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末代聯考國文試題,避免冷僻、瑣碎、陷阱的題目 徐茂瑋
末代聯考即將登場,呼籲命題諸公避免冷僻、瑣碎、死記、陷阱的題目,不要再蹈八十九學年度國文考題的前車之鑑。 民國八十六、八十七、八十八連續三個學年度的大學聯考國文試題,記憶性的題目減少,思考的、靈活的、生活化的題目增多。然而,八十九學年度固然大部分的題目都不錯,卻也意外的出現不少冷僻、瑣碎、死記的題目。我們深知命題不易,而且試務煩忙,但事關每年十多萬的考生,以及因為考試領導教學,對國文教學有長遠的影響,不得不以嚴格標準「監 督」重大考試的命題。茲歸出下列五類不當題目,就教於大家:
一.冷僻題
第1題(D)選項「方苞的文章,向以『雅潔』著稱,著《春秋通論》」
「方苞的文章,向以『雅潔』著稱」這部分可以接受,但是一高中生是否必要知道《春秋通論》是方苞的著作?恐怕就待商榷了。有幾位高中國文老師讀過《春秋通論》?或約略了解《春秋通論》是怎麼樣的書?
二.陷阱題
第17題(E)孟子善用比喻論學,如以「譬如為山,功虧一簣」喻不可半途而廢;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喻培養仁德須先得良師益友。
本選項居然回到十多年前的陷阱題,「譬如為山,功虧一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都是出自《論語》,非《孟子》。
24.文學作品常見空間移轉的手法,寫景或由遠而近,或由大而小,選出下列例句符合此種作法的選項: (C)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消辱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C)選項的寫景是由近而遠,所以不符合由遠而近,是不當陷阱,蹧蹋了好題目!
三.瑣碎題
第2題(B)劉邦赴鴻門宴,宴中項伯起而舞劍,常意在沛公。
正確的是:項莊舞劍,而非項伯。
第5題(A)蘇轍〈六國論〉認為五國以賂秦而亡,楚雖歸附秦,然五國既滅,楚亦不免。
正確的是:是齊歸附秦不是楚。再者,高中課本選的是蘇洵作的〈六國論〉,非蘇轍作的〈六國論〉,蘇轍恐為蘇洵之誤植,不然又是一瑣碎的陷阱題。此選項有二不當處。
第11題(D)「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其中「三聖」是指夏禹、商湯、周文王。
學生明不明白「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的意義,比記不記得「三聖」是誰,更重要。何以捨本逐末?
第19題(A)梁任公為文初學魏、晉,後改學桐城,作品自成一格,當時號稱「新民叢報體」。
正確的是:梁任公為文先學桐城,後學魏、晉。
第22題(B)金發伯決定解散玉山歌仔戲劇團,選定〈鍘美案〉作為最後演出的戲碼,是因為他覺得歌仔戲的光輝不再,無法勉強團員演出。
正確的是:最後演出的戲碼是《精忠岳飛.十二道金牌》。
四.取材太細碎者
第9題(A)信首先可以先署己名,如司馬遷〈報任安書〉、曹丕〈與吳質書〉、白居易〈與元微之書〉皆是此例。 此敘述出自第二冊〈與元微之書〉的注釋二,取材太細碎。
五.校對錯誤者
第6題 (D)〈新五代史伶官傳序〉以對比法敘述莊公因無忘父志而興盛,寵幸伶人而敗亂。
本題是單選題,答案是(A)、(D)二選項,可見(D)選項「莊宗」誤植為「莊公」,命題事務繁忙,百 密不免一疏,不忍苛責,然校對工作實該謹慎!
以上共有十題有瑕疵,比例不可說不高。冀望「大學聯考」的終結年,命題諸公能為末代考題畫下完美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