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補考)試題考試時間:120分鐘
第一部分:選擇題(佔51分) 壹、單一選擇題(佔36分)
說明:第1題至第18題,每題選出一個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每題答對得2分,答錯不倒扣。 |
1.下列各組「」內的字,讀音相同的是:
(A)純「粹」/「猝」不及防 (B)「痼」疾/禁「錮」心靈
(C)「誥」命/身受桎「梏」 (D)惆「悵」/都門「帳」飲
2.下列文句□內的用字若完全正確,則□中應填入的字依序是:
「這件□受矚目的案子,先前媒體所以□而不宣,是因為當事人是名門□族。但紙終究包不住火,在諸多證據對他不利的情況下,他也無法再□高氣昂地否認。」
(A)被/秘/旺/指 (B)備/密/旺/趾 (C)被/密/望/指 (D)備/秘/望/趾
3.下列文句「」內,解釋正確的選項是:
(A)自秦漢以來,作者「益」眾:增加 (B)韓宣子「適」魯,然後見易象與魯春秋:合宜
(C)賢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見,各隨其「分」:資質
(D)其少時,欲求史記、漢書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書」:簡冊
4.下列文字,是記錄船自鹿耳門駛向澎湖時,船上之人依序所見的景物,請依文意選出□中最適合填入的選項:
「鹿耳門外,初出洋時,水色皆白。東顧臺山,.雲竹樹,綴翠浮藍。自南抵北,羅列一片,絕似屏障畫圖。□□漸遠,水色變為淡藍,臺山□隱現於海面,□見水色皆黑,則小洋之黑水溝也。」(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
(A)瞬息/遂/或 (B)已而/猶/旋 (C)頃刻/忽/既 (D)倏忽/已/唯
5.下引是一段古文,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適當的選項:「客有說公子曰:
『(甲)或有不可不忘, (乙)物有不可忘, (丙)夫人有德於公子,
(丁)公子有德於人, (戊)公子不可忘也, 願公子忘之也。』」(《史記‧魏公子列傳》)
(A)乙甲丙戊丁 (B)丙戊乙甲丁 (C)丁甲丙戊乙 (D)戊丙乙丁甲
6.下列文字,是蘇軾〈記游松風亭〉記錄他遊松風亭途中的體會,請依上下文選出其中最適合填入的選項:
「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仰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如何得到?良久,忽曰:『 ? 』由是心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
(A)此間有甚麼歇不得處 (B)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
(C)若近若遠,庶幾有隱君子乎 (D)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
7.橫式信封書寫時,「寄件人住址」若書寫於信封正面,應寫在哪個位置?
|
8.有關下引文字的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又足下書云:到通州日,見江館柱間有題僕詩者,復何人哉?又昨過漢南日,適遇主人集眾樂娛他賓,諸妓見僕來,指而相顧曰:『此是〈秦中吟〉、〈長恨歌〉主耳。』自長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鄉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題僕詩者;士庶、僧徒、孀婦、處女之口,每每有詠僕詩者。」
(A)「僕」應是指白居易 (B)從上下文看,這段文字應是一封書信
(C)從這段文字可知,「僕」的詩應是通俗易懂
(D)「僕」寫這段文字時,應在京師長安任官職
9.歐陽修在〈讀李翱文〉提到自己閱讀唐代李翱的文章後,「置書而嘆,嘆已復讀,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與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時,與翱上下其論也。」歐陽修所嘆的是:
(A)才情不如李翱,甘拜下風 (B)不能與李翱在文壇一較高下
(C)不能與李翱成為問學論道的朋友 (D)時間有限,無法讀盡李翱所有文章
10-11為題組 請閱讀下列短文,回答10-11題。
《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贊》)
10.由文中「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等文句來看,司馬遷對孔子除了尊敬、推崇以外,另懷有何種情意? (A)遺憾 (B)懾服 (C)惆悵 (D)眷慕
11.依上文判斷,司馬遷認為孔子此一永恆的生命意義係來自於:
(A)對家鄉後進的教育及提攜 (B)實踐經世濟民的偉大志業
(C)建立影響深遠的學術文化 (D)傲視虛浮短暫的名聲權位
12-15為題組 下列短文有四個空格,請自參考選項中選出最適當的答案。
文學和音樂雖是兩種不同的藝術,但經營文字和經營音符仍有相通之處,文學家也常運用文字來傳達聆聽音樂的感受。例如「 12 」是寫人因為音樂而回憶往事;「 13 」是以文字直接描寫音樂的時而急驟、時而低沉;而「 14 」和「 15 」則寫出音樂與心靈交會時的情境。不同的是,前者是因為音樂而彷彿融入自然之中、獲得慰藉;後者則因為音樂的強烈力量而使心情起伏激盪。
(A)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 (B)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
(C)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D)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E)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穎師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F)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鐘。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16-18為題組 下列短文有三個空格,請自參考選項中選出最適當的答案。
古代儒者時懷淑世之心,卻往往事與願違,即孔子亦不免有 16 之歎。後世知識分子將此一「失志」情懷寄託於作品中,乃形成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士不遇」傳統。 17 可謂樹立此一傳統最早的典型,其後 18 歸隱田園,透過詩文創作構築其圓滿自足的生命世界,為不遇之士提供平易可行的安身立命之道。二人皆被譽為偉大的詩人。
