一如美式「以子女為朋友」的示例並不適合中國人。他們有他們心安理得、死而無悔的事情,我們有我們心安理得、死而無悔的事情,各行其心之所安而已!可以預料,誰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成功,誰也沒有百分之百的失敗,一個孩子,如果因父母放任後來成為學者,他也絕不會因為管教而成為文盲,如果他因管教而成盜賊,也絕不會因放任而成為聖賢。
事實上,資料顯示,中國的第二代「融入主流」以後,「虎媽」、「悍母」紛紛軟化或流失,中國移民的第三代,健康、敬業精神、承受壓力的能力普遍下降。多少母親打牌、不打毛線了,做頭髮做衣服、不陪孩子做功課了,關心帳單稅單、疏忽孩子的成績單了。美國學者給為人父母者提供了一套親子教育的方法,美國母親要用「腦」來做,讓孩子用「心」承受,美國母親也只有很少數人做得到,那做不到的就投降了!依我之見,這一次美國社會對「虎媽」、「悍母」根本是過度反應,放心吧,沒有多少「母親」在虐待你們的下一代,你們把下一代交給幫派、毒販、拐賣人口者和血汗工廠去虐待吧。
4.親子天下》洪蘭:是誰把孩子逼瘋? 天下雜誌462期 2011-02-18 中時樂活
當大人只重視分數時,孩子只好作假,而作假會使他更加貶低自己,這個惡性循環最後會使孩子賠上他的精神健康。
美國最近公布了一個近七萬人的大型精神健康調查,結果發現過去一年內,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有可診斷出的心智、行為或情緒失常,其中女性(二三.八%)比男性(一五.六%)多,十八到二十五歲的年輕人最多。更可怕的是,每二十人(四.八%)中就有一人嚴重到干擾正常生活功能至少兩週以上。十八到二十五歲是在上大學或剛出社會工作的年齡,為什麼還未真正接受社會磨練,就有三○%的年輕人精神失常到可以被診斷出來的地步呢?
最近俄亥俄州有個父親因為孩子功課不好,將他衣服脫光,罰站在冰天雪地中,被路人看到後,報警吃上官司。或許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些端倪。
安全感是人類第一大需求,孩子小時因為沒有生存和自衛能力,完全仰賴父母照顧,如果父母不喜歡他、不照顧他,他只有死路一條。所以心理學家洪妮(Karen Horney)和羅傑斯(Carl Rogers)提出一個兒童情緒發展理論,認為兒童如果不確定父母是否喜歡他、接納他,會有嚴重的焦慮,他們必須找出一個贏得父母歡心、讓自己安心的方法。
為此,許多孩子學會揣摩上意、討好大人或創造一個成績優秀,博得父母歡心的「我」。假如這個理想的我跟真實的我差距太大,就會使焦慮更嚴重,這時孩子會用任何方式去暫時獲得父母的歡心。這是為什麼賓州大學研究發現孩子說謊的最大原因是不想讓父母失望,也是學生作弊愈來愈普遍的原因。當大人只重視分數時,孩子只好作假,而作假會使他更加貶低自己,這個惡性循環最後使他掉入憂鬱症的深淵。
很多人誤以為分數是量化,最公平,但愛因斯坦就說過:許多重要的東西是不能被量化的(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not be counted)。分數代表的是現在的知識,並不能預測未來的表現。OECD的史萊克(A. Schleicher)說:「『國際學生基礎讀寫能力計劃』(PISA)的目標不在檢驗過去學到什麼,而在未來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術來面對新環境與新挑戰。」所以測的不只是閱讀讀寫能力而已,還包括數學和科學讀寫能力。他認為今日學生必須要能「蒐集、管理、整合及判斷資料,進而解決問題生產新知識,達到參與社會並貢獻社會的能力」,顯現現在要的是綜合的能力。
史丹佛大學做了一個研究,請受訪的中學老師回答:如果一個學生某次數學成績在六五%,他應該如何對待這個學生?結果有老師抗議:「一個點不能求出斜率,單一的分數對了解一個人的能力沒有什麼價值,更遑論預測未來成功的潛力。」這個觀點完全正確,我們不應再以分數取人,更不值得讓孩子賠上他的精神健康。上個月過世的廣告教父孫大偉在學校時功課不好,老師對他的評語是「該生素質太差」,但是想想看,這個世界若是沒有他,該有多遜色。分數的迷思,一定要打破!
