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節這兩週我們一起讀女性議題的文章,了解、關心婦女問題,尤其男同學應更用心閱讀。 徐茂瑋

1.並不是每個女人    馮傑

2.女人,妳為什麼多心又愛生氣? 郭麗安/彰化師範大學副校長、教育部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

3.望遠鏡/女人賺到錢了,但不夠快樂? 陳若曦

4.水女人話題/讓她說不,讓自己不說   

5.廖玉蕙:兩性平權教育的落實6.誰來阻止性別屠殺?  黃瑞明

延伸閱讀

98年3月8日──婦女節閱讀婦女的故事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980309.htm

100年3月14日──再讀婦女議題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00314.htm

98年3月16日──再反思婦女問題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980316.htm

100年3月7日──婦女議題 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00307.htm

103224日──疼惜台灣女兒(婦女節閱讀與省思)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30224.htm

103310日─女性價值 非婚嫁決定(婦女節閱讀與省思)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1030310.htm 

 

 

1.並不是每個女人 聯合報

年,就是在一百零八年前,這一個節日開始發芽、抽枝,自遙遠的美國芝加哥興起。那可是一群勇敢的女人,在中國該叫紅色娘子軍。她們罷工,和萬惡的舊社會叫板、瞪眼。以後,世界上有資格的女人們才年年要過自己的節日。

一個人能有屬於自己的節日往往是一種情感上的安慰,它更多成分是精神上大於物質上。因為在這一個世界上,在那些流失的時間裡,其中還會有一段短暫的時間,竟專門塗畫上了屬於你自己的顏色。

一個世紀以來,世界各國多種顏色的婦女們在為爭取到這一權利不懈努力,把這一天還弄成一個國際性質的。

在我們北中原鄉村,那裡的女人卻沒有自己的三八節日,我的祖母、外祖母、母親們,她們活一輩子,到死都沒有享受過這一世界上通用的節日。我妻子失業下崗,風來雨去,也沒有自己的節日。那些在現實生活裡為了生計奔波的無數女人,都沒有自己的節日。因為她們都處在「國際之外」,這一個美好的節日與她們無關。

對那些鄉村女人而言,面對的是鍋碗瓢盆,享受節日也許是一種奢侈。

2

7

有多少鄉村女人享受過這一節日裡的遊戲啊,一代一代,那些北中原鄉下的女孩子,不知道這個世界上另外還有一個本該屬於自己的節日。

她們手磨粗糙了,生活磨粗糙了,像蒲公英的小傘,她們一一嫁到遠方或近鄰,不管滿意或不滿意,都有不同的原因由不了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有時一個人一轉身,一生這麼快就過去了。

她們把屬於自己的節日漏掉了,那些女人只有在貧瘠的鄉村裡,在自己掌握不住的命運裡上下輪迴。更多的女人則是宛如風雨中的小舟,在汪洋裡最後被淹沒。

鄉村和城市是兩種範疇,兩者永遠有著有形和無形的距離。何況生活在那裡面的女人。

4

8

以我在現實裡的所見所聞,我可以肯定說,在三八節這一天,更多的中國女人與這個美好的節日無關,她們與悠閒擦肩而過。她們依然在這一個節日的邊緣上奔波,更多的女人在護理家中的老弱病殘,護送嗷嗷待哺的孩子,在料峭的風中獨自行走,在望不到盡頭的歸路上,在蒼茫的荒野,在瀰漫灰塵的廠房,在城市某一條骯髒的街道上……

 

2.女人,妳為什麼多心又愛生氣? 聯合報

同事與我一起甄選秘書,與每一位應徵者談完後,私底下我與同事分享心得:「第二位與最後進來的應徵者看起來最能幹,你們認為呢」?「是呀」大家異口同聲。同事補上一句:「但要看能不能與你的個性配合?」「什麼意思?」「你是工作狂,要求嚴格。」「難道你們不是工作狂,要求嚴格?」我瞪著我那一年產製十篇論文的同事;「我們是男的嘛,不一樣;副校長,別多心,我們只是想讚美妳呀」;「喔!」

與女兒一起乘坐遊覽車,後座偷偷抽菸又大聲講手機的男士被女兒抓包三次後,終於動怒罵女兒:「沒教養的女生」;我那在美國念書濃妝豔抹的女兒頂嘴:「你看錯了,我是男的」;男士轉向我:「沒家教,你媽是怎麼教你的」;我好整以暇回嗆:「我是他爸爸,你到底想罵誰?」這位菸男更加生氣:「妳們一看就知道是女的,謊稱男人莫名其妙!」