(A)「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B)「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C)「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D)柳宗元 (E)蘇軾 (F)陶潛 (G)王維 (H)屈原
貳、多重選擇題:(佔15分)
說明:第19題至第23題,每題的五個選項各自獨立,其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選出正確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每題皆不倒扣,五個選項全部答對者得3分,只錯一個選項可得1.5分,錯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不給分。 |
19.文言中的「而」,有表示轉折之意,相當於「但、卻」,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下列文句的「而」,屬於此一用法的選項是:
(A)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B)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
(C)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之餘功,「而」自放山水之間
(D)夫以千萬倍之勤勞,「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E)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20.詩句「妾心藕中絲」意謂「妾的心如同蓮藕中的絲」,「妾心」和「藕中絲」間省去「如、似」。下列詩句,語法相同的選項是﹕
(A)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B)功名畫地餅,歲月下江船 (C)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D)山河破碎風拋絮,身世飄搖雨打萍 (E)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21、語言中常借用某種形象化的比喻來表達意義,例如「小心他在你背後『放冷箭』」, 句中的「冷箭」並不是真的箭,而是用「冷箭」比喻「猝不及防的陷害、襲擊」。下列文句「 」內的詞,屬於相同表意方式的選項是﹕
(A)他昨天在會議上不停「放炮」,罵了好幾個人 (B)老闆已經「放話」了,再遲到一次,就把你開除
(C)他見那魚兒可憐,便花錢買下,帶到河邊「放生」
(D)除非稽核部門「放水」,否則這批產品絕對無法過關
(E)他說那個美女一直朝他「放電」,我看他是自作多情
22.李白曾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依據上文,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李白飄逸不群,擅長比較不受格律束縛的古體詩,上引文字即是一例
(B)李白認為生命既是如此短暫,便應妥善利用有限的時間,夜以繼日地充實自己
(C)「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和蘇軾(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皆以人生的微渺和宇宙的浩瀚相對比
(D)「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意謂﹕人的一生就像一場夢境,充滿喜悅與歡樂
(E)「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與古詩「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所呈現的人生態度十分接近,認為歡樂時光應及時把握
23.如果想要了解「唐宋古文運動」的基本主張與重要人物的文學成就,可以閱讀下列哪些著作?
(A)新唐書 (B)韓愈集 (C)歐陽修集 (D)蘇軾集 (E)柳永詞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二大題,佔51分)
說明:請依各題指示作答,答案務必寫在「答案卷上」,並標明「一」、「二」。 |
一、閱讀下列資料,依框內要求作答。(佔24分)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潘文涵公布一份針對台灣地區肥胖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台灣地區20歲以上成人中,三成三以上有過重或肥胖現象。眾所皆知,肥胖是一種常被忽略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痛風及若干癌症形成的主要因子,1996年WHO及FDA已將肥胖列為慢性疾病。
為了宣導「減重護健康」觀念,某校相關科系學生組成「肥胖糾察隊」,在校園中四處巡視,凡發現體態壯碩者即蜂擁而上,圍住那位同學,於眾目睽睽之下質問:「你體重幾公斤?」「你知不知道自己太胖了?」「肥胖會導致疾病,你知不知道?」「你要不要減肥?」被質問者往往一臉錯愕,甚至有女同學被嚇哭了。某次,糾察員圍住一位明顯超重的男同學進行逼問,男同學指著不遠處的一位胖教授反問:「你們怎麼不去問他?」糾察隊員答:「我們只針對同學!」男同學聞言,一拳揮向身材瘦小的糾察隊員,說:「我也只針對同學!」
一樁立意良善的宣導活動竟導致校園暴力,主要原因在於推動過程中,雙方當事人的心態、應對方式都有偏差之處。請你至少找出二個偏差的地方,寫下你對此一事件的評論。 |
二、閱讀下列資料,依框內要求作答。(佔27分)
我還記得第一次去越南胡志明市的時候,曾想盡辦法要坐到路邊牆腳的攤販上,用怪腔怪調的越南話點
東西,希望能吃一碗地道的Pho(越南麵),或喝一杯他們的正統咖啡;在那個充滿公園綠地、處處橙瓦黃牆的城市裡,我幾乎無視於她的貧窮髒亂,衷心感受到她的魅力。為何如此?因為每個旅人,都在尋找另一種可能的生活,尋找一種替代的生活、一種替代的生命,所以當地人看來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在旅人眼裡,往往會折射出五光十色的誘人色彩。(改寫自詹宏志〈如何販賣台北〉)
作者在胡志明市看到、吃到的東西,對當地人來說極其平常,但因為作者用一個「旅行者」的角度去發現、體會她的不同,所以感受到她的魅力。身處台灣,我們可能正因為每天生活在熟悉的家鄉,而失去了對在地生活的敏感度,無法覺察家鄉特有的魅力。 請寫一篇文章,用一位來自外地旅行者的眼光,重新看待你居住的家鄉,發掘它的動人之處,題目自訂,文長不限。 |
1b 2d 3c 4b 5a 6a 7a 8d 9c 10d 11c 12a 13b 14f 15e 16b 17h 18f 19de 20abd 21ade 22ce 23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