5.凱撒的面具-千萬別當魯迅筆下的那種導師 王健壯 中國時報 2011-02-24
台灣每次票選十大最受信賴的人,李家同教授一定名列其中,但這位最受信賴的人,其實也是一個最受爭議的人。
李教授被那麼多人信賴,跟他的學術專業無關,學院裡比他更學有專精的教授多得不計其數,但很少有人像他一樣,在社會上有那麼多粉絲,那麼大的影響力,他寫的書本本暢銷,他的演講現場也常常人滿為患,他像個佈道家,到處傳播勵志的福音。
但譽之所至,謗亦隨之;不過別人對他的謗,並非無的放矢,每次都是因為他自己的言論而惹禍。僅僅過去一年,他的惹禍言論就包括:「學生功課不好是因為看了太多漫畫」,「網路文章看多了會笨」,「祇有笨蛋才看ptt」,「成功的人不會用facebook」,以及最近的「大學生到偏鄉山區服務是白痴」等等。
李家同已是七十多歲的老人,退休後仍四處奔波勸人勵志,精神可佩,也用心良苦。但「重為善,若重為暴」,他雖然自認講的是善言,做的也是善行,但他之所以常常引發爭議,就是因為他忘了「重為善」的道理,忘了要節制自己。
所謂節制自己,包括不能以己度人,犯了認知的錯誤;也不能以古非今,犯了價值的錯誤;當然更不能以己非人,而犯了傲慢的錯誤。
但看看他過去一年的眾多語錄,例如:「我每天都看七份外國報紙,我的學生也絕對要看BBC新聞」,「瀏覽社群網站,十分鐘就算多了」,「閱讀網路文學長不出智慧」,「讀網路文章不如讀偵探小說和法官判決文」等等,再加上那些替他惹禍的言論,就可以瞭解他在勸人勵志時,確實經常是以己度人、以古非今並且以己非人;當然,類似「笨蛋」、「白痴」這種充滿不屑與歧視的字眼,竟然也出自這位勵志導師之口,更令人匪夷所思。
更匪夷所思的是,他的言論雖然引發那麼多爭議,他卻很少從善如流,別人罵他老古板跟不上時代,他卻說「正因為我太不傳統,所以他們無法接受我」,網友對他群起攻擊時,他的反應是「為什麼要重視網友的看法?網路評論絲毫不代表民意」,「網友的批評我都是聽說而已,誰叫他們不敢直接寫信給我?」「我走在街上從來沒有人罵我,在清華、交大、台大也沒有學生說討厭我」,「我不曉得那些亂批評的網友是誰,當然也不在乎他們的看法」。
更能表現他這種「自反而不縮」卻仍「雖千萬人吾往矣」的一個事例是,有次他應邀上電視節目,錄影進行中突然出現「ㄟ」的音效時,李家同當場翻臉:「我不能接受這種音效」,「幾十年來沒有人能在我演講時打斷我,連總統都不敢」,「再出現這種音效,我就走人」,這幕畫面雖僅短短一、二分鐘,但卻是李教授個性最逼真的寫照。
他教了一輩子書,既為人師,當然已經很習慣教導人與教訓人,但比「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更嚴重的「大患」,卻是「若好為人師,則自足而不復有進矣」,喜愛讀古書的李教授如果能翻翻朱熹在《孟子集注》中引用王勉的這句話,也許就能瞭解他的言論何以動輒引發年輕世代的反彈,也更能讓他扮演好社會導師的角色。