 

3.望遠鏡/女人賺到錢了,但不夠快樂? 陳若曦 2009/11/09

美國電視網剛報導,世界銀行估計,到2014

中國市場調查也有類似消息:大陸女性收入開始超越男性,尤其是在三、四級城市如大連、合肥等;三十五歲以下的女性敢賺敢花,是撒錢大戶。

一位美國學者的調查研究卻澆了盆冷水。華納(J. Warner年那麼快樂,緣因男女尚未平等。1972%,律師3%,雖就業率低,但責任也輕;今日女性高就業,但是薪資低(平均男人賺一元,女人賺七角三分),健康保險比男性貴,工作偏勞力的家管和照護,職場歧視母親……

我以為,幸福與成就感分不開,大陸和台灣的婦女都比三十年前快樂許多,因為政經地位提升且持續改善中。台灣女性在各行各業的傑出表現有目共睹外,從晨運、志工、聽演講、讀社區大學……年從報上得知陳由豪要在廈門海滄建設PX

放眼全球,女性覺醒只有進而無退。阿拉伯世界是公認最保守落後的地區,許多第一夫人已走出後宮,在埃及第一夫人蘇珊娜.穆巴拉克號召下,組成了「阿拉伯女性組織」。今年這組織在巴林首都召開國際會議,從中東地區的「性奴隸」談到「童工」、「人口走私」、「妓女」和「強暴」,讓台下留鬍鬚、穿長袍的男子聽得肅然起敬。這些努力要帶領姊妹們甩掉遮臉面紗的后妃們,會比前人不快樂嗎?

只要有進步,相信女人都會覺得很快樂。

4.水女人話題/讓她說不,讓自己不說   
2011/02/20

廖之韻

那麼,女人要說多少的「不」,才會被當成「不」呢?

人們似乎都會拿對自己有利的那一面去詮釋話語,尤其不聽「弱小者」在說些什麼,常常只在意自己的想法跟行動,因此在男性社會中女人的聲音容易被忽略與扭曲。一名女孩曾跟我談到那已經論及婚嫁的男朋友,對方有許多關於結婚的種種考量和計畫,卻容不得這女孩說不,否則他就會以取消婚姻來威脅和耍賴。另外一位更年輕的妹妹偷偷跟我說,男朋友總是以為她說不要去什麼地方或不要做什麼只是在開玩笑或扭捏作態,結果常常搞得她只好自己生悶氣。

撇開男女兩性是「不同生物」才「難以溝通」的情況,想想當我們小時候有人送禮物來時,明明心裡很想要,一旁的大人總是要我們說不,然後經過一番推拉才「勉為其難」的收下禮物?

尤其是女孩子,從小就被教導要有禮貌和含蓄,甚至喜怒不露於色才符合大家閨秀的好女孩樣,久而久之變成了「想要的時候要說不,不想要的時候則不能直接拒絕以免對方沒面子。」以及「儘量以對方的意見為意見的和諧狀態」,造成了一般人(尤其是男人)的刻板印象,以為說不的女人都不是真心想要拒絕,結果是一連串的誤會與悲劇。

所以,親愛的男人,當女人說不的時候,不管大聲小聲,請尊重她真的在說不。親愛的女人,當妳想說不的時候,就說吧!妳有這樣的權力與權利!

這時候請別說/

我的空姐同事小君,某趟飛行,在飛機上被某位情緒失控的客人大聲責罵。落地後,男友來接她;一上車,她哭喪著臉和男友訴說當天發生的倒楣事。

故事才說到一半,男友就插嘴:「那你有報告座艙長嗎?」我同事嘟著嘴說:「有,可是座艙長叫我向客人道歉。」她繼續描述這名客人趾高氣昂的模樣,可是話講不到幾句,她男友又不耐煩的說:「服務業本來就是要服務各式各樣的客人,妳既然當空服員,就應該要接受妳的工作。顧客永遠都是對的,妳不知道嗎?」她發覺這理直氣壯的語氣似乎有點熟悉,聽起來好像和飛機上的那些客人沒什麼兩樣。

小君覺得好氣,可是仔細想想,她男友說的話其實也沒有不對,只是每一句聽起來都好刺耳,讓人好難受。她男友又說:「妳知道我上次坐××航空服務好,那你有本事就去交××水女人宣言:當我沮喪時,請別多說什麼,只要靜靜的待在我身旁,擁抱我。

就是不!聯合報

昨日邱議瑩立委批評馬英九總統兼任黨主席一事時表示:「馬英九,你到底是男人還是女人?因為女人說『NO』,為什麼每次你說『不』,結果都是『要』!」此言令人傻眼。邱立委的性別平等課程該當掉重修了!

