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朋友」探析           徐茂瑋

楔子

七月「三六五求闕齋」讀書會上,承蒙輔仁大學黎建球校長指定我探討中國傳統中「朋友」一詞的意義,當是義不容辭。然而,中國傳統涵蓋的年代太長、人物太多,要條理出「朋友」的意義實在不容易,所以就選擇我比較熟悉的《論語》,探析《論語》中的「朋友」的意義。

《論語》固然以記載孔子的言行為主,也有部份是其弟子與時人的言行,在本文的探討中,我將不去區分是孔子的主張或是曾子等人的主張,全視為《論語》的主張。再者,《論語》中明說與「朋友」有關者,如:「無友不如己者」,視其為論「朋友」,當然是可以接受的。有的章節未有「朋友」二字,如:「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討論的是「待人之道」,因為也可以是「待朋友之道」,亦將其歸納至主題中。本文分為:壹.朋友的定義、貳.擇益友、參.友以輔仁、肆.見賢思齊、伍.交友之道、陸.結語──久而敬之,共六小節。文中若有不當之處,祈求各方大家不吝指正!

壹.朋友的定義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衛靈公)孔子的待人處事十分重視道,既然所立的道不同,就不一起謀事,由此延伸,朋友當是志同道合者,是故,《論語》的開宗明義章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樂於有志同道合者由遠方而來!

貳.擇益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季氏)孔子直接指出直、諒、多聞是益友的特質;便辟、善柔、便佞則是損友,選擇朋友自然是趨益友,避損友。孔子還說「益者三樂」其中一樂就是「樂多賢友」(季氏)。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孔子談論君子時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又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君子在消極面不交仁德不如自己的朋友,積極上則接近有道之士,以端正自己。

孔子有拒絕與不仁者見面的例子。「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陽貨)此時陽貨協助季氏把持魯國國政,希望孔子來見他,故意饋贈孔子豚,孔子打探陽貨不在家前往拜謝,不料卻在途中相遇。陽貨的目的不外希望孔子助他為亂,孔子當是不願,才會有這段諜對諜的故事。

參.友以輔仁

交朋友有切磋琢磨修養仁德的功用,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顏淵)孔子回答子貢如何修養仁德時,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賢大夫與士之仁者是修道養性的利器,而且必須是主動的去「事他」、「友他」。當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子路)朋友之間該是誠懇地互相切磋琢磨,才能達到輔仁之效。

然而,當我們一再勸導朋友卻不被接受時該怎麼辦?孔子說:「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顏淵)盡力善導朋友之後,朋友仍執迷不悟,要知適可而止,以免自取其辱。

肆.見賢思齊

朋友可以輔仁,該藉由什麼途徑達到之?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這兩段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然而其背後必有一價值觀,來判斷何者為賢、為善?何者為不賢、不善?有智慧的人透過觀察、抉擇、吸收或改善,使智者愈智;反之,有些人「擇惡固執」,令人痛心。因之,在價值混亂的當今,為人父母、為人師者指導孩子建立價值觀,雖是一件十分艱鉅的工程,但仍得勉力而為!

伍.交友之道

以什麼原則與朋友交往,不只是青年學子的困擾,成年如你我者恐怕有時亦不免困惑,歸納《論語》中的交友之道,大概是:信、寬容、不遺故舊、共享、以直報怨、不結黨偏私、時然後言。

一.信

《說文解字》:「信,誠也。?人,?言,會意。」可見人說的言是該有誠信的,曾子著名的「吾日三省吾身」,其中就有「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學而),另外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學而)強調「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是學的成效。孔子與顏淵、子路討論志向時,說他的志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公冶長)可見信是朋友相處的重要基石。

二.寬容

伯夷、叔齊的讓國,使孔子稱讚為賢人,也算是孔子的偶像,孔子曾說:「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公冶長)認為很少人怨伯夷、叔齊,是因為他們的寬容待人,不念舊惡。孔子還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衛靈公)主張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使人遠離他人的怨懟!

