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認識中國建築》 漢寶德著 聯經出版社出版 徐茂瑋
壹.緣起──我的「亦友亦師」蔡紹基老師
暑假中我的「亦友亦師」蔡紹基老師介紹我讀漢寶德的《認識中國建築》,才有緣得一好書。很感謝紹基兄「閒閒時」與我切磋琢磨,又因「先友後師」,所以稱他「亦友亦師」。我在課堂上只要談到通識教育的觀念,或勸同學學習不可止於自己專業領域,必舉紹基兄為典範。紹基兄學的是物理,卻可以與國文老師討論國文的問題而毫不遜色,我也見過紹基兄數次與英文老師論英文,遜不遜色我就無能判斷了。我學的是哲學,紹基兄的哲學涵養常教我咋舌。我練了十多年的書法,蔡老師也是我書法上的「益友良師」。此外,紹基兄對古典樂、國樂、繪畫、園藝.......等皆有相當的興趣與鑑賞力。學自然科學而有如此廣而深的人文素養,教我這學文哲的人怎不敬佩?同學們如在校園中見到我與蔡老師「出巡」時,不妨加入我們的「陣頭」。
陳之藩在〈哲學家皇帝〉中,引愛因斯坦的話「專家不過是訓練有素的狗」,這是因為他們人事不知,缺 乏人文素養。我們再與最近一流學府中博士班、碩士班所發生的震驚全國的事件相印證,這幾位高學歷的專家的確欠缺 人文素養及生活智慧。
陸放翁告誡他的兒子「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王羲之從欣賞鵝領悟書法之道。唐朝張旭,因看路人爭道悟出書法布局,見公孫大娘舞劍因而筆法飛動 流暢,仰觀俯察自然界,融入書法,遂成狂草大師。愛辛覺羅.溥儒教書畫要求弟子先讀好書。(溥老只承認磕頭弟子,大學中美術系的學生都不算數。)先師謝宗安夫子亦諄諄誘導,學書法要從學做人及讀書入手。
近年來,深深體悟到求學不可偏於一隅,每讀到一流學者會通不同領域的著作,總愛不釋手,如遇高手為我打通任督二脈,全身氣脈暢通。漢寶德的《認識中國建築》,就將中國建築與中國文化的經脈貫通,書中為了解說中國建築,也舉歐洲建築、文化為例與中國作比對。喜愛研究中國文化或喜愛研究、欣賞中國建築藝術的人,這是值得細讀、典藏的佳作。
貳.作者的動機
漢寶德鑑於一般人不了解中國建築,他說:「一般人想到中國建築就是宮殿式的大屋頂,不但外行人如此,以建築為職業的人所知也很有限。」因此,作者以文化的觀點與通俗的筆法,向一般民眾介紹中國建築的特點,所以,讀者不必有建築的知識背景,也不用熟知中國文化,都能讀懂《認識中國建築》。
參.內容介紹
《認識中國建築》是本五萬字左右,文字為主的小冊子。分為〈第一章人生的建築〉與〈第二章自建築看文化〉兩部分。
〈第一章人生的建築〉──以中國文化為綱領,說明中國建築的精神內涵。 漢寶德認為中國建築本質上是「人生的建築」(Architecture of Life)。中國文化是以人為本,中國建築也是以人為本,然而,又不同於西方的人本主義(humanism)。中國建築是以人為主的,是沒有理論的人本建築。它不是藝術,也不是科學,把建築看成一種工具,一種象徵,它從來就是為生活而存在。它忠實反映了中國人的過去;知識分子怎樣在世界上求心靈的安頓,統治階級怎樣展示其權力的象徵,殷商巨賈如何追求生活的逸樂,都表現在簡單幾近原始的建築空間架構上。中國的建築是真正與人生結合在一起。 本章中作者分別從〈一、宗教情緒淡薄〉、〈二、家族至上的觀念〉、〈三、現世主義的生活〉三個角度切入,詮釋中國文化的特質如何影響中國建築。
〈第二章自建築看文化〉──用中國建築的空間、造型、結構等為綱要,談中國文化。
第一章作者用文化架構談建築,是由上而下;第二章作者採由下而上,從實際的建築,透視中國文化。兩章應互相參照,有互補的作用,也才是作者要討論的全部內容。第二章分為〈一、建築的空間〉、〈二、建築的形式〉、〈三、建築的結構〉三節。
漢寶德認為中國人的生活空間,大概可以單純與圓熟概括之,所以中國的建築就是經過細緻化裝點的原始居室。我國建築自單純的三間房子開始,不夠就兩端各加一間,或發展為三合院或四合院。中國的住宅是自三間房子的單元重複而成,如同原始細胞的成長一樣。中國建築沒有空間的理論,不刻意考慮空間的功能,因之,從來不為通道而設計通道,只留夾縫作通道。所以中國的狹長夾道雖有平直有力如金門民俗館者,也有如鹿港的九曲巷,富於曲折變化。
何以西方的宗教建築形式都是長方形,且都是自短邊入口,殿堂若不是向東(羅馬帝國及以前 .)就是向西(基督教建築以後)?而我們的「三間房子」是橫向排列,由長邊的中間進入室內,且「三間房子」都南向?中國的院落又有何精神意涵?本省傳統廟宇,屋宇翬飛,檐牙交疊,極盡華麗與豐富之能事,其背後的造型觀念是什麼?圓山飯店名為中國建築,其外型為何如此單調、呆拙、缺 乏韻律感?何以中國建築材料以土木為主?這些疑問在本章都有精闢生動的論說,令我們大開眼界。
肆.跋
臺灣幾十年來的教育過度強調知識教育,其實該說是只重「分數」及「升學」,只要考上第一志願從此就可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其他都不必管了。這樣的教育教出來的學生要成「專家」恐怕都有問題,更別說其他的素養了!反省至此,我們怎能不深自警惕而力求改過呢?所幸這些年來,我有很多良師、益友開拓我的胸襟及眼界。此外,好書也是我們我們最好的老師,多讀《認識中國建築》這類會通不同領域的著作,看一流學者如何悠遊於學術中,也嚐嚐融會貫通的智慧之美,體會孔夫子「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戊寅年晉江 徐茂瑋於人境軒
本文載於《靜修》一三八期八十七年十二月出版