魯迅當年雖被人譽為青年導師,但他卻寫過一篇以〈導師〉為題的短文,勸告那些想尋求導師的青年,「又何須尋那掛金字招牌的導師?」「問什麼荊棘塞途的老路,尋什麼烏煙瘴氣的鳥導師」,他這篇文章寫於八十五年前,但他的棒喝卻顯然全無效果,中國大陸這幾年各行各業普遍流行導師熱,精神導師、生活導師、創業導師滿街走,連大學也公開招聘所謂的人生導師,也難怪有幾位「魯迅今之傳人」要痛批說:「今天的青年導師往往不是引路者,而是落後分子」,「青年導師必須首先是青年」,「老一代引導的,祇是返程,而不是前路」。
台灣的青年導師雖然不像大陸那麼多,但少數像李家同教授那樣的人,一旦被人譽為導師後,就該牢記魯迅的教訓,千萬不要變成他筆下的那種導師,在不知不覺中帶領年輕人和社會,一步步走回荊棘塞途的老路。
(作者為中國時報前社長)
6.學校正在扼殺創造力? 賴鼎銘 中時 2011-02-04
《三個白癡(Three idiots)》無聲無息地下了片,沒有激起任何討論的火花。但二個片段的故事,卻在網路不斷流傳。
第一個片段,反映的是學院強調書本式定義,不鼓勵思考的教育模式。片中老師要學生回答什麼是機器?老師所要答案來自綽號消音器同學的回應:以相對運動受限制的方式,連接起來的任何部件組合,由此力和位移得以運動和轉變,例如螺絲和螺母的組合,或繞支點運動的槓桿繞軸運動的滑輪等。
第二段是蘭徹被病毒院長拉進教室,要他教老師如何教書時。蘭徹隨興地在黑板寫上二個名詞,要所有同學在三十秒內找到答案。當沒有人達成任務時,他才說這是杜撰出來的無意義之詞。利用這個機會,他問院長及所有同學,面對這個題目時,「你們興奮嗎?好奇嗎?為獲得知識而激動嗎?」
其實,片子的開頭,病毒院長的話最為驚悚。他說杜鵑從不築巢,要孵蛋的時候就把其他的蛋從巢裡擠出去!「他們的生命從謀殺開始,這就是大自然|要麼競爭,要麼死!」
無獨有偶地,專門研究創造力的羅賓遜爵士,在演講時,也批評學校扼殺了創造力。他舉吉莉安.琳為例,她小時候被學校視為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母親帶她看醫生,這個專家與她的母親在室外觀察她;沒想到他們一離開,她就跟著收音機舞動起來。專家最後建議送她進舞蹈學校!她終究進了皇家芭蕾舞蹈學校,後來更協助韋伯編導《貓》及《歌劇魅影》,創造事業的高峰。
他舉這個例子,是在批評這個社會對於教育有其等級次序,最高等級是數學與語言,其次是人文,墊底的是藝術。連藝術也有等級,美術與音樂在前,戲劇與舞蹈則墊底。他說人類社會一直忽視舞蹈教育;小孩子是天生的舞蹈家,一旦它長大,我們的教育開始著重腰部以上,最後則上了頭部,終極是腦的一邊(左腦)。
羅賓遜爵士主要的批評還在於當前的教育體制,內隱的理念根本就在培養大學教授。他指出我們的教育太強調學術能力,此種思維讓我們把最有用的人排在最高等級,更主導我們對智商的概念,結果就是很多具創造力,具特殊才能的學生被排除在外。
我們社會中以左腦成績判斷成功與否的模式,是否讓更多人才被犧牲;我們是否該依羅賓遜爵士的建議,重新思考智商的多樣性、動態性,及獨特性?這些恐怕是有理想的教育者所必須深思的課題。
(作者為世新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