子夏的門人與子張有一段論交友的精彩對話。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張)

子夏主張選擇適當的朋友交往,不適當者就拒絕。子張不以為然,認為「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這是仁者的胸襟,是耶穌的愛人,尤其是「容眾」與「矜不能」是我們現今功利社會最欠缺的德行,在教育界就是「後段班」、「後段生」的備受歧視。

三.不遺故舊

杜甫的〈貧交行〉歎道:「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在歷史上管鮑之交極其少見,多是孫臏與龐涓、蘇秦與張儀,這樣「翻手作雲覆手雨」的組合。

〈泰伯〉篇中孔子以為「故舊不遺,則民不偷。」有朝一日輝煌騰達,也不可以遺棄舊識,「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顏淵)上行下效,民風定不會偷薄!

〈微子〉記載周公告誡其子魯公說道:「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本文雖是針對舊臣而發,然其對舊臣的寬厚──沒有大過失,則不捨棄,是否可以轉化至現代的企業倫理?企業該如何照顧資深員工,而不是恐其薪水高,又得付退休金,乾脆藉機辭退。「無求備於一人」教其子不苛求人,正是「薄責於人」的寬容。

四.共享

子路是孔門弟子中最率直、武勇,也最常挨老師訓斥的。孔子問其志時,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公冶長)很慷慨地將好東西與朋友分享,相信當朋友找子路調頭寸,大概不至於空手而歸。〈鄉黨〉篇記載:「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朋友還有為死無歸所的朋友殯葬的義務。

五.以直報怨

凡人不免與人衝突進而結怨,多年的朋友也會有爭執,甚至反目成仇,要以何態度面對此情境,常令人費盡心力。孔子說:「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公冶長)隱藏胸中的怨懟,若無其事的與對方交往,孔子與左丘明一樣引以為恥辱。究竟該如何處理呢?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孔子回答︰「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憲問)孔子不主張以怨報怨,更不會用暴力,要以直道來對付與我有怨者。以現代而言,如彼此的歧見、衝突不能解決,訴諸調解委員會、輿論,最後則訴諸於法律。有智慧者當能圓融處理人事的歧見,減少與人結怨,或學學「伯夷、叔齊不念舊惡」,實不得已就以直報怨吧!

六.不結黨偏私

〈為政〉記載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朱熹解釋「周」、「比」都是與人親厚,但「周」是公正而不偏私,「比」反之,君子與小人的分野即在此。孔子又說:「君子矜而不爭,?而不黨。」(衛靈公)以莊重持己而不與人爭,以和與眾人親近而不偏私。二則談話都強調與眾人來往,當公正無偏私。與朋友們相聚該做什麼事呢?子曰:「?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衛靈公)是故,朋友間言談要及義,不該論人八卦是非,不可耍小聰明,該是坦蕩行事。

七.時然後言

說話是極高的藝術,台灣的公眾人物常常因發言不當引軒然大波,見不賢則內自省,且看《論語》在說話上有何啟發?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衛靈公)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季氏)上二則都強調說話的時機,「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則強調發言內容的恰當與否。〈憲問〉還記載公明賈對孔子描述公叔文子:「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什麼時候是最恰當的時機?什麼內容可說?什麼不可說?《論語》固然無法一一詳述,但是,由生活中慢慢體驗,以「不失人,亦不失言」為準則,極力避免「躁、隱、瞽」的三愆,縱不能成智者,最起碼不易說錯話,徒增無謂煩惱。

陸.結語──久而敬之

很多感情經不起考驗,朋友之間的情誼亦然。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長)孔子認為時間可以檢視一個人能否交友,與晏子交往越久越發尊敬,可見晏子對待朋友必有獨到之處。然而除了「善與人交」,其為人必有令人敬重之特點,正是「德不孤,必有鄰。」(里仁)如此才會「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我們不妨也以此檢視自己,是否有歷久彌新的老友?

我們分析、探索《論語》中有關「朋友」的章節,得到以上的歸納,然而,這些理論能否指導我們的生活?不然,只是堆砌的死文字,而不是生命的智慧。儒家哲學大多是體悟生命的結晶,相對的,讀者也要藉由生命的體悟來解讀,前人說過:「隨著年歲增長,生命體悟越多,每隔數年,讀《論語》感悟的內容更深邃、更豐富。」所以,用我們的生命體悟來與《論語》交朋友,相信你會對《論語》久而敬之!

 

 

甲申立秋前夕晉江徐茂瑋書於人境軒

載於《新國文天地.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