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日前出版國內第一本兒童性騷擾防治繪本,主要對象是學齡前及小學低年級兒童,繪本中提到:「無論你是男生、女生,不管任何人都不可以隨便碰觸你的身體;只要是對方做出讓你覺得不舒服舉動的時候,就要勇敢說不!對方就應該要停止。」每次進行宣導,孩子們童言童語的大聲喊著「不!請你不要碰我的身體!」總讓人欣慰。我們看見台灣的身體自主權透過性別教育,一點一滴的落實到孩子身上,讓孩子學會更多保護自己的技巧及方式,同時也學會尊重他人的身體及感受。

就是No

也因此,我們譴責這樣汙衊女性的言論,並要求邱立委應向社會大眾道歉;此外,期望邱立委能善盡社會教育功能,向社會大眾重申身體自主權的重要性。

,就是No

 

5.廖玉蕙:兩性平權教育的落實2010/11/02

前些日子,應邀去參加教育部主辦的文藝獎頒獎典禮。難得教育部長破例親臨頒獎,親和力十足,我正為終於有一位重視文學教育的部長,願意撥冗親臨會場給藝文青年加油打氣而慶幸!誰知,部長一開口介紹與會評審委員時,便讓我感受到相當的失落。

台灣社會對長期以來的男女不平等現象,其實已有所警覺,也正設法弭平中。各項合理的法條逐一出現,性別平等教育更成為教育部近年來念茲在茲的重點科目,依此看來,兩性平權似乎已然在望,但如果加以深究,卻又仍舊遙遠。有些觀念上的落伍,甚至已淪肌浹髓,讓人在渾然不覺間,落入既定窠臼,大大影響女性的生活品質。譬如:每年必然舉辦的模範母親選拔,當選者如非母以子貴,託兒女成就之福;便像是痛苦指數競賽

兩性平權的爭取,當然不只是稱謂的不公,兩性平權教育也不應僅止於「爸爸早起看書報,媽媽早起忙打掃」的制式分工的顛覆;也不僅僅書上圖片不當暗示的警覺

我曾在書商送審的國小課本中,看到一篇歌頌母愛的催淚文章,內容寫母親被診斷出得了營養不良病症,兒子回想母親平日總是以醬瓜佐餐,捨不得吃些好的。於是,為了反哺,兒子決定效法母親從小對他的照顧,也燉煮魚湯為母親進補。母親卻一口也捨不得吃,逕自拿兒子燉的魚湯去餵孫子。這樣的文章讓人看了真是生氣!想想看:既然已經被醫生診斷出營養不良,卻還不肯乖乖聽從醫生的建言,也不接受子女的孝心,固執地不設法改善。這哪裡是母愛!這樣的作為只是徒增兒女的憂心與煩惱!作者大力頌揚母愛的無私無我,闡揚含辛茹苦、無怨無尤的美德,卻嚴重暴露了不合時宜的陳腐思維,既不符人情,也悖離基本的健康觀念。

 

6.誰來阻止性別屠殺?  黃瑞明 中國時報 2010-03-15

上一期的《經濟學人》雜誌以「一億個女嬰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為題,報導女嬰的出生率在許多國家明顯低於男嬰就是「性別屠殺」的結果。國內媒體都轉述其中內容,不過,我們其實應該更加關心這個議題在台灣的嚴重性。

的地步!人為的操作非常明顯:墮胎的情況相當普遍,而且往往都是女性胎兒被犧牲了。

這個問題比醫學院學生上課吃泡麵來得嚴重太多了,我們的醫學界(包括醫師公會)應該正視。他們的同行之中顯然有人利用了超音波科技幫助了不想要女嬰的人進行篩選性別。墮胎的建議或許不是出自醫生,但是這種儀器的使用不該受到倫理道德上的規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