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文指定考科──最後一個月如何衝刺       徐茂瑋                   

「一綱多本」實施以來,雖然已考過兩次的學測一次指定考科,但是究竟要怎麼讀國文,要不要六個版本都讀?許多考生、家長,甚至老師都十分焦慮。筆者有以下的一愚之得:

指定考科當視為學科能力測驗的延續,因為一則皆為大考中心研發與主持命題,再者命題時都沒有「標準教材」。觀察民國八十三年以來的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的題目,一直有一很穩定的命題方向、命題水準,當然不免有瑕疵,但整體而言卻相當值得肯定。尤其去年及今年的兩次學測及一次指定考科的國文題,排除了版本的疑慮,命題方向也在「軌道上」。

以往的大學聯考,因為絕大部份的題目出自標準課本,只要熟讀課本大概可拿到相對的分數。而今,題目與課本似乎沒有直接相應,導致學生誤以為不必念書就可應考,其實不然,應該是死讀課本可以拿分的時代過去了,平時點滴累積實力,強調培養閱讀、理解、推理、鑑賞、應用……等能力,而不再是瑣碎的、冷僻的記憶。因此,國文的教學有兩個方向:第一不管有幾種版本,只要選定一種,學好一個版本即可,因為國文課本是使學生有完整的、系統的學習,奠定國文的基本學養;其次,國文老師應誘導學生大量閱讀各範疇的好書,已無所謂課內、課外之分(本來就不該分),只要是好文章便是教材。如真能雙管其下,兩三年下來,閱讀的能力、品味自然產生,應付學科能力測驗與指定考科都綽綽有餘,終身學習也不只是口號了。

以上是平時的努力,考前一個月該怎麼準備,我有以下七個建議:

1.再熟讀文化基本教材。翻閱過去的九次的學科能力測驗,或者大學聯考題目,文化基本教材都有相當的分數,而且題目都不難,讀懂教材的考生大概都會作答,答錯者都是對教材不熟。

2.熟悉文學流變,並與課本內的作者、典籍結合。重要的文學流變、作家、經典……等,都容易入題,掌握整體的、系統的理解,切忌死背支離破碎的資料。

3.經、史、子、集大觀念的了解。經、史、子、集是中國學問的四大分類,要能掌握其梗概,未必直接出現題目,卻常會是解題時的重要的背景觀念。

4.了解常用的應用文。高中生該具備簡單的應用文知識,不要記憶那些不合時宜的,特別注意現代人常會應用到的。

5.研讀課文。讀懂所學的版本的課文,雖然題目不是直接來自課文,可是很多的觀念、基本知識卻在課文之中。最重要的是當你具備讀懂課文的能力時,你就能輕鬆地讀懂題目,並且正確作答,千萬不要「濫讀」六個版本。

6.了解修辭(不要死背)。不必死記修辭的專有名詞,要了解修辭方法。大考中心的命題不用修辭的專有名詞,而是舉實例,再請考生選出有相同修辭方法者。

7.複習字形、字音、成語。字的形、音、義以及成語的應用,都是國文能力的最基礎指標,每年必考,考前的復習,目的不在「猜題」,更重要的是奠定國文的基石。

最後,再叮嚀一定要耐心讀完試題說明與題目,並確實遵守指示。例如:去年學科能力測驗的作文,規定「以老人為第一人稱,用他自己的口吻撰寫……」就有考生以第三人稱撰寫,當然拿不到分數。所以,冷靜、細心當是應考的重要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