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哲學心得報告 10124黃顯順
如果讀過《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再來上生活哲學,會發現兩者的相似度頗高。他們都是對話性質,討論的議題也都是諸如:愛情、家庭、金錢……等等,大家經常思考或是欠缺思考,但是及其切身的問題──都是人生的問題。不同的是,前者書中的老教授墨瑞,是以己身原有的智慧加上死亡帶來的衝擊所淬鍊出來的視點,為他的學生提供人生的指引;生活哲學課堂上則是用許多文章剪報或是名家作品選文做教材。每篇文章包含了作者各自的想法,不同的角度,構建了多元化、多層次的思緒網絡,我們因此不只有一種固定的人生導引或參考,而可以自由選擇與自己相近或是有共鳴的作為指標。
我很喜歡有這樣的閱讀機會,很多人也是;不過在討論的方面,卻不一定很多人願意分享感觸或是看法。就我自己而言,問題出在即時語音討論的不適應。在現下他人提出觀點意見的當兒,要記住並查覺有意見之處,架構言論,以便於理解的方式傳達我所覺得的不當、不可、不同意──老實說,實在頗兼顧不暇。這有相當的因素是出在記憶:在輪流發言之際,可能同時有多個彼此齟齬的意見發出,而我可能個別都有想法要提;但是我不一定能夠同時記起來、分析,然後提出反駁。我對於純聲音的記憶能力實在不如視覺,於是大多數時間,除非是本來就已經有思考過並有相當結論或是思慮已久的言論,否則多是純粹聆聽大家的發言而已。或許提筆記下會是個彌補記憶的方法,但是接踵而來的問題是,可能我除了紀錄之外,沒有空去對這些意見進行思辯。
再者是把課堂所得內化,體現於生活之中的問題。思考是一回事,結論是一回事,體現又是一回事。很多事情即使自己清楚道理,知道應當如何做,可是要付諸行動時總缺臨門一腳的動力。可能是遲疑,可能是疲憊,反正是差了那麼一些,行動就沒有達成。
比如夜深人靜獨處時分,極少的干擾讓自己能淨空思緒好好的思考,或是高度投入注意力在眼前的工作上;但是每次夜未眠必然會帶來為了消除疲憊而產生的反饋,於是長久以來睡眠一直是缺乏的,量不足,質也不好。越是彌補疲憊,越是欠缺時間完成待完的工作,而自己對於作品的吹毛求疵卻又經常讓自己把不滿意的半成品中止,只能再尋求下一個不眠的夜晚來完成越積越多的工作;不過在也相對增加的疲勞壓迫下,即使有夜晚也未必能醒著。
一切看似迴圈,沒有結束就帶不出突破的變革,即使再多所學所得還是沒有體現的機會。我依然陷在泥沼之中:雖然思考了那麼多,但是思考反成困頓自我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